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学?

苦诺


一 玄学是融合了其他家的新道家,正像理学一样,也是融合了道家佛家等的新儒家。

随着历史的进程,各家都会吸收不同的思想进行发展,都越来越趋向于杂家,而每家内部偏重点不同,进而有了宗派之争。

二 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与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家皆为中国哲学史之重要脉络。

总之一句话,玄学就是研究形而上的,看不见的事物和规律,看起来对生活没实际作用的学科。

三 玄学讨论的五个话题?


1 世界的本源是有还是无?

人是上帝造的,得听上天的,那么上帝是谁造的,天又是听说的?这就是本源问题。世界最早是有还是无?本源又是如何影响到,现在形形色色的世界的?

2 自然和名教的关系?

天人关系的讨论,可以变成自然和名教关系的讨论。所谓自然天,就是人的本性状态;所谓名教人,就是人为制定的社会约束。比如面对婚姻或生活问题,应该遵循自然本性的个人自由,还是该遵守社会世俗的基本规则呢?

3 圣人有请还是无情?

道家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应该像天地一样无情,得任其自然发展。儒家认为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人应该有请有义务来规范人类社会。

4 才性或才德的关系?

道德需要大家都遵守,你得和别人一样,但才能需要你与众不同,才能有不同分工。衍生开来,德才的关系就是名教和自然的关系。由于道德常和本质连在一起,于是才性之辩,成为了玄学常讨论的内容,分为才性合或同或异或离四种说法。

5 言意之辩

你的话能否准确表达你的意思,即言能否尽意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争辩焦点在于意的界定不同:言能尽意的意指的是具体事物;认为言不能尽意的意,指的抽象的。


浪兄笔记


玄学在中国文化早期更多的是指魏晋玄学,而魏晋玄学则是以三玄为主要研究课题,三玄为《老子》、《庄子》和《周易》,玄的本意则是深奥难以明白的问题,所以那时玄学著作你是看不到算命啥的,多是研究哲学思想,探究世界真理。

如当时的名士嵇康就有《声无哀乐论》探究声音和感情的关系,嵇康认为声音是没有的感情,有感情的人是我们人类自身,是声音激发了人的感情,而不是声音自带感情。当时的玄学大师郭象则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庄子上,探究庄子中的名和实,研究庄子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国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墓砖画中的嵇康)

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玄学是在帮我们了解世界,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往后的玄学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运用。拿大白话说就是你要了解一个机器有啥功能,你才能知道这个机器能干啥用吧?佛教刚好也是在那个时候兴起,在那时兴起的汉传佛教很好的融合了玄学,其中以庄子对其影响最大,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

我们说玄学更多的是在说看相、风水、算命、修炼、法术等种种内容,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影响关系。三玄中的《易》既是哲学书也是预测书,也就是说算命风水这类玄学很早就和哲学关系匪浅,如风水大家都知道讲究哲学是天人合一,算命则是以《易》中的哲学来阐述的。

华夏传统的修炼也好,法术也罢,包括算命其中的东西和三玄这三本书关系匪浅,如丹道的书有叫《周易参同契》。

魏晋时期对三玄的阐述,其实是在帮助我们理解这三本书。更好的理解才能更有的运用,所以可以说我们华夏今天的玄学,其实都是这三本书的衍生。


梁兴扬


你问的玄学,可能是想问什么是“山医命相卜”,因为一般人眼中的玄学,就是这类。

唐代 欧阳询主编 的《艺文类聚 方术部》将方术分为 “养生、卜筮、相、疾、医” 五类;

宋代 李昉、李穆、徐铉等编纂的 《太平御览 方术部》将方术分为“养生、医、卜、筮、相、占候、占星、占风、占雨、望气、巫、祝、符、术、禁、幻”等类;

