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庙号、谥号中的祖、宗、帝都有什么区别~比如太祖~景帝~孝宗等?

起个名字累身汗1


“帝”是谥号,比如汉武帝,隋炀帝。而“祖”“宗”是庙号,比如说汉太祖(司马迁称高祖),唐太宗,明神宗。

先从谥号开始说吧。“谥号”产生于周朝。每个天子死后,史官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评价。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谥号的使用是有固定的规矩的,就像是有个文字库,谥号的选择就是从这里面选择出来的。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消灭了。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如汉武帝,他本名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全称是“世宗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而“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不过隋朝之前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庙号的,因为只有对国家社稷有贡献的人才配进入太庙接受子孙祭祀,而在唐朝之后,所有的帝王无论好坏都有了自己的庙号。怎么起庙号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如果这个帝王是有开国之功的,那么庙号就会被称为是“祖”,如果不是开国而是有守成之功,那么就会被称为“宗”。

 

而且除了谥号和庙号,帝王们的名字还有很多别的类型,比如尊号(徽号)就既可以在帝王生前就起好了,也可以在帝王死后追加,尊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在最开始的时候尊号其实很短,就两个字左右,但是越到后来越夸张,好大喜功的帝王们恨不得写一本书来作为自己的尊号,例如乾隆帝的尊号就有20多个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

对帝王的称谓,唐朝是一个分水岭。唐朝以前的帝王,通常称其谥号,即某某帝,如汉武帝、魏文帝、隋炀帝等等。而从唐朝开始,通常改称其庙号(明清时期,也通称年号),即某某祖、某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唐昭宗等等。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唐朝起,帝王的谥号开始变长,唐朝以前帝王的谥号通常只有一两个字。而到了唐朝,开始“加谥”,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初谥为“文”,按过去对帝王的通行称谓,应该称其唐文帝。不过李世民的子孙,认为单独一个“文”并不足以彰显李世民的功德,于是又给李世民“加谥”,最终将其谥号定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也就是说得称呼李世民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如此,称呼起来着实不便。

其二,自唐朝起,每位帝王都有了自己的庙号。而在唐朝以前,有功绩的帝王才能拥有庙号。比如,西汉有11位皇帝,算上废帝的话,有15位皇帝。最终,被确认能享有庙号资格的只有四位。而庙号只有一个字,故而,自唐朝起,对帝王的称谓,就改称其庙号了。

 

称呼“皇”的皇帝,那就要说说唐明皇李隆基了,李隆基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谥号虽长,但其核心为“明”。我们都知道李隆基庙号叫“唐玄宗”,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为了能够避讳康熙帝“玄烨”的名字所从清朝康熙帝开始人们就称唐玄宗叫做唐明皇了。


1KM1


先说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祭祀时所用的名号,它起源于商朝,但一直到隋朝之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按规定,皇帝驾崩后,都会立庙纪念,但过了几代人,就会把庙拆除,只把其牌位放到太庙里统一祭祀。如果不这样做,几代十几代人下来,每代皇帝都各有其庙,祭祀就会很不方便。

庙号一般称为某祖或某宗。这里面的原则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叫太祖的,是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叫太宗的,是后人认为他有品德好。此外,创业的一般称为太,功高的称为高。比如汉高祖,这是刘邦的庙号,高和祖,都与功高有关。

商之后的周朝没有实行庙号制,秦始皇也认为庙号的做法乃是子议父,臣议君,废除不用。到了汉代,庙号恢复实行。不过还比较严格,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到了隋唐后,除极个别皇帝外,几乎所有皇帝都有庙号。

再说谥号。据考证,谥号起源于西周时期,它是指对去世的帝王作出的评价。谥号的字数少则一字,多则十数字,情况不一。

大体说来,谥有美谥,平谥和恶谥。美谥之类如汉文帝,魏武帝;平谥如晋怀帝;恶谥如隋炀帝,周厉王。

谥号不仅帝王有,一些重要人物死后,国家同样会给他一个谥号,比如欧阳修谥文忠,曾国藩谥文正,都是无上的荣誉。

国家给予的谥号叫公谥,相对应的,也有私谥。这种一般是门人弟子给老师上的,如陶渊明死后,其门人谥曰靖节。


聂作平


庙号是皇帝死后,后代所建的庙,以供奉用的,但是几代之后,多了就会去掉而合庙。

庙号这在隋朝之前也不是每个皇帝都有。


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各庙,各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汉宗,显宗,肃宗等。

祖有功而宗有德。称祖的有功,称宗有德,创立者为太祖,功高的为高祖,比如汉高祖,宋太祖,唐太宗。


而谥号是评论一个人生前的功过是非,子数不定,可以一两字,也可以二十左右。

像在唐朝经常看到的,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这些都是褒意的谥号。而惠也是平庸一般不好不坏的意思,比如汉惠帝刘盈。

以汉朝为例,经常看到,以孝治天下,前面会有孝字,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汉宣帝,汉庄帝。

至于为什么到唐朝之后,都不是什么帝了而变成了唐太宗,唐高宗,宋真宗,宋高宗,宋仁宗,明太祖,明神宗,清圣祖等等这样称呼呢!

这是因为唐朝以后,谥号开始乱用,因为老皇帝死后只要是他的后人继位都会对他大家赞扬,没有像汉时那样用谥号规范。于是就出现谥号乱用和谥号多长的情况。

由于这种情况,这谥号就不能表现出一个皇帝的功过是非。于是那时就开始使用庙号。像唐高宗,唐睿宗等。

还有年号,在汉朝时,为了纪年,每个皇帝都会有年号,有时一年可以换几个,有时几年换一个,到清朝时就换的少了。

比如,汉朝跟多经常换,像唐朝的贞观,开元。清朝的康熙雍正。


中孚鉴


祖、宗代表的是庙号,祖一般都是开国皇帝 如宋太祖 明太祖等,也有第二代皇帝庙号是祖的如明成祖朱棣 清圣祖玄烨 唐朝以前一般称谥号,唐以后称庙号,明以后称年号,谥号是皇帝死后臣子根据皇帝生前的行为以及能力做出的总结 如 文 武 景 宣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