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常年潜行的战略核潜艇不执行命令,该怎么办?

helo杨先生


战略核潜艇一般自持力在60-90天,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的俄罗斯“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自持力最多也只有120天,也就是说无论那一型战略核潜艇都无法常年潜航执行任务,必须定期回港补给、修正,

即便是核潜艇本身能够连续潜航,艇员也无法长期在水下执行任务,生理、心理上都不允许!至于问题中所述的战略核潜艇在任务期间不执行命令的问题,无外乎以下几种结果,一是叛逃敌国、二是回国受审、三是被击沉“台风级”战略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达46000吨、支持力120天,均为全球之最!

目前装备战略核潜艇的国家只有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现役战略核潜艇型号包括美国18000吨的“俄亥俄级”自持力约45天、俄罗斯46000吨“台风级”自持力约120天/24000吨“北风之神级”自持力约90天/13000吨“德尔塔级”自持力约80天、我国的11000吨094/094改型支持力约90天、法国14500吨“凯旋级”自持力约60天以及英国16000吨“前卫级”自持力约60天。上述任何一型核潜艇都携带有足以毁灭一个中小型国家的潜射弹道导弹,也是各国最为倚重的战略核打击/核威慑重器,对于这样的装备,什么人能够在上面服役?毫无疑问肯定是哪些经过层层选拔、审查,能够担当国之重任的精英!这些精英不只是个人能力、专业素质方面,在忠于国家方面更是不能有任何杂念!毫不夸张的说,战略核潜艇上的任何一名官兵都有足够动摇本国战略安全甚至人类文明的“潜力”,这样的人发生不执行命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在什么情况下会拒绝执行命令呢?首先要看具体是什么样的命令。一种是常规的战略巡航、核威慑任务,这样的任务其实是一种例行“工作”,任务航线提前规划,只需按照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范围完成巡航即可,如果拒绝执行这样的任务,那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轻者“一撸到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接触战略核潜艇,重则“军法处置”,而且还可能产生“连带效应”,周边关联人物以后就别想着能够安享余生了

航行中的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战略核潜艇主要任务是执行战略巡航,可没谁愿意看到其执行发射导弹的任务(试验除外)

战略核潜艇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己方遭到核打击或者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向敌国发射潜射弹道导弹进行核反击,这种任务可谓是“一击定乾坤”也是“一次性”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拒绝执行命令,造成的后果绝对不是个人的影响,是亡国灭族的严重后果!当然,即便是执行命令反击敌国可能也无法保证本国能够幸免于难,但是作为掌握保证国家战略安全国之重器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拒绝执行命令,本身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存不存在毫无价值!美国“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出水

国产096战略核潜艇发射“巨浪3”想象图

战略核潜艇虽然具有毁灭一个国家的能力,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看到其发挥这样的能力,其存在最重要的价值还是维持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威慑平衡、保持世界大格局的稳定。能够在国之重器的战略核潜艇上服役,对于任何一个艇员来说都是无上的光荣,也承担着国家的责任,在这样岗位上的官兵肯定不是“一般人”,拒绝执行命令对自己、对国家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没人能够承担的起!战略核潜艇每一位官兵都肩抗着国家安全

操作国之重器的人,必然是拥有匹配国之重器的素质!


威呐解析


核潜艇不执行命令?说不定你艇上最好搭档立刻拿起枪拘捕你,倘若你反抗,会被立即枪毙。核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在人员选拔上,忠诚是排在第一位的,为了防止部分人不执行命令,一艘战略核潜艇明里暗里都安排了监视力量,不可能一艘战略核潜艇数百人全部不执行命令的,只要还有一个爱国者,就能让潜艇故障甚至沉没,要知道每个岗位上都是专业人士。

