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是主权国家吗,它的政治形态是怎样的?

生话太容易了


巴基斯坦肯定是一个主权国家,而且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国家。相比较日本、韩国等国,巴基斯坦的主权更加明显,和印度差不多等同。

巴基斯坦是英联邦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巴基斯坦同英联邦的关系,更多的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什么实质联系。而英联邦的其他国家,最典型的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都是英国女王。但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不同,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总理为实权人物,但是国家元首是总统,并非是英国女王,尽管这个总统也是象征的。因此,谈到主权性,巴基斯坦比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国家更具代表性。


此外,巴基斯坦是一个地区强国,美国曾经是巴基斯坦的盟国,但是巴基斯坦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关系,而像美国的其他盟国那样,被美国所掌控。并且,美国现在已经放弃与巴基斯坦结盟,巴基斯坦受制于美国的机率,也就更小了。这一方面,巴基斯坦比日本等国正常,也比欧洲大部分国家硬气。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是一个伊斯兰信仰占主导的国家,军事实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不过同时,巴基斯坦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其国家形态基本和印度相同,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有着根本的区别。



历史上,巴基斯坦大部分时间和印度是一个整体。在印度末代王朝莫卧儿时期,以及英国殖民时期,巴基斯坦和印度主体部分都是一体的。英国殖民者退出以后,由于信仰不同,巴基斯坦和印度才分成两个国家。最初的巴基斯坦有东西两部分,涵盖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后,东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操作下脱离巴基斯坦,建立了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形态由此最终形成,并一直保持至今。


苏绽


巴基斯坦,全称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意思是“清真之国”)。是典型伊斯兰教国家,但并非政教合一国家,是多民族伊斯兰国家。在1947年的“蒙巴顿方案”中得以独立。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与印度,中国,阿富汗,伊朗毗邻。海岸线长980公里。首都伊斯兰堡,首都伊斯兰堡。 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东巴脱离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国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35位。人口大约两个亿。巴基斯坦与印度是生死对头,但和东方大国则是生死之交。三次印巴之战,都是巴基斯坦败北。所以让巴基斯坦对印度恨之入骨。而印度则始终认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他的固有领土,只不过被英国给分割出去。恢复大一统的印度是印度希望,但这仅仅是个奢望而已。注定无法实现。因为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地理名词。啰嗦地说了这么些,就具体说说现在的巴基斯坦。

真纳(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巴基斯坦的国父。他早年加入国大党,是国大党里面穆斯林派代表,因为在立国方式和体系上与圣雄甘地不合,而退出国大党,在印巴分治以后,真纳以一己之力将数以亿计的穆斯林从印度剥离出来。成立巴基斯坦国,成为首任国家总督。巴基斯坦伊斯兰逊尼派为主导的国家。巴基斯坦虽然是宗教至上的国家,但国家体系却是世俗国家,是多党制国家,巴基斯坦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但值得称道的是,巴基斯坦没有种姓制度。在巴国的国家政治体系里,有两大政治家族,一个是谢里夫家族,一个是布托家族,两个家族各出了两代父子(父女)总理。两个家族是既是巴基斯坦的巨富,也是政治世家,有意思的是两个家族彼此不对付,乃是世仇。而就巴基斯普通民众而言,贫富极为悬殊,富人广厦万千,数万亩土地,别墅佣人无数。穷人一个小布棚住着上下三代数十口人。农业是巴基斯坦的经济支柱。主要出口是小麦,棉花,遮糖,轻工业较为发达,但总体来说,属于欠发达地区,

巴基斯坦在2017GDP全世界排名39位

巴基斯坦的军队是在国家体系中是以一个极其特殊的方式存在的特殊群体,虽然在“宪法”的角度来说,巴军隶属于巴基斯坦国家,但巴基斯坦却历经了四次军事政变,分别是58年,69年.77年和99年。他们以“反腐”的名义推翻了合法的文官政府。而且处死过一个总理,但无论巴国民民众还是精英与宗教人士对此并不在意,而国际社会也大都可以接受。

巴国现役最高军事指挥是陆军参谋长(巴国在军事体制上效仿美国)。这一职务同时兼任总参谋长,他由总理任命和罢黜,实际上是和军方协商的结果,99年的军事政变就是由于总理解除陆军参谋 长引发军方不满而政变的。

