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油畫藝術而言,哪個畫派可以稱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影影圈圈


很開心來回答這一問題。

就油畫藝術而言,哪個畫派可以成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呢?我認為,有許多的畫派在西方藝術史上不同程度的,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轉折點。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派,抽象派等等,甚至後來的超現實主義、超級現實主義等。如果從西方油畫歷史整體發展脈絡來梳理,我贊成的畫派是“現實主義”。

庫爾貝《採石工人》

現實主義又稱“寫實主義”,是19世紀法國的一種社會思潮,也是一種美術思潮。是在法國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後,出現了以讚美大自然,描寫現實普通人們生活的一批畫家,主要有“巴比松畫派”的代表畫家柯羅、有偉大“農民畫家”稱號的米勒、有擅長政治諷刺畫的杜米埃、更有以“現實主義畫家”自稱的庫爾貝等組成的創作團體。

在這些團體中,庫爾貝被譽為“現實主義之父”,影響最大,他曾用“現實主義”四個字為個人作品展命名,同時還發表了“現實主義”宣言。這一宣言有三個革命性的作用:一、宣言式繪畫;二、對寫實主義的滋養;三、削弱學院派的力量。

庫爾貝《篩麥的農婦》

下面主要談一下庫爾貝在這一團體中所發揮的作用。他曾擔任巴黎公社革命政府美術委員會主席,一直都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藝術家,在藝術上,他提倡反映現實生活,關切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重視社會的現實意義。反對當時那些脫離社會生活的學院派風氣,拋棄了新古典主義的神話傳說與古代英雄人物、浪漫主義的中世紀傳奇等等不切實際的幻想。

庫爾貝《您好,庫爾貝先生》

在藝術表現上,它重視自然美和真實美,以追求寫實手法為特點,如實地描繪大自然和反映現實生活。他的《畫室》《奧爾南的葬禮》《採石工人》《篩麥的農婦》等作品就充分體現了他的藝術成就,這些代表性的作品,在西方繪畫史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位置。

從西方繪畫史著眼,寫實主義還繁衍出了印象主義和自然主義,間接影響了象徵主義,直接發展成世紀末思潮和超現實主義,是西方現代藝術觀念和諸形式流派的總源頭。他的藝術實踐和理論,從整個來看都具有巨大的歷史進步意義。

所以,如果說就油畫藝術而言,哪個畫派可以成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呢?我認為,“現實主義”是西方藝術史上當之無愧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孫溥津KONGYUAN


應該說,十九世紀中後期興起的印象主義畫派是西方繪畫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西方油畫於十五世紀產生,時逢文藝復興時期,以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為代表的藝術家開創了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範例。此後數百年裡,古典主義寫實油畫一直做為西方繪畫的主流,主導和引領著西方繪畫藝術的發展。儘管這期間也出現過大大小小許多畫派,比如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尼德蘭畫派和巴洛克主義、洛可可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等,但是這些畫派和主義雖然在畫風和表現手法上不盡相同,但其繪畫創作都是遵循的寫實原則和理念,既注重油畫造型具象的真實嚴謹,與早期的古典主義寫實油畫主旨相同,一脈相承。

然而,古典主義寫實油畫“一花獨放,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十九世紀中後期被打破了。因為這時一種全新的與古典主義寫實油畫從創作理念到表現手法都迥然不同的油畫畫派產生了,這就是印象主義畫派。

印象主義畫派的產生並非偶然,有其特定的社會時代背景。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工業革命大潮推動下,照相技術發明了。照相技術的應用給過去數百年來一直享有畫像“專利”的寫實油畫帶來很大沖擊,過去通過油畫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一幅人物畫像或其他物象,現在通過照相技術分分鐘就搞定了。一時間很多寫實畫家感到自危,認為寫實油畫末路到了。還有一些畫家改行搞起了攝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莫奈的《日出》、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等為標誌,印象主義油畫畫派產生了。

