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为何赶紧辞职下台?

玩转智能


民国大部分军阀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势力扶持,直系军阀的背后是英美两国,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的背后是日本。

在张作霖被炸死之前,日本人和张作霖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合作。郭松龄叛变的时候,张作霖假装许诺给日本人特权,日本人相信了张作霖的许诺,帮助张作霖挡住了郭松龄的部队,为张作霖翻盘赢得了时间。然而在郭松龄叛变平定后,张作霖没有兑现这些承诺,日本人多次派遣大使找张作霖交涉,张作霖是一个外交高手,他把日本人耍的团团转,始终没有让日本人占到一点便宜。

张作霖的狡猾激起了日本少壮派的极度不满,少壮派是日本军队里面的狂热分子,他们的侵略野心十分的大,做事从来不考虑政治影响。在张作霖遇害之前,北伐军已经进攻到了华北,日本国内还没有做好侵略中国的准备,这时候的日本非常需要张作霖活着。因为只要张作霖活着,奉军就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北伐军就无法完成国内的统一。

日本一直都有侵略中国的野心,他们最想要看到军阀们打的你死我活,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和平。

假如张作霖不死的话,那么以张作霖的枭雄作风,在奉军退回东北后,张作霖肯定要重新整军再战。东北是民国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凭借着工业上的优势,张作霖肯定还有机会再次出关。张作霖和北伐军拼个两败俱伤,恰恰又是日本人最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杀死张作霖绝对是一次错误的行为。

张学良晚年回忆张作霖遇害的时候,曾经评价说:日本人希望我们继续打内战,但是日本人又痛恨他(张作霖)。因为张作霖活着对于日本人没有多少坏处,张学良一直都不明白日本人为何要杀死张作霖。实际上暗杀张作霖的命令并不是日本首相和天皇下达的,而是一群日本关东军军官绕开陆军部,私下密谋实行的这场暗杀。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上方传来了一声巨响,一代枭雄张作霖被炸死在皇姑屯。事后日本陆军部查明了事情的真相,田中内阁想要审判杀死张作霖的凶手,张作霖遇害前是北洋政府的领导者,杀死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已经违背了当时的《国际法》。田中内阁审判凶手的提案遭到了陆军部的反对,陆军部不承认日本关东军杀人,田中内阁不堪压力,只能放弃了审判暗杀张作霖的凶手。

张作霖遇害之后,张学良从前线回到沈阳,日本人派出代表找张学良交涉,想要让张学良领导东北独立。张学良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公开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关东军之所以杀死张作霖,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东北混乱起来,然后关东军趁机侵占东北。然而张学良顺利接管了张作霖的地盘,并且公开宣布东北易帜,打破了关东军侵占东北的设想。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首相和陆军大臣先后辞职谢罪,杀死张作霖的几个主谋也都受到了处分,不过在侵华战争爆发后,这些人又重新被重用。


历史总探长


张作霖是当时的中国元首,刺杀一个国家元首的行为,触犯了国际法、战争法则等等,在舆论上处于劣势,在张作霖被刺杀后,东北易帜,使得日本军政各界谴责追查杀害张作霖的真凶,田中内阁政府因此垮台。

说起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非常的蹊跷,当时张作霖可以说是中国合法的首脑,而日本关东军在没有通过日本本部许可的条件下,率先对张作霖下手,事先没有准备好太多的舆论工作,直接导致当时参与此案的很多日本人被迫下野。张作霖为何被炸死以后,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赶紧辞职下台,这是肯定的,刺杀国家首脑,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日本田中内阁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因此,被迫辞职,直接导致田中内阁垮台。

前有狼,后有虎,张作霖还是上了那趟慈禧太后的专用列车

这场震惊中外的刺杀事件,是由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一手策划的,由秦真次、土肥原贤二、村冈长太郎等特务机关一手执行的刺杀行动。