巴基斯坦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分海、陆、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58万人。凡年满18岁的巴基斯坦青年必须服兵役3年,其中陆军50万人。陆军划归成编成9个军部、2个装甲师、19个步兵师。若干旅组成。空军拥有4.5万人,由若干战机中队组成,空军是巴军的骄傲。无论从作战水平还是人员素质都远胜于印度。
巴基斯坦海军拥有2.2万人。包括潜艇,各种驱逐舰18艘仅仅可以自保。

就巴基斯坦的国家而言,精英都存在军队而非商业和政府在部队,美国在巴基斯坦大使馆人数超过千人,且大部分都在搞情报,反恐,巴基斯坦是东西方文化交融地。必须要说明的是唐僧取经最后到达的就是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国家困苦民生艰难。恐怖主义横行。是目前巴基斯坦的写照。

巴基斯坦与东方大国,沙特关系密切。作为穆斯林世界唯有拥有核武器国家。在穆斯林国家具有巨大的声望。与美国关系一般(曾经很密切)。与印度的关系谁都知道。

有一部军事架空小说,描述印度一个礼拜攻占巴基斯坦全境。某国立即出兵,东西夹击直抵新德里,巴基斯坦复国。印度XX。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头条就有。希望巴基斯坦在将来的发展中,国运昌盛,人民幸福,东方大国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个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理论上来说,当今195个国家都是主权国家。福垊认为实际上一些主权国家还是有着浓浓的殖民国(附庸国、藩属国、卫星国)痕迹的,典型的像安道尔(西班牙国王、法国总统兼任该国大公)、塞浦路斯(南北受土耳其、希腊影响)、不丹(外交受印度指导)等。而且像美国在日本、韩国、冰岛驻军,尤其是冰岛规定其和平时期的防务由丹麦和挪威负责,总让人感觉有些准主权国家的味道。故而福垊认为三哥的死对头,龙哥的铁哥们——巴基斯坦,不仅是理论上的主权国家,更是实际上的主权国家。

在内政、外交上他独立自主,丝毫不用看谁的脸色和眼色行事。

什么是政治形态?

在某一特定的人类共同体中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形成的、以公共权力的建立与行使为核心的政治形式和政治生活的总和。

这段文绉绉的定义似乎很难理解,福垊认为所谓政治形态其实就是一个由谁治国以及如何治国的问题。在介绍巴基斯坦的政治形态前,福垊还是带您了解下巴基斯坦吧。

这就是老铁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Pakistan)全称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福垊想说的是虽然他挂名是伊斯兰但他并不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同样的,他挂名共和国,但也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这个福垊在政治形态中再谈。巴基斯坦的国名在建国新造的词,很有内涵。

第一、英语国名象征着五块土地的首字母构成:旁遮普省(

Punjab)、阿富汗尼亚(Afghania,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克什米尔(Kashmir)、信德省(Sindh)、俾路支斯坦省(Baluchistan)。

第二、Pak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的意思是圣洁、荣耀之意,而stan则是土地、国家之意。也就是圣地之意,可不是圣地亚哥哦。

巴基斯坦三面皆友,一面为敌。其西为伊朗、西北为阿富汗,都是亲如兄弟的穆斯林,其东北之国将他当成巴铁。巴铁正东就是他的死对头——印度。一直以来因为信仰和利益问题,尤其是在对克什米尔的争夺上,频频冲突,一言不合,就会擦枪走火。虽然两国时不时的紧张,但都是非常小规模的冲突,从没有引起局部战争,更多的时候两国颇有点冷战的味道。而且他同美国、俄国的关系都还不错。

巴基斯坦的面积在国际上排名33位,881913平方公里,其境内西高东低,东部为平原。2018年1月3日,其人口名列世界第五,共有212742631人,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以女性居多。2016年的数据女性占69.8%,男性占65.8%。2017年0-14岁,占35.4%;15-64岁,占60.4%;65岁以上占4.2%,可见巴基斯坦未来潜力很大,年轻人很多啊!其经济GDP排名64位,0.3万亿美元;人均GDP排名145位,仅有1629美元;2017年军费97亿美元,现役军人94万人;没有航母,但有核武,其核弹头120枚左右,但其射程、负载量、威力、精确度都不如印度先进;他有坦克2496辆,运兵车1605辆,火炮5000门,战机425架,军事力量排名第十七位。

