为什么现在的部分汽车轮胎出现里程数不到10万就要换新的情况?

日月风云之江湖


根据大多数车主的经验,轮胎10万公里更换比较正常。为什么现在有些汽车的轮胎不到10万公里,甚至才6万公里就更换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道路环境差

不知道您所在的城市是怎样的,我所在的城市经常修路,道路情况并不好。加上经常跑郊区路段,轮胎确实撑不到10万公里就很难看了,基本上跑了6、7万公里就换了。


2. 静音轮胎不耐磨

现在不比早些年,大家越来越关注整车的NVH表现。我们知道胎噪是极为影响整车NVH表现的,特别是中高速驾驶情况下,除了风噪就是胎噪最让人烦心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使用静音轮胎,不过静音轮胎因为侧面整体较偏软、轮胎表面和胎冠处的胎块设计很多,普遍都不耐磨,虽然获得了更好的静音效果,但使用寿命会打折扣。


这是静音轮胎的天然特性,即便是一些大牌子(比如米其林)都是如此,说明静音和耐磨就是一对很难调和的难题(就好像驾驶感和舒适性一样)。

3. 4S店要求轮胎更换

轮胎在什么时机更换,现在的说法其实并不统一。用硬币检测胎纹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在轮胎花纹吃掉一半时大家就开始换轮胎),但像龟裂(由于橡胶老化引起)、裂纹、鼓包、漏气之类的也得考虑进来,说白了,轮胎的隐伤也不是小事。

基于这种情况,4S店为了盈利,有时候即便轮胎还能再多跑一万公里也会推荐你更换轮胎。如果你的轮胎还经历过修补,我想只要4S店坚持推荐你换,你大概率还是会换的。


东拉西车


我觉得老化是最大问题,在老化前跑够公里数把轮胎磨平的少,都是在三四年出现比较严重老化提前换掉的。

下面是我的车的轮胎照片,帮我看下我这轮胎是不是要更换了,用了两年半,算出厂时间再加一两个月吧,玛吉斯的HPM3,225/60 18的胎,跑了31000多公里,看胎纹没少掉多少,但老化的裂纹不少,四个胎都差不多,为了磨损均匀,中间两万公里时候前后交叉换过一次。平常都是跑的铺装路面,高速国道居多。




57316122


对于汽车上这些消耗品来说,如机油、轮胎等等,更换条件并不仅仅是单纯凭借使用里程来判断,而都是通过里程/周期组合来进行判断,哪个先到就以哪个为准,比如某轮胎设计寿命8万公里/5年,那么只要率先达到任何一个条件,就需要进行轮胎的更换了,毕竟两个标准同时达到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当代乘用车的轮胎实际使用里程很难达到10万。。。


车子的轮胎除了受到设计寿命、设计周期的限制外,还会受到一系列源于用车时的不可控因素制约,比如常在油污环境下行驶导致橡胶提前老化;开车不注意、经常硬往马路牙子上顶导致鼓包;因为一些意外情况,导致爆胎等问题。。。当然其它的意外情况还有许多,而这些意外也是导致轮胎提前退休、不能用到10万公里的原因;我们的理想总是好的,但在实际上乘用车轮胎甭说用到10万公里,即便是能用到5、6万公里的都很少见,鄙人见过很多里程仅在1、2万公里的轮胎因为鼓包而被换掉,甚至新车50公里都有爆胎的!所以理论寿命、周期永远是理论,实际上达不到。。。



轮胎的设计使用周期为5年左右,而5年的时间能跑多远?

做轮胎生意的朋友都清楚,轮胎并不是只受到正常使用的磨损里程制约,它还受到橡胶材质的老化周期制约,即便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崭新轮胎在库房放5年也等同于废了,5年的周期足以令橡胶产生老化、龟裂,所以即便它的实际里程是零公里,但它也已经达不到正常使用的标准了;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思考下,对于一辆民用买菜车而言一年能跑多少里程?其实对于大多数民用车而言,一年的平均里程都很难超过1.5万公里左右,而比这个里程还少的更是比比皆是,所以按照这个平均里程去跑、跑个五年,里程充其量不过

七万公里!所以家用车轮胎想跑到10万公里真的很难,这还得是在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跑五年,轮胎会补几次各位心里都有数,补过多次的轮胎从理论上看也早该换了,所以绝大多数的乘用车轮胎更换里程都在10万公里以内,鄙人最常开的一辆车子,跑了接近4年,里程仅有4.2万公里,难道鄙人得坚持着么使用10年,让里程超过10万公里后才能换么?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

