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主演的众多电影中,如《我不是药神》、《人在囧途》、《囧妈》,你最喜欢哪一部?

影视大场面


我最喜欢的是《泰囧》,因为有了黄渤的加入,更让人期待。影片讲述了徐朗、高博、王宝三人跨出国门远赴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故事。比之《人在囧途》更加精彩。

《人在囧途》是徐峥囧途系列的开山之作,这部描述春节回家途中发生的一系列囧事的电影,以徐峥和王宝强饰演的大老板与农民工形成的身份反差令人捧腹大笑。

也正是因为这部《人在囧途》的成功,才有了后来的《泰囧》、《我不是药神》、《囧妈》等一系列的精彩影片。

后来的《我不是药神》,虽然也看了,但是我竟然不记得内容了。还有今年春节快手、抖音、头条免费观看的《囧妈》,因为新型冠形肺炎病毒的影响,我竟然提不起兴致观看。所以影片内容、人物阵容我都不知道。








繁心依旧


尤记得上大学暑假回家,火车转大巴前往老家县城时,在车上看了完整的一部电影,是徐峥的《爱情呼叫转移》,给懵懂的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于2007年上映的《爱情呼叫转移》讲述了一个好男人的花心之旅,经历了七年之痒之后,与发妻离婚,通过一部神奇的手机让其经历了12个不同性格的女人恋情,最后幡然醒悟的故事。

压垮骆驼的是那最后一根稻草,婚姻中让爱磨灭的也可能是那微不足道的细节。

《爱情呼叫转移》中徐朗回家之后,在面对妻子竭斯底里的离婚反映之后说出了理由:

徐朗:你在家里面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永远穿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烦紫色知道吗?我最讨厌看见紫颜色,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搁架的第二层,连个印儿都不能差,牙膏必须从下往上挤,那我从当中挤,怎么了?我愿意从当中挤,怎么了?每星期四次永远是炸酱面,电视剧,电视剧,炸酱面,还有,你吃面条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嘬得那个面条一直打转转。

当徐朗说出来的时候,其发妻惊愕道:“这就是理由吗?“相信看的人也是同样的疑惑,这些事情恐怕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小事,可是当生活的平淡取代了恋爱的美好,激情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去,这些小事最终成为了磨灭爱情的罪魁元凶。

世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如同恋爱般那样激情常在,时不时就会出现烂漫与惊喜,可惜婚姻的常态却是细水长流般的平淡无奇,恐怕也是如今那么多人恐婚与结束婚姻的原因所在了。

在经历了12个不同性格的女人的恋爱之后,徐朗的爱情观也逐渐开窍,这其中也颇多搞笑的画面,尤其是女医生的那句:你不用跟我解释,颇为有戏谑的成分。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是陈奕迅所唱的《爱情转移》,歌词部分是林夕根据电影剧情所量身定做,细读起来颇感觉人生哲理寓于其中的味道,虽历经多年,依旧感人至深。

电影值得一看,歌值得一听,婚姻值得用心经营。


佛魔妖僧怪和尚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太多,但电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我不是药神》说的是主公翁程勇,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印度仿制抗癌药的中国区代理,通过买仿制药发家致富,最后正版药公司的述求下他退出了,可后来发现,曾经在他这里买药的患者陷入了困境,因为缺药而死,心有愧疚的程勇决定为了患者铤而走险,再一次以成本价向患者出售正版上万元的仿制药,最终因为“走私假药”而被捕。

  • 最讽刺的最心酸,最荒诞的最现实。《我不是药神》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却来源于真实事件,当年的陆勇案也是喧嚣一时,这部电影以此事为基础做了戏剧化的改编,直击社会的痛点,通过白血病人买仿制药求生的事,由点及面,以小见大,观影后的我们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
  • 电影给我的第一个触动,是程勇砸钱,让夜店经理上台去给刘思慧跳舞的桥段。一个单亲妈妈,女儿患了白血病,一瓶药需要四万多块,有药就能活,没药就得死!即便是如今这个日渐开放的时代,在夜店里穿着暴露的服饰跳钢管舞,即便人们嘴上说理解,认同,但心里总会有一丝蔑视和偏见吧,夜店经理更是直接的表现出了他对钢管舞女郎的轻蔑。但程勇为刘思慧出头,他知道刘思慧为什么即便忍受着屈辱也要在这里被人看轻,这样能赚钱,这样能买那四万一瓶的药,这样她的女儿能活!所有的屈辱都敌不过一个叫“母爱”的词。

第二个触动,来自那位普通的老婆婆,在曹斌饰演的警官周一围抓住了购买印度仿制药的患者时,让他们说出卖家,却没有人回答,最后,这位老婆婆站了出来,哀求道:“领导同志,我病了三年,四万一瓶的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还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这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那药才卖五百块钱一瓶,药贩子根本没赚钱,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听完这话的我,眼泪已经在眼眶里面打转了,我在想,我若是站在老婆婆面前的周一围,我会怎么做,于法,这些人购买“走私假药”,当抓当追责,于情,这些人因病致穷,拖累全家,他们只不过是想活着,这又有什么罪!还好,周一围是个有担当,感性大于理性的人,我不知道他算不算优秀的警察,我但能说他是个优秀且值得尊敬的人!

