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目前的发展势头看,深圳能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城市吗?

珠江西江经济带


先说结论不可能。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但是最近张五常的惊世言论一下子挑起了这个问题的热度。我不知道张老爷子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给深圳盖这么一顶高帽子,思维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会觉得这很荒谬,不过还是可以理性的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全球经济中心城市?这边没有明确的标准,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经济规模足够大,能够与全球的经济和产业产生紧密联系,可以吸引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深圳的经济很强劲,在我们看来,他的科技产业也比较的发达。但如果仔细去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深圳没有哪一项产业在全球有足够的影响力。比如说金融行业,不要说全球影响力,在国内也是远远比不上上海和北京的,金融业的高端人才聚集度低了北京和上海一个等级。又比如说,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对中国互联网产业有一点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的互联网中心是在北京,深圳除了一家腾讯其实并没有其他像样的互联网公司,而且腾讯其实很多研发机构和分支都在其他城市,比如,微信在广州,王者荣耀是在成都开发的,腾讯提供的就业岗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不局限在深圳。再说华为,华为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分支机构,稍微大一点的一二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南京,杭州,东莞等城市都有华为的研发中心,实际上,华为的大部分岗位都不在深圳。深圳还有很多很厉害的公司,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吸引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能力。事实上,由于深圳的高房价,越来越多的人不想来深圳。另外,深圳市通过快速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一个城市,也许它的城市建设很好,但是在文化教育等领域没有积累,导致高端人才不愿意来深圳,因为这里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再看未来产业, 现在火热的文化创意领域,比如说影视传媒,这绝对是一个大产业,好莱坞通过他的影片每年从全球赚取几百亿上千亿,而国内的北京也在通过自己的电影产业每年赚取上百亿,这里面基本上没深圳什么事。再看一下深圳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电子产业的最上游实际上就是芯片和元器件。芯片产业分设计,生产制造,封装,其中,设计和生产制造是最赚钱的,深圳有华为海思作为设计的代表,但它只是一家公司体量还是不够大,而在全产业链布局上,由于深圳没有土地,生产制造和封装基本上不可能发展。事实上,现在芯片全产业链发展最好的是在长三角,特别是在生产制造和封装这两个领域,长三角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全球竞争力,而深圳在这两个里面的竞争力几乎为零。总之,深圳的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中端以及偏低端,真正的高端产业并不多,这些都在制约深圳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城市。


深千千


很有可能。上海听了可能不乐意了,历史底蕴啊什么的都来了,中国人喜欢看历史,这里谈的是未来。深圳诞生了许多赫赫有名的私营公司,科技有华为大疆腾讯等,金融有平安招商等,鞋业百丽有一堆品牌,地产有万科华侨城,超市有华润,百货有天虹茂业,连奶茶都是喜茶奈雪的茶排全国第一,各行各业还有很多。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些都是私企,。私企意味着无限的活力,实打实的利润。上海很强,但上海都是国企央企国家机构,再接下来就是各种国外代理比如欧莱雅苹果,也就是传说中的买办之类等,看看上海的税收就知道了。国企央企在垄断性行业是所向披靡的。至于其他和私企比较,看看红旗汽车就知了,原因你懂的。深圳的金融也不弱,活跃的经济带来金融的繁荣。深圳是一座追梦之城,勤奋务实,希望深圳越来越强,去国际上赚大钱回来。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希望其他城市也多些华为之类。


苏苏197630192


可能性不大,一百多年了,还是纽约,伦敦,东京,何况还有香港,上海,北京呢!


远方166735348


假如以房价,房奴数量,贷款总设计师金额数量来说,深圳当之无愧荣登世界中心宝座!