不同品牌、类型、用途的轮胎设计寿命本就存在不同。。。

其实从题目上看,题主的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偏离方向;的确有部分轮胎的设计寿命在10万公里以上,但并不是所有轮胎的设计寿命都在10万公里以上,所以您用10万公里作为更换标准是不客观、不严谨的,场地赛车用的热熔胎可能跑个几百公里就到寿了,您能让它跑10万公里么?早就磨没了!对于轮胎而言,抓地性能越好的轮胎、越软、越不耐磨、设计使用里程就越短;反之抓地性能越差的轮胎、越硬、越耐磨、设计使用里程就越长,所以不同类型的车子、不同性能的车子、不同价格的车子所配备的轮胎类型也完全不同的,所以拿10万公里作为统一的标准来使用是不准确的!
每一个轮胎上都会设置极限的磨损线,当轮胎的胎面与磨损线齐平时,就应该及时对轮胎进行更换!这个时候就不要在

教条的按照设计寿命来判断了,因为理论不代表实际,而通过轮胎极限磨损标志来判断是最实际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非得等轮胎达到设计里程后再进行更换,那样无异于给自己制造风险;轮胎厂家之所以提供这个磨损标志也是为了防止那些过于教条、刻板的用户因为过分依赖理论寿命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现如今乘用车轮胎设计寿命超10万公里的很少,因为没有实际意义,设计寿命超10万,五年之内没几个能跑到,而超过五年,橡胶老化加速,也就没有使用下去的必要了,所以乘用车在10万公里内换轮胎是很正常的、合理的。。。

乘用车商用车不同,乘用车的年平均里程很少,所以轮胎更容易受到使用周期的制约,而里程长短影响很少;但商用车则不同,比如大货车一年能跑出十几万公里(甚至更多),所以对于大货轮胎而言,使用周期对轮胎的制约很小,反而是设计里程变的尤为重要,所以商用车一般配备的轮胎设计里程都高,因为它平均每年跑的里程多,所以不必去考虑使用周期的限制,周期再短,也是设计里程先一步被达到,所以这就是乘用车、商用车轮胎的不同之处;而对于大多数乘用车而言,基本都在四年左右时更换了新轮胎,这还算好的,各别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更换的更早!还是那句话轮胎用个4、5年,对于一辆家用车而言,能跑多远?充其量6、7万公里最多了,所以家用车很少有10万公里以上换胎的,大多数都是在6、7万公里时就完成了更换。。。


非专业车评


汽车轮胎的平均行驶里程基本在10万公里以下,静音型和高性能胎耐磨性还要差一些,这点没有什么奇怪的。

汽车轮胎有很多品牌、类型也有很多种,一般家用车使用的子午线轮胎中低端车型会以耐磨性为主,碳黑比例较大胎冠橡胶坚硬厚度也比较高,这是耐磨的主要原因。但这种轮胎虽然耐磨但橡胶硬度高滤震能力差,所以舒适性也较差;而且行驶中摩擦产生的噪音也比较大,所谓的胎噪高多指使用这类轮胎。

耐磨性比较强的轮胎如:佳通(真硬)、普利司通、邓禄普、倍耐力等,这些品牌的轮胎性价比较高适合大部分需要控制用车成本的普通家用车。


不耐磨的轮胎一般为静音型和性能胎,这类轮胎的胎冠橡胶材质硬度较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比较柔和,不像是硬度极高的佳通等轮胎感觉像是在转动中胎冠的花纹直接砸向地面一样。

而且材质硬度低不仅滤震效果好、弹性更理想能提高静音和舒适,胎冠与地面的接触面大磨损也会加剧,所以这类轮胎的使用里程往往比耐磨胎短1~2万公里。

静音型或性能型轮胎一般为:米其林、马牌、朝阳、回力、固特异、倍耐力等,这些轮胎品牌里除国产品牌价格还算合理其他品牌要贵一些,一般用在中高端车型上。


不过即使是耐磨胎能使用10万公里的品牌也很少,按照“汽车轮胎道路磨耗试验方法”的平均数值计算沟槽低于1.6mm在7~9万公里之间都是正常的,低于1.6mm已经达到不建议使用的限值。

当然达到这一限值一般在城市路面仍可以继续使用,在达到轮胎最低限值指示标志后就不能再用了,这一限值比建议值还要低且轮胎并不会完全垂直于地面所以还会偏磨,到这一程度后已经接近光面胎,排水能力很差在雨雪天气几乎没有抓地力会造成危险。(轮胎磨损最低值参考下图指示标志)如行驶里程很多可以选择耐磨型的品牌,如家用车年均里程仅为1~2万公里可以选择静音型轮胎,因轮胎的自然老化会在4年左右出现龟裂,即使磨损程度不高但老化问题出现也有更换必要,所以如何选择轮胎以实际行驶里程决定吧。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天和Auto


