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野钓水域广,鱼儿稀。应着重诱鱼。钓鱼应首重诱,再谈钓。

窝里没鱼,就别说钓,捞都捞不着。若能诱来鱼说明鱼有开口觅食欲望。所以,要钓鱼则需学会诱鱼!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一,窝诱

“要想鱼上岸,就得粮食换”。“钓鱼不打窝,钓得也不多”。充分说明打窝的重要性。那么鱼在水底靠什么觅食呢?

你窝料在这,鱼在那。鱼是怎么知道这边有吃的呢?靠的嗅觉。鱼的嗅觉非常灵敏,视觉只鱼觅食的辅助手段。因为鱼的眼睛是扁体,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

所以,窝料尤重味型,麝香传播远,麝香窝料便流行。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 可是不管哪种味道到了水中,便会随着水流,时间流失。越是松散,溶解性快的物质味道流失会更快。

很多人通过补窝来保持可持续性诱鱼。这有两个缺点,一则容易惊鱼二则窝料太多鱼吃饱了,不吃饵。很多厂家强调窝料的溶解性便是如此。

所以,窝料选择要选择溶解性慢,大块状,随着溶解慢慢释放味道的物质。比如,榨油过后的糠饼块。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 好糠饼呈金黄色,里面有小米,油糠,闻之有油香味。压制很紧用手搓不油糠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 鱼具店自制,纯糠,灰色或白色。圆环不平整,用手能搓下灰色的麸皮。很差。

类似糠饼类的窝料,在水中慢慢溶解,能持续的释放味道诱鱼,溶解物又能将鱼留住,溶解慢,鱼吃不饱。且不用频繁打窝惊鱼,成本也低。

二,饵诱

台钓讲究打些频率。搓饵一分钟三竿,五竿。拉饵讲究浮漂到位就抽。谓之“抽窝”。这便是饵诱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饵料有很多味型,腥味,香味,粮食本味,酒曲味,酸味,臭味!不同鱼种有各自喜欢的味道。草鱼喜发酵,鲤鱼喜欢腥,鲫鱼喜欢奶香,鲢鳙喜酸臭。

野钓一定要确定目标鱼,根据鱼种,大小,天气季节,选择饵料。多种饵料混合一定要分主味,辅味。如果你想开制一款万能饵,等待你的往往是空军。

饵诱,一定要确定目标鱼。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在黑坑,竞技时,散炮往往取得很好效果,在偷驴时上钩散炮,下钩软粘也有奇效。为什么?

散炮,干松装态饵。一入水便爆或者从入水散落到饵料到底,刚好溶解完。那么从入水点至饵料落底点会形成一个垂直的雾化带。随着水流这个雾化带还会扩大。

  • 味道在水中,空气中传播靠的就是溶解性和挥发性。雾化范围越大,味道传播越广诱鱼距离越远。不停的抽窝补充味道在水中流失,结合窝料颗粒留鱼特点,窝里的鱼只会越来越多。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万不可打窝后,挂坨饵在岸上死守。这是很多钓鱼人的误区。为什么拉饵容易上鱼,除了好入口外,它比搓饵更快挥发溶解,你会加快上饵抛竿的频率,诱鱼也就更快。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三,窝里有鱼,鱼不吃饵。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鱼来了,肯定有觅食的欲望。不可能是路过打酱油的。野生鱼不是养殖鱼,过的是半饥半饱的日子。为了找吃的会满水域寻找食物。

为什么河湾好钓鱼,因为地里位置原因使河湾里更能留住树叶,草根,草粒,微生物。为什么铧尖好钓鱼?因为鱼要会经过铧尖进湾寻找食物。为什么铧尖比河湾好?因为野生鱼总是游动的。这也是野生物比养殖鱼好吃的原因。为什么铧尖左边好过右边,因为鱼是逆时针游动的。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鱼进了窝,肯定会就饵。浮漂有微微动作,就是不入口。可能是线组搭配,调钓有问题。可能是太吵,可能不是目标鱼,不爱这种味型饵料。

鱼触觉,味觉非常灵敏。甚至不用入口经过触碰就能明白这种饵是什么味道。

野钓,你会诱鱼吗?窝诱你知道,饵诱呢?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大胆的判断是什么原因,线组大了换小就是,大不了切了。饵料不对,重新调整。太吵了,咱就屁都忍着慢慢放。

钓鱼嘛,就是不停的折腾,换钓位都是常有的事。如果,钓鱼时不折腾,上点饵抛竿后座在钓椅上玩手机,等着黑漂拖竿——那鱼中的傻子也不是成千上万的。到是有那么一两个,就看你运气好不好,碰不碰得上。

寒江于中山 2019.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