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之间是不是也在竞争?可不可以用某种病毒去抑制另一种病毒?

普慈贤


这就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但是病毒不同于毒素,会进化和变异,一旦一种病毒抑制零一种病毒,那么不排除这种病毒会进化和变异,到时候还是需要更高的医学技术来解决这个病毒。同时病毒会给人体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以避免的,也会损伤人体细胞。


蓝之灵食疗新滋补


这个问题有意思,病毒是否有“竞争上岗”的行为,我不是专家,没有研究。但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在疾病的防治中,以毒攻毒,以毒治毒早己应用了。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可以看作是以毒攻毒的治疗。如感染某种细菌,治疗时给患者注射或口服能抑制、杀灭该种细菌的抗生素,就能杀灭细菌,患者痊愈。凡有明确细菌感染致病的,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基本都能达到理想治疗目标。在病毒的防治方面成效也很显著。如以前的天花麻疹现在很少见了,就是因为有疫苗,就是往人体里注入灭活的病毒,使人产生对该病毒的抗体,以后遇到同样的病毒就不会感染致病。给小儿喂服小儿麻痹症糖丸,乙肝病毒疫苗,爱艾病毒阻断剂,破伤风、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等,都是事先给人体注射抵抗这些病毒的的灭活病毒,就可以避免感染致病。

中医在治疗中以毒攻毒的治和方剂也不少见。但中医所谓毒的概念与西医不同。西医的病毒是有形的微生物,而医讲的病毒在中药中是一种药性,在病人体是一种邪气(与正气相反)。

所以讲,以病毒抑制病毒,不仅是可以,而且早已普遍应用。


李昌平8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武氏兄弟被李莫愁的冰魄银针打中,身中剧毒。杨过认为自己已身中情花剧毒命不久矣,遂为其吸毒。意外的是,杨过因祸得福,因冰魄银针的剧毒抵消了部分情花的剧毒,大大推迟了情花毒的毒发时间。当然,这只是武侠小说中杜撰的以毒攻毒的例子。

  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正如简单的儿童游戏“石头剪子布”的规则:石头砸剪子,剪子剪布,布包石头。大自然就是一个巨大的“生物链”。在病毒的世界中,病毒和病毒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人类“以毒攻毒”,胜利的总会是我们。

  天花曾经是一种极为可怕的传染病,每四名天花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死亡,其余三人还会留下丑陋的痘痕。天花病的历史似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公元前1000多年保存下来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有类似天花的痘痕。据说曾经强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就是由于天花肆虐而国力日衰,最后走向灭亡的。若干世纪以来,天花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人们谈“天花”色变。

  天花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人一生只患一次。在古代,我国人民就从防病治病的实践中,认识到天花的这个特点,并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思想。公元10世纪的宋真宗时代,“以毒攻毒”思想得到了具体应用,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种痘术”。他们取天花病人的痘痂,用棉花蘸着塞入健康人的鼻孔,这个健康人就会感染天花的某些轻微症状,但从此永远也不会患上天花了,这个过程叫“种痘”。18世纪,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大自然中存在的人类天花病毒的“天敌”——牛痘病毒。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人为什么得病,病根是什么,至今医学还没有找到答案,而只有大自然孕育的万物才是人类生存之宝。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组成的生存链,大自然会给人类带来疾病也会给人类带来健康。自然界不能失衡,一物生一物,一物克一物,万物相生相克。天花病毒是存在于大自然中,那么大自然中也必然存在天花的克星,比如天花的痘痂,比如牛痘,它们就是天花病毒的“解药”。以毒攻毒,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战》中,人类感染某种未知病毒后变成丧尸,正常人被咬伤后10秒见效,成功摧毁人类的意识,对人类有疯狂攻击性。主人公历尽艰险,推断出丧尸不会攻击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只会为病毒寻找健康的宿主。最后给自己注射了具有高死亡率的病毒的病原体,结果主人公成功遭到丧尸无视,于是人类就用这种方法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大自然创造出了最在行、最有创意的病毒杀手,但是并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大自然都给我们留下了线索,有时候看似最残酷的病毒的一面,往往是它最脆弱的一面。只要我们这些病毒研究者抓住大自然留下的线索,看准病毒的弱点,就能给它致命一击,往往这致命的一击,就来源于病毒本身或其他病毒。大自然并不会毫无理由地创造任何生物,每种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而高明的大自然就站在最高处,看着我们这些警察找到病毒潜在的犯罪证据,并将那些杀人如麻的病毒绳之以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