巴基斯坦的政治形态

由谁治国

由谁治国也就是国体的问题,梁启超曾将国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很明显巴基斯坦实行的共和制,巴基斯坦设有众议院(下院)和参议院(上院),下院有342个席位,其中272个席位由选民直选产生,包括女性60个席位指标、非穆斯林10个席位指标。上院席位百个,由各政党按选票分配,议员不得拥有双重国籍。巴基斯坦实行多党制,其党派数量达200多个,主要有巴基斯坦人民党、领袖派、谢里夫派、正义运动党。

何治国

如何治国也就是政体的问题,梁启超将政体分为立宪与非立宪。巴基斯坦并不是立宪国家,他虽然在英殖民时期归属印度,但并没有将种姓制度拿来主义。巴基斯坦独立后,并没有呈现像俄国哥俩好的“兄弟”友好轮流的体制,而由两大家族所把持,而且他们斗得你死我活,但一直没把对方吃掉。因为巴基斯坦实行的是内阁制,在国内总理是实权,而总统权力较小。这两大家族分别是巴基斯坦人民党的大地主布托家族和巴基斯坦谢里夫派的大资本家所把持。他们不停的内斗,最终被人坐收渔利。这人就是正义运动党的伊姆兰·汗,他在2018年8月17日当选巴基斯坦总理。不知道巴基斯坦未来能因他而突破家族政治吗?


福垊


巴基斯坦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它的政治体制是半总统共和制,国家格言是团结、信仰、纪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国土面积目前为79.6万平方公里(不计克什米尔),人口1.97亿,全国民众95%信仰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会议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英联邦等国际组织。值得一提的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巴基斯坦是积极支持的,协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巴基斯坦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近代史上巴基斯坦与印度都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被统称为英属印度;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省的“蒙巴顿方案”。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一个自治省,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其中东部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克什米尔问题导致了三次印巴战争,目前约40%的克什米尔地区被巴基斯坦控制,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是印巴两国的核心问题。

巴基斯坦是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巴基斯坦议会分为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两级议会。国民议会经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遴选产生。巴基斯坦实行多党制,现有政党200个左右,主要的政党有:巴基斯坦人民党、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目前的执政党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总统是阿里夫·阿尔维,总理是伊姆兰·汗。巴基斯坦GDP总计3049.52亿美元(2017年),人均1570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

巴基斯坦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正规军分海、陆、空三个军种,现役部队58.7万人;预备役部队51.3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5000人、空军8000人;准军事部队国民警卫队18.5万人,边防部队3.5万人,巴基斯坦别动队2.5万人,海上保安厅约2000人。巴基斯坦国防政策的基本点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印度称霸南亚,争取同南亚小国加强军事合作,共同抗衡印度。


大秦铁鹰剑士


要谈巴基斯坦就绕不开军政关系,而从内部政治、反恐安全、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衡量,该国也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印巴分治后不到10年,新生的巴基斯坦就经历了重要领导人(真纳、阿里·汗)去世、内阁更迭频繁、制宪会议遭强行解散、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等一系列风波,使得这个独立不久的年轻共和国没能在第一时间建立起稳固的代议制政体。

1958年10月7日,时任巴陆军总司令阿尤布·汗宣布实施军法管制,从此巴基斯坦就进入了军法管制与民选政府交替执政的“怪圈”。粗略估算从巴独立至今,军政府统治期占到立国时间半数左右,民选政府差不多平均10年就会被兵变赶下台

相比党派纷争激烈的民选政府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区域政治,巴军堪称本国最团结、最有凝聚力、纪律最严明、最有战斗力且相对清廉的一个特殊阶层

。但凡民选政府上台后陷入腐败丑闻或执政效果不彰引发民众抗议,老百姓普遍会寄希望于军队“出手力挽危局”(这一点和穆巴拉克下台前的埃及十分相似,同样是民众痛恨当朝权贵而感激军队)。

所以,外界普遍感到巴军方在国内“很有分量”“说话更算数”,原因就在于此。但也正因为军方权力太大(据我的一个了解内情的朋友讲,虽然巴国家财政不富裕,但巴军的军费开支却“无限制”,公开发表的数字“仅供参考”),所以历届民选政府对军方都是“又恨又怕”,总是想方设法削弱军方特权。