與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最大區別是,印象主義油畫不再刻意追求以造型具象真實還原客觀物象的本貌,而更多的表現畫家對描繪對象的主觀感受。同時,印象派發現光線和色彩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的明暗深淺是不同的是變化的,更加強調戶外寫生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性,從而使油畫的色彩運用更豐富飽滿和富於變幻。而不刻意“寫實”也使油畫與照像作品有了明顯區別,給人視覺上以新的感受。

印象主義油畫的產生標誌著西方油畫從古典主義寫實的“一元化”時代開始向多元化時代發展,同時,印象主義油畫做為承前啟後的橋樑,啟蒙和催生了抽象立體主義油畫以及西方現代繪畫的產生。所以說,印象主義畫派的產生是西方繪畫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燈影書畫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西方美術史上,許多畫派,各有千秋,每一個油畫流派,都對西方美術史上,油畫的發展創新,都是 功不可沒的輝煌成就

也許親會說,19世紀誕生於法國的印象派油畫,是西方美術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轉折點

印象派油畫誕生之前,油畫的表現風格都是寫實的造型表現風格,無論是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巴洛克油畫,佛羅倫薩畫派,雖然每個寫實油畫流派的創作思想都不一樣,但是總體來說都是寫實造型風格的油畫

印象派誕生之後,西方美術史上的畫家們,開始突破傳統寫實的油畫表現風格


印象派,是西方傳統寫實油畫風格,西方現代藝術時期風格的連接的橋樑

印象派時期的畫家,如梵高,高更,莫奈的畫風,首先突破了傳統寫實的造型風格,畫家們探索大自然光線,大自然中的色彩,梵高畫中的色彩,都是主觀的色彩和筆觸

高更的平面裝飾化的原始畫風,自然純樸的原始畫風,突破了傳統古典寫實的油畫風格。

所以,印象派畫派的誕生,標誌著西方美術史上,繪畫風格的重大演變和轉折。

但是,個人斗膽一說,西方美術史上,每一個畫派的誕生,都是對以前畫派的創新和演變

為什麼?

比如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先用素描稿起形,再著色,而之後誕生的威尼斯畫派,畫家提香直接用色彩塑造形體,相比佛羅倫薩畫派,威尼斯畫派更注重色彩的藝術魅力,肉體的感官

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油畫風格,提倡靜穆,崇高,聖潔的藝術境界,所以構圖是靜穆,靜止的構圖,而巴洛克油畫,如巴洛克畫家魯本斯油畫中,充滿動態的構圖,打破了文藝復興時期靜止,對稱莊嚴嚴肅的構圖

比如畫家卡拉瓦喬,是西方美術史上第一個把下層貧民,普通老百姓畫進神聖的宗教畫中的畫家,把自己畫進宗教油畫的畫家。

現實主義畫派,同樣是西方美術史上的一次轉折,在現實主義畫派之前,油畫創作的受眾面,都是面向貴族階層,或者創作宗教神話故事中的神話人物,現實主義畫派,是首次把普通老百姓畫進油畫的流派

但許多油畫流派,是西方美術史上的一次小小的轉折,如巴洛克,現實主義,威尼斯畫派

而印象派油畫流派,是西方美術史一次重大的藝術轉折。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印象派  

油畫出現於歐洲幾百年以來,一直推崇的是學院派的畫風,他們總是隻在畫室裡面作畫,講究的是老套的構圖形式,作品總是缺少變化的的陰暗色調,直到19世紀後半葉,這種和大自然隔絕的做法終於受到了新一派畫家的唾棄,以莫奈為代表的一批年輕的法國畫家提倡走出畫室,奔向大自然的懷抱。

由於他們的作品追求的是光線和色彩的變化,色調明亮燦爛,造型鬆散,不求嚴謹的筆法,所以被稱之為“印象派”。

印象派的代表畫家較多,有莫奈(1840—1926年)、馬奈(1832—1883年)、畢沙羅(1830—1903年)、雷諾阿(1841—1919年)、德加(1834—1917年)、修拉(1859—1891年)等人。