最后,让我哭出声来的触动,来自程勇去监狱的车上,在他这里买药的白血病患者来为他送行的场景,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刘思慧甚至都给女儿摘了口罩,他们在以示尊敬。因为几个病友群群主第一次和程勇见面时候,因为是有菌环境而戴着口罩的时候,程勇说你们戴着口罩和我谈,我都看不清你们的脸,是对我的不尊重,当时不过是他耍横的话,强行的要求,最后却是白血病患者们自己主动为他摘下口罩,这是大家对他的认可,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泪流满面的我,也是在这一刻,哇的一下哭出声来。想要别人尊重,得先做让人尊重的事。


一天天的秋老弟


演员徐峥是中国喜剧的代名词,而我认为他出演的最为出色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我不是药神》。

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累计拿下31亿票房摘得中国影视票房第八名桂冠,获奖无数。

“文艺工作者要做到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得文艺更加蓬勃发展。”往往一部优秀的思想文学创作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而《我不是药神》这一部电影作品正是如此,它同时反应了社会发展的弊端和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的悲惨生活。和《滚蛋吧!肿瘤君》不同,《我不是药神》更加现实,更加残酷,它将生死离别和人性选择都赤裸裸的撕裂在众人面前,让你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白血病患者的压抑与绝望。



《我不是药神》全片始终围绕着治疗白血病的“药”和最后被患者奉为的“神”进行描写。

开端,作为一个卖壮阳药的离异中年男,身上背负着事业不顺,家庭破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况,放映后徐峥被笑称是饰演“中年油腻男”的演员专业户,这样一个担负社会家庭重担的男人。在最初到印度贩卖仿制药只是单纯的为了赚钱,并没有过多道德的倾注,他将自己自豪的标榜为成功商人,奉行着卖药就是卖药,不讲感情。当获得丰厚的利润时,父亲十万元手术费有了着落;儿子的买鞋钱有了着落,连和自己前妻的离婚纠纷都有了撑腰的底气。程勇认为这一切来的很快。就像“病毒侵蚀身体一样”

而透过这丰厚的利润导演想让观众知道的是,中国白血病患者的人数众多,救病就是救命而救命则就是要倾家荡产。这一方面折射出中国医疗研究发展的落后,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足,导致“穷就是最大的病”。

执法者与“违法”群众的矛盾;道德与法理的矛盾;医药公司的多年研究与药品高价的矛盾撑起了整个影片。

而我认为一部影片的成功在于主角的内心成长。在后半段,程勇被迫将药厂卖出,他脱身于这个底层群众——盗版药——药商、执法者的复杂圈。抽身后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而昔日的好友却饱受高价盗版药的危害,但是为了活命人总要做些什么,有人愿意接受盗版药的治疗,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去贩卖,也有人愿意以死解脱减轻家庭负担。程勇的从“商人”到“神”的转变,在于好友的自杀离世,这时他终于明白只有活下去的信念才能救这些世人,这不仅仅表现程勇愿意铤而走险去再次贩药,而更在于他甘愿成为这些人的“信念”,这使得他自愿或不自觉的成为了指路的“神”。

这时,观众应该明白,任何事物无论新旧都有自己的“圈”,在这个“圈”里或多或少是封闭不透明的,有或隐藏着黑暗,也或蕴藏着世间的万分痛苦。


扮演程勇的徐峥在这部影片里献上了出色的表演,无论是落魄的坚守还是“黄毛”死后的爆发,表演的十分出彩。这不同于他以往的喜剧角色,一方面这次不仅有剧本还有原型人物无论剧本的改编是否有突破,而人物的塑造都必须符合当时的历史进程和人物关系发展,徐峥在人物塑造方面是出色的,而另一方面是人物的心理转变,就像是“药神”一样,是一个抽象的称为,无论怎样书写描绘他,这都需要落到实际的表演中。


多出的想法

“演而优则导”是影视行业的一个发展普遍规律,作为70后里一名响当当的大陆男演员,徐峥在荧幕上塑造了众多角色,包括在早期出演在神话和历史框架下的喜剧角色,无论是担任主角还是配角都能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而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影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峥抓住机遇成为欢喜传媒的联合创办人,成功从幕前转型到幕后。随后指导并出演了《泰囧》、《港囧》等电影,还包括备受关注的“囧”字系列又一部电影《囧妈》。