但巴政坛“游戏规则”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虽然军方可以“干政”甚至直接掌权,却不可能永远推行军法管制(除了国内反对派,更重要的是西方指责和制裁)。这就涉及到了巴基斯坦的族群差异和地域之争——巴国内居住着旁遮普人、俾路支人、普什图人、信德人,早年还包括孟加拉人,这些族群之间无论文化、信仰乃至政治和经济联系都存在较大差异与矛盾。

尤其是旁遮普人(占巴总人口63%),长期掌控着中央政权并占据军队高层位置,全国60%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外国贷款也都被用于旁遮普省或乌尔都语人口聚居区。当年正是由于孟加拉人(东巴)长期被排斥在巴军政体系外,才引发了后来印度入侵肢解东、西巴的第3次印巴战争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巴基斯坦仍是一个农业国(吸收了全国47.5%的劳动力就业、外汇收入的42%依靠农产品出口),而旁遮普省的农业机械化率、化肥推广使用率、农村信贷发放额度都远高于其他省份,使得旁遮普地区农业发展速度始终居全国之冠。但此举真正惠及的并非普通民众,而是旁遮普省的世袭大地主、大商人,这2大利益集团组建政党并选出自己的代表争夺权力。

这种现象在巴国内政坛司空见惯,该国著名的2大政治家族——谢里夫家族和布托家族(都出过多位总理级别的国家领导人),就分别是旁遮普省、信德省的大财阀、大地主。他们既与巴军方有着共生互利的蜜月期,也曾发生龃龉刀兵相见。

巴基斯坦独立后虽实施过多次土改但都无疾而终,不合理的旧式土地占有制使得广大农民(占总人口66%)依旧贫穷,人均GDP到2017年才勉强突破1600美元

而城乡差别、现代教育缺失、区域发展不平衡、毗邻阿富汗战乱地带又进一步导致极端主义在巴最贫困落后的北方部落区和俾路支省滋生蔓延,迫使巴基斯坦在过去15年里花费超过1200亿美元巨额资金用于反恐战争,还付出了6.2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如此巨大损失对于外债高达600多亿美元、中央年度财政收入仅280亿美元的巴方而言显然是个沉重负担。2010年巴遭受罕见特大洪灾,又损失了460亿美元

此外,长期与印度保持战争对峙状态,也极大地消耗了巴基斯坦的国家发展潜能,其不得不发展核武自卫并长年维持一支逾60万之众的庞大常备军

实际上,对于坊间为巴基斯坦大量采购武器装备而欢呼的声音,小编不是很赞成,因为只有了解巴经济困难程度有多严重才能明白“勒紧裤腰带建国防,一建就是70年”实际上是一件很痛苦甚至相当糟糕的事情


网言军事


难道巴基斯坦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吗?我们先来看一下主权国家的定义,再来判断它是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简而言之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来源,也是对外交往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主权的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在国际法上,主权指的是国家的权力,在原则上主权是合法行使权力的根据,在实际上则是拥有行使权力的实际能力,外国政府承认了一个国家的领土也就承认了其主权。现今的巴基斯坦于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被绝大数国家所承认以及加入了绝大数国际组织,是名副其实的主权国家。

附图,巴基斯坦地图

巴基斯坦政治形态

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根据“印巴分治”协议宣告独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其中第三次印巴战争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

附图,印巴分治前

巴基斯坦实行两院制与多党制,分为参议院及国民议会。参议院有100名议员,国民议会有342名议员,其中272名由分区普选产生,60席为妇女保留席位,10席为非穆斯林保留席位,由各政党按普选得票比例分配。主要政党包括: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人民党、正义运动党(PTI)、穆斯林联盟(领袖派)、统一民族运动党(MQM )、 人民民族党(ANP)、伊斯兰促进会(JI)、伊斯兰神学者协会(JUI)等。

实际上,巴基斯坦政治由几大家族与军方共同掌控,伊斯兰宗教势力和军队是维系这个国家不解体的纽带。

巴基斯坦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联邦内阁由总理、部长和国务部长组成。地方各省接受联邦政府领导,但宪法同时规定实行省自治,受复杂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部族等诸多因素影响,巴基斯坦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巴基斯坦民族主要有旁遮普族(56%),普什图族(16%),信德族(13%),俾路支人(4%)以及来自印度的莫哈吉尔人,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附图,巴基斯坦主要民族分布