  • 这场刺杀行动的背景

当时国民政府正准备对张作霖进行讨伐,军队已经到达京津地区,身在北京的张作霖下发撤退命令,跟随他多年的部下都要回到奉天。

而为此,日本在青岛也派出了大量兵力,希望可以帮助张作霖,而张作霖并没有领情,直接向会谈的芳泽下了逐客令。

不能为我所用,日本人想更快的政府东北地区,当时的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策划在张作霖返回东北的时候,在路上下手,杀掉张作霖。

  • 过程

1928年6月3日晚6时,张作霖离开北京,乘坐专车准备回到东北。

据当时的情报,日本确实有刺杀张作霖的企图,但是防不胜防,最终还是在皇姑屯,上演了悲情一幕。

4日清晨5点左右,当专车通过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日本关东军东宫铁男按下炸弹按钮,当即,张作霖被炸,后来,奉天省长赶来的时候,张作霖已经断气,但是,秘不发丧。

  • 结果

对于日本首相来说,炸死中国首脑,这可是要让日本人和奉天百姓为敌,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剩下的只有武装侵略一条路可以走。

因为国际局势,政府希望能够缓和当时的局势,首相田中义一被迫辞职。而当时最主要的,还是政府对于军队的管控能力不够,乃至日本军国主义渐行渐远。

从张学良到东北之日起,这笔血债就已经结下了。东北易帜是什么概念,就是东北永远不会独立,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日本人想把东北从中国的版图中抹杀,东北的百姓不会统一,数十万东北军将士更不会同意。

服从中央,东北易帜,是最好的选择。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张作霖遇害身亡的时候,日本内阁首相叫田中义一,田中义一曾经担任过日本陆军大臣,他在对外策略上提出了“满蒙分治”的口号。“满蒙分治”就是要把东北和蒙古从中国划分出去,田中义一的这一主张需要一个代理人来实施,而这个代理人的最佳人选就是张作霖。在张作霖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时候,田中义一曾经在日本军队的枪口下救出了张作霖,因此可以说田中义一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两个人私下里的关系也非常好。

田中义一上台的时候,英美两国支持的蒋介石北伐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田中义一内阁一方面要求张作霖退回东北,另一方面则积极策划“满蒙独立”,想要让张作霖在东北地区建立独立的国家。,以便于日本对东北进行控制。张作霖一方面想要获得日本人的援助,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当汉奸,因此张作霖始终没有答应田中义一的要求。

在郭松龄叛变的时候,张作霖就曾经答应给日本人很多特权,但是在郭松龄叛乱平定后,张作霖又采取了“打太极”的方式,对于这些许诺既不承认也不反对,让日本人感到十分的无奈。张作霖的狡猾激起了很多日本少壮派的不满,特别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些军官更是想要杀死张作霖。日本关东军曾经想要把张作霖的奉军缴械,但是无奈张作霖在东北有几十万大军,日本关东军的人数只有东北军的1/10左右,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并不大,因此日本关东军并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关东军便想要绕开日本内阁和陆军部,直接将张作霖杀死。在日本关东军策划杀死张作霖的时候,田中义一并不知情。1928年关东军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田中义一听到消息后十分的愤怒,想要处置日本关东军的军官。而日本天皇和陆军大臣则否认日本关东军的军官暗杀了张作霖,田中义一只能更改的报告,为日本关东军的军官进行开脱。早就对田中义一内阁不满的日本天皇借口前后报告自相矛盾,将田中义一赶下台,田中义一被罢免后,日本陆军大臣也被迫辞职,就这样张作霖遇刺案最终不了了之。


军武小咖


其实没有那么快,皇姑屯事件发生都一年多了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才辞职下台的,不过他的下台确实于这次事件有直接关系,其中曲折请听吐槽机慢慢道来。

皇姑屯事件背景——受挫的殖民扩张

从本质上说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的军阀混战应该算一种代理人战争,那帮军阀虽然多少都知道点民族大义,但个个离不开外国势力的支援。比如1924年割据初期的时候,奉系身后是日本,直系身后是欧美,国民革命军则有苏联支持。

但是随着势力消长,外国势力的支持也混变化,1926年张作霖出关的时候取得了欧美、日本的支持。出关后他进展神速,很快成为中国名义上的元首。但这个颇有点民族主义情结的军阀却开始对日本阳奉阴违,不太想出卖主权利益。

