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的家长允许小孩与家里的宠物亲密接触而我们的绝大多数家庭不允许呢?

云的流浪记


80后奶爸,家有奶娃萌猫各一只,热爱生活,喜欢动物,有同样兴趣的请关注我,大家一起交流。


数据回答


可能是由于没有看数据报道,题主还不知道现在国内养宠物的人有多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宠物狗已经有1.4亿只,宠物猫8000多万只,剩下还有别的宠物1000万只左右。养狗养猫的这个数据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多。虽然说从人口比例来讲还不能跟美国养宠数量想比,但就我国国情来讲,养宠人群已经相当庞大,你周围可能到处都是铲屎官。

(图为我家宝宝和猫咪)


基本上国内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有孩子或者会有孩子,所以有大量的小孩其实也是和宠物一起长大的。“揪爸铲屎去”本人家里面,也是猫咪和孩子一起养。所以说虽然国内舆论也许不像国外那样,部分舆论总觉得宠物身上有细菌,会影响孕妇,会导致孩子生病。但绝大多数科学养宠的铲屎官,已经非常懂得怎样安全养宠物,同时又当孩子爸妈。


科学养宠- 宠物和孩子


宠物身上的确有些细菌,可能是因为宠物全身是毛的原因,给人的感觉好像细菌很多。其实呢,如果在显微镜下面看,宠物身上细菌真的不比成年人多。尤其是天天出门的成年人,外套鞋子上面非常多的细菌,只不过我们自己看不出来。

(深情对视)


孩子不可能在无菌环境中长大,养得太过于精细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患病。所以家里有一些细菌也是很正常的环境,只要是孩子入口的东西是洗干净了的,就没有问题。孩子从小跟宠物相处,还能有效减少将来过敏的几率。那么养宠物怎样才能科学的与孕妇和孩子相处呢:


1. 家养的宠物猫几乎不会带出门,再加上猫非常爱干净,所以猫咪身上可以说是非常干净的。只需要偶尔洗一次澡即可。宠物狗由于每天要带出门,所以可以买一个狗狗洗脚器,进屋前就洗一下腿就好了,并且狗狗要做到勤洗澡。


2. 宠物都需要按时接种疫苗,避免人畜共患的病。做好体内外驱虫。

(猫咪守护宝宝睡觉)

3. 弓形虫是最让人担心的寄生虫,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威胁。而弓形虫的最终宿主是猫咪。养狗的宠物主不必担心,只要狗狗在外面泥土上玩耍后,要注意洗澡就可以。养猫的宠物主在怀孕前,要先给猫咪做一次检查,查看是否感染弓形虫。如果感染了弓形虫,在猫咪的21天排出弓形虫的期间内不要尝试怀孕。其实只要猫咪最初检查没有弓形虫,而且有时家养不出门的宠物猫,基本上猫咪就不可能感染弓形虫,那么也就不可能传给人了。当然,宠主怀孕后要立即做TORCH生化检查,300元左右的抽血检查,里面包含了弓形虫筛查。怀孕期间,为了安全期间,孕妇就不要给猫咪铲屎了。

4. 在孩子跟宠物相处的初期,一般宠物都能明白这是小主人,表现出超常忍耐力。但是宠物毕竟是动物。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怎样跟宠物互动,比如不要随便提动物的尾巴,不要使劲扯动物的毛发,避免宠物炸毛。当然,我家猫咪对宝宝有很强忍耐力,宝宝刚开始经常抓它的尾巴,它都不会生气,顶多就是跑开了。总之,教会宝宝如何跟宠物相处,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将来有宠物相伴,宝宝也更快乐。


最后,祝大家养宠快乐哦,我是“揪爸铲屎去”,喜欢的请点赞、评论、转发哦。

揪爸铲屎去


不了解的东西往往最可怕,

比如“鬼神”等“超自然”现象。

我还见过觉得是狗就会咬人的人,后来熟悉了,这个人抱着我家狗说原来狗不一定咬人…仔细问了才知道这个人根本没接触过任何狗,不知道“狗都咬人”这个印象是哪里来的、而且还坚信到她六十岁…

无知带来恐惧,

越无知,越恐惧。


王大可🌸爱吃肉


这就跟文化、养宠现状、养宠观念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了。

1.养宠观念

国外大多数人觉得养宠物是养了个孩子,等于多了一个家人。一定程度上喵汪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庭的一份子。那么与家人有亲密接触,例如经常亲亲、抱抱、一起睡觉洗澡等等的行为就变得非常正常了。但是国内大多数人养宠物还是觉得这个动物是来愉悦我的,我觉得它萌,很开心,它依赖我,我得到了满足,而没有将宠物视如自出、视为家人,所以就会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毕竟只是一个有生命的“物品”。