假如即使真的整艘战略核潜艇都不执行上级命令,那么可以被视为叛变了,对于这样一艘叛变的战略核潜艇要投靠谁?没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不敢还要,有战略核潜艇的不会要,现在中美俄英法这几个国家,谁敢接收对方叛变的战略核潜艇?这要了几乎就是开战啊。投靠无门,天上大量卫星随时盯着你,无处遁形,总不能永远呆在水下吧,呆在水下,有昔日的兄弟们追杀,找个荒僻的地方上岸,然后把潜艇扔了?然后隐性改名的生活吗?那么你的家人父母怎么办呢?所以叛变的代价太高了,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没人那么傻。

有人说不执行上级命令,要挟上级,否则发射核弹?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核弹的发射不是那么容易的,现代核潜艇导弹发射程序复杂,最关键的发射密钥并不在艇上,在总统手中。所以题主所说的核潜艇不执行命令的情况只会在电影里,现实中式不会发生的。


军备时刻


确实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各国也都因此做出了相应的风险预案,现在各国对核潜艇这种战略级武器的文书限定就是严查进攻指令,这是为了避免擦枪走火造成全人类性的灾难。

现在核潜艇要发动进攻必须要层层核实,前后要经历十几个环节,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则发射指令将被拒绝,并中止攻击任务。一般来说想要对核潜艇发布作战指令必须要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以及最高统帅本人的签名。既美国国会的批准,美国总统的签名,以及美国国防部的命令,这三份指令会出现在同一份命令里,然后发送到核潜艇方面。在这个方面就已经有三个环节在里头了,一旦有一方的命令有问题攻击就会被取消并重新核实。

命令到达核潜艇以后,首先还得核实命令的真实性,这得需要正副艇长同时在场核实并且签署作战指令并下发给作战部;作战部则会有四人再次审查命令无误以后潜艇进入攻击状态,一般是到达距离海底180米以上海域,下潜或者上浮到30~80米深度,然后作战指令下达给潜艇发射员;潜艇发射员则按下最后的发射按钮,潜艇完成进攻全部流程,而这些环节只要一部分出错那么进攻命令同样会被取消。这是为了防止某些重要人员被收买或者胁迫后被启动发射按钮。

历史上曾经就有一次出现核潜艇艇长拒绝执行命令的事,这是古巴导弹危机时发生的事,当时的苏联最高指挥部曾给当时的苏联核潜艇下达了攻击美国东海岸的命令,但是当时的潜艇艇长拒绝了,他认为这会给苏联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该名艇长在潜艇返航时开枪自尽。


优己


战略核潜艇是一个国家海基核威慑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携带潜射核洲际导弹在海底潜伏,随时等待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毫不犹豫地向敌对国家发出来自地狱深处的致命判罚。当然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略核潜艇常年在深海远洋活动,天高皇帝远的,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执行上级的核打击命令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制约吗?

战略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肯定有一套科学严密的运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可靠、万无一失。首先,战略核潜艇虽然在理论上拥有无限续航能力,但是潜艇乘员的个人精力是有限的,在狭小密闭的空间里面,长时间陪伴着能够毁城灭国的超级大炮仗,这样的心理压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一艘战略核潜艇的战备值班周期通常不会超过三个月,完成任务以后就会返回母港进行休整,不可能常年在外晃荡。

其次,战略核潜艇的全体艇员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除了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外,还必须政治立场可靠、心理素质过硬。而且在每次出海执行任务之前,也有专门的后勤保障团队对艇员的身体、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那些不适合出勤的艇员就会被取消此次的任务资格,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战略核潜艇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发生事故甚至抗命哗变等恶性事件。

第三,战略核潜艇不同于战斗机之类的单人操控武器装备。战斗机只有一名飞行员驾驶,如果该名飞行员正好有问题,那么出现不执行命令或者叛逃等抗命行为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战略核潜艇上面足足有上百号人,就算个别人员图谋不轨,要想控制整艘潜艇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经过严格挑选的艇员同时大部分反水,不过这样的可能性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核大国发动核打击的规范流程,最高统帅部决定实施核打击以后,就会通过陆基的长波电台或者对潜通讯指挥飞机,向海底的战略核潜艇下达发射核导弹的命令,并授于核潜艇指挥小组导弹发射密钥和发射参数,授权核潜艇指挥小组发射核导弹。核潜艇指挥小组通常由多人组成,包括艇长、副艇长以及政委等等,总之发射核导弹需要多人同时参与,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的,能够起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

