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者都说大三元镜头好,三款镜头中,那么哪只镜头最鸡肋?

摄影微谈


都说大三元镜头好,

那么三款镜头中,哪只镜头最鸡肋?

大三元镜头确实不错,焦段涵括完整,成像质量优良,“分工”相对明确。要说谁是鸡肋的话,那就是其中的某一支不适合你使用。


不管什么镜头,虽说什么内容和题材都能拍,但是存在着更适合、更实用和更合手的问题。假如你偏重于风光题材拍摄,那么70—200/2.8对于你来说就是鸡肋;假如你偏重于人像的话,那么16—35/2.8就是鸡肋;相对“万金油”的只有24—70/2.8。

所以,建议配置镜头时不必追求既“高大”又加“全”,可以起点适当高一点,“全”就留着慢慢补;如果确实票子不是什么事儿,当然可以一次到位、一网打尽,对于拍摄而言。


拍客张光林


这三支镜头都有,我一般出去玩才带相机,纯属业余爱好。用的最多的是24-70。70-200拍人像、花草,画质非常棒,但太沉了;16-35用的是上一代,画质明显赶不上24-70(我一般微调直出片子),在16附近宽阔的画面,找兴趣点对焦是个问题,所以在测试了几次之后基本搁置不用了。


微风1673


没错,基本上每一个摄影人都会说大三元镜头好,很少会有人不喜欢大三元吧,毕竟是人像镜头主力,而且代表着镜头最高质素!
大三元镜头哪枚最鸡肋?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是哪三枚镜头可以被称之为大三元。佳能大三元16-35mmF2.8,24-70mmF2.8、70-200mmF2.8,尼康14-24mmF2.8,24-70mmF2.8,70-200mmF2.8。就这三枚F2.8的镜头,焦段上看没有太多重复焦段,而且都代表着各类拍摄的镜头!鸡肋有吗?没有!


广角16-35mm或者14-24mm鸡肋吗?不可能啊,这可是风景加人像的主力镜头呀,很多风景爱好者可离不开这样焦段(不一定光圈要F2.8)。超广镜头对于风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磅大气势的照片就是用这些镜头才可以拍的出来!不可能鸡肋!
24-70mm鸡肋吗?同样不鸡肋,室内拍摄没有任何镜头有24-70方便,能长能短,而且光圈不小,室内人像主力镜头,除非你用定焦,不然的话,这枚镜头画质还是可以的,主要是方便。我在室内拍摄包括婚礼仪式的时候,这枚镜头可是发挥了不小的优势!

70-200mm鸡肋吗?如果说前面两枚都不鸡肋,最后一枚70-200要说鸡肋的话,估计要被人打死。这可是外景人像最好用的变焦,甚至风景拍摄都可以用这枚镜头,可见这枚镜头的用途之广。明显感觉这三枚镜头没有哪一枚是鸡肋镜头,如果说真有人认为鸡肋,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好比我不喜欢风景,那么,我就觉得16-35之类的镜头鸡肋,我不喜欢人像,我就觉得24-70mm鸡肋,以此类推罢了!


婚礼摄影师Tanke


大三元镜头是影友在长期的摄影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个镜头

使用经验,拥有了这三只镜头,就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于大部分摄影题材的需求。这三款镜头中,主要有接近鱼眼的超广角变焦镜头16-35mm,常用的超广角变中焦的24-70mm镜头,另外还有中焦变长焦的70-200mm中长焦镜头,包含了从广角到长焦的所有最常用焦段。有了这三只镜头,无论是拍摄大角度的广角、一般的中景画面还是远距离拍摄都可应对自如了。因此,影友们在购买镜头时,通常也都是购买这三款镜头。

但是每个影友在摄影创作中的偏好不同,有的喜欢风光、有的喜欢新闻、纪实或人像、还有的喜欢使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抓拍。不同的偏好,就会对镜头的使用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喜欢远距离抓拍的影友,对于16-35mm镜头使用就会很少,这类镜头对于他们来说就有可能没有太大的用处,甚至根本就用不上。而对喜欢以广角拍风光的人来说,长焦镜头可能使用的机会又相对较少。而如果主要的拍摄题材是新闻、纪实,要拍摄不同景别的画面,各种镜头都有可能用到,那么这三只镜头就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了。