清代 《四库全书 术数类》有“数 学、占 候、 相 宅 、相墓 、占 卜、命书、相书 、 阴阳五行、杂技术”等众多种类。

有 学 者对 殷商 时代 的祝 、 史 、 宗 、 巫 ( 皆为分工 不 同的巫师 ) 所 掌握 的知识体 系做 了 整理 , 认 为可 以包 括 以下 三 类 : \n第一 , 把握外 部世界 的星 占历算 之学 。 这些 知识显示 了当时文化人 对外 部宇宙 的认识 。 \n第 二 , 整顿人 间秩序 的祭祀仪轨 之学 。 既是极 其专 门 的通 神 技术 , 也 是极 其严肃 的宗 法 知识 , 它是 后世 宗教性 礼仪 的源头 , 也 是 区分 血缘等级 秩序 和维护社 会伦 理秩序 的方法 。\n 第三 , 洞察人类 自身 的医 药方技 之学 。 闭 可 以看 到 , 后世所 谓术数 之学 中最为基 本 的几类 知 识 , 如 占 卜 、 星 象 、 历法 、 医 药 等皆 可 在 上古 巫师 的知识 系统 中找到源 头 , 而其他 的术 数 门类也大多 由这几类 知识分 化演变 而成 。《易学与术数辨析》

发展到近现代,则统称为“五术”或者“山医命相卜”。

这些基本归于术数、术法、方术一类,而这类内容在中国道教、道家的知识系统中传承较多,所以造成很多人以为五术源于道教。

实际上这些方术,有的是历法占星,有的是医学,有的是建筑学、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范畴,至于神怪巫鬼之类,我们应抱有开放的心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用之。

附录:《四库全书 术数类》目录:

太玄经十卷、太玄本旨九卷、元包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潜虚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皇极经世书十二卷、皇极经世索隐二卷、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九卷、易通变四十卷、观物篇解五卷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一卷、皇极经世书解十四卷、易学一卷、洪范皇极内篇五卷、天原发微五卷、大衍索隐三卷、易象图说内篇三卷外篇三卷、三易洞玑十六卷、灵台秘苑十五卷、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宅经二卷、葬书一卷、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青囊奥语一卷青囊序一卷、天玉经内传三卷外编一卷、灵城精义二卷、催官篇二卷、发微论一卷、灵棋经二卷、易林四卷、京氏易传三卷、六壬大全十二卷、卜法详考四卷、李虚中命书三卷、玉照定真经一卷、星命溯源五卷、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三命指迷赋一卷、星命总括三卷、演禽通纂二卷、星学大成十卷、三命通会十二卷、月波洞中记二卷、玉管照神局三卷、太清神鉴六卷、人伦大统赋一卷、太乙金镜式经十卷、遁甲演义二卷、禽星易见一卷、御定星历考原六卷、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


谈者无语


玄学就是众妙之玄,看似虚无飘渺,却可以探其玄宗之源,而且因其不具普遍性,被排斥于正统之外。如周公解梦,有的人会得到梦的启示,而有的人梦无法解析,这种个体差异使之存在灵不灵验之争。

如手相,会看的人可以看出人的运命,如结婚应期,丧偶离异等等,可外行之人只能看门道。如看面相,会观者一眼能看透人的脾气性格,不会的人看到的只有脸而已。

如命理可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但并不具普遍性,有的人性格可以分析到位,有的人性格便存在差异,因为日柱相同的人,其他五行有差到,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性格也各有变化,这就是命理的玄妙之处,让人好奇,让人惊叹,又让人百思不能解其惑。

还有民间通灵者,可以看到坟穴之中藏了何人,还可以说出死者的性别相貌,这些都是玄异之术,也不被常人理解,通常被人称为迷信。

玄学有很多,只有发现奥秘的人才会感兴趣去研究,其他人只不过看皮毛不知所以然。


水寒雅芙


这种哲学思想,开始于曹魏正始年间,创始人是何晏、王弼;发展于西晋元康年间,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最后完成于永嘉年间,代表人物是向秀、郭象。这些人生活于魏晋之间,他们的思想代表着当时的主要思潮,因而“玄学”又往往称为“魏晋玄学”。

