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营银行存款利息为什么大幅下降了?品种也减少了?

康承良


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已经发现了,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的利率下调了,而且下降幅度比较大。有一些高息的产品已经被停售了。



一、大家也许会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认真分析一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一方面是监管的原因。任何事物物极必反,当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国有银行存款利率2倍的时候,就意味着要发生转机了,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2. 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发展的原因。同样是银行存款。为什么民营银行就可以比其他银行高这么多呢,一定有其自身原因。这些原因或许无奈,但注定不可持续,回落到正常水平也是必然的。
下面我们就从监管方面和银行自身方面两个维度,详细的来分析一下,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为什么比其他银行存款高那么多,现在为什么又出现了回落?

二、先来分析监管方面的原因

先看一个有关报道:

前几天,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目前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倡议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暂停新增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的余额和新增客户。

其实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目前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利率给的太高,会引发存款大战,监管上应该规范。这实际上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点背道而驰,但监管上的忧虑也不无道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民营银行这种智能存款高利率的背后逻辑:

我们每购买一笔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都会对应一笔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

如果我们要提前支取,银行就会按照我们提前支取时的靠档利率,把这笔存款转让给第三方金融机构,从而保证客户获得较高的存款利率。

这里面存在一个重大风险隐患,当客户提前支取的量很大的时候,而第三方金融机构承接的资金又不足,银行就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监管上最担心的事情。

另外,当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存款逐渐得到储户的认可之后,资金就会从传统银行低利率的存款转移到民营银行高利率的存款,那么这些传统的银行就会被迫的提高存款利率。

引发存款大战的同时,也抬高了资产端贷款利率,从而提高了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这显然和监管上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三、再来分析一下银行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家也许会说,民营银行疯了吧,给出如此之高的存款利率,最高的5年期达到了6%,是国有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2.78%两倍还多。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民营银行推出高利率智能存款产品,也是无奈之举。

民营银行成立都比较晚,这时金融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早已形成,存款客源这个大蛋糕早已被各家传统的金融机构切分的一干二净。

处于天然弱势的民营机构,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喝一杯残羹冷炙呢?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付出更加高昂的融资成本,才有可能获取客户的青睐。

民营银行是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获客的渠道自然就很狭窄,加上知名度不够,根本没有人知道有这些民营银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民营银行要想提升获客能力和渠道,也只能通过相对高的存款利率。

民营银行由于是轻资产运营,运营成本自然很低。这样它就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弥补高存款利率所付出的成本。

其实即使没有监管上的原因,民营银行的这种高收益智能存款也不会持续。它们在完成了初期发展的任务,达到营销目的之后,利率自然会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四、市场反应

据一银行内部人士表示,其所在银行收到了监管下发的《关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的通知,并且已经下线相关产品。

通过调查发现,确实有很多民营银行叫停了以前高息的智能存款,还在发售的一些产品也都大幅下调利率,不再具有市场竞争性。

现在打开亿联银行手机银行,这些达到5.6%的智能存款已经停售了,目前在售的产品利息基本在4%左右,下调幅度非常大。


南公子


没错,现在民营银行的创新存款正在褪去光环,其中原因值得推敲。

说民营银行创新存款退去光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款利息大幅下降,原来民营银行创新存款最高利率为6%,现在最高利率仅为5.2%,去年一些类似活期的创新存款,利率可以达到4.5%,现在仅为3.8%,可见创新存款的利率优势正在变小。

二是高利率产品数量越来越少,去年超过5%的有十款,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我刚到某金融平台查了一下,仅有一款5年期存款产品利率为5.2%,其余均低于5%。

三是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逐步取消,据悉监管部门对于定期存款套档计息产品并不支持,要求银行整改,现在对新开发的定期存款产品,提前支取要求全部按活期计息。

民营银行创新存款推出来的时间并不长,真正进入大家的视野,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去年还如火如荼,为什么今年看着就要褪去光环呢?