宇航IC


现在深圳有吹嘘之言把,过去几年深圳房价带动全国暴涨,各类地产软文都在吹嘘深圳,深圳泡泡被吹到天上了,现在正好是深圳泡沫撑的最大的时候。深圳那边中小制造业多,几个主要的大公司都遇到发展障碍了,比如说腾讯今年股价跌40%,未来还会跌,腾讯就一个山寨软件厂,没什么核心科技,其总裁马化腾的目标就是赚快钱,现在也遇到问题难以解决了,未来会咋样不好说,过去几年赚钱的游戏被打压,微信已经红利吃完,流量端优势被今日头条,等等各种兴起的新媒体逐步瓦解,今年锤子的小小子弹短信把腾讯惊 的蛋疼,因为只要出现一个其它新的即时通讯软件流行起来,腾讯就完了。华为中兴遇到的问题是核心技术突破的问题,这是机会时代后必然遇到的问题,因为特殊原因深圳过去几十年是中国地区最能抓住机会的城市,而且抓住机会迅速把泡沫放到最大,现在深圳正是泡沫最大的时期。基础核心科学这个问题短期很难解决的,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最有可能还是在上海或者北京,目前最基础的科技大部分都在北京上海,这类核心人才基本上都是往北京上海培养,并且回国的核心才都是往北京上海去的,全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地方是江苏,最近贸易战被曝光炒的很火爆的千人计划,都是要往北京上海去,连航母都是在上海造的,上海的重型科技,深圳估计连边都摸不到一点,连华为的芯片也是在上海研发的,现在中国芯片研发主要在上海。基础科技是内功,突破很慢,是系统工程,从教育,人才选拔,投资,潜心研发试错创新,是真正爱好科技有悟性天赋的人长期修炼浸润的结果,需要多年的冷板凳,而不是去赚快钱,但一旦突破就很容易长期占据优势,硅谷是怎么形成的,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那是美国军方基础科技研究民用的结果,冷战大量的基础科技成果需要找到民用出口,在华尔街资本推动下形成了硅谷,其内核本质还是基础科技推动的,后来还有有全球一流斯坦福大学。深圳这种一开始就是中低端赚快钱的城市风格跟基础科技需要的因素正好相反,深圳没有搞核心科技的潜力目前,深圳想真正成为硅谷,缺少真正的内核,只能算是披着硅谷的皮,其中国硅谷的称谓可谓是只有其名和皮,没有其实,深圳大部分所谓创新都是很低端的创新,大部分只能算是创意。其在中国的科技内核目前还是在北京上海去找。

论核心基础科技,虽然中国目前比不上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国内基础科技深圳真的是排不上号,连南京,武汉,甚至西安的基础科技都是比深圳强的,深圳只是搞应用技术和二次开发山寨很强。深圳地小,只能做个特区吧,随着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深圳的政策优势会相对降低。医疗和教育水平很低,对教育和医疗重视的真正的核心人才不会去深圳,真正的人才还是在北京上海的多,去深圳的那些人很难说是核心科技人才,都是应用型的人才,深圳说是高科技城市,其实很多都是伪科技,山寨而已,二次开发,赚快钱的,赚快钱的时代要过去了,华为现在都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深圳其它以华为为榜样的其它电子公司都是不用说的,贸易战对深圳影响也是最大,因为深圳贸易出口占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靠欧美市场活着。现在房价还搞这么高,目前90后还会去深圳,不过绝大部人都会回去,95后在深圳很难呆的长的,深圳那群山寨老板很难真正吸引到95后,95后不会像80后70后那么傻,受不了气的,说不定95后会和山寨老板发生冲突。00后估计去深圳的就少了,到00后比90后少很多人。未来十年深圳山寨模式走不下去的,会出现大量山寨公司被现实扫出的局面。目前四个一线里面深圳未来前景最不看好,泡沫严重。

另外中国发展也遇到节点,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方向性趋势是改革开放,以人口红利形成的制造业外贸出口,和房地产需求形成的地产业,沿海城市成了这几个趋势的得利者,深圳正好是这个趋势的最好见证,但是过去以人口红利进行的外贸出口模式和房地产经济已经到了颈瓶,而深圳正好就是借这几个优势发展起来的,深圳这个地方是无数内地年轻兄弟姐妹的血泪血汗堆积起来的,深圳房价泡沫可谓全国第一。未来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必须向内需时代迈进,任何世界霸主都是内需为王,有强大的内需市场。

时代在变化,未来中国真正强大,就是三个方向性趋势,一是内需为王,二是高科技基础科技突破。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市场开放发展,人民币成为世界强势货币,一带一路是这其中的一个小因素。

先说一:内需为王,这个显然国家已经定位长江经济带,中国的腰部地区,腰壮则体强,未来长江经济带会顺势崛起,这个以高铁为主要连接纽带,现在正在打造沿江高铁,这里面的武汉和长三角占据绝佳地理位置的地区会高速发展。显然武汉等中部地区会崛起,你打开中国地图,就是个弱智儿也知道在武汉这个地方发展内需最佳,未来武汉高铁4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地区和绝大部分人口。当然长三角地理也是绝好,广东搞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地图上很小的,显然不如长三角的大湾区,上海背靠的是整个长江和苏浙,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面向世界。长三角会取代过去深圳有的优势。现在深圳唯一的优势还是政策优势,但是随着深化改革,内陆地区的官员也不是傻子,会顺势改革抢夺优势。随着武汉重庆成都杭州南京西安等二线重地的崛起,显然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人口会大量回流,过去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去深圳最多的地区未来会人口回流,现在一旦人口回流就很难再去深圳了,是深圳人口最高峰期,现在很多80后还在死磕深圳,深圳阶层已经固化,死磕深圳还不如去新一线城市抢先占据位置,但是95左右的人很灵活了,对深圳没有任何感情的,反向新趋势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回去,这个是大趋势,做投资的人都知道,新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们做外汇的知道这个原理。我们做外汇的,我们很多客户是深圳那边的老板,现在很多都在开始选择回到中部,有些较大的全国分部多的公司都把年会选择在武汉开,这样节省成本,节省时间,这个更能从细节进一步说明问题。