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又名《日出·印象》)成為宣告印象派誕生的標誌。畫面中,一輪冉冉上升的朝陽噴薄而出,水天共一色,都被暖色的雲霞和淡淡的晨霧浸染得輕盈和神秘,近處的水倒映出似乎透明的橙黃、淡紫、淡藍象是神奇的魔術師在編織光與影的色彩篇章。近處的兩、三葉輕舟,遠處的吊車、林立的煙囪、廠房依稀可見。長短不一、富有活力的筆觸生動活潑地描繪了海邊小城阿爾及爾港口富有朦朧詩意的早晨。 

 

由於對官方沙龍的抗議,印象派畫家從1863年起舉行了落選畫展,共舉行了八次,這八次畫展使得人們對新藝術、新畫風的驚訝、嘲諷逐漸走向對真正藝術的接受、欣賞和喜愛。莫奈的《魯昂大教堂》、《柳樹下的女人》、馬奈的《阿善特拉的橋》、畢沙羅的《休息的農婦》、德加的《芭蕾舞女》等等畫作都是其中的優秀作品。莫奈在晚年眼睛幾乎失明的狀態下,還創作了他的最大的一組油畫《睡蓮》。 

印象派的影響是巨大的,一代又一代的畫家甩掉了學院派沉重的“醬油色調”,奔向大自然的懷抱,描繪陽光與色彩的永恆魅力。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俄國出現的三位優秀畫家也曾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對印象派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學習、吸取,他們在日後也對中國的美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三位就是現實主義的繪畫大師列賓(1844—1930年)、風景畫家列維坦(1860—1900年)和列賓的學生謝洛夫(1865—1909年)。  

伊里亞·列賓有著深厚的繪畫底子和高超的藝術天賦,他的很多作品都以現實主義手法深刻地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筆下,拉船的縴夫、堅強的革命者、殘暴的沙皇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地再現在觀眾面前。列賓的優秀作品有《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拒絕懺悔》以及眾多的寫實肖像。  

謝洛夫擅長表現陽光和空氣下的室內景色,作有《少女和桃》、《陽光下的少女》等。  

列維坦活了不到40歲,卻創作了大量的優秀風景油畫,他性格憂鬱,創作出來的風景作品卻色調明朗,猶如優美的旋律,畫家的作品飽含了對生命的無限熱愛之情和對祖國廣袤土地的熱情謳歌。《墓地上空》被視為他的力作。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後印象派  

印象派對光與色的潛心研究,以及不管貧病疾苦仍然追求健康、光明和歡樂的精神深深影響了很多畫家,如凡高、塞尚、高更、畢加索、馬蒂斯等偉大畫家在早期都曾經深受影響。凡高、塞尚、高更便是在印象派影響下的產生的後印象派的三位先驅。  

荷蘭畫家凡·高(1853—1890年)一生坎坷,大部分時間都在窮困潦倒的狀態中度過,但是一切都無法阻擋這位天才畫家對光明和美好的追求和憧憬,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把稻田、向日葵甚至星空都描繪成紅色的,橙黃色的,畫家手中的筆象是急促運動的波浪,總是滿懷激情地描著陽光下燦爛的景緻。

凡高一生都處於一種狂熱的創作衝動之中,所以在他自成一派的作品中,我們會很容易被他充滿激情的、甚至有些痙攣的狂熱所感染。如《向日葵》,瓶中一簇怒放的向日葵,從橙黃到淡黃的,各種豐富的黃色調子,鮮豔燦爛,充分展示了陽光下的蓬勃的生命力;

而《村莊》、《有房子和農夫的風景》中紅色的田地、雲朵流溢的天空,表現了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關注和熱愛;即使是在描繪夜晚景色時,凡·高也情不自禁地將星雲籠上太陽的光環,在《星月之夜》中,流動的星雲斑斕多彩,象一朵朵彩色的夢,哪裡還有黑夜的荒涼和恐懼。