巴基斯坦不完善的政治制度导致政局长期动荡,军队也因此在政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出现政治危机时,军队更成为决定国家前途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于1958-1971年、1977-1988年、1999-2008年实行军政府统治,陆军将领阿尤布·汗、叶海亚·汗、齐亚·哈克以及穆沙拉夫先后接管国家政权。文人政府的不稳定和贪腐问题也一直是巴国内的焦点问题。 2008年巴基斯坦恢复民主制后,首个文人政府完成五年任期,这说明巴基斯坦能够通过选举方式进行权力之间的和平移交。

附图,穆沙拉夫

巴基斯坦自建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同伊斯兰国家、中国以及美国都保持着不错的的关系,但其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米尔问题)而多次爆发战争。

如何评价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文人官僚与军方之间有异常复杂的关系,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军事政变;同时与印度之间的深刻矛盾是巴基斯坦沉重的包袱,在与印度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的情况下,很考验巴基斯坦政府。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都使得这个南亚次大陆的第二大国在泥潭中挣扎。

欢迎交流与讨论!!!


我没忘记home


巴基斯坦当然是一个主权国家,它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人口接近2亿,拥有核武器,是南亚地区响当当的地区大国。

巴基斯坦这个词汇,在乌尔都语中意思是“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最大的民族是旁遮普族,此外还有图什普族,俾路支族,孟加拉族,锡克族和印度斯坦族。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

巴基斯坦人几乎都是穆斯林,国父是穆罕默德.真纳。当年印巴分治,按照宗教划分,巴基斯坦得到了穆斯林为主的西北部和孟加拉,后来孟加拉独立了。巴基斯坦对于查谟-克什米尔也有强烈的主权需求。为此和印度进行了战争。
(巴基斯坦地图)

巴基斯坦在远古时代就拥有了印度河沿岸文明。随后,来自西北伊朗高原的雅利安民族集团从这里入侵了印度次大陆,征服各地,建立了种姓制度。这里有成为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贵霜王朝的极东之地。

7世纪,阿拉伯人占领了今天的信德,木尔坦地区 这里有了第一批穆斯林。随后,更为尚武,强大的突厥游牧民族,以及波斯,阿富汗图什普人,蒙古人占领了这里,建立王朝。巴基斯坦这个西北部的前沿,几乎人人都是穆斯林。这里出现了加兹尼王朝,古尔王朝,德里苏丹国,以及更可怕的莫卧尔帝国。

18世纪以后,英国人通过多次战争,占领了这里,这里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直到印巴分治。
(巴基斯坦女兵)


英国在巴基斯坦留下了浓厚的印记。巴基斯坦的陆海空三军基本上是采用英国军事制度建立的。巴基斯坦的军官绝不会和普通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但由于巴基斯坦普通人大多贫穷,很多人把上大学和参军作为通往精英阶层的主要通道。巴基斯坦政界不乏出身平民的军人,比如前总统穆沙拉夫,叶海亚等人。

巴基斯坦军队装备不乏美制武器,美国是巴基斯坦主要的援助国之一,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财政援助。而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巴基斯坦的重要伙伴,在印巴战争中,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以及穆斯林都支持巴基斯坦。这些海湾富国还经常向巴基斯坦慷慨解囊,为他买军舰,买飞机,提供贷款,当年巴基斯坦研制核武器,沙特出力不少。

此外,巴基斯坦还是一个有核国家。其最大的假想敌是印度,在印巴边境,双方的对峙兵力高达两百万。
(巴基斯坦边境的哨兵)


巴基斯坦实行的是共和制。由总统和总理掌握国家大权,拥有两院。但和英国,印度一样,在巴基斯坦能够成为政治家,议员的,多数是世袭。毕竟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能拿出政治资本。

其中,谢里夫家族和布托家族最为显赫。前者立足旁遮普省,势大力沉。后者立足卡拉奇,有钱有势巴基斯坦虽然也出现过几位军人总统,但都需要讨好这些政治世家。如果你去单位应聘,你报出你的家门,只要是家门很高的,会被优秀考虑。而普通人,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据说,在巴基斯坦,小偷判刑比抢劫犯严重,因为他们认为,抢劫是光明正大的攻击,而偷窃见不得人。


朱兴子


简单易懂点回答一下吧!肯定是主权国家。

但是又是中东国家通病,离现代国家治理上严重不足,渐形渐远,虽然英国给了他形式上的民主制,有英国的形式,但无英国的灵魂。

家族世袭制,经济财阀制,年年都接受多国援助,自己还是一个产油国家,但几十年来依然穷困国家。

种姓制度依然如故,必然结果是阶层固化,失业严重,现代化与封建部落制并存,这样的国家能发展经济不遇瓶颈吗?