但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作为系列电影的《唐人街探案3》在关注度与影院预期拍片就显得引人注目。这两部电影都以外国为拍摄场景,而作为“囧”系列的公路电影和“唐人街探案”的悬疑喜剧片在观众心目中出现不同评分,这与徐峥一样作为演员向导演转型的陈思诚息息相关,不得不承认在电影指导方面陈思诚比徐峥更会抓住年轻人的“胃口”。在同时期准备上映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三部《唐人街探案3》出现了预售两亿的惊奇数字,而免费放映后的《囧妈》并未出现较好的口碑。


所以,我认为《我不是药神》是近些年来徐峥在荧幕上出演的最好的一部戏,票房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更是口碑。


会上岸


我最喜欢(我不是药神)

“穷”和“病”是贯穿全片的两个字。然而,最可怕的不是穷人吃不起药,而是在大病面前,所有人都可能变成穷人。对于渺小的个体而言,能做的可能只有两件事:1、工作再忙,也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千万不能等有钱了,再拿钱治病;2、无论心态多么佛系,也要想办法多挣点钱。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遇到只有钱才能解决的问题。

另外,不仅要靠实干勤劳致富,还要居安思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及家人买一份保险,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嘛。

当然,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政府发挥其统筹协调的作用,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及司法制度的建设。使其更加健全化、合理化、公平化。通过资源的合力调配和科学统筹,让更广泛的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沫沫啊


徐峥也是一个老戏骨了,他扮演的电影总体来说都是偏向喜剧类型的。我记得认识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那部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当时是春节时期看的,这部电视剧当时播放实在是太应景了,搞笑极了,我们一家人整个春节假期只要没事做都在刷这么剧。

不过,徐峥演了那么多电影,题主说的这几部我都看过,要说最喜欢,那就是《人在囧途》这个吧。

《人在囧途》是徐峥开创囧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经常看电影的都知道,系列电影一般都是第一部比较好看经典,囧系列电影也是,至少我觉得是第一部好看。《人在囧途》大概就是讲述春节前,大老板徐峥赶回家过年,在机场遇到王宝强之后,就开始倒霉不断,两人在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千奇百怪让人笑掉大牙的事。徐峥扮演的大老板,成功人士的形象也在这个途中当然不存,为了回家可以说倾尽了一切手段和办法。而王宝强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名豪爽的人,加上王宝强本身就带喜感的形象,所以这部电影拍得是十分成功。

至于我为什么最喜欢这部电影,那就是这部电影在后面所表达的关于人生的启示吧。电影前半部都是在搞笑,后半部才是他的意义所在。后半部徐峥回到老家了,见到了老婆,同时他在外面的小三也偷偷的过来准备给他一个惊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婆,一般人都是直接发飙。而徐峥的老婆发现了却不仅不发飙,反而用妻子该有的温柔给徐峥上了一堂课,她原谅了徐峥。这个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婚姻状况,男的成功了就喜欢在外搞,而作为妻子要守护婚姻,那就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当然,徐峥的其他作品也是很有看头的,喜欢喜剧片的,或者哪天心情不好了,就可以翻出来看看。


神剪影视


坐拥数亿财产的钟小年(徐峥 饰)意外遭人绑架,不得不在一位神秘人的操控下完 成一道道令人两难的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钟小年落入陷阱,不仅巨额财产被盗取、 濒临身败名裂的边缘,还将妻子魏思蒙(王丽坤 饰)牵扯进一个个险境。为了洗脱罪名, 救回爱人,钟小年在重重危机中与神秘人展开了一场关乎生死和救赎的金钱游戏。

坐拥数亿财产的钟小年(徐峥 饰)意外遭人绑架,不得不在一位神秘人的操控下完 成一道道令人两难的选择题。在选择的过程中,钟小年落入陷阱,不仅巨额财产被盗取、 濒临身败名裂的边缘,还将妻子魏思蒙(王丽坤 饰)牵扯进一个个险境。为了洗脱罪名, 救回爱人,钟小年在重重危机中与神秘人展开了一场关乎生死和救赎的金钱游戏。

《人在囧途》系列

第一部讲述徐峥过年回家,路上遇上王宝强,两人几经波折最终抵达目的地。第二部讲徐峥和黄渤为抢夺授权书去泰国寻找周扬,徐峥再次遇上灾星也是救星的王宝强,两人在泰国吃尽苦头,同时还要和黄渤斗智斗勇,最后发现油霸有问题而放弃推广油霸计划。第三部讲结了婚的徐峥为了与初恋女友幽会因为包贝尔的关系一路不顺,最后醒悟过来,放下了念想。