当然就算再严密的防范措施,也不可能确保绝对没有意外发生。2011年英国海军的机敏级核潜艇就发生了一名水兵利用换岗的机会,手持自动步枪向潜艇控制室内的战友开枪射击,导致一人身亡一人重伤的恶性案件,震惊了全世界。虽然事发之后疑犯被艇上的安保人员迅速制服,没有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但是英国海军核潜艇部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遭到外界的强烈质疑,这也是其他核潜艇拥有国家必须引以为戒的。


晨曦谈兵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核潜艇这种国之利器,怎可授之于人而无掌控之力?这种兵器把安全听命令服从指挥的希望,寄托在个人品质和素质上,本身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和政治素质极其幼稚!战略核潜艇出航,从技术硬件上来说,现代科技很容易做到在潜艇上安装自毁装置,出航期间的潜艇,定时被动接受长波或卫星发送的密匙电码还是可以的,接到电码后,艇上会有几个人,分头解密,再配合自己的固定密匙使用,无论几个人持密,也只需随机两个人的密码正确,就可以暂时解除自毁程序一段时间。这样做,当然也不是万无一失,一劳永逸,所以另一手也要硬,就是传统的人盯人,艇上人员配备,一定会有几条线,有明有暗还有半明半暗,虚虚实实,正常生活战斗不影响,但是谁有异心,必需串联艇上大多数人,然后才可能抗命,这时就麻烦了,全都互相怀疑,谁都不能信任,拿全艇死亡来劝导或威胁,都不敢确定有没有人表面很怕很配合,实际上憋着同归于尽呢。但凡船舶,别看一条船上都是生死战友,但是内部区分,舱面人员与轮机人员天生一对CP!

军舰人员配备,军官、水兵,指挥、参谋、损管、枪炮长,轮机长,水手长,都不是一条线出来的,连精神领域方面,都有政委或随军牧师来负责,对战略核潜艇来说,大家心照不宣,几乎所有人员,接受任务上艇时,肯定都还有一套保密不能对任何说的任务,抗命这种事,想做成,需要千辛万苦串通全船,但是想要破坏这种串联,只要一个人就够了,关键还不知道谁会破坏,怀疑的话全船都互相怀疑,这种怀疑本身,都足以破坏好容易串联起来的联盟,所以从人性上讲,串通全船抗命,没有可能性。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战略核潜艇常年游弋在海洋深处,除了总部,其他任何人都不清楚潜艇在什么地方。战略核潜艇是核大国三位一体打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帝有部电视剧叫破釜沉舟,在500英尺的海面之下,美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科罗拉多号接到了命令。从加密频道传来的信息命令他们向巴基斯坦发射核导弹,命令来自南极司令部,但这个频道通常只在美国白宫遭到毁灭时才会使用。指挥官要求确认指令,白宫突然下令解除他的职务。副指挥官接管了这艘潜艇,但他同样拒绝在未得到确认命令的情况下发射核弹,美国政府立即宣布科罗拉多号全体船员已经叛变,下令美军舰队对其实施打击。虽然故事最后全体舰员得以平反。

此剧中发射核弹程序是非常复杂的,首先舰长确认命令,然后就是过获得副舰长的同意后,打开潜艇内部的保险箱,保险箱有两道门,舰长和副舰长各自打开一道门,拿出发射核弹的指令,然后与命令进行对比,如果命令与核弹发射指令一样,那么,该舰将立刻发射核弹。但是本剧是因为核弹发射命令没有弄清楚,所以指挥官拒绝发射核弹。

但是在中国我相信,只要命令发布了,解放军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主权和人民的安全。


