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意的法西斯制度和英美的制度誰好誰劣?

暢磊346


半斤對八兩,

都民主制度,

結果墨索里尼靠造反起家,

希特勒乾脆就一民選總理。


顫動的丹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來聊一下。二戰時,德意的法西斯制度和英美的制度誰好誰劣?因為政治經濟相似性的問題,我們挑其中的有代表性的兩個國家,德國和美國來講,就此我認為美國當時的制度更好!我們從經濟和政治兩方面講:

首先是在二戰開始之前美國就已推行羅斯福新政,從工業,農業,金融和社會保障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美國當時的經濟就已經初步復甦。

其次二戰開始後羅斯福新政依然扶持著美國經濟,並且這種政治制度是一種比較溫和的經濟刺激政策,雖然見效慢,但副作用小,美國經濟處於穩步上升中,自從加入戰爭之後,美國軍工業也藉此蓬勃發展,這種經濟的恢復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是非常好的,即使沒有爆發二戰,美國也可以逐步恢復經濟

最後美國是民主,開放,包容的社會,對於不同民族不同政見的人士都可接納,這種政治制度在國際上也符合人們公認的公理。正因為國家的包容和開放,才能接納很多很有才能的受到德國法西斯迫害的科學家到美國,比如愛因斯坦,這種政治制度不會使國家的未來只交由一個人來決定,同時也能從另一方面使美國變得更強大,也更容易被國際社會接受

我們再來看看德國,當時經濟方面德國法西斯制度和羅斯福新政也有相同點,比如都大力興建公共工程,緩和社會危機和階級矛盾,增加就業刺激消費和生產。但是希特勒推行的辦法比羅斯福新政更猛,使用的是一種強烈的經濟刺激政策,見效快,但副作用大,因為短時間內產品太多,德國國內市場無法消化,而國際上當時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市場需求萎靡不振,它在最快的時間內解決了本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卻同時產生了產能過剩的情況難以改善,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到二戰爆發,所以這種經濟的復甦方法造成基礎不穩,無法穩定的發展,如果二戰沒有爆發,德國當時的法西斯制度是無法完全復甦當時的德國的。

而政治上法西斯制度屬於極權政治體制,國家的未來完全在希特勒一個人的手中,希特勒判斷成功,國家有希望,判斷失敗,國家跟著完蛋,事實也是證明在法西斯制度下一切的決定全由希特勒決定,一切軍事上的失敗完全由於希特勒不聽從參謀部的建議而為

所以如果以代表性的德國法西斯制度和美國當時的制度相比,我認為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還是美國的制度要優於德國!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二戰時,德意的法西斯制度和英美的制度誰好誰劣?其實二戰中,英美和德意的制度大同小異,差異不是很大。

美國:羅斯福有實無名的掌控者

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在其第二任期將滿時,決意不再接受要他擔任第三屆總統的要求,開啟了美國總統任期一般不超過兩屆的先例。而富蘭克林·羅斯福自1933年初首次履任總統,到1945年4月12日病逝於美國總統的任上。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了四屆美國總統,執掌美國權柄12年。縱觀美國曆史,只此一個,別無它例。

要知道,希特勒自1933年當上德國總理,再到1945年4月30日兵敗自殺,執掌德國也不過就是12年。

英國:丘吉爾內閣英國的“軍部”

1940年5月10日,丘吉爾接替辭職的張伯倫,成為英國首相,並組建戰時內閣。而為了獲得更多的支持,丘吉爾邀請工黨加入內閣。

在英國,保守黨和工黨是最大的兩股政治勢力。當它們聯合起來之後,在英國和英聯邦中想要隻手遮天,簡直易如反掌。

事實也是如此,在1940年至1945年的五年時間裡,丘吉爾內閣就是英國,乃至整個英聯邦的主宰。在政府內部,內保守黨出身的丘吉爾主抓軍務,工黨領袖艾德禮負責戰時的民政事務。

這個組合很像日本軍部,日本軍部由日本陸軍和日本海軍這對生死仇敵組成。丘吉爾內閣,則是由保守黨和工黨這對冤家對頭共同登臺。

戰爭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需要更高的辦事效率統一的號令以及有連續性的戰略決策,所以在戰時採取集權模式也成為了很多國家在戰爭時期的選擇。(日本二戰時期,那換內閣的速度,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非常歡迎大家來吐槽!!!


東斯坦因


本質上都是一種國家資本主義

不過納粹更極端,談論體系制度要看其持久性

如美國英國其體系制度維持了上百年,經歷了無數變革依舊存在,法國雖亂但整體政府只能也是穩定的

納粹的話,在持續性上太差,腐敗已然成風。一旦戰爭停止或者希特勒死去納粹德國的體系就會崩潰。因為他的核心只依賴於一個人就是希特勒,不可否認小鬍子在某些方面是極具天賦的。在當時的德國他幾乎就是權威之象徵。

然,其也是人,終會生老病死。沒了他那麼納粹德國的整個體系就會崩潰。

所以當然是英法更加優秀。



歷史的無盡之森


從制度上來講實際上是不分高低上下的,因為各個民族不同時期需要的具體東西不一樣,因而也會制定不同的社會制度。判斷一個制度的好壞,有必要看它是否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

首先法西斯制度主張的是通過對外戰爭擴張市場,同時建立法西斯式的對內統治。以社會達爾文主義作為指導的德意法西斯當時面臨的不僅是國內產能過剩和大蕭條帶來的經濟縮水。更主要的是一戰敗退老兵的安置與社會秩序的重新架構。德意的處理方式的都是採取極端但是有效的高壓政策,通過煽動對立和民粹將社會制度重新架構。同時,也將所有的社會分子納入到了自己的麾下,比如希特勒的黨衛軍和各種法西斯組織,這些人慢慢就成為了希特勒堅定的後盾。戰爭中所向披靡的德國軍隊就是在這樣的制度之下組建起來的,可以說法西斯的制度也解決了當時的問題。

第二,英美採用的制度主要是將資本和市場重新規劃,通過國家財政的引導和干預,人為製造二者的結合點,讓社會上的資源得到重新整合。當時英美所面臨的主要是國內由於產銷關係的崩潰而造成的資本市場的紊亂。實際上英美就是利用本身政府的穩定性,將產品經由政府之手發到群眾手中,再將資本轉回到生產者手中。這樣的處理方式,就避免了國家內部的不穩定,可以說也是非常好的制度。

所以,德意和英美都用很快的速度從大蕭條中解脫。而二戰時,兩國的國內製度事實上對於戰爭的進程起到的影響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不是兩種制度的優劣決定的,而是德意日狂熱的軍國主義和無止境的貪婪而決定的。所以,不涉及到政治制度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