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

——“东方佛都”印象

罗允琪

进入东方佛都,一路沿石级山道逶迤前行。山林幽深,亭廊星罗棋布,有雕塑佛像隐没在山林之中。不久来到最让人神往的地宫,这是一处长约数百米,在一座石山的山腹中凿刻出的大型洞窟佛像群落。进洞第一座佛像即是高达51米的药师佛站像,造型有如佛祖如来(中国传统的药师佛为孙思邈),庄严肃穆,略带笑容,两手下垂,身着斜条纹连体服,头面部前方有自然光源直照佛像头部,足下平台高过两米,佛像之前石窟有如穹庐,宽阔高大,十分壮观,此外别无佛像之类,只在脚下摆放一神桌而已,洞窟显得十分空旷。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紧靠药师佛像左侧脚边进入一洞,下行梯级二十余步,是一处灯火辉煌的中有隔墩,分为两洞并行的大型石窟,窟高约有20多米,两旁石壁上分刻着四大天王站像各二,形神兼备,比例适当,两两相对,中间相距约20多米。正面隔墩上对着进洞处是一罗汉坐佛。就这样两旁和中间隔墩的四周都连续刻着一尊一尊的摩崖佛像,有单个的,也有群像,隔墩之间的间距约近十米,贯穿左右两洞,同样在壁面上都刻着佛像,所有佛像的特点是高大、形象,与崖壁连为一体的整雕,造型十分生动。分为“佛祖驱魔”、“洞中座佛(33米高)”、“天王殿”、“万佛洞”、“达摩祖师”、“千手观音洞”、“韦陀”、“孔雀明王救妇”等等组团。这里集中了中国、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印度、尼泊尔等东方佛像造型特征,佛像均系红砂山石本色,无一粉饰穿金,让人耳目一新。主洞中也绝无香烛纸钱之类,其中另一小洞中,才有几组涂着古铜色的男女群像,名为“欢喜佛”的,象征着佛教分支密宗(另一分支显宗)对生殖的崇拜。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东方佛都”与“乐山大佛”同在乐山凌云九峰,世界双遗产范围内,面积1000多亩。是1989年至1994年间打造建成的,荟萃了世间佛像精品造形,为四川美术学院的老教授们设计雕塑,中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曾担任顾问。共有大小佛像万余尊,包括世界最大170米睡佛,既展示了佛教文化千年神韵,又留下了现代人传承古人石刻摩崖雕刻艺术的足迹,是“乐山大佛”佛文化的延伸。“东方佛都”

除地宫内为世界最壮观、巨大辉煌的雕刻佛像群洞窟外,在从西到东千亩范围内的群山沟壑之间,森林密布,依山傍势,打造出不少以佛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成为交相辉映的佛文化景点,如“金佛殿”、“六角亭”、“燃灯佛”、“千手观音洞”、“媚态观音”、“连心山”、“大佛湾”、“170米长巨型卧佛”、“万佛洞”、“罗汉洞”、“ 千佛塔”、“东南亚佛像群”、“降妖池”、“奉先寺大佛”、“佛教传说艺术墙”和花园等等,如果处处走到仔细参观,恐怕一天时间也不够用。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曾给孙中山、蒋介石塑过像,是当年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设计主持者,他把临终前所塑的唯一佛像留在这里,被佛教协会赵朴初先生视为“人生最后庄严”。那170米长的巨型卧佛时隐时现,掩映在一处天然的红砂岩壁之上,以天当房,以地为床,山林当被,与自然和谐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众多神像造型高大,远超安岳、大足等地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规模,为今人创造的佛文化摩崖石刻雕塑的一大杰作,展示了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的古今传承,必将传世千古。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附诗: “东方佛都”赞

地宫万佛皆庄严,

荟萃东方诸神仙。

巍峨壮观形神备,

东方佛都凿新篇。

22019.10.6.写于雁城知足斋

中国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传承——“东方佛都”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