主要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现在利率整体呈下行趋势,银行利率降低是正常现象,我们知道从去年8月份开始实行lpr报价利率后,银行5年期参考利率从4.9%降到4.8%,虽然这个利率看上去降幅不大,但是对银行存款的利率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个基础利率如果发生变动,对于低息存款影响很小,但是对高息存款影响非常大,由于原来民营银行利率普遍偏高,所以降幅就比较明显,这就好比我们摇一棵树干,树根是不动的,但树枝晃动就非常厉害。

二是银行的成本空间有限,高息存款储户肯定很喜欢,但是要牺牲银行的利益,新建的银行或者规模非常小的银行,为了树品牌推一些高息存款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长期通过高息揽储,银行的成本必然会大幅提高。

现在看,很多民营银行已经为成本所困,一是吸收存款的成本偏高,二是坏账率偏高,三是银行同业存单利率偏高,这三高对小银行的运营影响非常大,长期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风险。

三是监管和行业自律的问题,在银行业内部,虽然银行之间会有竞争,但是也会存在合作,如果一家银行过于特立独行,很容易成为监管的重点,也会被其他银行孤立。

民营银行创新存款,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并非民营银行运营水平高,而是其他银行没有进行跟进或打击,现在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对创新存款进行整顿,估计这些银行也要有所收敛。


互金直通车



去年个别民营银行5年期利率曾经一度摸顶6%,最高达到5.88%,超过了国有银行和股份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倍以上,一时成为明星存款。新年伊始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大部分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下浮,而且品种也减少了,甚至停售。什么原因?主要受到3大因素影响。

首先是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导致存款利率出现普降趋势。大家知道仅2019年央行就分别实施了3次降准(包括定向和全面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数以万亿计。新年伊始,央行再次实施全面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释放流动性8000多亿。也就是说,在1月6日正式实施以后,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将获得8000多亿额外可用资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存款压力。


2015年央行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以后,实际上存款利率基本实行了市场化自主定价,利率高低与市场供求直接相关,需求减弱了,利率(资金价格)自然下降。反观当前全行业利率行情,不论是定期存款还是大额存单,也不论是大中型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和民营银行,利率也是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幅度不大,这是市场化机制作用的结果。

其次,也与当前政策引导有关。去年底,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单位召开了一次会议,倡议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靠档计息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甚至在部分地区要求在2020年底将这类产品余额压降为零。

众所周知,就目前而言,提前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存款产品主要有2大类,一是大额存单(多数银行计息规则),另一类就是以民营银行为代表发行的创新型存款(智能存款)。受此会议倡议的影响,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要么以降息引导分流,要么直接下架停售。


但是,通过对第三方互金平台产品的调查和分析,利率下调或停售产品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上期限以上产品,6个月以内产品利率基本维持前期水平,有的还略有上浮。比如亿联银行于12月30日发布了5年期存款产品直接停售公告,蓝海银行5年期利率从5.5%下降到5.2%,几乎就是当前全行业最高水平。而随存随取型(当日系列)三峡银行最高达到4.96%,且按月付息,滨海农商行180天利率达到4.6%等等。

第三,贷款利率向LPR转换,促使商业银行压降资金成本,降低存款利率。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是主要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而LPR利率机制实施以后,按照央行要求LPR实行每月报价,公司和个人客户贷款的实际利率为LPR+加点形成,反映出资金的实时价格。而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我们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加大趋势,市场需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未来降准降息就成为大概率。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合理的息差,维持利润水平,贷款利率走低,必然将存款利率引入下行通道,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下浮或产品下架减少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可以这样说,尽管利率普遍下浮,在未来一段时期,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还是会高于大中型银行的,这是由他们的机构网点不足、体量小、品牌影响力不大等先天弱势所决定了的,存款压力大,以提高利率吸收存款不失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龙门山财经


去年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非常火,在年初时有部分民营银行五年期的智能存款利率达到5.8%,比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要高得多,而智能存款又是存款类资产,50万元以内可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一时间成为理财市场中最受青睐的产品。

