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太痛苦是不是記性太好?怎麼治癒?

續寫未來3117


生活的痛苦與記憶好好無關,倒是與經濟條件好不好才有直接關係。


查理II世


一個人太痛苦並不是記性太好,只是你的心態不好。我也曾經歷過很多痛苦的事,有時只要空閒下來,腦子裡就會一直想總那些痛苦的事,弄得整個人都沒精打彩,面容憔悴。後來我把自己空暇的時間填得滿滿的,我就無暇顧及那些不開心的事了。所以,人痛苦時不是因為記性太好,而是要學會釋懷和放棄,樂觀地面對生活,空餘時間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要知道: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何不讓自己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呢?


微霞滿天829


是活得太清醒了。老公經常說:“生活糊塗一點,過一天算一天,你就沒那麼痛苦了。”我做不到,每一次的痛苦經歷,我都很清醒地知道我在做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怎麼做我不管,我不能做錯的事情,糊里糊塗地矇混過去,我做不來。所以,處在其中時很痛苦,想努力想明白是為什麼,想明白了就釋然了!


角落裡的小女孩


跟記憶不挨著…[捂臉]

治癒最好方法…聽佛教音樂🎶

誦讀…金剛經[贊]心經[祈禱]地藏經[祈禱]

去寺廟聽大師開悟心智[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紫氣東來140254108


造成痛苦的根源不是記性好,而是心胸還不夠寬廣,還沒有學會忘記。

誰一輩子活的都不容易,成長路上必定要經歷艱辛磨難,只不過有些人幸運些,經歷的磨難少,有些人倒黴些,經歷的困難多點。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那些整天面露悲色,整日向別人述說苦難回憶,把自己說的像“祥林嫂”一樣的人,其實生活還可以,起碼物質不缺,生活穩定,不是我說話難聽,這些痛苦大多是無病呻吟,因為真正的痛苦無需記憶,真正經歷痛苦的人,根本無暇呻吟抱怨和保存記憶。

和那些確胳膊少腿的殘疾人比比;和從小失去雙親的福利院孩子比比;和那鬥爭在防疫一線,隨時面臨感染風險的人比比;和得了罕見病這輩子都治不好的我比比,會不會覺得自己的痛苦還不算痛苦,生活也該算可以,這些心頭的不平事和痛苦事也不算什麼了呢,像放個屁一樣把它們放了吧,生活還要繼續,痛苦無需記憶!



瑤瑤情感社


無法忘記昨天的人,往往會讓今天的幸福也失去,無法忘記過去的人,往往會連當下也把握不好。在生活中,我們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坎坷與磨難常常不請自來,很多人在毫無準備的時候突然擊垮,從此萎靡不振,使得原來本良好的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有痛苦,有歡樂,有感恩,有抱怨。何不學著讓自己釋放心靈的重負,學著忘卻,讓自己時時都輕裝上陣,瀟灑前行!

懂得忘卻之人是明智之人,心中裝著未來。因為有了忘卻,就不會沉陷在情緒的漩渦裡,也不會迷茫徘徊在痛苦的邊緣,從而使自己輕鬆迎接新的每一天!

善忘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學會忘記,就像春去秋來,花開花謝,沒有必要把那些已成定局的痛苦與不幸背在肩上,讓心靈去承受這種不必要的負擔。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勝哥13828472394


一個人太痛苦,跟記性之間的關係,要搞清楚。我們都知道人活著,就會經歷不同的痛苦。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精神上,由於我們每個人,在認知上的不同就會帶來盲目的訴求困擾。這也是最初痛苦最難改變的,所以要認清自己痛苦的根源尤為重要。而改變這一狀態有效方式,是提高認知力,也就是說任何問題,都會有原因的,追本尋源方為上。解決思路就有了。

  • 第二個方面,身體上的痛苦。這是對每一個人,所不同的。一個癌症患者他所感受的,是身心。巨大的考驗,病痛的折磨。掙扎與絕望,無時無刻不在。他痛苦吧,而我們又無奈。所以,我們要明白,發生在我們身體的痛苦,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不是神,是人就生病。

因此,明白了,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痛苦,解決的辦法也就有了。首先辦法因人而異,對症施治。從思想中,看開。從身體上強化免疫力,從頭腦中,提高自身認知力。有感於人生的美好,忘記痛苦,直麵人生。我們就會從容不迫坦蕩人生吧!


用戶50577312556


這話很有道理。人在生活中難免和他人嗑嗑碰碰,產生了許多不愉快,在腦中積累了許多記憶。有意無意中冒出來,以前的不愉快會歷歷在目,傷心.痛苦.無奈……五味雜陳洶湧而出,有暴風雨來臨之前的苦悶和壓抑,有決堤而出的衝動,有一吐為快的慾望……然而理智往往提醒我:忘了罷!忘了罷!物是人非事事休,過去的人情物都已不存在,何苦糾結過去而自尋煩惱呢?情深不壽,慧極傷心。我好羨慕某些人,每天干點小活,夠吃夠喝,卻整天樂呵呵。孩子學費不管,生老病死不管,明天的事不管(只要鍋裡有米)。畢竟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歲月靜好,因為一直有人負重前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們過得不愉快,主要是我們的需求無法滿足或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別人的採納和尊重。而人的思想是很複雜的,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背景,決定了人的思想很難碰出火花。孔夫子窮其一生推行儒家思想也無人接受,可見想改變一個人有多難。認命吧!人生短暫,學會忘記,學會放下,讓心掏空,新鮮空氣會緩滋潤你的心田。


手機用戶4617390480


一個人太痛苦與記性太好沒有直接關係,但與外因和內因(生理疾病如抑鬱症等)有關糸。

治癒的妙方,我個人觀點:讀書、運動、看醫生三者結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並堅持下去,一定會治癒。

讀書,使人通達、智慧,更能明白痛苦的原因,也能找到治癒的答案。

運動,既強身健體,也能平衡體內激素分泌,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帶來的痛苦。

看醫生,特別是心理醫生。救疾之速,必憑於醫、也憑於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