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一提起菜場,我們耳邊就會響起叫賣與討價還價的喧鬧聲。

不管是老蘇州還是90後、00後的年輕朋友都應該對那樣的場景非常熟悉,葑門橫街、新民橋市場、婁門菜場……我們家門口都會有這樣一個雞毛蒜皮與菜葉子齊舞的地方。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但不知從何時起,一股打造網紅菜場的熱潮在全國興起。

在北京,升級後的三源裡菜市場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臺北,35位設計師爆改了士東菜市場,文藝清新的菜市場頓時紅遍全網;在上海,愚園路市集、永年菜場等一批新晉網紅也賺足了眼球,吸引了無數從來不去菜場的年輕人打卡。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臺北士東市場


蘇州的雙塔市集就在這個節點誕生了,短時間內的爆紅,引來許多的關注與爭議,有的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提煉並升級了蘇州市井生活的品質;也有老蘇州連連搖頭,認為這是盲目跟風,紅不了太久。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網紅菜場的那些事。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菜場,從百年前的貢院到當代的網紅


雙塔菜場位於蘇州古城中心區域定慧寺巷附近,這裡有東漢的寺,北宋的塔,清代的貢院,蘇軾的摯友,與平江路也不過是一街之隔。

清代同治年間,蘇州貢院就在雙塔定慧寺巷重建(明清兩代原設在崑山,後毀於戰火),到了民國後雙塔貢院房舍就陸續拆改,一部分成了民居還有一部分成了空地。直到1956年,就在這片空地上修建了雙塔菜場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像這樣的老菜場不只蘇州,每個城市都能找到很多。儘管有許多人喜歡它們煙火氣裡的人情味,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暴露出的問題,外觀不美、功能單一、配套不足、衛生條件較差、流線設計不暢……

因此多年來我們身邊能看到許多菜場改造升級的案例,這本身並不是新鮮事,但卻在這兩年,在更專業的設計師、運營團隊的加入後,得到了新的飛躍。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有人說這樣的改動是設計師們的自嗨,破壞了菜場原有的煙火氣;也有人直言不諱改造會讓菜價上漲,遠離老百姓;有人直接甩出了不少菜場在改造後生意冷清的尷尬新聞。

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就有了這樣一系列的疑問:

什麼是網紅菜場?它到底靠什麼走紅?這是好事嗎?還有最重要的,它能持續多久?


網紅,一張備受追捧又飽受爭議的臉


先來說說網紅吧,這個詞這些年早被用爛了,從最早網絡誕生的網紅名人到網紅美食再到千奇百怪的網紅小店,人們已經習慣了把年輕人旋風一般扎堆的去處形容為網紅。


仔細看看這些網紅菜場,共同點都是走

年輕、時尚的審美,設計感十足,與傳統的菜場簡直是兩個畫風。這也是所有網紅能走紅的最重要原因——顏值高。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上海愚園路市集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北京三源裡菜市場


這和找對象是一樣的,先看臉嘛,總歸沒錯。當然,“網紅菜場”也會因為設計師的水平而層次不齊,有設計感非常讚的,也有過度設計讓人吐槽的,比如北京三源裡菜市場的一片熒光綠叫讓不少人腦殼痛……

相較而言雙塔市集的設計要溫和含蓄了很多,畢竟要符合蘇州人的基本調子,因此還是得到了較多的讚譽。藝術的氣息、精緻的環境、猶如彈幕一般漫天飛舞的文案自然是符合年輕人審美的。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


但也有朋友說這個菜市場弄得太日式了,內部暖色調的燈光烘托出了文藝的腔調,但,是不是有些太過昏暗了菜葉上有沒有蟲斑都看不清,這不是為難買菜的好婆嘛?