但之后,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开始不断下降,至年中时下降至5.5%的利率水平,最近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再次大幅下行,不少五年期的智能存款利率都已降至5%的水平,而且推出智能存款的民营银行出现减少,可选择的产品也不多了,为什么一年时间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第一,不利于稳健经营,去年民营银行的高利率已经发监管的重视,实际上现在各银行普遍利率水平不高,民营银行给出太高的利率,会大幅推升负债端的成本,而银行赚钱主要靠存贷息差实现,存款利率高了,就只能通过高息放贷来获得盈利,本身民营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就弱于大型银行,这会使得民营银行出现坏账率上升风险,不利于稳健经营。

第二,不利于支持经济,民营银行如果给出太高的利率,要想保证盈利能力,只能提高贷款利率,这会导致贷款企业及各类中小个人经营者的贷款成本增加,本身这些企业可能在大型银行不太容易获得资金支撑,而中小型的地方性民营银行又提高贷款成本,会使得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不利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去年以来,央行一直在推动实际利率下行,包括下调逆回购利率、下调中期便利借贷MLF利率,以及LPR报价利率的下行,整体来说利率处于下行趋势,在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之下,市场实际利率是不断下行的,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处于下行趋势,智能存款的利率出现下降属于正常反馈。

第四,前一段时间,根据媒体的报道,全国多省市的银行机构接到监管部门通知,立即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部分地区还要求,2020年底之前,压降靠档计息类定存产品的余额至0,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不得突破上浮比例。智能存款的靠档计息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在利率下降后,不能再靠档计息,自然吸引力就下降了,这使得相应的产品也出现了减少。

总的来说,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可以给储户更高的利率,并且50万元以内可以得到全额保障,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从大的层面来看,在利率水平整体下行的趋势中,高利率是不可持续的,预计未来智能存款的利率会进一步走低。


财经宋建文


的确是这样的!智能存款产品已经失去了之前的优势,其最高利率从6%、降至5.68%,近段时间利率又调低至5.2%,跌幅还是非常明显的!

之前,销售还十分火爆、市场关注度极高的智能存款,为何会“遇冷”呢!其利率、数量为何会双双下降呢!究其原因,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息揽储,压缩银行的利益空间,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民营银行,规模小、网点更少(1~2个)、品牌知名度低。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前期只能依靠高息进行揽存!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端压力明显小了很多,民营银行对于资金也不再渴望!此时,适当调低存款利率,提高自身的收益,也是必然的选择之一!

第二,市场利率的整体下行

2019年8月份开始,LPR利率的推出,不仅代表着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换锚

”,还意味着市场利率将长期处于动态调整当中!

在这之后,银行5年期贷款利率基准,从4.9%、降到4.85%、又调整到4.8%。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利率已经下跌0.1%!

另外,与利率降低同步的,央行还在不断实施降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样一来,银行市场资金面越发宽松!而为了与市场利率调整同步,智能存款的利率自然也是要有所降低的!

第三,智能存款类产品并不符合当前金融监管的要求

2019年底,央行要求各大银行,压缩靠档计息类存款的规模,且要求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计息!很显然,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的也是智能存款!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民营银行降低智能存款类产品的利率、压缩规模,既符合自身利益的需要,也符合市场规律、更贴合行业监管的要求,一举三得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最近两年时间民营银行推出的存款成为了市场上的一个亮点,很多民营银行存款利息明显要比其他银行高出很多,特别是智能存款的推出,更是让其他传统银行措不及防。

但是民营银行高利率的存款以及智能化的存款,在发展过程当中有点用力过猛,因此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在这种背景之下,监管部门就只能出来叫停部分银行一些创新性存款产品了。

比如前段时间有很多民营银行就收到了央行的相关通知,要求必须收缩智能存款的规模,停止新增智能存款,除此之外,智能存款的定价必须符合市场的秩序,不能为了片面吸收存款客户而不断上浮存款利息。

