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必要過集體生活嗎?

逍遙自在3888


孩子很有必要過集體生活,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鍛鍊孩子不怯場的需要,能使孩子養成活潑開朗的生活習慣。開闊孩子的視野,避免孩子自私及心靈孤闢之惡習,促進孩子團結同學的良好風尚,為未來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菀雲418


孩子有必要過集體生活嗎?我家兒子12歲,獨生子女,目前初中住校,從他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到,過集體生活對他的個人成長非常有益。

第一次過集體生活發生在9歲,參加滑雪獨立冬令營。宿舍七個舍友,外加一個生活老師,舍友歲數都比他大一兩歲。那一次他學會了自己洗衣服疊被子,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臥談會,白天一起上滑雪課晚上一起參加各種活動。他說集體生活太好玩了,時間長一點就更好了。

後來又參加了幾次寒暑假營地,都是奔著兩週以上的去的。用他的話來說,營地的集體生活不但讓他交到更多新朋友,而且讓他接觸和學會更多新信息,比如天南地北的方言和生活習慣。連營地老師都變成了他相約吃雞的朋友。

這些短暫的集體生活讓他更獨立,更社交,更自信。

目前上初中了,住校,一週一回。適應得非常好,不但本宿舍關係和諧,跟隔壁宿舍的同學也打成一片。長期的集體生活讓他學會了對他人更寬鬆,學會了自己管理內務和規劃財務支出,也學會了主動承擔更多的宿舍責任,不去計較得失和付出。


曉華讀家教書


建議(同意)娃在讀書的時候過集體生活,前提是能在一所校風、教風好,師生關係也好的學校。

我是八十年代末讀的初中,而且還是主動跟家裡要求住校的(我們家在鎮子上,被家裡管的太嚴,想要自由😂😂😂)。當時我就讀的中學是鄉重點,那些學生都是各鄉各村讀書挺厲害的主!但是他們很淳樸,對人都很熱情,大多數學生家裡都挺困難的,但是一旦家裡頭種的瓜果成熟了,都會拿來學校一起共享,要不就週日叫我們鎮上的娃(家裡沒有地)去家裡吃西瓜、香瓜或者玉米,關鍵是去吃了還給帶回來😝😝😝真的好感動。

平時在學校,大家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就像一個大家庭,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全嚐遍了,我的三觀就是在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當然,也有談不來的同學,但是那只是少數幾個,也掀不起啥風浪。

老師也是多才多藝,又是住學校裡,經常一起打籃球打排球……課餘生活豐富得很。

那時候,在學校吃的飯,都是自己從家裡帶米去,然後拿個鋁飯盒,吃多少洗多少蒸多少,晚上上晚自習前拿去飯堂放(有工人幫忙放進大蒸鍋),然後第二天早上可以吃,吃完後清洗乾淨繼續蒸中午的,中午吃完又繼續蒸晚飯,如此循環……我們家條件相對好,我經常放雞蛋、臘腸等進飯盒一起蒸,但也有被人拿去吃而我不知道的,那種即使是報告老師也很難查得到😁,但我也不介意,因為還有醬油來撈飯吃,也很好吃的。我的媽媽經常在週末炒好碎肉鹹菜,放進瓶子裡讓我帶去學校跟同學共享。

冬天洗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洗澡房露天,四面透風,而且還得自己去遠離洗澡房的廚房提熱水洗,但是大家一邊洗一邊嚎或者一邊罵娘啥的,然後哈哈笑,好開心。

記得每個學期,體育課期末考試就是考800米(男生1000米),我們都很害怕,但是又更怕老師,因此在體育老師的威逼利誘下,總能順利過關——當時我們的校園沒有跑道,只能到校外附近的公路跑,有幾回是跟牛群一起跑的……超級懷念那個時候!!

如今三十年過去了,去年初中同學聚會,大家都還記得我這個小不點小開心果,我既幸福又高興,感覺自己很幸運,住校三年認得了一輩子的朋友和同學,乃人生一大幸事。


打呼嚕的小公主


有必要,很有必要。但是也要掌握度。我和我妹妹,我弟弟,我們三個都是從小學開始就住宿,初中,高中,大學,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所以每次回家就像住旅館一樣,沒有安全感,就好像家是自己歇腳的驛站,不是溫馨的港灣。所以,過集體生活很好,但是必須適度。


兜媽的小書房


我認為可以去過集體生活,我孩子今年轉去寄宿學校上學改變真的挺大的。剛開始去有點心慌,還沒去時就在家唸叨了幾天,不去寄宿什麼的,經濟過我一翻說與鼓勵後,現在很習慣了。去過集體生活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在生活中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安排,放假回家來和父母的關係也更加親密。我孩子以前走讀,獨立性不強,有時在家說他幾句還會頂嘴,自從過上集體生活後感覺他懂事了,半個月回來一次和我更親近了


南方阿平


現在的家長對於孩子住校問題常常有不同的看法,希望孩子住校的家長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而說服自己的原因基本上是讓孩子提前進入集體生活,讓孩子早些獨立自主,在集體生活裡學習長大。可是孩子真的有必要提前進入集體生活嗎?其實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已經進入了集體生活,家長們的住校理論其實並不成立。小學基本上是不會住校的,住校也是初中和高中的學生。有些家長會想到孩子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時間比較珍貴,住校的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去學習,而且孩子們一起學習效率會好一點,可是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多數孩子住校之後剛開始會比較興奮,晚上熄燈之前和舍友聊天扯皮,可是時間一長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宿舍燈關上的一剎那,孩子多數是想家的,面對並不熟悉的一切有多少孩子不是被動接受,又有多少孩子期盼著週末回家?

