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玄學?

苦諾


一 玄學是融合了其他家的新道家,正像理學一樣,也是融合了道家佛家等的新儒家。

隨著歷史的進程,各家都會吸收不同的思想進行發展,都越來越趨向於雜家,而每家內部偏重點不同,進而有了宗派之爭。

二 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與世俗所謂玄學、玄虛實有不同。玄學即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

魏晉時人注重《老子》、《莊子》和《周易》,稱之為“三玄”,而《老子》、《莊子》則被視為“玄宗”。魏晉玄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與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當代新儒家皆為中國哲學史之重要脈絡。

總之一句話,玄學就是研究形而上的,看不見的事物和規律,看起來對生活沒實際作用的學科。

三 玄學討論的五個話題?


1 世界的本源是有還是無?

人是上帝造的,得聽上天的,那麼上帝是誰造的,天又是聽說的?這就是本源問題。世界最早是有還是無?本源又是如何影響到,現在形形色色的世界的?

2 自然和名教的關係?

天人關係的討論,可以變成自然和名教關係的討論。所謂自然天,就是人的本性狀態;所謂名教人,就是人為制定的社會約束。比如面對婚姻或生活問題,應該遵循自然本性的個人自由,還是該遵守社會世俗的基本規則呢?

3 聖人有請還是無情?

道家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應該像天地一樣無情,得任其自然發展。儒家認為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聖人應該有請有義務來規範人類社會。

4 才性或才德的關係?

道德需要大家都遵守,你得和別人一樣,但才能需要你與眾不同,才能有不同分工。衍生開來,德才的關係就是名教和自然的關係。由於道德常和本質連在一起,於是才性之辯,成為了玄學常討論的內容,分為才性合或同或異或離四種說法。

5 言意之辯

你的話能否準確表達你的意思,即言能否盡意的問題。在今天看來,爭辯焦點在於意的界定不同:言能盡意的意指的是具體事物;認為言不能盡意的意,指的抽象的。


浪兄筆記


玄學在中國文化早期更多的是指魏晉玄學,而魏晉玄學則是以三玄為主要研究課題,三玄為《老子》、《莊子》和《周易》,玄的本意則是深奧難以明白的問題,所以那時玄學著作你是看不到算命啥的,多是研究哲學思想,探究世界真理。

如當時的名士嵇康就有《聲無哀樂論》探究聲音和感情的關係,嵇康認為聲音是沒有的感情,有感情的人是我們人類自身,是聲音激發了人的感情,而不是聲音自帶感情。當時的玄學大師郭象則將精力全部放在了莊子上,探究莊子中的名和實,研究莊子到底是想告訴我們什麼。

(國寶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墓磚畫中的嵇康)

也就是說魏晉時期的玄學是在幫我們瞭解世界,讓我們更清晰的認識這個世界,往後的玄學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運用。拿大白話說就是你要了解一個機器有啥功能,你才能知道這個機器能幹啥用吧?佛教剛好也是在那個時候興起,在那時興起的漢傳佛教很好的融合了玄學,其中以莊子對其影響最大,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禪宗。

我們說玄學更多的是在說看相、風水、算命、修煉、法術等種種內容,這兩者之間是一種影響關係。三玄中的《易》既是哲學書也是預測書,也就是說算命風水這類玄學很早就和哲學關係匪淺,如風水大家都知道講究哲學是天人合一,算命則是以《易》中的哲學來闡述的。

華夏傳統的修煉也好,法術也罷,包括算命其中的東西和三玄這三本書關係匪淺,如丹道的書有叫《周易參同契》。

魏晉時期對三玄的闡述,其實是在幫助我們理解這三本書。更好的理解才能更有的運用,所以可以說我們華夏今天的玄學,其實都是這三本書的衍生。


梁興揚


你問的玄學,可能是想問什麼是“山醫命相卜”,因為一般人眼中的玄學,就是這類。

唐代 歐陽詢主編 的《藝文類聚 方術部》將方術分為 “養生、卜筮、相、疾、醫” 五類;

宋代 李昉、李穆、徐鉉等編纂的 《太平御覽 方術部》將方術分為“養生、醫、卜、筮、相、占候、占星、佔風、佔雨、望氣、巫、祝、符、術、禁、幻”等類;