自从央行监管出来之后,很多民营银行都开始调整了一些智能存款以及创新型存款的规模和利率,在2019年12月份之前,很多民营银行推出的创新型存款率都可以达到5.4%以上,个别银行的存款利率甚至可以达到5.88%。



这些创新存款当中大多数都是支持提前支取,而且提前自己挂档的利率比较高,有些银行存满一年以上提前支取就可以获得4%的利率,这个利率不仅比同期银行活期利率高出很多,甚至比一些大银行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都要高。

但是民营银行推出的这种创新型存款其潜在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这种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民营银行所吸收的这些存款首先是用来发放贷款的,但是客户的贷款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大多数都是6个月以上,而这些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却可以随存随取,万一某一天出现了一些极端,出现大量存款客户集中兑现的情况,那么在这些银行贷款资金没到期的前提下,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如果银行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应付客户的兑付,那就会引起市场的恐慌,到时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因此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出来叫停这些民营银行的创新性存款也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些民营银行的存款规模缩小,存款利率下跌,而且提前支取利率没有那么高的情况下,他们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高,对应的流动性风险也将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

当然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之外,最近一段时间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降低,存款品种减少,还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是从2020年1月6日开始,央行进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累计向市场释放将近8000亿的流动资金,这让市场的资金变得更宽裕,银行对资金的需求有所减少,所以市场的总体存款利息都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民营银行所针对的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有所减少,这样民营银行的资产端收益就跟着收窄,所以为了平衡收益,各大民营银行也只能减少存款规模以及降低存款利率,以达到平衡收益的目的。


贷款教授


确是如此!

我也发现了,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民营银行推出了5.4%~5.88%左右的存款利息,并且还是一个随存随取的模式,非常诱人。

但是在进入2020年以后,这样的品种少了很多,利息更是大幅下降到了4.5%~5%左右,最高只有5.2%。

那是为什么呢?其实有几个原因:

1、时间到期!长期高利息揽储不切实际,所以当前一批的产品已经购买完毕,甚至集资到位的时候,这些产品就会消失;

2、国家政策方向引导,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国家的意图非常明显,调控房地产,引导资金进入金融系统。但是如果定存的时候太高,其实不利于资金进入金融系统,所以未来降息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许多民营银行的定存收益下降也是合情合理,符合国家意图的;

3、成本过大!要知道,银行的赚钱模式其实就是左口袋进右口袋出的“空手套白狼”模式,如果左边进入的成本过大了,那么右边赚取的利润就会非常少,再加上一些所谓的“坏账”和人工成本,甚至会造成亏损的局面;

总结:

所以,综合来看,在刚过去的2019年,其实大部分民营银行的揽储情况还是不错的。所以在刚刚开始的2020年,他们并不急着推出一些高收益的定存来揽储。

在加上马上到年关了,储户的存款意愿较强,更加没有必要高成本揽储。因此,想要等高收益的产品不妨耐心等待中下旬吧!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专栏】有干货,欢迎“品尝”。


琅琊榜首张大仙


低利率,将是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的致命杀手。

首先和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低利率?

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存款利率和借款利率基本为零,甚至有的是为负数。也就是说我们在那些国家存款需要给银行交手续费,如果有在香港办过银行卡的人,应该比较了解我们从境外汇款到香港银行卡,是需要缴纳电报费和手续费了,而每存进一笔钱也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银行。

未来对于我国LPR利率的趋势发展来看,低利率将会成为未来时代发展的趋势。

主要想通过以下的几点来说明,为什么民营银行的利率越来越低,品种越来越少?