如果孩子不住校家長會很辛苦其實孩子住校的主要原因還是學校離家比較遠,這一點是大多數孩子不得不住校的原因。的確如果孩子不住校很多家長就得非常忙碌,孩子能夠和你們一起生活多久呢?孩子是上天賜給每個家庭的禮物,可是這禮物其實是由保質期的,當孩子上了大學畢了業,你想讓孩子回家住恐怕都沒有辦法。初中高中的六年恐怕是家長和孩子能夠一直相處的最寶貴的時間,因為不久之後孩子就長大了,時光匆匆。孩子不住校家長的確會非常辛苦,有車的家庭會相對好一些,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還要去接送這個祖宗,想一想很多家長都洩了氣。可是應該重點想到的點是你的孩子此時此刻正處於青春期,正處於學習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會有很多的疑惑和迷惘,作為家長的你願意讓孩子們在這個時期獨自闖蕩頭破血流嗎?總有孩子,寄宿對他們而言是殘酷的青春對很多人而言,住校是魔幻的,溫情的,悲傷的,甚至殘酷的!






逍遙自在3888


至於孩子是否有必要過集體生活,針對這一話題一直以來也是很大的一個社會輿論。有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自主的能力,加強孩子之間的溝通力,增強孩子的意志和毅力等等。當然也有些持不同的看法,認為集體生活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對孩子的性格和人格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那麼到底因不應該讓孩子過集體生活呢?據有關專家指出說,過早的教育要有個尺度的把握,不要一味的強調對孩子的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天性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曾經有位澳大利亞兒童教育專家、著名的臨床醫學家史蒂夫-比杜爾就提出警告說,把年齡不足三歲的孩子交給託兒所會增加他們正常心理發育的危險。最好的託兒所試圖滿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於孩子太多,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所以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而那些差的託兒所根本無法照顧到孩子,只是給他們提供吃喝,完全讓他們自己活動,這些遭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有恐懼感,他們感到失去母愛的淒涼。孩子不僅需要固定的人員養育,更需要專注的關心,一對一養育更能夠滿足嬰兒的需求。而託兒所裡的老師一般是一個人照顧數個孩子,她無法同時滿足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遊戲、呵護等,不要認為嬰兒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期的影響則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言論中很明確的告訴我們家長集體生活給孩子帶來的弊端所在。

當然集體生活在一些程度上確實能夠鍛鍊孩子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及 提高孩子獨立自主的判斷力和適應力。但是也呼籲我們家長不要太急於求成。假如一個孩子因性格上不適應集體生活,那麼至少也不應該過早、年齡過少就投入環境糟糕的集體生活,跨度太大。這對他們來說,未免過於殘忍了一些,會給他們的心靈造成深刻的傷害。否則,會使其更趨內向、不合群,甚至變得更為懦弱。應該先在充滿關愛的小環境(主要是家庭或家庭外的小生活圈)裡,逐漸培養起自信,心智更為成熟一些時,再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中。

總而言之集體生活是有必要的一個過程,但是不宜過早,同時還要依據孩子自身的性格而定,適合什麼樣鍛鍊階段。所以家長們也要慎重而為。






宇宙盡頭的世界


有必要。最好是送去參加夏令營,冬令營,不在父母身邊幾日。二年級以後的。

學齡前兒童的話,要經常帶出門與人接觸,不然長期獨處容易怕生。


麥吉魔方


有必要!我小孩打從幼兒園起,就要他過集體生活了。當然上幼兒園時只是中午在學校吃住而已,晚上就接回家。孩子就應該從小有意識地培養他接觸和融入集體生活,為他以後的長大鋪下路子,打下基礎。

一、可以培養他要有集體觀念。

在這個社會,一個人不能獨善其身,脫離社會脫離人群獨自生活,你總要跟他人接觸,與他人協作,才能完成一個事情或一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怎麼樣發揮自身們優勢,調動他人的積極性,協調好關係,共同協作,創造出最好的效果。從小就培養他有集體觀念,讓他有意識地去接觸人群,接觸集體,長大後能順利走上社會,能勝任工作。

我的小孩從幼兒園到小學一直都給他午託,一直都很順利,很適應,小學時的宿舍還跟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住,我們都教育他要跟同學相處好,他的表現都很令我們滿意。現在上了中學,住校了,週末才能回家,去了新的環境,接觸了新的同學,算是真正的過集體生活了,在學校的生活,一切靠他獨自打理了,一個學期即將結束,他做得很好,沒有給我們製造什麼麻煩。

二是可以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能力。

現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個個都是小皇帝!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爸老媽一堆大人呵護著,愛護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話,什麼事不用想,什麼事不用做,只管長個就好。不管是行為上還是心智上,都沒有獨立自主的觀念,什麼事都由大人來決定好了,或者大人幫做好了,這樣的小孩長大後就是一個“巨嬰”。

所以從小培養小孩過集體生活,就是從行為和心智上有意識地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觀念和能力,大人要放開手腳,讓小孩慢慢地從小事上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判斷去決定,由他自己去做出選擇。

從小形成的這種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長大後才會形成獨立的人格和果斷正確的決斷力,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都能起到獨擋一面的能力,一生受用。

所以,孩子從小過集體生活是很有必要,也是必須的。





一葉小舟49775317


有必要,但是要看孩子有幾歲了,孩子太小不建議住校。如果家和學校距離不遠就不必要住校。真心希望你不是怕帶孩子,想把孩子送到學校好做自己的事情,家庭的陪伴是孩子成長中的特別重要的因素,留守兒童有太多太多的失落,會影響到他的性格、愛好、學習、人格等,我和很多的留守兒童聊過天,太心酸了。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依偎在父母的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