而且在這樣的環境的襯托下,讓人感覺瞬間穿越到了京都,也難怪有些人會把招牌上的蘇州碼子當成日文了。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內容疊加X跨界,網紅菜場的“套路”


看完臉後接下來就該坐下來聊聊看看家庭背景已經最要緊的,肚裡有沒有貨,對於任何網紅而言,就是看它到底有多少貨真價實的內容。

可以看到雙塔市集也有意識地向前輩們學習,不僅定位上從菜場變更為市集,內容上也相當豐富,雖然地盤不大,內容卻很花哨。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除了賣菜的,主打的成了各路小吃點心攤位,還有咖啡、酒館、書店、花店、雜貨鋪,還有專門放置藝術裝置的展覽區,顯然就是充分吸收了前輩們的經驗,可以預料未來雙塔市集也一定會繼續推出許多跨界的活動。

除了溢美之詞,當然也有人在嘀咕,雙塔菜場本來就不大,這樣一弄各種點心小吃成了主角,賣菜的攤位反而更少了,這還怎麼讓老蘇州貨比三家?


網紅菜場,你還姓“菜”麼?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搶眼的顏值、新潮的內容、更多元化的運營思維等等這些元素的疊加最終讓傳統菜場升級為網紅,但這樣紅火的場景可以持續多久?對於大眾而言菜場如此升級是否就是最合適的道路呢?

如果我們嘗試剝離那些疊加的內容,迴歸本質,對於一個菜場而言最核心的要素無非這麼幾點:

地理位置是否便利?價格是否便宜?食材是否新鮮?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菜場的地段沒話說,但在改造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擔心,弄的這麼漂亮,投入的成本和日後常此前運營方表示,“菜場經營戶的攤位租金將維持不變,因此菜價也將保持不變。”

但據不少周邊居民反映菜價其實已經比以前貴了,再加上攤位少、品種少,作為菜場而言如今的雙塔市集顯然要面臨周邊居民的重新審視

他們才是菜場服務的主要對象,居家過日子當然更看重菜的性價比,而對於而絡繹不絕的年輕人來說這裡不過是又一個網紅打卡點,吸引他們來的是新潮的概念與顏值,是豐富新奇的活動,是菜場裡那些美食攤位,但不會是菜。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老蘇州信賴親手挑挑揀揀,更喜歡討價還價,在菜場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這些本領,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認不全蔬菜,還對冗長複雜的社交感到天生畏懼,他們可以為湊外賣滿減的金額精打細算,卻絕不願意放下身段和攤主們唾沫星子四濺。

他們恨不得能通過手機解決一切,想買什麼刷手機,不用去承擔與陌生人交流的社交壓力。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因此這是當下的網紅菜場必然帶來一個矛盾,你到底為誰而開?

周邊居民看中的是菜,但貢獻年輕活力與大流量的年輕人並不買菜,他們喜歡的只是菜場這個煙火氣包裝下的小資的概念與腔調。一旦新鮮勁過去或者誕生了其他網紅打卡地,還是得看周邊的居民買不買賬。

江西九江農貿市場繁華不再、上海永年菜場、泰康菜場、黎安集遇冷,愚園路市集停業整修……這些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鑑。


從菜場到市集,對城市公共空間的全新探索


所以,從雙塔菜場名字的改變不難看出設計者的態度,據介紹,“雙塔市集除了具有傳統菜場的功能,更集購物、娛樂、學習、休閒於一體,每處細節都體現著傳統與時尚的融合與共生,滿足了人們不斷“進階”的消費需求。”

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飲食有飲食的文化,菜場自然也有菜場的文化,除了在設計上改善環境、完善功能、配套外,最重要的還是長效的運營管理以及對交互空間的精心設計和文化價值的深入挖掘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比如雙塔市集用了蘇州碼子的元素,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不是可以考慮挖掘得更深入,讓它們不只是作為設計的元素,而以新的、讓不瞭解的人感興趣的方式活過來。

又比如結合蘇州人最講究的時令,在不同時節推出相應主題的系列產品、活動等等,讓更多蘇州元素紮根。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雙塔市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可以保證大量的客流造訪,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心、做足長期運營的功夫,既要保證菜的性價比,又要做好市集內容的整體把控和對外輸出。

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菜場當然可以改變模樣,但“煙火味、人情味、好滋味”這些是不能變的。只有在這些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找到菜場未來的模樣,只有先成為一個合格的菜場,才能有機會迭代升級成功。

我們期待,雙塔市集不要只做一時的網紅,而是要去成為蘇氣長存的城市公共空間


雙塔市集,你還能紅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