第一、民营银行的成本太高

对于很多民营银行来讲,在2018年推出了利率高达5%,6%的智能存款,而这些智能存款,对于我国的基准利率上浮达到了50~%60%,也就是说,民营银行要多出50%的钱来贴补用户,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营银行因为规模小,品牌效应低,因此需要大量的钱来补贴给用户,这样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来银行进行存款。

第二,市场化利率,存在着不可逆

未来对于我国的理财产品来讲,很多的理财产品未来将投入到更多的股市、债券市场,也就是说很多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因此,对于理财产品本身也会存在着一定得调整,稳定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定会越来越低而不稳定,存在着一定浮动空间的理财产品也一定会越来越多,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智能存款这些品种越来越少,他的钱主要是流向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中。

综上,我们通过对于当前低利率的发展趋势,以及民营银行的成本,和市场化利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用小学生化的语言来讲,未来我国存款利率一定会越来越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资产配置,不要依赖于银行的存款和理财。


资产增值本质是投资时间,也是在投资自己;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提升和进步,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学理财。

我是杜耶,如有投资理财的疑惑,可以关注 ,私信我,我会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


杜耶说理财


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通下降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原来的利率太高了,远远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另一个原因是银保监会对于民营银行的监管加严,严格监督民营银行盲目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从而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其他银行一般是不会下调的,尤其是现在年底的时候。

民营银行主打市场是互联网,基本都推出智能存款,是一种利率高、灵活性好的存款产品,受到法律法规保护,可以说是民营银行的揽储神器,不过由于民营银行的规模不算大,如果大量吸收银行,同时智能存款灵活性高,出现大量提前支取的情况,银行就会发生挤兑的现象。

因此,监管下来后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普遍下降了,回到一个市场利率的安全范围内,而其他银行不会跟随利率下降,现在到了年底,银行各家网点都是业绩需求最大的时候,利率会有所提升,用来更好地吸收存款。

最后,目前国内不断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随意地提高存款利率去揽收存款,而且是在一个符合自身银行规模的存款利率,过量吸收存款对于一件银行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因此目前民营银行的定期存款受到监管后,利率已经下降,存款产品也限额限购,更好地保障储户的权益。


局思想


其实最近中国的利率是在下降的,一方面是降准带来的效果,另一方面LPR其实也是在下调的,银行的存款利息本质是银行给与储户的利率,这个利率也是和市场的资金供需以及市场的利率高低相关的。

1、央行已经实施了降准,资金供应增加

在2020年1月1日央行实施降准,全面降准0.5%,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人民币,这是对市场释放流动性,也是为了应对年底个人和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增加。那么央行通过降准的方式,让更多的资金回到了商业银行手里,商业银行就会把这些资金投放到市场上,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上的资金会增加,资金供应增加,那么市场上的利率是会随之下降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2、贷款利率定价基准变成了LPR

2019年对利率来说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从原来的“基准利率”换成了“LPR”,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自行决定的,目前的5年期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是4.9%,而这个基准利率还是4年前的2015年10月份调整的,一直沿用至今,四年没有调整过了。但是四年来市场的资金变化已经发生过多次了,这个也说明贷款基准利率已经不是那么适应市场的了,所以就要换成LPR。

而LPR是贷款市场利率报价,是每个月都会调整一次的,由18家商业银行共同决定的,每个月的20日由18家商业银行向银行同业拆借中心提交一个利率,银行同业中心会去掉最高的和最低的,剩余的按照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到的就是LPR。

LPR是适用于所有的行业的,只要是贷款 就是按照这个为定价基准的,并非只是针对房贷领域,而LPR是已经在连续的下降了。

3、LPR在下调

下图是LPR最近几个月的走势,LPR有1年期和5年期两个品种,1年期的品种从8月份以来已经下调过3次,从4.31%下调到4.15%,下调了0.16个百分点;而5年期的LPR从2019年8月份第一次发布以来下调过一次,是在2019年的11月份,从4.85%下调到4.8%。


所以,在一方面降准,资金供应增加,那么这是会引导利率下行的,另一方面,作为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的LPR已经是一个下调的趋势,那么市场最终的执行利率下行也是可以预见的。

银行是赚钱利差的,当贷款利率在下降的时候,那么存款利息也是会随之调整的,而之前民营企业在拉存款方面比较给力,给与的存款利息也高一些,所以当市场上的贷款利率下调的时候,那么这些存款利息较高的银行必然是承受的压力最大的,下调存款利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