到了1928年4月,常凯申队长再次起兵北伐,和奉系军阀打成一团。在山东鬼子甚至亲自下场制造了济南惨案,于是明白事儿的常队长下令北伐军绕开山东,同时引来欧美各国干涉,最后又发表了不会进攻东北的演讲,确实刀切豆腐两面光,谁都不往死里得罪。

皇姑屯时间背景——总归要侵略的两派

自觉权益受损的鬼子在这个时候分成了两派,以关东军为代表的急侵派主张直接缴械东北军,强行占领东北。反正张作霖也不听话,与其找代理人那么麻烦,还不如自己抢地盘划算。

而以首相田中义一为代表的缓侵派则认为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已经开始兴起,此时日本不宜直接下场,还是用代理人的方式徐徐图之稳妥。于是田中否决了关东军的提议,还借给张作霖一笔贷款维持军需,当然,贷款是有代价的。

然而张作霖并没有抵挡住北伐军的进攻,鬼子这笔投资又打了水漂,于是关东军内以河本大作为首的激进派决定刺杀张作霖。以此打乱东北军的指挥系统,大范围制造混乱,为直接入侵制造条件。

事件过程

1928年6月3日,觉得打不过北伐军的张作霖向常凯申通电求和,并于当晚乘坐火车离开北京,准备返回沈阳。行前他几次故布疑阵,变换登车时间,希望能够确保安全,哪知早把东北军渗透成筛子的鬼子根本瞒不过。


6月4日凌晨5点30分左右,专列行驶到沈阳三洞桥附近时被炸毁,张作霖被甩出车外身受重伤,被人抬回大帅府后于21点30分去世。但老辣的张作霖并没给关东军任何机会,帅府一直秘不发丧,等到了张学良回归。

河本大作等人最失算的地方在于低估了刺杀事件的影响力,一国元首被公然刺杀不止震惊了国内,连海外各国都被吓懵逼了,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东北。而且这帮家伙事前没有通知日本内阁,首相田中也完全处于懵逼状态。

汹涌的余波

其实在河本大作制定暗杀计划的时候也想到了找个背锅的,他选择的正是常凯申上将,反正你们正在打仗,出这损招也正常。所以他们找来了三个大烟鬼穿上北伐军的衣服,扔在了铁路边,想着爆炸时一起炸死,栽赃工作就算完成了。

可万万没想到其中一个大烟鬼命大,在爆炸中幸运的活了下来,直接去找到张学良把这事儿捅出去了。愤怒的小六子彻底断绝了跟鬼子的合作,开始着手准备易帜统一,鬼子等于偷鸡不成还蚀把米。

而事件真相的调查也在国际关注下展开,田中义一就此成了钻进灶坑里的耗子。最开始他想借这个事情打击关东军,主张严惩相关人员,奈何扯不过人家陆军,去昭和添黄那边也被喷了一脸口水,让他重新调查。

折腾了几个月后他又去找添黄汇报,这次他还是想惩罚相关人员,只是程度轻一些。这货告诉添黄虽然没有确凿证据是关东军干的,但是那毕竟是他们防区,还是得负点责任的,好歹给国际舆论点交待。然而添黄表示“这和你之前说的有区别吗”?言下之意就是这点责任也不认。

苦逼的田中只好又出去折腾了几个月,然后再次去找添黄,这次他表示暗杀是北伐军做的,咱们没啥责任。然而添黄那孙子又说“之前你为啥说我们有责任”?据说田中当场就哭了,没有这么玩人的吧?

被在野党、关东军加添黄三大傻鸟夹击的田中义一终于疯了,这货在1929年7月2日提出辞职,回家玩蛋去了。可是那帮更疯的鬼子明显不准备放过他,当年9月份他突然死翘后,在东京流行起一个传言,相传前首相大人以65岁高龄与三俗少女裸身狂欢,最终因马上风而爽死,当真可喜可贺......


