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

——“東方佛都”印象

羅允琪

進入東方佛都,一路沿石級山道逶迤前行。山林幽深,亭廊星羅棋佈,有雕塑佛像隱沒在山林之中。不久來到最讓人神往的地宮,這是一處長約數百米,在一座石山的山腹中鑿刻出的大型洞窟佛像群落。進洞第一座佛像即是高達51米的藥師佛站像,造型有如佛祖如來(中國傳統的藥師佛為孫思邈),莊嚴肅穆,略帶笑容,兩手下垂,身著斜條紋連體服,頭面部前方有自然光源直照佛像頭部,足下平臺高過兩米,佛像之前石窟有如穹廬,寬闊高大,十分壯觀,此外別無佛像之類,只在腳下襬放一神桌而已,洞窟顯得十分空曠。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緊靠藥師佛像左側腳邊進入一洞,下行梯級二十餘步,是一處燈火輝煌的中有隔墩,分為兩洞並行的大型石窟,窟高約有20多米,兩旁石壁上分刻著四大天王站像各二,形神兼備,比例適當,兩兩相對,中間相距約20多米。正面隔墩上對著進洞處是一羅漢坐佛。就這樣兩旁和中間隔墩的四周都連續刻著一尊一尊的摩崖佛像,有單個的,也有群像,隔墩之間的間距約近十米,貫穿左右兩洞,同樣在壁面上都刻著佛像,所有佛像的特點是高大、形象,與崖壁連為一體的整雕,造型十分生動。分為“佛祖驅魔”、“洞中座佛(33米高)”、“天王殿”、“萬佛洞”、“達摩祖師”、“千手觀音洞”、“韋陀”、“孔雀明王救婦”等等組團。這裡集中了中國、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和印度、尼泊爾等東方佛像造型特徵,佛像均系紅砂山石本色,無一粉飾穿金,讓人耳目一新。主洞中也絕無香燭紙錢之類,其中另一小洞中,才有幾組塗著古銅色的男女群像,名為“歡喜佛”的,象徵著佛教分支密宗(另一分支顯宗)對生殖的崇拜。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東方佛都”與“樂山大佛”同在樂山凌雲九峰,世界雙遺產範圍內,面積1000多畝。是1989年至1994年間打造建成的,薈萃了世間佛像精品造形,為四川美術學院的老教授們設計雕塑,中國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先生曾擔任顧問。共有大小佛像萬餘尊,包括世界最大170米睡佛,既展示了佛教文化千年神韻,又留下了現代人傳承古人石刻摩崖雕刻藝術的足跡,是“樂山大佛”佛文化的延伸。“東方佛都”

除地宮內為世界最壯觀、巨大輝煌的雕刻佛像群洞窟外,在從西到東千畝範圍內的群山溝壑之間,森林密佈,依山傍勢,打造出不少以佛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成為交相輝映的佛文化景點,如“金佛殿”、“六角亭”、“燃燈佛”、“千手觀音洞”、“媚態觀音”、“連心山”、“大佛灣”、“170米長巨型臥佛”、“萬佛洞”、“羅漢洞”、“ 千佛塔”、“東南亞佛像群”、“降妖池”、“奉先寺大佛”、“佛教傳說藝術牆”和花園等等,如果處處走到仔細參觀,恐怕一天時間也不夠用。中國現代雕塑大師劉開渠先生曾給孫中山、蔣介石塑過像,是當年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雕塑設計主持者,他把臨終前所塑的唯一佛像留在這裡,被佛教協會趙樸初先生視為“人生最後莊嚴”。那170米長的巨型臥佛時隱時現,掩映在一處天然的紅砂岩壁之上,以天當房,以地為床,山林當被,與自然和諧一體,令人歎為觀止。眾多神像造型高大,遠超安嶽、大足等地唐宋時期的摩崖石刻規模,為今人創造的佛文化摩崖石刻雕塑的一大傑作,展示了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的古今傳承,必將傳世千古。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附詩: “東方佛都”贊

地宮萬佛皆莊嚴,

薈萃東方諸神仙。

巍峨壯觀形神備,

東方佛都鑿新篇。

22019.10.6.寫於雁城知足齋

中國摩崖石刻佛教文化古今傳承——“東方佛都”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