清代 《四庫全書 術數類》有“數 學、佔 候、 相 宅 、相墓 、佔 卜、命書、相書 、 陰陽五行、雜技術”等眾多種類。

有 學 者對 殷商 時代 的祝 、 史 、 宗 、 巫 ( 皆為分工 不 同的巫師 ) 所 掌握 的知識體 系做 了 整理 , 認 為可 以包 括 以下 三 類 : \n第一 , 把握外 部世界 的星 佔歷算 之學 。 這些 知識顯示 了當時文化人 對外 部宇宙 的認識 。 \n第 二 , 整頓人 間秩序 的祭祀儀軌 之學 。 既是極 其專 門 的通 神 技術 , 也 是極 其嚴肅 的宗 法 知識 , 它是 後世 宗教性 禮儀 的源頭 , 也 是 區分 血緣等級 秩序 和維護社 會倫 理秩序 的方法 。\n 第三 , 洞察人類 自身 的醫 藥方技 之學 。 閉 可 以看 到 , 後世所 謂術數 之學 中最為基 本 的幾類 知 識 , 如 佔 卜 、 星 象 、 曆法 、 醫 藥 等皆 可 在 上古 巫師 的知識 系統 中找到源 頭 , 而其他 的術 數 門類也大多 由這幾類 知識分 化演變 而成 。《易學與術數辨析》

發展到近現代,則統稱為“五術”或者“山醫命相卜”。

這些基本歸於術數、術法、方術一類,而這類內容在中國道教、道家的知識系統中傳承較多,所以造成很多人以為五術源於道教。

實際上這些方術,有的是曆法占星,有的是醫學,有的是建築學、人居環境學的研究範疇,至於神怪巫鬼之類,我們應抱有開放的心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用之。

附錄:《四庫全書 術數類》目錄:

太玄經十卷、太玄本旨九卷、元包五卷附元包數總義二卷、潛虛一卷附潛虛發微論一卷、皇極經世書十二卷、皇極經世索隱二卷、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九卷、易通變四十卷、觀物篇解五卷附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一卷、皇極經世書解十四卷、易學一卷、洪範皇極內篇五卷、天原發微五卷、大衍索隱三卷、易象圖說內篇三卷外篇三卷、三易洞璣十六卷、靈臺秘苑十五卷、唐開元佔經一百二十卷、宅經二卷、葬書一卷、撼龍經一卷疑龍經一卷葬法倒杖一卷、青囊奧語一卷青囊序一卷、天玉經內傳三卷外編一卷、靈城精義二卷、催官篇二卷、發微論一卷、靈棋經二卷、易林四卷、京氏易傳三卷、六壬大全十二卷、卜法詳考四卷、李虛中命書三卷、玉照定真經一卷、星命溯源五卷、徐氏珞琭子賦注二卷、珞琭子三命消息賦注二卷、三命指迷賦一卷、星命總括三卷、演禽通纂二卷、星學大成十卷、三命通會十二卷、月波洞中記二卷、玉管照神局三卷、太清神鑑六卷、人倫大統賦一卷、太乙金鏡式經十卷、遁甲演義二卷、禽星易見一卷、御定星曆考原六卷、欽定協紀辨方書三十六卷


談者無語


玄學就是眾妙之玄,看似虛無飄渺,卻可以探其玄宗之源,而且因其不具普遍性,被排斥於正統之外。如周公解夢,有的人會得到夢的啟示,而有的人夢無法解析,這種個體差異使之存在靈不靈驗之爭。

如手相,會看的人可以看出人的運命,如結婚應期,喪偶離異等等,可外行之人只能看門道。如看面相,會觀者一眼能看透人的脾氣性格,不會的人看到的只有臉而已。

如命理可分析一個人的性格,但並不具普遍性,有的人性格可以分析到位,有的人性格便存在差異,因為日柱相同的人,其他五行有差到,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性格也各有變化,這就是命理的玄妙之處,讓人好奇,讓人驚歎,又讓人百思不能解其惑。

還有民間通靈者,可以看到墳穴之中藏了何人,還可以說出死者的性別相貌,這些都是玄異之術,也不被常人理解,通常被人稱為迷信。

玄學有很多,只有發現奧秘的人才會感興趣去研究,其他人只不過看皮毛不知所以然。


水寒雅芙


這種哲學思想,開始於曹魏正始年間,創始人是何晏、王弼;發展於西晉元康年間,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最後完成於永嘉年間,代表人物是向秀、郭象。這些人生活於魏晉之間,他們的思想代表著當時的主要思潮,因而“玄學”又往往稱為“魏晉玄學”。