的幻想720


我很好奇题主常年潜行的核潜艇来自哪个位面,因为本位面核潜艇虽然号称续航力无限制(其实还是有限的,只不过在地球范围内太大了),然而由于补给品携带能力和艇员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限制,单次出航正常自持力一般也就是60天上下,极限自持力也就是70-90天(海上自持力记录是中国90天,连续水下航行自持力记录是美国人的83天,而且这种远航之后很多艇员是抬下艇的)

核潜艇虽然号称续航力无限,但是其自持力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潜航60天之后,艇员身心,潜艇携带的补给品都已经接近极限了,必须靠港补给并让艇员接受休整,所以除非全艇同意(大多数艇员实际上都有机会搞沉潜艇,只要有决心同归于尽)并且接洽好叛逃,否则不服从命令你不怕返航被秋后算账么?

除非像汤姆克兰西小说那样打算叛逃,否则不服从命令你就等着秋后算账吧


DDG的老船坞


呃……如果核潜艇全员叛变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其实别说潜艇这种出海之后基本就消失的武器系统,哪怕是飞机这种在地面雷达防空网络下时时监测,同时还有防叛逃装置的武器装备,飞行员要是不听命令,想开跑其实也开跑了。
图注:全世界最著名的叛逃飞行员别连科。


虽然“天真”至今也未发现核潜艇叛逃或者不服从命令的事故,但在1961年阿尔巴尼亚倒确实发生过常规潜艇叛逃的事件;

在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与阿尔巴尼亚关系恶化,前苏联截断了一切对阿尔巴尼亚的军事援助,同时想调回在1959年援助给阿尔巴尼亚的12艘613型潜艇,但阿尔巴尼亚扣押了所有前苏联提供的舰船和设施,前苏联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潜艇叛逃事件。

由8艘前苏联水兵控制的613型潜艇,秘密从阿尔巴尼亚“发罗拉湾”叛逃出海,在阿尔巴尼亚外海与前苏联特混编队回合,在前苏联海军的护卫下驶回前苏联,而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阿尔阿尼亚与前苏联的断交。

所以从实际来说的话,如果在外执行任务的核潜艇真的不服从命令的话,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图注:像《猎杀红色十月号》
这种事有没有可能发生还真不好说,但即使真发生了,估计各国也没啥好办法!

除非下令别的潜艇或者反潜舰船去追杀(能不能找到还不好说),不然真的没啥补救措施好想🙄🙄🙄


武备趣科普


您好,军武杂谈为您解答——锁定武器系统和相应关键设备,然后追捕该核潜艇。

战略导弹核潜艇最要命的地方就是其携带的大量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了避免发生核潜艇误射导弹,弹道导弹发射前要进行多次确认才能够发射。

当然,现在假设核潜艇不执行命令,那么我们就设定最坏的情况——核潜艇所有人员决定集体叛逃了。

战略核潜艇一般不会一直在水底下保持潜航状态,而是在事先标定的海域,按时上浮与后方进行联系。如果后方一直联系不上该核潜艇,就会派遣离该区域最近的舰艇前往搜查。更别说部分战略核潜艇附近会有攻击核潜艇护航,既是护航,也是以防万一。

除非这艘战略核潜艇一直在水底下潜航,不和外界有任何的联系。但是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你要叛逃的对象也不知道你是来头像的,只会认为你是来偷袭的潜艇,马上就会进行攻击,为了避免这种攻击,也为了提前和对方商定好条件,那就不可能保持全程与外界断连。