能升级转型吗?



随雨飘渺


《阿里·真纳的建国理想和巴基斯坦存在的悖论》

在《阿里·真纳和他的孩子巴基斯坦》里,我们曾以时间为轴线,讲述了阿里·真纳的成长历程,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他思想上的变化。

今天我们将讲述阿里·真纳心中理想的巴基斯坦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以及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存在上的悖论困局。

巴基斯坦国名的由来。

1940年,阿里·真纳领导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在拉合尔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拉合尔宣言》

这个著名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穆盟”谋求独立穆斯林生存空间(建立伊斯兰国家)的诉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有意思的是在《拉合尔宣言》中,穆盟表示要建立一个或几个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注意他们用的是复数。

值得玩味的是,到了发布《拉合尔宣言》的时间节点,“巴基斯坦”这个名字依旧没有出现。要知道,这时候距离1947年印巴正式分家只有六年的时间了。

巴基斯坦国名的难产,足以说明当时印度穆斯林各斑块,异质化巨大的特点。

这就是巴基斯坦的麻烦所在,她是这世界上少有的异质拼盘式国家,甚至“巴基斯坦”这个名字,都是一个精妙的文字游戏。

巴基斯坦(Pakistan)一词是在1944年被创造出来的,它是把五个区域的首字母和尾字母拼在一起构成的单词。

字母P指的是“旁遮普省”A是指“阿富汗尼亚”(西北边境省/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k是指“克什米尔”S是指“信德省”tan指的是“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

这个国名前半部分Pak,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为“圣洁”之意,stan在波斯语意为“国家”或者“土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了“圣洁的土地”之意。

这就是阿里·真纳的大麻烦,如何将这些差异巨大的地区,捏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是巴基斯坦建国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虽然为了统一战线,《拉合尔宣言》含糊其辞的用了复数,但心里很清楚,国家只能有一个,也必须只能有一个!

因为,如果体量庞大的印度周边出现几个穆斯林国家,那用不了几年,这些小国就会被印度一个一个吞掉。

阿里·真纳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即便1947年,巴基斯坦以一个国家的面目独立,到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东巴基斯坦都被印度肢解成为了独立的孟加拉国。

另外,1944年阿里·真纳已经68岁了,他知道自己得了结核病时日无多。

在建国的最后阶段,他拼尽全力以一种不顾一切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巴基斯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奔走各地不断和各个教派谈判、和各地方豪门势力谈判、和各大部落首领谈判,不断向他们妥协,满足他们的各种诉求。

“只有不断向内妥协谋取共识,阿里·真纳才能在面对印度国大党时绝不妥协。”

这样建立起来的国家是有巨大问题的,哪个教派在国家中占主导中央和地方权力如何平衡、豪门和平民利益如何划分,这些国家根本性的问题都被暂时搁置一边,因为阿里·真纳没有时间了。

作为一个拼盘国家的领袖,阿里·真纳最需要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可他手里恰恰没有军队,他所拥有的只有他自己,只有他巨大的个人威望。

所有人都敬仰他、爱戴他,所有人都不愿意去伤害这个七旬老人,都不愿意看到他被拒绝时暗淡的眼神,就这样他以一己之力建立了巴基斯坦。

阿里·真纳理想中的巴基斯坦,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以阿里·真纳所受的教育体系和他人生的经历分析,他理想中的巴基斯坦应该是一个

“穆斯林占大多数的”、“中央集权的”、“伊斯兰影响较弱的”、“英式民主的”共和国。

注意国家之前的四个漫长的定语,这才是阿里·真纳心中真正的愿望。

“大巴基斯坦”宣传画

首先、“穆斯林占大多数”是个既成事实。

为全体印度斯坦的穆斯林争取一块生存空间是巴基斯坦建国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这个逻辑基础,就根本不需要有一个“巴基斯坦”出现。

其次、“中央集权的”一定是阿里·真纳心中的夙愿。

因为印度不论土地面积、人口基数还是经济实力都远强于巴基斯坦,作为弱势的一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央集权,高效率的整合全国资源与之奋斗。