再说二:高科技突破,这个上面已经说过了,国家会集中精力在北京上海突破,不会分散精力,核心人才依然都是在北京上海,真正的核心人才不是通过钱能买到的,深圳有钱你能买到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人才吗,显然不可能,深圳也诞生不了这样的人才,杨振宁回国也是去北京。主导这个世界发展的还是基础科技突破。深圳是应用型,北上的高科技突破后可以拿到深圳去应用赚钱,但深圳去突破基础高科技这个就很难,深圳没有这份天赋,深圳天赋是应用赚快钱,其内核还是电子制造业或者电子制造服务业。

最后说三:金融方面,金融市场是经济的核心,“外汇市场”又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未来主要目标就是RMB在外汇市场成为强势核心货币,任何国家成为世界真正强国的标志就是本国货币的崛起。过去伴随日不落帝国的是英镑的全球霸权地位,英镑霸权在“外汇市场”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二战后布林顿森林会议在“外汇市场”被美元霸权取代,美元霸权是其全球霸权的标志,美元霸权也支撑着美国的经济金融和科技发展,美元霸权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形成美元霸权后,过去几十年发动的所有战争都是为了美元,朝鲜越南战争主要对付威胁其美元霸权的苏联,失败后不得不转向和平演变方式,打南联盟主要为了打击刚刚诞生的欧元,打伊拉克和阿富汗主要为了在中东地区维护石油美元。当然我们中国要真正成为强国,RMB要在全球外汇市场成为强势核心货币之一,目前在外汇市场目前全球有7个主要货币,美元是核心,是霸权地位,另外欧元,日元,英镑三个是主要强势货币,加元,瑞郎,澳元,纽元等跟随核心或者强势货币成为四个重要货币,另外黄金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主要货币。RMB首先要成为类似欧元地位的货币,长远来看成为和美元对等或者超过美元的霸权货币。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心主要在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地区,巴黎,新加坡,香港等算是重要地区,但是RMB要崛起必须要出现和伦敦纽约东京对等的交易中心,这个地区显然是中央主导下的上海,深圳离这个差的太远了,只是在一带一路占点的地区性优势,这个优势还要跟着香港取得的。上海会在中央的主导下成为和纽约,伦敦东京对等的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方面深圳会被北京上海甩的更远。

这三个方向是中国未来的大趋势,未来城市的发展都是围绕这三个趋势来进行的,能顺着这三个趋势的城市和地区会成为新的中心,北京上海还是第一第二,这个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历史经济科技文化厚重,骨骼粗壮,内力雄厚,地位核心无法取代,还是中国的泰山北斗,未来三个趋势上依然占据优势,其主导地位并非深圳能望其项背的。未来内需为王即将崛起的一线城市,武汉,重庆,杭州,江浙地区,会打破过去广东深圳那边既有的优势。最有可能的格局是北上武广深重杭。当然深圳那边会在一带一路的方向发展,其对应的目标是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在这些地区想办法占据产业链优势不会取代就好,因为在美国等支持下东南亚印度等地制造业开始发力了,广东深圳等地要保住这个地位。

武汉重庆杭州等可能会崛起成为新一线里面的第三,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


职讯


房租太贵了。把很多外地人都逼走了。我11年来深圳的从那个时候工资3千到现在3万还是买不起深圳的房。我2013年混得最惨的时候在深圳地铁上面看到这样一句话, 不要让深圳留着了你的青春,却留不住你的人。 我当时看了很有感触。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走了。来来去去冷冷清清。其实我喜欢深圳又讨厌深圳。让我得到了很多,学会了很多。


汉马奔腾腾万里


前途似锦!一定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村华秋实


永远也不可能。一个没有城市文化、城市底蕴的地方,不过是一块开发区而已。说它是什么移民城市,不过全是内地人,所以,深圳的内地化很明显,很快它就象内地其他城市一个模式。


剑河咖啡


成为全球空心,城市有可能,


用户6372987815859


你在做梦吗?做梦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