总结起来吧,当时鬼子首相下台虽然跟皇姑屯事件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本质上他的辞职原因是鬼子国内的急侵派压倒了缓侵派,不代表他们良心尚存。至于陆军大臣白川义则,这货完全是因为首相辞职自动下台好吗?跟皇姑屯事件更没关系。


历史吐槽机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军阀,被称为东北王,巅峰时期成为海陆空军大元帅,进驻北京,统辖全国,手下数十万士兵,更实在东北兴建兵工厂,开采挖矿,兴建铁路,一方面不得不依靠日本人,另一方面又与日本人斗智斗勇,积极维护国家统一,但是最后被日本军国分子炸死,那为什么炸死张作霖后,日本首相跟陆军大臣要赶紧辞职下台呢?

张作霖命丧皇姑屯

日本一直对中国的东北三省存有觊觎之心,东北的铁路、矿产、肥沃的土地,以及幅员辽阔的大地,都让本土资源贫乏的日本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而当时在东三省的关东军只有几万人,无法掌控庞大的东三省,于是,他们扶持了张作霖,本以为张作霖会甘心的听命于他们,但是在日本人给张作霖建好兵工厂,学校,挖矿场,铁路等让张作霖的人翅膀硬了以后,他们发现,张作霖不听话了,无论关东军以什么接口,什么方式,想要控制张作霖,取得东三省的掌控权,张作霖都不会让他们得逞,于是,关东军内几个狂妄分子河本大作,土肥圆等人,

没有请求命令,直接准备搞死张作霖,然后再找一个听话的亲日分子来代替张作霖的位子,便于掌控,于是在张作霖由北京返回关内丰田的火车上,预先埋好的400斤炸药,将张作霖炸死。

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赶紧下台

因为关东军的这次行动并没有事先请示,日本作战部,军部,甚至是日本天皇都不知道,但是由于炸死张作霖这一消息迅速扩开,引得国际舆论大热。而当时日本陆军部和政治党派之间的矛盾也由来已久,所以这件事一发生后,日本的其他党派实力就集中向日本军部,以及内阁发难,矛头首先直指河本大作,但是由于当时军部很多都是狂热分子,很多都支持河本的做法,所以内阁不得不出来替河本开脱,但是一眼就被政敌识破,当场揭露,所以为了平息舆论,

日本首相赶紧辞职下台,而同时,由于当时日本在国际舆论中也口诛笔伐,为了平息舆论,不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不少陆军大臣也相继下台。


丫丫说史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在经过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埋下的火药炸翻,张作霖也在这起事件中身亡。

当这起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策划的谋杀事件,传回日本国内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十分震怒,他接连感叹:“一切都完了”。

“陆军干出这种事来,将使我们的一切计划化为泡影!”

同样震怒的,还有昭和天皇,天皇在意的当然不是张作霖的死,而是谁未经他许可,就擅自策划了对张作霖的刺杀。

1、出人意料的结局

昭和天皇的愤怒配上首相的愤怒,两人下定决心要彻查此事,好找到是谁胆子这么大,敢做这种事情。

调查出来的结果,让田中大为吃惊,竟然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一手策划。

田中很愤怒,他向天皇报告了这件事,并且表示一定会对河本军法处置。

但田中这个举动碰了石头,陆军中少壮派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加上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及陆军上层人物荒木贞夫联名反对田中的提议。

面对这些位居陆军高层的实权派,田中怂了,他选择了妥协。

于是,在第二次给天皇的上书中,田中写到:此事和陆军无关,是南方革命军干的

昭和天皇这下子更生气了,你是把我当傻子吧,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操作真实秀。

感觉被田中当成傻子的天皇,把怒火发泄到了田中身上,1929年7月2日田中被迫辞职。

2、田中和张作霖的关系

田中义一和张作霖之间,是救命恩人、朋友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同时张作霖也是田中策划从中国分裂东北、蒙古的重要棋子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和田中义一都还未成长起来时,张作霖率领的土匪被日本人抓住了。

