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她心里空,看啥都看不进去,晚上睡不好,提不起兴趣,这是怎么回事,怎样缓解?

感触161375654


不知道孩子多大,所以笼统回答下。

1、心里空,是因为孩子很迷茫。父母多和孩子聊聊她未来以后的人生画面,梦想等。

2、让孩子爱上运动,一个爱运动的孩子,活力四射。

3、让孩子有自己的好朋友和社交圈。社交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4、让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孩子会如鱼得水。

5、父母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个很重要。


正能量慕珂


这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读高一的时候也是这样。主要原因就是迷茫、没有目标、丧失动力,继而导致内心与精神的空虚、烦躁。希望我学生时代的经历能够帮到你。

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但我还清楚的记得,我那段时间在课堂上一直坐立不安,根本不想待在校园里,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我没有心思和耐心看书,一直看着教室黑板上的挂钟过日子。

我当时是迷茫的,不知道怎样面对接下去的日子。我其实是有目标的,但是我抱着怀疑、不敢确定,也就不去追求。我渐渐丧失了动力,内心空虚、烦躁,精神不安、失眠,浑身乏力。我告诉了班主任,说想回家一个星期,但是班主任不同意,也没有告诉我怎么办,只是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的家人。

虽然我的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但是相比我以往的学习热情和能力来说,还是太差了。

升上高二以后,我的情况有了好转,重新进入学习的正轨。我超前学习了数学,成绩重新进入优等,这是我从小学就养成的习惯。我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重新进入优等行列。虽然理科科目很差,但是超前学习的习惯仍然使我保持学习的热情。

最重要的是,我更深入地进入写作状态,因此更加充实。虽然我是理科生,理科成绩一直优异,但是文学创作也同时一直是我的理想。

当然,高二时期我还打羽毛球。几乎每天傍晚,我都在羽毛球打球,接触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人。我不仅享受着打球的激烈和畅快,而且沉浸在很多人的陪伴里,摆脱了过去的孤独。整个高二时期的热情、充实和快乐,让我根本停不下来。

可以说,摆脱高一时的孤独、空虚、烦躁、不安,主要还是因为我找回了曾经的学习习惯、交际习惯、打球爱好,那种习惯早已包含着热情和快乐,也因为我找回了曾经的梦想,并且肯定它、明确它、实践它。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追求梦想更快乐、更有动力、更无畏的了。


彭翔聊心理


首先,不知道您的孩子几岁了?原本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伴随着不同的身体与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候会带来“莫名”的压力。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变声、胸部隆起、初潮等,这些体内激素的变化,本身就会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

如果,孩子对这些变化不能的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恐慌与压力

很多女生在发生体征变化时,还会受到异性的指指点点,尤其一些内向的女生,假如还伴随着脸上冒痘痘或者身体发胖的状况,就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情绪,还有些女生因为对性知识的缺乏,初潮来临时会害怕自己“死掉”。

这些种种的情绪常常会因为无法及时疏解而被压抑下来。

另一方面,孩子长到一定年龄,会面临在人格独立与依赖上的心理冲突。他们一方面希望挣脱家长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脱离父母的支持。

所以,他们常常处在这种自我纠结的矛盾之中

与小时候不同的是,这个时候不管父母说什么,他们都觉得你是不会懂他的,不管父母说什么,都认为这是你在干涉他。

女孩儿的表现会相对温和一些,但同样的,宁可把心里话说给闺蜜听,锁进日记本里,也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的烦恼。

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社交良好,就能够有效地得到疏解,如果没有好的朋友或者倾诉对象,这些问题就会积压下来,在内部发酵

当这些“酵素”再碰到一些外在的其他压力(比如异性关系、竞争环境等),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

人的内心一旦长时间被压抑,就会慢慢失去活力,紧接着,产生空洞的感觉。

其次,您孩子现在的情况持续有多久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她当前的生活?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两周以上,伴随着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睡眠与饮食改变(比如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暴饮暴食)等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当然,情绪抑郁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使很多人都有轻微抑郁倾向,重要的是及时疏解。