2.养宠现状

国外的宠物、兽医行业发展到了黄金时期,可以说各方面都比较完善。人们会觉得帮宠物打疫苗、驱虫、定期带到医院检查是必须的事项,因此国外的宠物会更加健康、长寿。因此人兽共患病的发生率就很低了,所以亲密接触也不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国内,帮宠物做打疫苗、驱虫等医疗保健项目的主人其实只占少数,所以喵汪身上会有大量的寄生虫甚至是病菌,所以与之亲密接触是比较高危险的事情,因此就很少人会如此做了。

3.文化

歪果仁(特别是欧美的)出了名是豪放热情派,很善于表达爱意,所以经常会去亲密、拥抱他人甚至是宠物。但中国人一向是比较内敛的,与人的亲密行为都比较少,更不要说是跟宠物了~


有宠


西方以游牧民族居多,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狗为西方狩猎、护羊助手,由于条件的不许,人狗杂居,混杂在一起,已成习惯、自然,也巳适应,而东方我国农耕社会比游牧社会先进得多,富裕得多,人狗有条件分开,且狗被看成六畜之一,可食用可看家,人狗关系远非西方密切,认为畜牲就是畜牲,哪有人狗不分,吃住在一起,与狗为伍,与狗为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狗闻屎闻屎,很髒,极不卫生,且相互撕咬,病毒病菌,寄生虫,交叉感染……。养狗家的病毒病菌是狗加上人,是疑难杂症的高危家庭,高危人群,所以中国反对孩子与狗在一起,是以生理卫生、人伦为依据的,正确的……。

现代西方继古代游牧生活习惯,人狗不分,人狗杂居……。又因现代西方只注重考虑自己物质生活高度享受,不愿因生孩孑而降低自已的生活标准,不生或少生孩子……,为摆脱无儿无女的孤独、消愁、解闷、慰安……将狗当儿子养孙子抱,以养狗代养孩孑,人狗共渡晚年,尽管断子绝孙也无所为,这是西方“无奈”……。但奇怪的是西方“无奈”倒成为东方崇洋者学习的楷模,榜样,也自动的实行 起“计划生育”来,不生儿不养女,而养起狗来,与狗相依,共渡夕阳红……。

养狗代子,不符合我国人口政策,也不利民族展振兴,养狗浪费庞大的优质资源,引来狂犬病、伤人、咬死人的严重的社会安全威胁,引发民间严重、尖锐、对立的矛盾!


波茨开罗


在国外,孩子很小就可以跟动物亲蜜接触,可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宠物陪伴。圣诞节给孩子们的礼物中,有的家长就会给孩子送来一只小狗或者小猫。其实,这样的行为,是在从小发掘人性中的善和爱,是在培养孩子形成对外界友好平等的观念和品质。



中国人一般没有这个行为,在中国,猫狗都一如既往的归为畜类,人们将它们看作的是肉,或者是看家护院逮老鼠的工具。我们对猫狗等动物的认识,还仍然停留在功利的行为上,只有利用的需要,没有陪伴的观念。



说到观念,中国人与外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外国人走进教堂,除了祈祷,就是忏悔,他们将自己看成一个不完美的,有缺点有过错的人,需要对自己的缺点和过错作出忏悔以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中国人走进庙里,除了祈福,就是求财,几乎没有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完全受着功利心的驱驶,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受功利化左右的意识,会将所有除我之外的其他东西都看作是利用的对象,只看重它们的价值,而不看重它们的存在。甚至认为它们的存在就为我所用,就是满足我吃、喝、拉、潵的需要。试想,以这样的心去看待猫狗等动物,还会将它们当作是生命吗?那是会走路的肉,更不愿去区分陪伴性动物和农场动物之间的差别。有什么样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观念会影响人对外界的认识与判断,中国家庭少有孩子跟宠物的接触,受观念的左右是其愿因之一。



长久以来,中国人将身边的所有动物都视为畜生。畜生嘛,当然就是脏、臭、贱的,不清洁不卫生的,自以为爱清洁讲卫生的人,怎么会让孩子去接触不洁之物呢。另外,前些年一些抱有类似观念的爱清洁讲卫生的专家,在媒体上也大大宣传宠物的不洁性,甚至放大宠物的危害性,弄得科学知识贫乏的人如惊弓之鸟,更不敢靠近宠物了。一些家中有孕妇的家庭,更是宁可信其有,惧怕得不得了,忙不迭的将宠物送走,甚至拋弃。可以想见,一个连孩子还没出生就恐惧宠物的人,还愿意让孩子去接触宠物吗,恐怕连任何动物都不敢接触了吧。其实,宠物只要打理得好,比你天天使用的钱还干净。虽然近几年,专家们在讲到家中的宠物时,也较以前理性得多了,但是由于中国人长久形成的观念,人们仍对宠物心存戒备,这样的心态不可能不影响到人们对宠物的态度。

