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一個基層社區書記和她的防控“溫度計”

城陽一個基層社區書記和她的防控“溫度計”

城陽一個基層社區書記和她的防控“溫度計”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月30日訊(記者 張茜 通訊員 郝傑)矯淑紅,城陽區棘洪灘街道錦湖社區黨支部書記,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她的手裡一直緊握著一支溫度計,每當她走到社區防控站點、辦公區域她都要測測自己和身邊人的體溫,在她看來,定期測量體溫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負責。在社區內同樣有著這樣一支“溫度計”,它時刻測量著社區居民內心溫度,給足社區居民滿滿的“安全感”——它就是錦湖社區黨支部防控“新冠”工作隊伍。

  守住社區抗擊疫情的“主陣地”

  “只要有需要,我肯定到”。萬家燈火,一家不圓萬家圓。在錦湖居民眼中,矯淑紅和四名社區工作人員是出了名的“拼命五郎”,對於矯淑紅來說,社區就是她和“戰友們”的“主戰場”。錦湖社區位於棘洪灘街道中心,下轄3個小區,119個樓座,126個網點,5378戶居民,轄區居民75%以上為中車職工及其家屬,人口流動性大、外來人口數量多,給矯淑紅及其工作人員帶來了不少壓力。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大年初一,錦湖社區黨支部吹響了“集結號”,號召社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工作人員早早奔赴“戰場”。作為社區這場“戰疫”的指揮員,矯淑紅緊急召開工作部署會,組建了由社區黨員、機關幹部、工作人員、志願者組成的專項隊伍,明確好工作分工,全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一方面,矯淑紅帶領隊伍進組入戶、排查走訪,設卡設崗、宣傳檢測……通過上門入戶、電話諮詢、微信統計等方式全面摸排社區人員在位情況、返青人員基本情況、加強門口管控和人員動向管理等。另一方面,她要求工作人員給每一戶居民撥打電話,宣講防護措施和注意事項,讓群眾安心在家配合工作。“支部在、陣地在”,矯淑紅堅信守住了社區這個主陣地,就能為社區居民構築一層厚厚的堡壘,讓社區居民能夠更加安心、更加踏實、更加團結。

  當好服務社區群眾的“溫度計”

  “我們藥店庫存的口罩不是很多,現在都拿來支援咱們社區吧,就不賣了。”1月28日一大早,錦湖社區嘉康大藥房的王曉慶冒雨來到了錦湖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站點,把店裡庫存的600多口罩貢獻給社區。“看到群裡的通知和公告,感覺工作人員太辛苦了,作為社區居民,自己也要為社區貢獻的一份力量,共度難關”。王曉慶是錦湖社區居民的一個縮影,防控疫情工作開展以來,不少錦湖社區居民和黨員群眾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社區黨支部工作,在這個寒日裡給矯淑紅等人帶來絲絲暖流,也給錦湖社區黨支部書記矯淑紅和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注入一劑“強心劑”。自抗擊新冠疫情開始,錦湖社區以黃家團為首的黨員就主動向社區黨支部請戰,不計報酬,挺身而出,衝在了抗擊新冠疫情第一線;共建單位北萬社區得知錦湖社區人員分佈廣、任務量大的實際,主動要求社區青年黨員支援錦湖社區開展防控工作;城陽區行政審批局組織黨員到社區進行“雙報到”,共同研判防控局勢,協助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雖然不能直接救治疫病患者,但同樣肩負著防控疫情的重要使命,這支“溫度計”也時刻監視著“體溫”,傳遞著社區群眾的“冷暖”。在網絡時代,謠言的危害被成倍放大,尤其是抗擊疫情的緊急時刻,謠言的傳播也會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發燒”。在發現此類情況後,社區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在社區微信群裡發佈闢謠信息,同時把有關疫情的最新消息第一時間在群裡進行公開,減少群眾恐慌。

  大年三十到現在矯淑紅一直沒有回在城陽城區裡的家,為了便於工作,她一直住在離社區比較近的孃家,在丈夫矯恆良眼中,她也成為了那個名副其實的“不回家的人”。“我支持她,理解她,也經常叮囑她要注意身體,別太勞累。”矯恆良說。從當初棘洪灘街道婦聯工作辦公室負責人到現在委派至錦湖社區擔任書記,矯淑紅一直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那份初心,面對越來越大的工作量,越來越嚴峻的任務,矯淑紅認為只有走進社區居民的內心,讓黨建工作成為社區居民內心的“溫度計”,才能知道群眾需要、瞭解群眾冷暖。目前,錦湖社區黨員志願者的隊伍越來越大,參與到這場“戰疫”的人員也越來越多,矯淑紅堅信,這支“溫度計”也會越來越精準,這場“戰疫”必將大獲全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