所谓的鸡肋镜头,应该是指那种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平时使用机会较少的镜头。如果要问大三元中哪款镜头符合这个标准,是鸡肋镜头?比较而言,应该是那款最小的16-35mm、超广角变小广角镜头。16-35mm鸡肋之处,主要是其大部分焦段与24-70镜头重合,只有16-24之间的8mm焦段差距是24-70mm镜头中没有的,而剩下的24-35的11mm焦段,24-70镜头全部包含。16mm的拍摄角度约为110度,24mm的拍摄角度为94度,两者相差16度,也就是两边各差8度,这样的角度,如果使用24mm镜头,只需向后多退几步就可以了。而对于有的影友来说,如果当时用的是24-70镜头可能都懒得再打开摄影包把16-35找出来。而仅仅因为这8度之差,就要花1万多再添置一款镜头,应该说是有些不太划算的。如果你真的就需要这样一个超广角,那还不如直接买一个16mm定焦,因为从超广角变到35小广角,这个变焦的意义真的不大。16mm定焦与16-35mm变焦相比,实用性更强,价格上那可是优惠得大了去了。而且16mm的光圈可以达到F1.4,拍星空更比16-35mm要强。

如果说,大三元的三款镜头中,哪款镜头是鸡肋?应该是16-35mm镜头。当然,这是针对资金不富裕,买镜头要仔细掂量腰包的影友而言的;如果您不差钱,想啥买啥,那还是镜头越多越好。不过我倒觉得:16mm定+24-70+70-200这样三款镜头配在一块更适用。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更多摄影资讯,欢迎关注“画说摄影”!


画说摄影


我觉得24-70/2.8吧。

很多摄影爱好者在机器升级到全画幅时都喜欢把镜头往大三元靠齐,当然这种想法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在大三元中找一只比较鸡肋的镜头,我觉得是24-70/2.8这支吧。

很多在全副配置上第一支镜头就会选择这一支镜头,焦距覆盖标准广角到中焦,对于一般的风景和人像拍摄都没问题。但是我推荐几种配法,希望适合你。

1,全幅+14mm定焦+50定焦+70-200,这种配法适合专业摄影创作者,要求摄影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理论实践基础,使用定焦镜头不光需要对光圈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还需要对构图和后期裁剪都有一个好的掌握,当然定焦的画质是毋庸置疑的。

2,全幅+16-35/2.8+50mm定焦/85定焦+70-200/2.8,这种既兼顾变焦也让定焦有良好的发挥,这种配置适合相机全幅升级的朋友,本身之前的半幅机器对摄影已经有良好的理解和掌握了,那么升级全副的时候完全可以忽略中焦,用一直定焦代替。

3,全幅+14mm定焦/24mm定焦+35mm定焦+50/85mm定焦+70-200/2.8。这种比较烧钱,用35mm定焦做挂机镜头,无论街拍还是旅拍,都可以一镜搞定,特殊拍摄换其他镜头。





孑生


鸡肋的意思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三元镜头中哪支镜头更符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认为没有!如果有,那是不同摄影领域对焦段使用依赖程度的多少。那我对不同摄影领域做简单的焦段分析,看看不同摄影领域中,大三元哪个更鸡肋?

01.人像摄影领域

人像摄影最常用到50、85、135等,也就是说是大三元中的24-70和70-200,那这样来说鸡肋就是超广角的14-24;但并不是说14-24拍不了人像,像婚礼摄影中非常有名气的歪猫就很擅长用超广角拍人像,只是常规来讲少用到这个焦段,所以归为鸡肋;





02.风光摄影领域

风光摄影拍摄的是山川大河、星光灿烂、海上明月等,需要的是超广角容纳景色表现恢弘大气、需要长焦拉近画面表现静物主体。那这时候鸡肋的就是24-70了,既没有超广角,也没有长焦,很尴尬。


03.新闻纪实领域

纪实最常用的焦段是35、50,在新闻纪实中,更多使用的是24-70和70-200,其中在体育方面70-200甚至还不够长,相对较少的是超广角,这时超广角是个鸡肋。