但可惜,阿里·真纳不具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基础,他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反倒是各教派、各大豪门、各部族手里有民兵。

当阿里·真纳把巴基斯坦建立起来时,只有信德省和旁遮普省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俾路支省和西北边省都是部族自制的状态。

所以,阿里·真纳不是凯末尔,巴基斯坦也成不了土耳其。

再次、弱化伊斯兰色彩,将其定位为文化和宗教特征是阿里·真纳理想。

阿里·真纳是一个穆斯林,是一个什叶派穆斯林,但不是所有穆斯林或什叶派穆斯林都是狂信者。

阿里·真纳深知用伊斯兰作为国家体制是一种很低效的运行方式,而面对强大印度的威压,弱小的巴基斯坦必须运行的有效率。

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在巴基斯坦太大了,阿里·真纳一个人力量完全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

另外,作为巴基斯坦建国的逻辑基础,阿里·真纳又必须仰仗伊斯兰教的势力,向他们妥协,满足他们要求。

再有一点,直到今天巴基斯坦存在上都有一个悖论,即“为什么要有一个巴基斯坦存在!”

如果巴基斯坦只是一个穆斯林国家,那它存在的逻辑性的有问题的。因为,巴基斯坦独立于印度的理论基础在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不能生活在一个国家”。

这就是阿里·真纳反复向底层穆斯林灌输的“你们是穆斯林,你们不是印度人!”,这个“身份识别”的概念是巴基斯坦建国的基石。

但事实上,生活在印度的穆斯林比巴基斯坦全国的人口还多。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建国的基本逻辑是个悖论,既然印度教徒能和穆斯林生活在一个国家,那巴基斯坦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

所以,巴基斯坦不但要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它还必须是个伊斯兰教法国家。

我们注意一下,巴基斯坦的全称是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全世界有57个国家指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或大多数民众信奉伊斯兰教,但国家名字冠以“伊斯兰”字段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

所有国名冠以“伊斯兰”字段的国家,都是“伊斯兰教法国家”,也就意味着国家宪法里会明确写上这样一条,“所有法律条款都不得与古兰经相悖”。

巴基斯坦只能用这种方式,标明自己的国家特点,因为印度无论如何不可能建立一个伊斯兰教法国家。

所以,阿里·真纳建立一个穆斯林世俗国家的梦想,只能是个梦想!当然了,伊斯兰教法国家之间也不一样,很显然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塔利班建立的伊斯兰国完全是两个概念。

目前的巴基斯坦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披着教法国家外衣的世俗权力国家”

,但教法国家的外衣绝对不能揭去。因为,这是巴基斯坦存在合理性的标识。

由此,当巴基斯坦建立起来后,它成了一个“中央权力暗弱”“豪门势力轮流坐庄”“联邦制民主的”“伊斯兰教法”国家

这就是那个,被我们成为“巴铁”国家的矛盾之处。

如果阿里·真纳能够多活十年,巴基斯坦有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我们假设,如果阿里·真纳不是印巴分治后13个月便匆匆去世。凭他无与伦比的个人声望和在第一次印巴战争中锤炼出的巴基斯坦国防军,他完全有可能将巴基斯坦改造成一个土耳其式的穆斯林世俗共和国。

因为,阿里·真纳是一个心态开放的世俗主义穆斯林,一贯坚持世俗的国家政治应该与个人信仰分开。

当巴基斯坦独立后,阿里·真纳任命的第一位司法部长是一个印度教徒,而巴基斯坦的第一部国歌也是一位印度教诗人写的

由此可见,虽然为了建立巴基斯坦,阿里·真纳不断强调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身份“区隔”,但从其本意上说,他希望他所建立的巴基斯坦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世俗共和国,而不是一个伊斯兰神权国家。

但可惜,历史没如果!