凡高在不過十年左右的繪畫生涯中,共創作了1400幅油畫和素描,這位藝術史上並不多見的用自己的心靈和生命作畫的天才畫家,在37歲的時候,由於精神失控用手槍結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有著秘魯血統的高更(1848—1903年)生於巴黎,當過水兵和和交易所金融職員,25歲開始啟蒙學習繪畫,35歲時為了藝術毅然拋棄了所擁有一切。家庭生活的失敗、都市文明生活下掩蓋的虛偽使高更先是遠離法國到了偏遠的大洋州上的塔希提島,後來更是遠涉重洋,去到尚未受到所謂“文明”薰染的熱帶島嶼,去尋找他追求的“原始、純潔、自由”的世外桃園,最後病死在孤島上。高更在塔希島上的創作時期是他一生藝術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他吸取了中世紀的彩色玻璃畫、壁畫、日本版畫等各種創作元素,創造了“綜合”畫法。高更很重視形式美,在他的後期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他對色塊之間的關係和佈局已經拋開了早期印象派那瑣碎的筆法表現,顯得純粹得多了的色塊與色塊之間表現出一種接近平面的裝飾美。

在高更的作品中,強烈體現出他對土著人原始自由的生活狀態、黝黑健康的皮膚的熱愛,體現出他對工業文明的強烈憎惡。高更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象徵主義色彩,被後人稱之為繪畫史上的“象徵主義之父”。其代表作有《遊魂》、《姊妹倆》未完成的大型油畫《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  

塞尚(1839—1906年)是一個喜歡孤獨的人,其作品大多以妻子的肖像或蘋果、麵包等靜物為題材。早期作品受到印象派的影響較大,後期專注於表現物體的質感和體積,擯棄了印象派過於瑣碎的造型筆觸和受自然限制的束縛,更加註重自身主觀意識的表現,並著重解決色彩與結構之間的關係。其作品有《蘋果盤》《玩撲克牌的人》《馬賽灣》《聖維多克山》等等。在油畫的里程碑上,塞尚是“完成了色彩——結構的革命”的“現代繪畫之父”。


教育創作者聯盟


西方油畫每一種流派就可成為一轉折點:

從大的宏觀角度來講,油畫可以分為兩大類別,即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和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

文藝復興後出現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義、學院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寫實主義、照像寫實主義、印象主義等都是以再現自然為基礎,表現畫家不同的思想與目的。這些派別的作品都屬於以客觀的再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於17~18世紀。“巴洛克”一詞原意有不整齊、扭動、怪誕的意思。推崇運動的扭曲、形體的豐腴與量感,其藝術語言強烈、誇張、動、浮華,這是巴洛克派繪畫的特點,其代表人物為魯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貝殼的形狀,具有繁瑣、精巧、纖細、甜膩的藝術風格,該派別流行於18世紀,其代表畫家有華多和弗朗索·布歐等。

古典主義與學院主義——古典主義是以尊重古希臘、羅馬的審美原則,構圖上講究對稱、均衡,氣勢上莊嚴、輝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畫深入。這也是學院主義的奉行的原則。正如學院派奠基者法契諾所講,“美是所有藝術品的最高目標,它是事物的一種客觀性質,由秩序、和諧、比例、規矩所組成”。其代表作家有拉斐爾、安格爾等等。

浪漫主義——浪漫主義起源於法國19世紀初期,籍裡柯的《梅杜薩之筏》就是該派別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這個作品中的構圖、光線、色彩、動態、表情都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構圖中的水平與垂直、光線的柔和與均勻,使畫面產生了一種激情。這也是浪漫主義繪畫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洩與表達。

現實主義——現實主義繪畫,注重以忠實於對象的手法去表現正常的視覺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本質。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寫實主義和照像寫實主義——寫實主義的創始人庫爾貝在1885年曾說:“像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我這個時代的風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話,創造藝術就是我的目的。”這就是寫實主義。而照像寫實主義是對生活以一種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畫面,比如克洛斯的《約翰像》。它繪製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燈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10倍的比例精細地放大到布上,更細膩、更逼真地表現出對象的細節,如臉上的每一絲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印象主義——19世紀,畫家們開始走出自己的畫室,去探索自然界中光與色的瞬間變化,並打破傳統觀念上固有色的概念,比如樹是藍綠色、陰影是黑色等,還把周圍的環境色對固有色的影響進行了客觀的繪製,這就是印象主義。莫奈、修拉、塞尚、雷諾阿等都是印象主義的代表畫家。