04.建筑摄影或室内建筑摄影

在拍摄建筑的时候,最好是能用到移轴镜头,没有的话就用超广角和24-70,拍室内房间的时候,超广角相当好用。我在拍酒店房间的时候,把狭窄的房间拍得又大又长,老板满心欢喜;再拍些小物件换上24-70就行了,那这时70-200就是鸡肋。


总的来说,大三元是镜头厂商的看家产品,绝对是镜头厂家根据消费需要而精心而作的,并不会出现绝对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所谓的鸡肋也只是针对不同的使用领域而言。


摄影小小新


针对佳能机来讲,大三元镜头中,指的是超广角镜头16-35mm,中变焦镜头24-70mm,中长焦镜头70-200mm,整个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的所有常用焦段。通常也是最受发烧友追捧的三款镜头。

在实际拍摄中,通常都通过不同的爱好使用不同的镜头,相对来说,16-35mm镜头处于超广角焦段,除偶尔拍个大场景风光外,平时使用就会很少,这类镜头很少用。

平时指的鸡肋,是指那种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东西。如果要问大三元中哪款镜头符合这个标准,是鸡肋镜头?相对而言,应该是使用率最低的16-35mm超广角镜头。

因16-35镜头大部分焦段和24-70镜头重合,对于大多数影友来说,平时都使用的是24-70镜头。

综上所述,大三元三款镜头中,如说哪款镜头是鸡肋?当数16-35mm。

我是"深蓝",您的点赞和评论都是给我最好的鼓励,我的发帖如有哪里说得不对,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欢迎关注,便于我们更好的交流摄影技巧。

图片来于网络





深蓝摄影


公元2000年,我在摄影之友杂志上发了一篇小文《要头要尾不要中段》,讲述了当时,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对大三元选择的想法,当年更多的是追求所谓的艺术摄影,真心的感觉中段焦距的镜头视角太过平庸,并且“以身作则”地出掉了我的24-70,换了一支50mm的大光圈标头……

但现在,我理智很多了,也或许我更多会去关注人文题材,觉得这个中段同样的不可或缺,甚至前后进了两支24-120这个焦段的“中段”,自我打脸了一回……

假如你非要让我给个建议,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常拍的题材而定,你如果常在室内拍摄,我建议不要长焦那支,如果你喜欢拍摄户外美女,我建议你不要广角那支,如果你喜欢风光大景,可以放弃中间那支,如果你是全面题材都不肯放弃,那还是全拿下吧,因为也花不了多少钱,也占不了多大地方……


黄崴的歪理谐说


不管是佳能,尼康,索尼,能被称为大三元,一定有他的道理,一共有那么多镜头,为什么这些镜头被称为大三元呢。佳能索尼的16-35f2.8 24-70 70-200 尼康的14-24 70-200 24-70。


首先16-35和14-24很好的广角镜头,f2.8恒定光圈,在拍摄广角时必不可少的镜头,一点也不鸡肋。不论是画质,还是效果,都是很好的。24-70作为流程满足中焦段,拍合影。婚礼流程,活动,都是非常好的镜头,基本可以一镜到底。非常方便。70-200作为中长变焦人像镜头,拍摄人像景深,虚化都很好。拍特写。一点也不鸡肋。

三款镜头都是f2.8的恒定变焦镜头。焦段也不冲突。互相配合,满足大部分焦段。所以我觉得都不鸡肋,都非常好用。广角特写,流程。我觉得都是非常适合的镜头。
如果非要挑一个。我觉得。24-70可以替换,只是觉得鸡蛋里挑骨头,并不是说它鸡肋,我觉得都不鸡肋。都是该焦段最好的镜头。


青木摄影工作室浪漫


个见,

鸡肋是24-70。

理由是啥都可拍,拍啥都差点。

我不是全副机,

出门带双机,

70-200,10-20或70-200,18-55。

70-200对我是必带的。

前三是10-20后面是70-200,

最后的是70-200接片。

如果我带单机18-140。

假如以后换机了,且只带单机,

或许会选24-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