由于当时正处于日本的国运之战时,日本很敏感,把张作霖当做了俄国探子,打算枪决示众。

危难关头,是时任陆军参谋的田中义一向福岛安正少将求情,才保住了张作霖的性命。

两人自此之后,多次合作,关系融洽。

谁也不知道,仅仅二十年,张作霖就成了东北王,手握三十万大军,坐拥中国最先进的兵工厂,硬是让日本在东北限制住了。

按照田中义一的布局,他试图拉拢说服张作霖,帮助自己完成分裂任务,所以河本大作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理想破灭了。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1928年6月4日,由于前线战事紧张,张作霖被迫退往奉天统筹大局,在返回奉天的路上,正是经过皇姑屯这一段时,铁轨突然发生爆炸,与张作霖同车的人不少当场死亡,即使是张作霖,也在爆炸中仅剩一口气。

如果仔细分析当时日本方面局势的话,就能发现,其实日本内阁一直都不太想要与中国开战的,日本内阁的想法是韬光养晦,先发展。与此同时,日本方面的激进派则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日本激进派主战,希望通过战争侵略中国,甚至将爪牙伸到整个亚洲大陆。

从表面上看,之所以会出现陆军大臣以及内阁首相下台这种情况,原因无他,主要原因便是日本不同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

彼时的张作霖,作为奉系军阀的头领,已经占据了北京,可以说,在中国范围内,张作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但张作霖再是风云人物,也不过是中国军阀之间的事情而已,对于日本人来说,张作霖只不过是和平侵略中国的一个傀儡而已,尽管是个傀儡,但张作霖却也一天比一天不听话。

张作霖之所以能够成为东北王,这与日本人在其背后的大力支持不无关系,直奉战争日本人曾经给过张作霖巨大的帮助,郭松龄反奉时,若非日本人的大力帮助,或许张作霖都可能挺不过去。对于日本人来说,张作霖虽然在中国位高权重,但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炸死张作霖的行动,并非日本内阁方面下的命令,而是关东军中主战派的擅作主张,作为实施者的河本大作,更是如此,其实无论是这一次张作霖被刺杀,抑或是后来的九一八事变,都有关东军自作主张的意思。

彼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当即向天皇提出了不满,提出这件事是军部的擅作主张,但后来迫于国际上的压力,田中义一又表示并不知道到底哪一方势力才是这件事背后的始作俑者。

因为这件事,盛怒的日本天皇直接将田中义一与日本陆军高官纷纷下放,明面上是日本天皇迫于国际上的压力,被迫将这些人下放,实际上,下放他们也是天皇的手段之一。

有人说河本大作刺杀张作霖其实就是昭和天皇暗中指使的,不管真相如何,这件事以后,日本高层又一次大换血,激进派的势力更加强大,一直到1936年广田内阁上台,日本正式法西斯化。


魏青衣


1927年4月17日,日本陆军大将田中义一组建了政友会内阁,田中义一兼任外务大臣,陆军大将白川义则为陆军大臣。田中义一一上台就召开了东方会议,提出了所谓的“田中奏折”。田中义一的其中一步就是侵占中国的东北。



东北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地盘,日本政府的目的是扶持傀儡政权张作霖,使其控制中国东北。但是张作霖明里答应,暗地里却不合作。而日本军人却主张干掉张作霖,从而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关东军中的激进派军人河本大作亲自策划了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的昭和天皇报告说制造皇姑屯事件的犯人为日本军人。首相田中义一的做法很快得到了批评,认为陆军出身的田中义一不为日本军人说法。迫于日本军人强大的压力,田中义一推翻之前的报告,并报告日本昭和天皇,皇姑屯事件的真正主谋不是日本军人。

田中义一两次报告的巨大出入,激怒了日本天皇。日本天皇的震怒对于田中义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以田中义一为首的内阁并没有维持多久就垮了台。


历史军魂


导读:这个问题非常有欺骗性:其实虽然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辞职下台和张作霖被炸有点关系,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日本统治集团高层的颞部纷争造成的。说白了,就是日本天皇以这个为借口和理由对当时的首相田中义一和陆军大臣解职。