东汉风行一时的“谶纬之学”,以谶纬来解释儒学。朝廷提倡的经学,也已经发展成为僵化的章句之学。有时五字之文,注说要写二三万言。不少学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时间一久,人们便厌烦了这种繁琐经学。于是,坐谈玄理的“玄学”便应运而兴了。所谓玄学,就是玄虚之学。它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核心,强调“以无为本”。玄学家们认为,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这个“无”很神秘,看不见也摸不着,“道之而无语,名之而无名,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但是“无”又神通广大,能“开物成务”,能产生一切,又主宰一切。

“贵无”论主张“无为”,或曰“自然”。玄学家们认为,上者要无为而治,下者也要无为而处。汉初黄老思想也讲“无为”,着重讲统治术。此时玄学所说的“无为”重点却在讲处世术,玄学家们想要寻求一条顺时应变的处世之道,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当然也要保全门阀。

玄学家们说“名教出于自然”,或“名教即自然”。就是说,礼制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这个论点,把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结合一体,反映出魏晋晋玄学的特点,正是揉合儒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玄学家推重“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和《周易》,也是儒道之说并蓄。魏晋更迭,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明哲保身,逃避现实,走向坐而论道,整日谈说玄理。于是,玄学就具有了“清谈”的特色。一般谈玄之士,口锋犀利,滔滔不绝,但是内容玄而又玄,不着边际,极力不涉人事。司马昭论到玄学家阮籍,说他是“天下之至慎”,“吾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其实,这正是世家大族所需要的全身之道。于是,清谈之风,便弥漫于上层之间,越来越厉害。

这些人倡导“无为”,标榜“清高”,以参与俗务为耻,无所事事为荣。向秀、郭象说“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既享有庙堂之上的尊荣,又有山林隐士的美名,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圣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玄学名流,更以“旷达”为名,走向放荡无羁。如刘伶,喜欢“级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客人来访,也不遮避。别人讥笑他,他满不在乎地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居室为衣裤,“诸君何为入我裈”。长醉不醒,裸体为乐。

玄学和清谈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魏晋时期之所以盛行不衰,这跟门阀贵族在乱世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有关。一旦政治走向稳定,国家实现统一,经学就会再次取代玄学和清谈,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苦茶庵


不同的语境,当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此处题主问的"玄学"大概指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玄学吧。

玄学的产生,是因为魏晋时期曹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厮杀的结果。当时的文人们为了避祸而不问现实政治转而注解《老子》的产物。

何晏、王弼,是玄学的奠基人。《文心雕龙·论说篇》称:“迄至正始,务欲守之,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冉(老子)、周(庄子)当路,与尼父(孔子)争涂矣。”《颜氏家训·勉学篇》也指出:“何晏、王弼,祖述玄宗。……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何晏、王弼,都祖述老、庄,大煽玄风。何晏著有《道德论》(此据《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张湛注《列子·天瑞篇》引何晏作《道论》)。王弼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还著有《老子指略》。


何晏的主要论点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咸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晋书·王衍传》)这里所谓“皆以‘无为’为本”,可能多了一“为”字,应该是“皆以‘无’为本”。以下几句话,也都是讲“无”的,不是讲“无为”。“无”和“无为”含义是不同的。

王弼的主要论点,大体与何晏相同,也是把“无”说成万有的本体。他认为:“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老子指略》)

何晏、王弼祖述老、庄,阐扬玄学,但两人都尊崇孔子。何晏著有《论语集解》,此书现尚存。王弼著有《论语释疑》,此书已佚,但部分内容保存在皇侃的《论语义疏》和邢昺的《论语正义》中。他们注释《论语》,与汉儒的解经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注重讲《论语》的微言大意,而且多从玄学的角度加以发挥。


闲看秋风999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知识面很广,只有都了解了,才能知其所以然。

但有一点很重要,一定要结合中国历史来看。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强调礼,法家强调律,道家强调自然。



