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模式有何优势?

秦潇铭


内循环流水槽养鱼系统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通过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引入中国,因为没有统一规范的命名,又被称为“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池塘工厂化养殖系统”、“流水养鱼”、“流水道养鱼”“跑道养鱼”“流水槽养鱼”等等。

该系统通俗来讲,就是把鱼类进行“集中圈养”,也就是把大水面的养殖鱼类放在2%面积的水体中集中养殖。这样便于饲养管理和收集处理鱼的粪便和残留的饵料等污染物,“鱼群”在圈养的水槽中不断运动,线条美、身体棒,品质好,价钱更高。

系统运行原理:

该系统由养殖通道、气提推水设备、底增氧设备、集污设备、水质监控系统、水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草鱼、鳜鱼、鮰鱼、鲈鱼集中养殖,残饵、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后,用于浇灌稻田。集约化“渔稻联作”水产养殖模式,具有养殖产量高、水稻品质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好效果。

每条养殖通道长22米,宽5米,深2.5米,可建造水泥结构,也可用玻璃钢材料。鱼就集中放养在养殖通道中,气提推水设备安置在通道的进水端,推动水体向通道另一端流动,同时为水体增氧。由于水体在不断循环中供氧充足,通道内养殖密度可达300公斤/立方。

通道的尾端设置集污区,鱼类的排泄物以及剩余饵料随水流冲到集污区,由集污设备抽送到水处理系统,通过沉淀、过滤以及鱼菜共生系统净化以后,再排入大塘内使用。如此往复循环,可始终保持养殖水体的洁净。智能化监控系统可24小时监控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以及PH值等重要指标,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并操纵设备运行状态。

流水槽系统优点:

1、提高产量:节约资源,不新增水面,大幅提升养殖产能和可控性。每5亩水面可以建设一个水槽,可产鱼4-7万斤,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3-5倍。

2、多品种养殖:一个单一水体可以实现多品种养殖,有利于集约化管理、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可实现水产品订单生产。能有效降低水产养殖的市场风险。

3、养殖周期缩短:可以设计一年养殖2批以上。达到一个生产季节,可以实现多周期生产,提高效率,增加养殖总产量。

4、实现养殖污染物接近零排放:养殖水体单元实现鱼类生长水体与水源供应水体科学分离。生长水体中的养殖污染物(残饵、粪便)自动抽离,还可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回收利用。保护环境,真正做到低碳高效健康养殖。

5、风险可控:降低养殖风险实现可控养殖。养殖环境优良,氨氮、亚盐、硫化氢、溶解氧等可控。大大减少病害发生,养殖全程达到少用药甚至不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6、智能化控制:生产过程是实现全程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可追溯。促进传统渔业向互联网+水产方向发展,提升现代渔业经营管理水平。

7、轻松管理:便于管理、节省人工、更容易实现精细量化管理。

该系统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得到水产及环保管理部门的认可,并被大力推广。目前,湖北省水产局也在计划向全省范围推广。

社会效益:不增加养殖水面可以提高水产品产量供应,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生产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安全水产品,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养殖户收益,带动周边养殖户致富。

生态效益:改善养殖环境及生态环境。实现养殖污染物零排放,养殖排放物固液分离、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低碳、高效、健康养殖。


高效养鱼老张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

优势多多,可以大大提高鱼群密度,改善水体水质,增氧,出粪,净化周围空气,

可使用水轮增氧机水车,把水车到高处,飞瀑流下,增加溶氧量,激起水底残渣产生池塘内水流,让鱼用上跑步机泳道,密度大,含氧量高,可以加滤水网滤过鱼粪便。保持水体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