张作霖被炸的历史背景

首先咱们现说说张作霖,如果咱们听过单田芳老爷子的《乱世枭雄》那么我们基本就知道张作霖从干保险队的时候就和日本人有接触。当然那个时候是日俄战争前后,日俄双方都需要当地的大小土匪武装帮助自己控制地方。

当然随着张作霖的步步高升,日本也加大了对他的拉拢和资助。其实这个时候的日本估计资助的也不是张作霖一个人,这跟现在的风投类似。多方下注,如果有一个能做大就有机会从中获益。但是张作霖多精明,如果不是必要基本都是把日本人的糖衣吃进去炮弹吐出来。并且嘴上一个劲的应承,就是不卖国。

当张作霖经过直奉大战坐上北洋海陆空三军大元帅的时候,日本加大了对他的压迫。尤其是在在北京,日本公使希望他接受日本在东北开矿和修铁路的特权。张作霖虽然作为军阀办过很多坏事,但是坚决不卖国。日本首先田中义一和张作霖死角还是不错的,况且在两次直奉战争以及郭松龄叛乱的时候日本人都给了张作霖巨大的支持。所以田中满以为张作霖会答应日本的条件的。但是当张作霖坐专列返回奉天的过程中,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中的激进派军人河本大作炸死。


皇姑屯事件后续

其实这次炸死张作霖并不是日本官方的行动,日本二战前盛行下克上的传统。那就是现干了再说,河本大作就属于这种情况私自所为(也有人说河本大作是日本天皇的人)。总之张作霖被炸死之后,情况并没如同他们之前的设想东北陷入崩溃。反而是少帅张学良迅速接管东北,并在之后易帜。

先说张作霖被炸死以后,舆论涛涛。日本做了事情却没有收到预计的效果。日本天皇下令调查,结果首相田中义一很愤怒提交的报告说是日本陆军中的关东军负责策划实施的。你也许觉得这个名字耳熟,没错这个老鬼子就是那个提出以朝鲜为跳板,先占领满蒙再占领中国的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的起草者田中义一。他认为是日本关东军坏了他的事,所以向天皇告状。


日本陆军对田中首相非常不满,说这不是他们陆军干的,是河本大作自己的行为。也有一种说法是河本大作的后台很硬,涉及到日本关东军的高层甚至是日军国内的高层。田中这下坐蜡了,究竟处理不处理河本大作,如何处理都成了问题?没有经过天皇授权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天皇火冒三丈。相当于田中加在了陆军和天皇之间,两面为难?


由于日本陆军在那个年代势力非常大,所以田中义一就再次提交了内容不同的报告。这下天皇火了,你这改来改去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和日本陆军大臣先后辞职。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皇姑屯事件”爆发的时候,日本的首相是陆军大将田中义一。田中义一是十分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但是他的做法不是利用武力,而是想通过控制张作霖来实现。在最开始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田中义一将此事报告给了昭和天皇,昭和天皇对此是持同意态度的。

当时的东北情况复杂,各种势力纠结在一起。作为东北实际的统治者,张作霖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出于名族大义,他一方面在表面上同意与日本合作,一方面在暗地里处处阻扰日本的计划,甚至最后骗了日本人大笔的经费和物资。

张作霖的做法当然使日本军中的激进分子十分不满,这些激进分子一向是以武力占领东北作为首选,所以他们对于田中义一的做法十分不满。在这些激进分子当中,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有着与田中义一完全不同的想法,在田中义一谋划控制张作霖的时候,河本大作已经开始制定计划刺杀张作霖,从而迫使日本政府使用武力占领东北。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爆发,听闻消息的田中义一吓得说不出话,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他也知道这意味着日本军中已经公然开始对抗他了,这对于作为陆军大将的他,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田中义一将此事汇报给天皇,天皇对他很不满,认为他首尾不一,有欺君的嫌疑,于是把他从皇宫赶了出去,还告诉他以后不想再见到他。

就这样,田中成为了两头受气的老鼠,军中无法控制,天皇也对他不信任,他只要辞职下野,不久之后郁郁而终。可以说,河本大作的一包炸药,炸掉了张作霖和田中义一两条人命,也让日本激进主义逐渐得势,加速了侵略东北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