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流行的“玄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詩夜城主


一、起源

玄學即“玄遠之學”,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泛指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老子》、《莊子》、《周易》(三玄)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想,“玄”字就是起源於老子《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句話。

二、釋義

玄就是指天地萬物總的規律——“道”,體現了宇宙萬物無窮盡的變化奧妙,核心思想就是道家的“大道無為”、“以無為本”,強調“無”和“自然”。

正如《道德經》裡講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三、特點

1、以“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並以《老子》、《莊子》註解易經,對《論語》、《列子》、《文子》等儒道經典加以註釋、研究。

2、探究宇宙本體,以辯證“有無”問題為核心。

四、影響

1、取代兩漢經學,拋棄天人合一之論,探討宇宙本體問題,開創了中國文化史上的新時期。

2、影響及中學說,強調自然主義的養生觀,重術尊方、醫者意也的醫學思想都與玄學的影響有關。

3、宋文帝時期,受魏晉玄學發展思想影響,設立玄學館,將玄學列為學校科目,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首開其端,為後代專科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讀書拾貝


魏晉玄學是中國哲學、中國思想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與先秦諸子學、兩漢經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學皆為中國哲學、中國思想史的重要脈絡。

魏晉時代是一個政治動盪的時代,經歷黨錮之亂,諸多名士遭到政治上的摧殘和壓迫,因此諸多知識分子便把論辯的中心從政治轉移到“有無”、“本末”、“虛實”等玄理問題上,清談之風盛行,逐漸形成了魏晉玄學風氣。

魏晉玄學是在漢代儒學衰落的基礎上,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展而來的,研究世界的本體問題(世界的本質)以及人生哲理,對魏晉南北朝時期整個社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特別是對這一時期人們審美心理和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如我們在詩詞中非常熟悉的“意境說”、“境界說”就是在魏晉玄學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

“玄”這一概念,最早見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王弼《老子指略》說:“玄,謂之深者也。”因此,“玄”主要指的是精妙、高深之物,魏晉玄學以探討“有無”問題為核心,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貴無”派玄學家認為“無”是世界的本體,是萬物所存在的依據。以郭象為代表的“崇有”派玄學家認為“無”對於萬物沒有任何意義,世界中的每一事物,都是無待而自足的、絕對而無限的。此外,魏晉玄學集中討論了“本末”、“虛實”“名教與自然”“言意”等關係問題,通過對具體有限的“末”“實” “言”的體悟,但又不執著於“末”“實” “言”,從而達到“本”“虛” “意”。

魏晉玄學的主要內容保存在魏晉玄學家對《老子》、《莊子》、《周易》這三本經典的註釋之中,如魏晉玄學最重要的思想家王弼,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之中。

對於頭條中的某些作者將魏晉玄學歸結為養生、按摩、煉丹大法等觀點,恕不敢苟同,且將中國養生學提高到中國哲學的高度,這不是誤人子弟麼?魏晉時代是道教發展的一個重要時代,對於道家思想的傳播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我們不能將道家和道教相混淆,更不能將道教的養生大法神化。

 




耍耍先生的咖啡廳


玄學是屬於道學和黃老學說,中國最有意義的玄學是黃帝和張良諸葛亮劉伯溫做的奇門遁甲,一般人是看不懂的,看懂的足可以與數學家和科學家與歷史地理政治學家爭高低了。

道學的最高表現就玄學與德學,所以道德經第一編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玄學”,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導引、按摩功法實踐、煉丹操作技法方面已趨成熟、漸臻頂峰。“玄學”文化涉及的領域、門類、學科極為龐雜,故中國養生學、玄學並稱中國古典哲學!涵蓋天文、地理、術數、化學等自然科學以及人體生命學科等!主要經典著作:《河圖·洛書》、《黃帝內經》、《周易》(易經)、《道德經》(老子)、《莊子》、《抱朴子》等。


51890444529


衣冠南渡詩書絕,牛衣對泣傷離別,右軍筆勢蘭亭序,八公鶴唳青草歇!道去其德稱玄學,假充恬淡羨官爵,鐵騎揮槊渡江來,南朝社稷如煙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