東漢風行一時的“讖緯之學”,以讖緯來解釋儒學。朝廷提倡的經學,也已經發展成為僵化的章句之學。有時五字之文,注說要寫二三萬言。不少學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時間一久,人們便厭煩了這種繁瑣經學。於是,坐談玄理的“玄學”便應運而興了。所謂玄學,就是玄虛之學。它以精神性的“無”,作為核心,強調“以無為本”。玄學家們認為,萬事萬物這些實際存在的“有”,都產生於“無”。這個“無”很神秘,看不見也摸不著,“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但是“無”又神通廣大,能“開物成務”,能產生一切,又主宰一切。

“貴無”論主張“無為”,或曰“自然”。玄學家們認為,上者要無為而治,下者也要無為而處。漢初黃老思想也講“無為”,著重講統治術。此時玄學所說的“無為”重點卻在講處世術,玄學家們想要尋求一條順時應變的處世之道,在亂世之中,保全自己,當然也要保全門閥。

玄學家們說“名教出於自然”,或“名教即自然”。就是說,禮制的尊卑、上下關係,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這個論點,把儒家“名教”與道家“自然”結合一體,反映出魏晉晉玄學的特點,正是揉合儒道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思想體系。

玄學家推重“三玄”,指的是《老子》、《莊子》和《周易》,也是儒道之說並蓄。魏晉更迭,那些世家大族為了明哲保身,逃避現實,走向坐而論道,整日談說玄理。於是,玄學就具有了“清談”的特色。一般談玄之士,口鋒犀利,滔滔不絕,但是內容玄而又玄,不著邊際,極力不涉人事。司馬昭論到玄學家阮籍,說他是“天下之至慎”,“吾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嘗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其實,這正是世家大族所需要的全身之道。於是,清談之風,便瀰漫於上層之間,越來越厲害。

這些人倡導“無為”,標榜“清高”,以參與俗務為恥,無所事事為榮。向秀、郭象說“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既享有廟堂之上的尊榮,又有山林隱士的美名,才是他們心目中的“聖人”。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玄學名流,更以“曠達”為名,走向放蕩無羈。如劉伶,喜歡“級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客人來訪,也不遮避。別人譏笑他,他滿不在乎地說:我以天地為房屋,以居室為衣褲,“諸君何為入我褌”。長醉不醒,裸體為樂。

玄學和清談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在魏晉時期之所以盛行不衰,這跟門閥貴族在亂世明哲保身的處事原則有關。一旦政治走向穩定,國家實現統一,經學就會再次取代玄學和清談,再次登上歷史舞臺。


苦茶庵


不同的語境,當有各式各樣的解釋。此處題主問的"玄學"大概指的是我國魏晉時期的玄學吧。

玄學的產生,是因為魏晉時期曹氏集團和司馬氏集團廝殺的結果。當時的文人們為了避禍而不問現實政治轉而註解《老子》的產物。

何晏、王弼,是玄學的奠基人。《文心雕龍·論說篇》稱:“迄至正始,務欲守之,何晏之徒,始盛玄論,於是冉(老子)、周(莊子)當路,與尼父(孔子)爭塗矣。”《顏氏家訓·勉學篇》也指出:“何晏、王弼,祖述玄宗。……直取其清淡雅論,剖玄析微,賓主往復,娛心悅耳,非濟世成俗之要也。……《莊》、《老》、《周易》,總謂三玄。

何晏、王弼,都祖述老、莊,大煽玄風。何晏著有《道德論》(此據《三國志·魏志·曹爽傳》,張湛注《列子·天瑞篇》引何晏作《道論》)。王弼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還著有《老子指略》。


何晏的主要論點是:“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成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鹹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晉書·王衍傳》)這裡所謂“皆以‘無為’為本”,可能多了一“為”字,應該是“皆以‘無’為本”。以下幾句話,也都是講“無”的,不是講“無為”。“無”和“無為”含義是不同的。

王弼的主要論點,大體與何晏相同,也是把“無”說成萬有的本體。他認為:“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無形,由乎無名。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老子指略》)

