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杭州有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和临安人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正宗话梅


貌似杭州就这样。比如我们说瓶窑人不会说杭州余杭瓶窑的就是瓶窑人,良渚人,仓前人。临安人。余杭人,临平人,闲林人。不是我说我们这每个地方说话口音都不一样的。我本地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哪里人了。


feelsoclose1


说一下我的感受,母上大人杭州人,外婆杭州人,太婆祖上都是杭州人。所以对杭州的变迁还是很有体会的。以前说萧山佬,余杭佬,隐隐有一些城里和乡下的感觉。

杭州以前很小,出了城门都属于乡下地方。大概可以以话音来区分的。母上大人下乡插队在萧山,当时大家都削尖脑袋想要进城,做个城里人。那时候萧山人多地少,多是钱塘江里填出来的滩涂,也只能种种萝卜和陆麻。光靠种地大概要饿死。所以也促成了萧山人的经济意识。当时70年代,我妈所在的大队,已经有了一家皮鞋厂。当时就钱江一桥一座桥,从她们那里骑车到杭州要40分钟,她大队不少人又勤劳又有经济意识,礼拜天就把自己种的菜,用自行车驮进城里卖掉,因为城里可以卖的比较贵。当时有个城市户口和现在完全是两个概念,包分配工作,结婚包分房子,看病有医保几乎不用钱。

现在属于萧山人,余杭人看不起杭州人。以前萧山有很多做小企业的,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蓬勃发展了一阵子。外加几乎家里拆迁都有好几套房子和几百上千万的拆迁款。听说不少以前有本事转城市户口的,现在都好后悔。所以风水轮流转啊。


大锦鲤小锦鲤妈妈


杭州土著,往上翻三辈的那种,90后。在我概念里,杭州很小,内城在十门里,外城基本就是秋涛路,石祥路,紫荆港路加上钱塘江。从小耳闻萧山人看不起杭州人,大了后在网上就看杭州人萧山人之间的口水仗,就好像是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习惯。小时候坐火车在萧山(现在的滨江)全是大片农田,只到过了江才能看到房子,也不见得他比我们好啊,凭啥看不起我们嘞?我觉得究其根本,可能还是以前隔江分治,上八府和下三府没啥交流导致现在杭州人也更愿意接受余杭而不愿意接受萧山哪怕是滨江了吧。


用户7626436438709


看了这个问题,有点好笑,想到一句歌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记得我小时候讨论的是我们下城区怎么怎么样,你们西湖区怎么怎么样,哈!

作为杭州土著,谈谈杭州和下属县合并的个人感受。杭州首先合并的不是萧山,是三墩,余杭下的一个镇。当时杭州已无地可用,直观表现是市辖区内无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边发展的最好,顺势并了,无反弹。然后是滨江区,萧山的一部分,并进来时田地为主吧,拆迁赔偿的,按当时不错,也无反弹。再下去是萧山吧,萧山的当时的地位很高,全国县级市gdp排前几位的,心高气傲,不太看得起杭州(这个和昆山和苏州关系差不多),但是大势所趋,也给并了,其实从萧山官坊、民间抵触都较大。但是10多年下来了,无论是地铁、医疗,杭州对萧山都相对倾斜,3条地铁都经萧山,浙二、儿保滨江院等等,不过本身经济厉害,除了滨江区,融入感不强。不过可以反思下,最近几年为什么没有滨江、余杭发展快。余杭融入极快,从早期的城西,到良渚、临平,再到阿里巴巴那里叫啥?(求补知识)发展的很快。余杭对于杭州,就象鄞县对于宁波,基本就是包围。后来的富阳,临安,建区时间不长,看后面怎么发展吧,我估计还是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这条路,毕竟山区占绝大面积。想想临安天目山,居然撤县建区,这真是佩服。大杭州,20年后再看这问题,都是搞笑,大家会都是杭州人!

以上一点浅见,都是自己感觉,也没上网查资料,有纰漏请指教,勿喷,谢谢!


用户334579336401


以前有代沟能理解,反正萧山和杭州确实有,明明就在隔壁,方言差不少。萧山话和绍兴话一样,属于正宗本地方言,但杭州话不是。如果用方言说话,萧山人和滨江人可以无障碍交流,但是和杭州人说话就感觉别扭。当然现在都讲普通话,就没那么多事了。一口一个杭州人,萧山人,余杭人的,老一辈偏多,年轻人没那么在意


周贰不二


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说的,你非要说个所以然呢,会引起地方互相攻击,也没必要。从前确实萧山杭州互看不顺眼,但是现在的萧山人谁还没几个杭州朋友,杭州本地的谁又没几个萧山朋友。历史问题,现在的网友有几个人是真的经历过的呢?

就像台湾,香港,中国大陆一样的,我们本地人的思维是从小形成的,等过几代就不会有那么根深蒂固的思想了,毕竟时代进步,每个区之间都需要相互扶持的。

我们就是一直说,我去萧山,我去滨江,我去杭州,我去余杭。

如果是外地朋友,我们就会说,在萧山区,在上城区,在下城区,在滨江区,在余杭区。

没什么好争个所以然的,如果有一天外国人来怼我们中国了,大家还不都是中国人么。


孙富贵


因为以前的杭州城区很小哒,也就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几个区,就连滨江区都是后来从萧山划了一片地,成立的新区。

萧山,余杭,临安这些都是后面并进杭州的,当地人已经习惯了自称为萧山人,余杭人,临安人。


暖暖的阿恒


我在杭州呆过,有些想法。

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早一点,临安是近几年才撤市设区的。之前这三个地方都是县级市,而且发展还算不错,特别是萧山余杭,非常有名。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直到今天,杭州在不同场合,提到萧山余杭时,都会把这两个单独列出来,以示和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的不同,增加临安后,就是萧山余杭临安。也就是说,虽然同样是区,萧山余杭临安和其他六个区的待遇并不是一样。虽然看上去余杭区委书记和萧山区委书记还是杭州市委常委,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待遇还是老六区更好。

基于此,很多萧山余杭人都自称萧山人、余杭人,临安刚变区,自然更需要时间的积淀,没有那么快。


张杰谈史


现在萧山虽然是杭州一个区了,但区界非常明显,在湘湖,在白马湖等地界,蓝牌白字的“滨江”“萧山”标注非常明显。滨江区原来就是萧山的地界,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依然与萧山血亲相连,就是称呼也是旧称呼。有一次我在长河乘坐公交车114路,一上车司机就大声提醒说:“不去杭州,不到杭州”,我纳闷了,这不是在杭州吗?杭州市区的公交车,要去哪里呢?原来是公交车只到西兴大桥换乘站,不过钱塘江。这里习惯上把钱塘江北岸以里,才叫杭州。



燕留城


其实以前杭州城市很小的,江南方言多当时杭州话只限于城内,及西湖区的龙井满觉陇,翁家山。出了城就讲余杭话,钱塘江对面肃山讲的越语肃山话,现在又把临安归为临安区,他们又讲的临安话。听话音就可以判别是那里人,不过再过若干年后这种现象可能要消失了,很多小孩在校都讲普通话,反而当地的方言不大会讲了,长大后大家都讲普通话,就听不出是杭州那区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