直到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虽然也尊儒家,但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统治需要,这时候的儒家思想和孔子时候已不一样。(有兴趣可以看下董仲舒)。

直到东汉末年,玄学兴起,他是道家和儒家的结合。 但完结合出现的新事物,总数有偏好一方,比如偏道或偏儒。

越名教而任自然,可以查查竹林七贤相关思想;当时司马家族独揽大权,曹氏大权旁落。


今说夕事


老子的《道德经》即是典型的玄学。他的嫡孙《庄子》也是不折不扣的玄学。以及所有的唯心论(包括吹牛大王)都属于玄学。


朱友振


广义上来说,包罗万象。这里只能讲一下狭义上的玄学。

中国自古有所谓的“玄学五术”,分别是:“山、医、命、相、卜”。

就好比相声讲究“说学逗唱”一样,五术是五门不一样的功课。

“山”字门,最为玄妙和而且庞杂

诸如气功、内丹、符箓(音路)、谶(音衬)纬……皆出此门。比如《聊斋志异·画皮》里,道士给王生一把拂尘,当屋挂起,以阻挡妖怪入内,这个就是山学中的辟邪之术;

再如民间比较多见的,请笔仙、引狐仙、画符驱鬼等等,从渊源上来说,都是“山”字门的功课。故而有人说,五术之中,只有“山”字门是“仙学”,其余四门都是“人学”,也是不无道理。

“医”字门,也就是中医。这个大家比较熟悉了。

但是中医本脱胎于玄学,倒也无需讳言。时至今日,如不通晓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要想学习中医,那也是空中楼阁。

“命”字门,也就是算命。

民间最为流行的是算八字,是按照出生时间的年、月、日、时,排出四柱干支,一共是八个字,以此推算人一生的寿夭祸福、妻财子禄,所以也称四柱预测。其实,算命并非只有八字一种方式,其他诸如紫微斗数、铁板神数……等等,也是命学里的绝技,只不过在民间流传不广罢了。

近代以来,自西洋传入的星座与命运、血型与性格等等,或多或少也都取得了一点科学(严格来讲,应该说是“西方数理科学”)的解释和佐证,其实也可以归入命学的范畴。

“相”字门

如果论人,则为看相,相面、手相、背相、摸骨等等,都是“相”,《三国》里魏延因为脑后有反骨,差点给诸葛亮斩了。不过后来,魏延倒也确实造了反,体现了相的准确性。

如果论物,则为风水,或称堪舆,这里又可以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理论大同而小异。一般来说,相学是比较难学的,算命、摇卦之类,也许啃下几部古籍也能得其皮毛,但是相学如果没有师传,是断难入门的。

最后一门,“卜”字门,是最古老的一门技术

至少,殷商时期的甲骨,便是占卜后留下的遗物。现在老百姓俗称的“算卦”,就是卜学,目前大概用的比较多的有:大衍筮(音事)法、略筮法、六爻(有的地方俗称金钱卦、六摇卦)、梅花易数等四种技法。

其中,大衍筮法最早见于《周易》,又经过朱熹老先生的审定,最是高大上,但是程序也及其繁琐。六爻只需三枚铜钱(现代硬币亦可)即可起卦,梅花则更简单且神奇,可谓“见性成佛”,心意到处,草木竹石皆可起卦。因此,六爻、梅花,在民间最为流行。其他比较冷僻的诸如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六壬神数等等,在军事、国运、历法等等方面各有侧重,但也都可用于卜算人事。

好了,功课说完,小伙伴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说算命的、算卦的、看风水的……其实不是一家。打个比方来说吧:

算命,就好比用机枪扫射,一打一大片,生辰八字列出来,如前所述,寿夭祸福、妻财子禄妻,张口即出,统统可测,讲究得是对人生大趋势和总轮廓的把握。这种大局观,是单纯算卦所短缺的。