《搞定岳父大人》

作为心理医生的徐峥和女朋友要见未来岳父,结果居然是自己的病人,之前所有的准备都付之一炬。该片各种误会,各种巧合,开头有伏笔,片名又把所有的伏笔整合起来,看得津津有味。

谁才是真正的病人?又谁在催眠谁?不看到最后,很难知道答案。不剧透,看起来才过瘾。

《无人区》

徐峥为了钱凭着自己能言善辩帮盗捕国家珍禽阿拉泰隼并残忍杀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盗猎团伙老大洗脱罪名。然后从西北大荒开车返回的途中,遇到种种困难。该片揭露人性的丑陋。能上映很不错啊。

《夜店》

怪诞类喜剧电影。取景不多,一个超市拍出一部怪诞类的低成本喜剧电影确实难得。

《疯狂的石头》

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引发的一系列保安与盗贼的较量。最后假宝石被认为真的,真的被当假的使用。寓意很好。

《心花路放》

影片采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一个是讲黄渤妻子单身时的生活状态。一个是讲黄渤离婚后跟徐峥开启一段“治愈之旅”的故事。看完一脸懵逼,为什么妻子要和黄渤离婚?

《爱情呼叫转移》

男人的意淫片。徐峥人到中年,婚姻正经历七年之痒的考验。生活琐碎让他败下阵与妻子离婚。偶然的机会让他获得了一份能满足他愿望的神奇礼物。徐峥开始许下愿望先后和十二位性格迥异的女性有着十二段不同的经历,可最后他还是得不到幸福。

最喜欢的是 搞定岳父大人 。











文涛娱乐圈


我不是药神最贴近民生,看到了中国式悲凉,(我不想死,我想活,放了他吧),他给人们对活下去,带来了希望,流着泪看完的,有一颗没有泯灭的善心的人,都值得国人崇拜。



蓝宝石52668


我觉得电影《囧妈》是最好的。在这部电影中徐峥想表现的很多,母子关系,老一辈的婚姻关系,现代中年婚姻关系,裙带关系,出轨,不孕,搞笑,旅游等等。但其中能看到的最主要的是三种关系:

1)老一辈婚姻关系

妈妈在电影中说,她与爸爸文化背景不同,但并没有说具体怎么不同,猜测妈妈应该是下放知情,应该长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到村里后情窦初开,因为迟到,看了一场为自己一个人播放的电影,以为迟到的爱情终于到了。对方是一个流动电影放映员,在当年也是一份吃香的工作。猜测妈妈是一个强势的人,爸爸也爱着和宠着妈妈,为了爱情,妈妈在新疆多待了八年。然而由于两人的文化背景与家庭背景不同,猜测爸爸是一位知识和技能储备不多的老实人,爱喝酒,酒后会家暴,所以妈妈婚后生活并不如意。但在伊万眼里他看到的是,强势的妈妈去单位大喇叭里闹,害得妻管严爸爸在单位里丢人,这种控制让爸爸喘不过气来,最后酗酒加郁闷,早早去世了。但是,伊万在冰面上问妈妈,对于这段爱情不后悔吗?妈妈对他讲了名字的由来。他们最初的爱情,何尝不是甜蜜的:两人第一次相遇,一个夜晚,两个人,看同一场电影《伊万的童年》,而他们的孩子便叫伊万。

2)中国式母子关系

前面提到,当伊万大声控诉妈妈:强势的妈妈精神上控制着爸爸,爸爸郁郁而终,之后把所有的感情寄托都放在了伊万身上。在妈妈心目中,40岁的伊万依然还没长大,细节是被妈妈喂食小番茄,并且是明知道儿子在谈工作的情况下,这种妈妈无微不至地让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回馈“你别烦我了!好不好?”。伊万妈妈的控制欲,是所有中国妈妈的通病。自从当了爸爸妈妈就有了软肋,看到幼小的孩子,就想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就对“教育”失去了本质的认同,从而把孩子变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伊万是妈宝男吗?显然不是,他有主见,也有事业心。但是面对妈妈的时候一切都糟糕透顶,包括夫妻关系也糟糕之极。所以,从伊万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和爸爸的关系应该比妈妈要好很多。

3)现代中年婚姻关系

因为跟妈妈关系不好,所以,在面对处理和女性的关系方面,他显得方寸大乱。他明明爱着张璐,但又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是在电影最后,他对张璐表白,而是在离婚之前,我相信他们可能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其实《囧妈》和《港囧》一样,都表现了中年婚姻危机。


峰山紫薇


电影《人在囧途》和 《我不是药神》感觉比较好看。

人在囧途属于囧系列第一部,题材新颖,故事情节好,而且大明星比较多,整体感觉不错。

我不是药神属于题材很特别的电影,很少有类似电影,因此感觉也很不错。

囧妈感觉很差,我都没看完,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