最后,作为家长,首先不要焦虑上身,乱了阵脚慌了神

1. 用正向的表达替代焦虑追问,可以多说说她感兴趣的事情,或分享自己的过往经验,关心而不控制,分享而不说教。

2. 家里面增加一些新鲜的生命体,比如鲜花、香草等植物的点缀,或者如果喜欢小动物,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3. 现在是非常时期,尽量不要外出,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放下书本,鼓励孩子去大自然里走走,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人的快乐指数。

4.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一些快乐食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5. 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声音、光线等,减少电子设备对睡眠的干扰。

6. 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孩子有艺术方面的爱好,比如画画、唱歌、跳舞等,鼓励并支持。

7. 如果以上这些都没有效果,那么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心理咨询师一米


看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你的孩子几岁了,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事情,这个时候你不要着急,你要陪伴孩子,如果你着急孩子能感受到的。可以跟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看看在学校里的情况,不知道你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家庭关系是否和谐,这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给孩子一个温暖健康幸福的家,对孩子成长以至于以后的工作婚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认为孩子出现一些情绪的波动也是正常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积极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学会处理问题。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情绪低落,可以带孩子找心理咨询师做一下咨询,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调整孩子的心态,非常重要的。


梅子心能量


从孩子表达的内容看,年龄应该超过6岁了,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了,那就具体和孩子聊一聊。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心理咨询探索模板,谈话中可以参考:

  • 这种“空”具体是怎样的感受?
  •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
  • 第一次出现“空”的感觉是什么时候?那时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 如果有事情发生,是什么事呢?涉及到什么人吗?
  • 这件事or人,有让她想起什么吗?

……

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一点点帮孩子剥开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潜藏的感受。

如果家里人没有精神类遗传病史,孩子一般不会有。

更大的可能是某些突发事件出发了孩子的不良情绪,而这个不良情绪没有被家长及时关注到,一直积压在心里。

只要有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出来就好了。


和妈妈一起长大


孩子的信息太少,并不能很快做出判断,但这个情况基本上是一个能独立思考孩子的描述方式,作为父母,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不再喜欢指令和唠叨了,所以父母能做的只有支持。

支持孩子有表达的意愿,表达本身就是减压的一个方法,压力本身就在哪里,被你听到和不被你听到,就是释放和压抑的区别。

如果孩子的状态已经很差,影响到社会交往了,那么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专业的干预,遵医嘱。

家庭成员的配合是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最优的方式,环境改变人,家庭气氛改变环境。

父母首先做到自己不焦虑,孩子才不容易焦虑。

必要的情况下,父母需要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张滴滴


心里空,什么都不想做。说明孩子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动力。现在她做的事情都不是她想要的目标。

如果家人不能帮孩子重新找到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希望家长尽快带孩子,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先诊断一下孩子有没有心理疾病。

有心理疾病及时治疗,诊断如果到神经症或以上的程度,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就医。

如果只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等诊断,专业心理咨询师会帮助孩子重新找到他生活和学习的目标,让孩子能量满满的自己应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张老师心理健康家园


个人感觉很大程度出在父母和家庭氛围中,孩子心里空,看啥都提不起兴趣,心里应该比较自卑,对这个世界少了小孩应有的那份激情和热情,缺乏自信,是不是父母打骂孩孑比较多,鼓励比较少,或犯错误时不敢去尝试,建议去看下心理医生,顺便调整一下家庭氛围


啊bobo


父母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一起阅读绘本,一起成长,孩子有了父母足够的爱自然心里就充实了,当心里有满满的爱,孩子的心才会安稳,才有心思做好别的事情以及学习。


恩睿


可能有点心理有事,和他谈谈,让他说,你听,让他想干什么就做什么,不知你家孩子多大了,但孩子若不是身体的原因,就是心理的原因,别让他抑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