中国人不愿让孩子接触宠物,与中国人的观念和由此造成的环境蜜切相关,是功利观念行为化的结果。实际上,让孩子与动物接触,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人格培养,都是有裨益的。有助于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空间不是自己独有,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与分享的道理。


笑月6


国外和国内家长对于小孩与宠物的亲密接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建立在从媚洋外的基础上,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相信大家都早有见闻,并不是虚构的,也并不是在赞扬外国的教育先进之类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1. 观念不一样

自古以来,宠物这个概念在人们心中没有特别的清晰,在以前,狗狗是用来看家护院的,而猫是用来捉老鼠的,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的作用,各司其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时候生活艰苦,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也就谈不上宠物这一说了。所以这样就造成了猫猫狗狗在人们思想上是低人一等。而在国外,人们是把它们当成了自家的家庭成员,是家里的一份子,这样对比下,地位就不一样了。

2.防疫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防疫问题上,有些人养狗并不会给狗狗打疫苗、驱虫。也就最近几年开始有人养名贵的狗才给狗打疫苗,在人们的观念里,狗狗发病起来很可怕,特别是狂犬病,还有在观念上觉得狗狗不是天天洗澡,而且到处钻,身上细菌也多,不知道狗狗身上有没有其他病毒,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还敢让狗狗和你的孩子有亲密接触吗?答案是肯定不敢的,而外国的人并没有这样的顾虑,狗狗在出生不久都会打疫苗,人们购买狗狗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有发病的狗狗少见,而且外国宠物医院盛行,宠物有病立刻去宠物医院,定期去宠物医院检查,所以这也是原因之一。

3.教育方式不一样

国内的教育方式和国外差距很大,国内会把孩子当宝,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那孩子和狗狗一起生活,最令人担心的就是怕狗狗咬孩子了,而国外的教育比较开放式,让孩子和狗狗相处,让孩子建立爱心和责任感。

说实话,虽然中西教育有点不一样,但是在我看来,要孩子与宠物有亲密接触还是要孩子长大一些,小孩子身体还没发育成熟,所以和狗狗亲密接触会接触到很多细菌,搞不好很容易得病,所以接触完狗狗之后要洗手,保持卫生。还有一点就是狗咬人的问题,宠物毕竟是宠物,就怕那天狗狗不小心咬伤孩子了,对于小孩子来说打狂犬疫苗是很伤身体,会影响到成长的,我以前邻居的小孩,在没有打疫苗之前身体很棒,但是经过那次被狗咬了,打了疫苗之后,身体就差了,经常感冒发烧。

以上仅我个人的见解,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探讨,共同学习。


岛和风


这是和国情有关系的,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有钱可能去过国外,也可能没有去过国外。但是不了解国外的国情是肯定的。

因为这样的问题要是了解国外的国情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

我有个认识的哥哥在国外留学四年。后来姐姐也常常去国外的干爹干妈家,对外国的民俗风情了解的还是很多。


比如在中国,有人生了病。家里人都会去医院了解照顾,很多时候就是忙的实在抽不开身,也会挤出时间去看望病人。

但是在外国不是这样的。外国人如果生病了,家里去看他。他就明白是很严重的病了。

或者说,家里人有被通知说xx生病了,那就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是非常严重了。


可能会是最后一面之类的,所以会告诉家人。

一般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家人都是不会互相告知或者看望的。

所以,你可以看出外国人的社会现状就是这样的。

平时都是各自生活,很少互相干涉。所以一般都会养只狗。

打发时间也可以看家护院。因为很多国

家都是人稀少,有只狗更安全。

孩子长到大概十八岁左右或者最晚结婚的时候就会单独居住。

而且外国一般都不是生的很多,一个最常见,绝大部分家庭都会养宠物,这也是很主要的原因。

比如在中国,谁家有了小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姑八姨的很多人关心你。

而且中国很多家庭都是不分家的,都是住在一起比较多,可能近几年有所改变。

这时候,陪伴孩子的人多了,当然是人陪伴孩子最好啊。 外国的家庭是孩子有了小宝贝,长辈会来看看。


但是仅此而已,绝大多数是不会帮孩子带小宝贝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我抚养你长大,你抚养你的孩子长大。

他们觉得应该这样,所以会更多的去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孙子或者外孙安排。


当然,偶尔孩子求助,需要帮忙一段时间什么的可以很好商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为了孩子不孤单,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等等,能有只狗或者其他宠物陪伴孩子是最好的选择。

总比孩子孤单的和玩具说话强啊。

所以这些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当然还有各方面的小原因。

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养狗养宠物,也逐渐看到宠物陪伴孩子长大的家庭,这也是中国的社会原因造成的。