一旦与外界恢复联系,后方马上就能够对核潜艇的位置锁定,并锁死相关的设备,甚至提前引爆核弹头。

洲际弹道导弹在最后阶段都能够通过后方命令不进行起爆,更何况是区区核潜艇,到时候对方接收的,和可能就是一大堆马上爆炸的核弹头。


军武杂谈


这个问题本身就充满着违和。

与这个问题中情况相同的,是汤姆克兰西写的《猎杀红色十月》小说,以及肖恩.康纳利主演的同名电影。大致讲的是一艘苏联最先进战略核潜艇,

艇长和许多军官骗过了水兵,杀了艇上的2个克格勃,在美国人的配合下,成功叛逃美国的故事……没看过小说或电影的人,是否会觉得非常刺激?而美国人汤姆克兰西,作为一名军事小说名作家,不仅凭一篇大作赚了钱,还黑惨了美国的敌人苏联。

实质上,战略核潜艇不执行命令,甚至叛逃,可能性相当相当低。战略核潜艇,目前世界上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再加印度有。都是大国,本来就都不是等闲国家。战略核潜艇都是一等一的镇国神器,一艘艇上,最多搭载10几、20几发核导弹,配几十甚至200多枚核弹头。就说一般的战略值班,艇不会带满导弹,但也能随随便便摧毁几个、十几个城市。所以,每个大国,都会把最好的资源,最可靠的人,最完善的制度,去运作和监控战略核潜艇。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出政治问题呢?首先是几个公开原因:

1、任何国家的战略核潜艇,每艘艇都不会只有一队艇员。但所有干部、军官、艇员,都要进行严格的政治甄别,亲缘关系上溯3辈,社会关系查到小学同学,都不是什么问题。

2、给潜艇部队福利,一般也是最好的,吃穿用最好的、疗养院最好的、社会福利在军内也是最好的。比如任何国家,飞行员和潜艇兵吃的“空灶”、“潜灶”都是最好的。

3、通讯系统好几套,拖曳浮标通讯、拖曳通讯线缆、伸出海面的中频天线、卫星通讯、水声通讯等等,互为备份,有事直接及时报告。

4、命令下发,核武器的解锁、操作、发射,不仅有复杂的授权、密钥、保险硬件,有引信锁定、失效和自毁等手段,还有各种严格的流程。

这些其实都是媒体上报道过的,其实现实远比这些复杂,那本人还得报点料——

美国、苏联,核潜艇,乃至所有携带核武器的军舰,上面都有不属于海军的部队,进行看守。假设,所有电子系统和流程都失效,也基本不可能劫持核潜艇。冷战时期,不仅核潜艇,美国的航母、(衣阿华级)

战列舰、巡洋舰,甚至部分驱逐舰,都有核武器装备。上面都蹲着海军陆战队,一般是班组,持步兵武器看守核武器,以及舰桥。冷战时期美国弗莱斯彻、企业、小鹰、尼米兹级航母,均有2重2轻共4架攻击机,全天候在甲板备勤,准备携带核武器,进行核攻击。这几架飞机的核武器,都在临近甲板的舱室储备,海军陆战队一个班,也派人轮流,全天候守卫核武器。核潜艇更是这样,一般有陆战队班组在,陆战队和海军,互相监督,互为保险。

至于苏联,驻艇克格勃特工,并不是一人,也是一个班。而且,对于苏联战略核潜艇,在巡逻区游弋,或者重要演习、军事行动,全部都由上级军官驻艇。艇长一般此时,是没有决定权和指挥权的,只负责管理艇员队。《猎杀红色十月》小说中的主角,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941型,俄国人自己叫“战略导弹潜水巡洋舰”。比如这种艇,6艘都在北方舰队第18潜艇总队(18-я дивизия подводных лодок),相当于师。第18潜艇总队的上级单位,是第1潜艇区舰队(1-я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ая флотилия подводных лодок),相当于集团军。

1艘巨大的941潜艇在海上,带着核弹头,在巡逻区,随时准备打导弹。那么这时,潜艇总队的总队长、副总队长,或者参谋长,一般有一个一定在艇上。这个时候,就得听总队干部的命令,艇长等只是下级。但是这样军官们就多了,级别也高,就能相互监督。而有重要行动时,区舰队司令,或副司令,或参谋长上艇,那就得听区舰队干部的命令,但这时监督体系,就更加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