目前按照国内的路况条件,轮胎基本行驶6万公里左右,就已经快磨损到极限了。所以即便是轮胎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出于安全考虑,也需要更换新轮胎。无论车辆的马力再大,舒适性再高,与地面接触的只有轮胎,所以轮胎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行驶稳定性。在轮胎上面,千万别盲目图省钱,该换就换,因为人身安全比钱更重要。


很多朋友觉得自己的轮胎虽然已经行驶了6-7万公里,但是既没有扎过钉子,也没有损伤,看上去好像还不错,没有换新轮胎的必要。其实不然,轮胎的主要材质是橡胶,橡胶因为天气冷热交替,雨水腐蚀,氧化,以及不同程度的磨损,时间长了会发生老化现象,轮胎的侧壁很可能会发生龟裂。

那么一旦产生龟裂,就有很多潜在危险。这种潜在危险或许在当时没有暴露出来,假如有一天在高速路上行驶,轮胎因为内部气压上升和温度过高,导致爆胎,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天气较热的时候,地面温度较高,轮胎因为旋转速度较快,与地面摩擦力加大,内部的温度和气压也会上升。所以夏天和温度较高的时候,爆胎的现象会大幅增加。


岩哥的观点:建议各位,在轮胎上千万不要盲目图省钱。因为轮胎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车辆和人身安全。就算您的轮胎没有伤,行驶6万公里左右的时候,也建议您更换新轮胎。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和点赞!


岩哥侃车


任何零部件都有相应的使用寿命,特别是车体内的橡胶部件,理论寿命不可作为参照,因为它容易受到使用环境、温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寿命的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如果经常走非铺装路面底盘的橡胶衬套的老化程度会加剧,经常暴晒的车辆车窗和外部胶条也会老化从而影响密封性等,而车轮作为全车最大的橡胶部件,即使你不使用(备胎),也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橡胶老化之后失去了弹性变得硬脆就容易发生危险。

每种轮胎会根据定位、产品特性和消费者诉求通过不同配方实现不同性能取向,例如抓地力好的轮胎它的耐磨系数就很低,偏向舒适性、静音的“软胎”也会比某些“硬胎”更加不耐磨,所以即便在相同使用环境和相同驾驶习惯下,不同属性的轮胎磨损状况也不同。再者,一般情况下前置前驱的车型前轮的磨损都要比后轮更大,因为它不仅负责驱动,还要负责车辆转向,负荷远比后轮更大,为了防止不均匀磨损提高这套胎的使用周期都会在1万公里左右进行“对角线换胎”调换。

每个轮胎都会在胎纹沟槽处以及胎壁上标注最低磨损下限,这也是消费者参照的唯一标准,这类标准适合车辆使用率非常高的消费者,因为很多情况下因为跑得里程少,胎纹磨损并不多,但风吹日晒又导致胎面的橡胶早已发生老化龟裂,这种情况就不能以磨损来作为换胎的唯一依据。

10万公里对于任何一款胎都属于难以达到的极限里程,就好比有些人的电瓶可以用4-5年,而有些人2年左右电瓶就需要更换了,好的习惯可以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但却不能超越其自身设计的生命极限。轮胎和制动系统同样重要,它是车体与地面的唯一接触,如果它出了问题,最严重的后果将是致命的。(botzi)


DearAuto


邓禄普跑了十三万才换



安静的蜗牛25


某品牌轮胎广告说的是:“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确保行驶8万公里”

这个正确使用指的是:轮胎气压充足,车上载人载物均匀,不急起步不急刹车,不上路牙,不走碎石路,不长时间停放……所以说,日常用车,是很难做到的!

轮胎不要追求用了多少万公里,而是要从安全的角度看,该换就换,别将究。

现在很多人买车就是个误会!买的起用不起!


木牛11


一个是轮胎不耐磨;二是专门做的不是很耐磨,为了加快轮胎的更新速度,不然大家都用铁轮胎,一辈子用一套,轮胎厂都倒闭完了;三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政府解忧。轮胎坏的多,就创造了更多的衍生行业,比如修胎,换胎,补胎等;四是市场需求,大家又想轮胎耐磨,又想静音,轮胎厂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茶博士6581143


轮胎里程长不一定是好事啊!目前的物理和材料科学水平决定了轮胎在安全性和长寿命之间无法做到兼顾,换句话说长寿命的轮胎比较硬,在湿路上刹车距离不会太好,这时候片面追求长寿命就必须冒一点下雨天紧急情况下的风险。目前一般能兼顾各方面性能的全能选手轮胎寿命也就是3-6万公里,超过这个数,基本上都是偏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