阿里·真纳成功的建立巴基斯坦,虽然他的孩子不是他心中理想的模样,但他没有时间了,只能不顾一切的现将这个拼盘拼接起来,至于各个碎片间巨大的裂隙,只能寄希望于后人来弥补了。

但可惜,阿里·真纳之后的巴基斯坦政治家,没有一个有能力改变现状。

1948年9月11日阿里·真纳去世,直到1956年,巴基斯坦连一部宪法都制定不出来。1958年10月陆军总司令阿尤布·汗发动政变接管国家,巴基斯坦进入第一次军管时期,阿尤布·汗也有幸成了“第一任被选举的总统”。

随后,巴基斯坦的政局进入了军政府和地方豪门,轮流坐庄的怪圈之中,直到现在。

这显然不是阿里·真纳想要看到的,但真主给他的时间就这么多,他所能做到也仅止于此。

但不管怎样,他的孩子巴基斯坦都成了印度次大陆,乃至伊斯兰世界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而他也得到了,包括印度人在内的南亚次大陆上广大人民的爱戴。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对于这个1947年才建立的国家,要评价它,定然离不开与它相爱相杀几百年的手足兄弟印度。

在1947年以前没有巴基斯坦这个国家,要谈论它只能从印度历史中去寻找,而不巧的是印度的历史就是不断异族侵虐征服的历史,历史混乱,没有较完整的史书史料记载,所以,印度和巴基斯坦没有历史可言。

评价巴基斯坦也不用去寻找它的历史,他们本国的专家都还一头乱麻,理不清。只好从近现代去横向与印度比较,一瞥它的状态,才能弄清如今它的形势,纵向就是从它建国以来到现在的经历了。

网上有句话说的好,印度是稳定的混乱,巴基斯坦是稳定的混乱。

印度是一个大杂烩的国家,印度教的种性制度和现代民主制度的杂烩,中央政府和地方高度自治各玩各玩的结合,一亿多高种姓的人和十几亿贫民的杂烩。

印度教的教义让那些低种姓的贱民从思想上就没有反抗之力,让贱民们过着畜生的生活还让他们相信这一世的苦难是为了下一世能投个好胎的赎罪。

莫迪的废币政策和税收改革,就是为了让中央政府能有更好的经济来源,抑制地方政府的乱来,可惜,只有废币政策成功了,因为在废旧币,造新币的过程中地方豪贵也能捞一把,而税收改革就触及地方高种姓老爷们的利益了,受到了阻力。

依然是中央政府的政令发出是一回事,地方政府执不执行,乱不乱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什么要说印度?明显是牛头不对马嘴。你错了。

巴基斯坦与印度就像是从同一娘胎出来,从小互相打架感情不和的兄弟,但却极其相似,毕竟是兄弟。两者都是从被英国打败的莫卧儿帝国,而后又在大英帝国殖民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世纪因一纸蒙巴顿方案分裂出来的。

印度有印度教,巴基斯坦有伊斯兰教,而且巴基斯坦是一个教法国家,意思就是他们不止有法律还有高于法律的沙里亚法。规定了百姓尤其是女性的穿着,长袍和包头巾。从穿着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巴基斯坦的女性倒没有阿富汗女性那般全身黑色长袍,包头巾,只露出双眼睛,她们有较现代的长袍,包头巾这个倒也不是太严谨的去做,但在巴基斯坦,女性穿着裙子抛头露面,一定会被认为是勾引男人的荡妇或是妓女。

由此看出,沙里亚法这种世俗法规比国家法律还要厉害,禁锢着国民的思想。巴基斯坦国内的塔利班恐怖组织也是较为活跃的,在2014年都还把国家高院给炸了。靠近中央政府的两个省还基本太平,但南部的省份部落,就不是那么安静了。

在巴基斯坦的最大城市卡拉奇,都还有较多的乞丐,大厦也只有区区的几座(十几楼那种),连我们国内某些地级市的都比不上。巴基斯坦稳定的混乱就是由此而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比印度还差劲,政令不出伊斯兰堡。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总体来说巴基斯坦是一个远远落后的国家,即使拥有核弹,国内的安全形势依然紧张,虽说拥有与东方大国和美国的良好关系,经济上的支持,基建上的帮助依然是紧巴巴的,思想文化就更不用说了,所有在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思想文化方面都比较保守极端。

境内有塔利班组织,但它依然是主权国家,没有像利比亚和叙利亚那样风雨飘摇,虽有沙里亚法,但也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其宪法上依然是民主选举的共和国。

巴基斯坦也有优点,那就是不如印度的人口多,制度禁锢多,也没有印度社会的扭曲与矛盾。巴基斯坦不比印度各方面的杂烩矛盾,外交方面也比印度聪明许多,与沙特外交很好,与东方大国和美国也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时不时的从两国购买军事装备。

巴基斯坦还是具有发展成为像斯里兰卡,沙特那些富裕国家的潜质,但前提是把国内完全安定下来和拥有一个超强执行力的中央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