独生子女家庭日渐增多,老一辈的更懂得享受生活。年轻的夫妇需要自己带孩子养孩子,就会有很多家庭养宠物,最突出的就是狗了。

所以,有时候不要看表面的东西,有狗狗陪伴好安逸。那是因为别人没有选择,真正有老人帮忙难道不是更加幸福吗。

不要怀着幸福去羡慕别人,其实也许别人正对你羡慕不已。


宠爱之道


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义的,我就根据我的理解稍微聊聊

首先是社会环境的原因。我没怎么养过猫,就拿狗来说说吧。狗在我们国家最早是做看家护院、协助牧民放牧、跟随猎人打猎的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飞快、农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狗开始更多进入家庭内部,提供情感上的陪伴。但是这个时间还是太短了,很多人对于狗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狗改不了吃屎”、“四处翻垃圾堆”、“不洗澡,很脏”、“狂犬病杀死好多人”等等之类的印象中。一些家长脑海里对于狗是这样的印象的时候,不允许孩子接触狗也就不奇怪了。

我国的养狗的门槛太低了,低到几乎没有。导致一些养狗的人,也往往就是一时冲动就几百块或者几千块的买了一只狗回来,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不是适合养狗,自己的脾气、生活方式能不能接受的了这样一个小动物。其结果就是养了几天就发现受不了了,或者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导致被骗、不文明饲养。进而造成了很多的弃养、丢弃宠物,导致流浪狗的出现。这些流浪动物也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滋生出一些民怨,有怨气的人见狗避而远之也很正常。

说到国外养狗比较严格的国家,就不得不提号称是“没有流浪狗”的国家——德国。德国对于宠物管理有着相对十分完善的法律,比如:弃养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且禁止宠物店出售狗。想要养狗基本就只有2个途径,第一种是去收容所收养宠物。第二种就是向专业的繁育者购买,而且对于繁育场的监管力度非常严格。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收容所的认养几率高达80%以上,也就是哪怕偶尔出现了流浪动物,也会很快就被新的家庭认养。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国在近代是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但是近年来中国在以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起来,我们不怕承认暂时比不上别人,只要迎头赶上就好了。


豆花奶爸


我们国家宠物兴起才几十年。而且就看国外一些国家对宠物的研究是有专门的研究团队在支撑整个科普大数据。而我们没有。我们只能靠自己学习并从宠物医生那里得来可靠的知识(这里不包括庸医)。或是一些对这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事指点。会看英文原文的人士,会自行查找国外研究的数据,并学习。

但更多的人,是听风就是雨。一谈到弓形虫就闻之色变。一谈到吃生骨肉就如洪水猛兽。一谈到怀孕养宠物,感觉人口得灭绝了呢。。。。无知也很无奈。

社会在进步,宠物知识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越来越规范。因为现在已经有人有意识的在正确宣传科普。

而且已经有很多的人怀孕期间养猫养狗养蛇,照样生了健康宝宝,宝宝从小和宠物玩耍长大,没有哪里不好的。

反观,那些不养宠物怀孕导致胎儿畸形或养宠物导致胎儿畸形的人,他们是否注重过宠物卫生和自家环境卫生?

小孩和宠物一起成长没毛病。注意科学喂养就好。

我好像一直在偏题。。。[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禽小兽有只猫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 让本人比较苦恼,之所以苦恼是看到现近我国爷爷奶奶或者父母对孩子接近狗的那种负面情绪传递,其实这件事本身就有这极为紧密的联系。下面来说说我的看法

文化不同,在我国首先我我要承认的是,确实有狗伤孩子的情况。但是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忽视孩子的天性。在我所在的小区有的爷爷奶奶,看到一只狗还和孩子离得很远就赶紧对孩子说。赶紧躲开,狗来了咬你之类的言语。我不否认出发点是保护孩子,但是这种保护在天真的孩子心里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概念,狗=咬人。这种概念会一直伴随孩子成长。直到成年后,有的孩子依然会受这种种概念影响。等自己有了孩子又会在一次传递。就这样这种概念就一辈辈的传播下去了!

而国外则不同,一般孩子从小就可以接触到狗,父母和祖父母也会用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何的接触狗,狗是家人也是朋友是不会伤害我们的,所以狗在国外并没有被魔化,所以很多孩子大小就就接触狗,慢慢的就延续了下来。

至于说狗狗脏有细菌我承认,但是这种理由在我看来过于牵强,实际上空气中的细菌要比狗狗身上多得多,只要孩子接触空气就会接触细菌,另外国际知名科学医学院院刊也表示了孩子接触狗狗的好处,大家想过没有,农村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抵抗力强。院刊表示农村孩子自小接触狗狗,所以其环呼吸道疾病的概率明显低于城市孩子。所以总的说来孩子从小接触狗狗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总的说来,我国对孩子接触狗狗的教育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教育孩子接触狗狗,并不应该传递负面的情绪,而是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接触狗狗,不要让狗狗在孩子心里被魔化,您说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