何晏、王弼祖述老、莊,闡揚玄學,但兩人都尊崇孔子。何晏著有《論語集解》,此書現尚存。王弼著有《論語釋疑》,此書已佚,但部分內容保存在皇侃的《論語義疏》和邢昺的《論語正義》中。他們註釋《論語》,與漢儒的解經是完全不同的。他們注重講《論語》的微言大意,而且多從玄學的角度加以發揮。


閒看秋風999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知識面很廣,只有都瞭解了,才能知其所以然。

但有一點很重要,一定要結合中國歷史來看。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家強調禮,法家強調律,道家強調自然。



直到西漢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雖然也尊儒家,但中央集權的國家,為了統治需要,這時候的儒家思想和孔子時候已不一樣。(有興趣可以看下董仲舒)。

直到東漢末年,玄學興起,他是道家和儒家的結合。 但完結合出現的新事物,總數有偏好一方,比如偏道或偏儒。

越名教而任自然,可以查查竹林七賢相關思想;當時司馬家族獨攬大權,曹氏大權旁落。


今說夕事


老子的《道德經》即是典型的玄學。他的嫡孫《莊子》也是不折不扣的玄學。以及所有的唯心論(包括吹牛大王)都屬於玄學。


朱友振


廣義上來說,包羅萬象。這裡只能講一下狹義上的玄學。

中國自古有所謂的“玄學五術”,分別是:“山、醫、命、相、卜”。

就好比相聲講究“說學逗唱”一樣,五術是五門不一樣的功課。

“山”字門,最為玄妙和而且龐雜

諸如氣功、內丹、符籙(音路)、讖(音襯)緯……皆出此門。比如《聊齋志異·畫皮》裡,道士給王生一把拂塵,當屋掛起,以阻擋妖怪入內,這個就是山學中的辟邪之術;

再如民間比較多見的,請筆仙、引狐仙、畫符驅鬼等等,從淵源上來說,都是“山”字門的功課。故而有人說,五術之中,只有“山”字門是“仙學”,其餘四門都是“人學”,也是不無道理。

“醫”字門,也就是中醫。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了。

但是中醫本脫胎於玄學,倒也無需諱言。時至今日,如不通曉陰陽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要想學習中醫,那也是空中樓閣。

“命”字門,也就是算命。

民間最為流行的是算八字,是按照出生時間的年、月、日、時,排出四柱干支,一共是八個字,以此推算人一生的壽夭禍福、妻財子祿,所以也稱四柱預測。其實,算命並非只有八字一種方式,其他諸如紫微斗數、鐵板神數……等等,也是命學裡的絕技,只不過在民間流傳不廣罷了。

近代以來,自西洋傳入的星座與命運、血型與性格等等,或多或少也都取得了一點科學(嚴格來講,應該說是“西方數理科學”)的解釋和佐證,其實也可以歸入命學的範疇。

“相”字門

如果論人,則為看相,相面、手相、背相、摸骨等等,都是“相”,《三國》裡魏延因為腦後有反骨,差點給諸葛亮斬了。不過後來,魏延倒也確實造了反,體現了相的準確性。

如果論物,則為風水,或稱堪輿,這裡又可以分為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理論大同而小異。一般來說,相學是比較難學的,算命、搖卦之類,也許啃下幾部古籍也能得其皮毛,但是相學如果沒有師傳,是斷難入門的。

最後一門,“卜”字門,是最古老的一門技術

至少,殷商時期的甲骨,便是占卜後留下的遺物。現在老百姓俗稱的“算卦”,就是卜學,目前大概用的比較多的有:大衍筮(音事)法、略筮法、六爻(有的地方俗稱金錢卦、六搖卦)、梅花易數等四種技法。

其中,大衍筮法最早見於《周易》,又經過朱熹老先生的審定,最是高大上,但是程序也及其繁瑣。六爻只需三枚銅錢(現代硬幣亦可)即可起卦,梅花則更簡單且神奇,可謂“見性成佛”,心意到處,草木竹石皆可起卦。因此,六爻、梅花,在民間最為流行。其他比較冷僻的諸如奇門遁甲、太乙神數、六壬神數等等,在軍事、國運、曆法等等方面各有側重,但也都可用於卜算人事。

好了,功課說完,小夥伴們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說算命的、算卦的、看風水的……其實不是一家。打個比方來說吧:

算命,就好比用機槍掃射,一打一大片,生辰八字列出來,如前所述,壽夭禍福、妻財子祿妻,張口即出,統統可測,講究得是對人生大趨勢和總輪廓的把握。這種大局觀,是單純算卦所短缺的。

占卜算卦則不然,就好比用手槍打靶,必須有明確的目標,一事一問、一事一佔。講究得是對近時得失、一事成敗的準確點擊。比方問,“我老爸在上海怎麼樣了”?這就叫目標不明確。這一卦沒法算。如果改成“我老爸在上海談的項目能簽約嗎?”或者“我老爸老偏頭痛,病情在上海怎麼樣了?” 如此才算目標明確、可以佔問。自然嘍,這種對於細節的把控,又是單純的算命所短缺的。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說,“我老爸要去上海駐紮十年,這期間總體運勢會如何?”這就又需要算命了。大家可以細細體味其間的區別。

至於相學,就好比李逵的板斧,威力巨大,但是,無論相面、摸骨、看風水……都必須像掄板斧一樣,當面鑼對面鼓,近距離搏殺。

相學之適用尺度,大致上說,介於算命和算卦之間,比較適合考量最近一段時期的吉凶悔吝。比如算命是一生的榮祿,算卦是一時的功名,相面則可以說,你滿面紅光,最近必有喜事?或者說,你印堂發黑,最近出門要小心啊!

最後要討論的是,五術之中,哪一種預測的最準確,最科學呢?

其實,大道至簡、萬變不離其宗,玄學五術,歸根結底是一個美妙的統一體。人有五臟六腑,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在任何一個器官上採集的細胞,都可以完整的克隆出另一個“我”。

按照現代量子論(具體來講,是其中的一個派別,即GRW理論)的觀點,作為一個宏觀物體,其特點與微觀粒子有很大不同,明顯的量子疊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自發定域,但這只是意味著大多數粒子聚集到了某個地方,總有一小部分的粒子仍然留在無窮的空間中。

這就意味著,對於每一位單個的“人”來說,在任何時候,“此人”都充滿在整個宇宙,只不過“大部分”的“此人”,聚集在某個特定的地點。

換句話說,當“我”盯著“你”看的時候,“你”並沒有一個完全確定的位置,雖然組成你的大部分物質(粒子)都聚集在你所站的那個地方,但真正描述你的還是一個高斯鐘形線(當然,是非常非常非常……尖銳的鐘形線)!我只能說,“絕大部分的你”在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而組成你的另外的那“一小撮”(當然,是非常非常非常……稀少的一小撮)仍然瀰漫在空間中,充斥著整個屋子,甚至一直延伸到宇宙的盡頭!

這就意味著:

既然,“人”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如此,則無論山醫命相卜,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就像前述的,分別從五臟六腑取細胞作克隆人一樣,都可以還原出“原人”的全部信息。

無論面相、手相、骨相,出生時間,或者祖墳風水、家宅風水,甚至“原人”搖出的卦、走路的姿勢、衣服的顏色……其信息指向,必定是相同的!

同理,因為提取信息的部位不同(比如,高斯曲線的頂端、邊緣處),則還原信息的難度各有不同,因此,信息提取的側重點也就各有不同,也因此,各類術數也就各有短長了。


齊文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是時間關,日月星辰轉!

春夏秋冬景,清淨是本源!

妙是自我心,心事是緣分!

分別善惡果,果子轉輪迴!

把我心識破,智慧圓陀陀!

健康人得道,精神光爍爍!

覺悟性清淨,涅槃而無名!

本來無一物,皆由妄想生!

妄是性子之貪婪,貪生怨恨惱怒煩!

是非恩怨復仇記,以物為主生死伴!

果子就是自我心,性子脾氣名叫魂!

做事拿命賭輸贏,背道而馳顛倒認!

心靠學習而識物,把物分類而記住!

靈活應用成技術,而靠技術分贏輸!

變成心眼耍聰明,用物買賣人心情!

這是心眼鬼把戲,變成性子頑固硬!

靈活是生命,健康無疾病!

應用是技巧,不是定輸贏!

學來技巧變成術,這是心眼之陰謀!

心生怨恨惱怒煩,五毒攻智成賭徒!

性子就是鬼心眼,看人做事心麻煩!

專門挑人之毛病,惹下禍端把人怨!

心眼拿情做買賣,性子賭命把人害!

靈光隱匿腦混沌,而把世間變成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