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学生会得抑郁症、得了抑郁症后怎么康复,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用户5676550568


其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特征,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正迅速年轻化,原本抑郁症的多发年龄在30岁左右,但目前很多国内著名的心境障碍病房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所以关于中学生抑郁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为什么中学生的抑郁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最显著的性格特点就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对于他们来讲,抑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抑郁情绪更是青春期极为普遍的一个内隐问题。

也许你会觉得我有点贵言过其实,可现实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去年在上海进修期间,上海的老师讲中学生抑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截止到9月份的不完全统计,上海地区中学生自杀的人数有80人,由此推断,2018年全年,光上海地区自杀的中学生就有不下100人。如此鲜活的生命,因为不成熟的心理无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以至于走到了最不应该发生的一步。

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抑郁症孩子们的家长又一个普遍的认识上的误区,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抑郁症,认为是厌学情绪,是孩子装的,即使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也不愿意住院治疗。但其实一些孩子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坚持学业,也无法坚持学业。很多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坚持学业和工作是要付出相当的努力的,而到了重度抑郁发作的程度,即使付出极大的努力也是很难坚持日常学习的。

其实从医生的角度讲,抑郁症是慢性致残性疾病,延误治疗时间,可能让病情往慢性病程发展,白白失去了彻底根治抑郁症的宝贵治疗机会,影响的不是孩子们一年的学业,而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人生。不要怀疑我的话,带着抑郁症继续生活下去的孩子,人生的轨迹一定与其余的孩子有很大差别了。

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尤其首次发作的时候只要遵医嘱,坚持治疗,治愈的几率在50%。所以我的建议是一旦发现孩子的抑郁症问题,尽快到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求治,给孩子最好、最完整的系统医学治疗,家长一定要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不要过多的说教,要多请教你的医生,多听从医生的建议,多给孩子一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孩子树立与抑郁症斗争的决心,告诉孩子只要坚持治疗一定会好的。

说一说我的感受

我是治疗抑郁症的医生,但也是一名家长,关于如此严重的精神疾病,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远离抑郁的阴霾,你们的世界里应该有欢声、有笑语、有感动、有希望,愿你们永远没有抑郁,远离负面情绪,愿所有的家长都懂得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守护自己的孩子。


我说精神


现在中学生得抑郁症的非常多,可以说是一个大群体,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抑郁倾向,尽早带孩子做心理康复!如果拖延时间太久会影响到孩子很多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得了抑郁症并不可怕,现在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几点是需要家长重视的:

1.要坚持做心理辅导,并且最好是做到心理康复。

2.因为抑郁有反复发作的情况,所以最好坚持几年做心理保健。

3.家长最好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和心理文化,这样能够帮到孩子尽快康复,也有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


康利彦心理糖


如果已经被医院确诊是抑郁症的话就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去正规医院定期检查治疗,同时家长也要补足各种心理疾病的病理知识和治疗知识,根据孩子的症状配合医生给孩子最恰当的关心和陪护!……抑郁症初期躯体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是可以边治疗边上学,但是无法在不治疗不吃药的情况下单靠心理开导而实现康复的,如果到了严重阶段躯体症状多发,必须休学住院系统治疗,而且基本需要终身服药,即便如此,每年还是会复发一两次,需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后对所服药物进行调整。……抑郁症不能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忌讳服药,因为抑郁症本身带给病人的伤害远比药物副作用引起的伤害大得多。另外抑郁症患者通常五脏六腑都是非常疲弱的,饮食方面要着重对五脏六腑的调养,减轻躯体症状引起的痛苦,也有利于抑郁症的康复!饮食要清爽不油腻容易消化,不要做辛辣刺激的菜品,煲汤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黄芪和当归,像健脾清肝的食物也要每天补充一些,肝火旺盛不利于晚上入眠!……另外家庭要营造整洁舒适又宽松的环境,父母跟孩子交流时注意孩子的反应,不要在孩子生气发脾气时去纠正孩子的错误,等日后孩子心情平静时再态度温和地指出他的问题,这样避免跟孩子发生冲突加重孩子病情也容易使孩子接受错误改正错误!父母要纠正平时喋喋不休的毛病,无论孩子出现何种问题都要记住他是病人,教育方式要跟正常孩子有所区别!……抑郁症孩子由于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等心理因素在人际交往上会出现退缩现象,虽然人际关系退缩是心理疾病患者的一种动物属性的自我保护机制,避免因病被人伤害,但一旦成为习惯是非常难以突破的,会对将来融入社会增加障碍,所以父母在这方面要做好引导鼓励工作。……照顾抑郁症孩子是很辛苦很辛苦的事,每天要面对孩子传递过来的大量的负能量的信息,父母不仅要把这些负能量替孩子分散出去,而且及时用正向思维传输给他,这是非常大的能量消耗,所以父母自己更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被孩子消极悲观的情绪影响到,否则孩子将无所依靠。


焦虑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