占卜算卦则不然,就好比用手枪打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事一问、一事一占。讲究得是对近时得失、一事成败的准确点击。比方问,“我老爸在上海怎么样了”?这就叫目标不明确。这一卦没法算。如果改成“我老爸在上海谈的项目能签约吗?”或者“我老爸老偏头痛,病情在上海怎么样了?” 如此才算目标明确、可以占问。自然喽,这种对于细节的把控,又是单纯的算命所短缺的。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说,“我老爸要去上海驻扎十年,这期间总体运势会如何?”这就又需要算命了。大家可以细细体味其间的区别。

至于相学,就好比李逵的板斧,威力巨大,但是,无论相面、摸骨、看风水……都必须像抡板斧一样,当面锣对面鼓,近距离搏杀。

相学之适用尺度,大致上说,介于算命和算卦之间,比较适合考量最近一段时期的吉凶悔吝。比如算命是一生的荣禄,算卦是一时的功名,相面则可以说,你满面红光,最近必有喜事?或者说,你印堂发黑,最近出门要小心啊!

最后要讨论的是,五术之中,哪一种预测的最准确,最科学呢?

其实,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玄学五术,归根结底是一个美妙的统一体。人有五脏六腑,但是,从理论上来讲,在任何一个器官上采集的细胞,都可以完整的克隆出另一个“我”。

按照现代量子论(具体来讲,是其中的一个派别,即GRW理论)的观点,作为一个宏观物体,其特点与微观粒子有很大不同,明显的量子叠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发定域,但这只是意味着大多数粒子聚集到了某个地方,总有一小部分的粒子仍然留在无穷的空间中。

这就意味着,对于每一位单个的“人”来说,在任何时候,“此人”都充满在整个宇宙,只不过“大部分”的“此人”,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地点。

换句话说,当“我”盯着“你”看的时候,“你”并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虽然组成你的大部分物质(粒子)都聚集在你所站的那个地方,但真正描述你的还是一个高斯钟形线(当然,是非常非常非常……尖锐的钟形线)!我只能说,“绝大部分的你”在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而组成你的另外的那“一小撮”(当然,是非常非常非常……稀少的一小撮)仍然弥漫在空间中,充斥着整个屋子,甚至一直延伸到宇宙的尽头!

这就意味着:

既然,“人”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此,则无论山医命相卜,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就像前述的,分别从五脏六腑取细胞作克隆人一样,都可以还原出“原人”的全部信息。

无论面相、手相、骨相,出生时间,或者祖坟风水、家宅风水,甚至“原人”摇出的卦、走路的姿势、衣服的颜色……其信息指向,必定是相同的!

同理,因为提取信息的部位不同(比如,高斯曲线的顶端、边缘处),则还原信息的难度各有不同,因此,信息提取的侧重点也就各有不同,也因此,各类术数也就各有短长了。


齐文刀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是时间关,日月星辰转!

春夏秋冬景,清净是本源!

妙是自我心,心事是缘分!

分别善恶果,果子转轮回!

把我心识破,智慧圆陀陀!

健康人得道,精神光烁烁!

觉悟性清净,涅槃而无名!

本来无一物,皆由妄想生!

妄是性子之贪婪,贪生怨恨恼怒烦!

是非恩怨复仇记,以物为主生死伴!

果子就是自我心,性子脾气名叫魂!

做事拿命赌输赢,背道而驰颠倒认!

心靠学习而识物,把物分类而记住!

灵活应用成技术,而靠技术分赢输!

变成心眼耍聪明,用物买卖人心情!

这是心眼鬼把戏,变成性子顽固硬!

灵活是生命,健康无疾病!

应用是技巧,不是定输赢!

学来技巧变成术,这是心眼之阴谋!

心生怨恨恼怒烦,五毒攻智成赌徒!

性子就是鬼心眼,看人做事心麻烦!

专门挑人之毛病,惹下祸端把人怨!

心眼拿情做买卖,性子赌命把人害!

灵光隐匿脑混沌,而把世间变成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