以主觀表現為主的創造性作品,其主要代表派別有後印象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大多出現在20世紀以後。它們不再是對客觀對象的真實描繪,而是根據畫家的主觀意圖進行自由創作。

後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畫家強調錶現自我感受,注重色彩的對比和事物的內在結構,畫家凡·高、高更等就是後印象主義的典型代表。這個畫派對現代西方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野獸派——野獸派以誇張的造型、強烈的色彩、粗獷的線條表達內在激情,馬蒂斯是這一畫派的創始人。

立體主義——立體主義畫派,畫面的視點已不再是一個方位,而是對事物進行全方位的表現,使物體還原成幾何形體。其創始人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和法國畫家布拉克。

未來主義——未來主義畫家以抽象的形式,運用色彩、線條表現運動速度、力量及其組合與分隔。

抽象主義——抽象主義是依靠線條、塊、面、色彩,進行無具象的抽象組合,其代表畫家為荷蘭畫家蒙德爾安。

達達主義——達達主義是對後來的超現實主義、活動雕刻、波普藝術直到後現代主義都有重要影響的一個派別。

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畫派的代表畫家有西班牙畫家達利、米羅等,該派別受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及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的影響,主張表現人的潛意識和夢幻。


子木書畫印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畫派是在共同思想驅動下形成的聚合,因此影響藝術史的應該問是哪個時期的思想比較恰當。

比方說從古典主義走向現代藝術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的轉折點是倫勃朗的作品,他叫啥畫派?他仍然屬於學院派範疇,但他的表現手段已經具有現代戲劇的場景感。這個時期還有哈爾斯,他像攝影一般抓住人物瞬間感受。

從學院派到現當代藝術轉折點,明確點說是塞尚——現代藝術之父,他屬於後印象主義藝術家,但!具體說也是有個過程,塞尚是一個爆發點,促發了各種現代藝術的可能性。然鵝!現代不僅僅包括油畫,他打開了的可能性大門打破了油畫的侷限性,打破了畫面組織的技巧,是一次藝術思維的躍遷。

可以說後世現代藝術,是從塞尚的思想衍生而來。包括非油畫藝術,後來又有個叫杜尚的傢伙受塞爺爺影響,把一個小便池放到展覽館,進一步打破藝術的經典範疇,從此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玩得更開更嗨。。繪畫雕塑這些成了老古董——經典藝術樣式,如今玩兒的叫當代藝術

單就油畫而言,影響藝術世界的發展只能說是古早時期的故事了。古早時期的油畫也根據不同地區有不同趣味,其實還是多看多思,喜歡就真正去專研,也好過問一些過於功利、華而不實的問題來得正經。


盆景藝人


論油畫的畫派,那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發展了六七百年時間的西方油畫,誕生了數十種畫派,各個畫派都有其獨特的風格特色,且和哲學理念相關,問題來了:就油畫藝術而言,哪個畫派可以稱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可以稱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的油畫畫派

之前我們談論過,之所以西方油畫可以成為世界畫壇的“常青樹”,就是因為西方油畫有諸多風格各異的畫派,油畫是以色彩為載體,每一種畫派的色彩效果都是不一樣的,從而就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這樣也就可以滿足觀賞者的審美,而且觀賞者的審美都不易疲勞,


經上段簡單敘述,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每一種新畫派的誕生,都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畢竟每一種畫派都是時代的產物,也反映時代特色,藝術不僅是繼承傳統,還是要創新的,任何一個新畫派的誕生,都是一種“藝術創新”,當然了,每種畫派之間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交關係,

稍微仔細留意,我們可以發現有一種畫派是和其他畫派完全脫離關係了,它就是抽象派,所以說,

就油畫藝術而言,抽象派(立體主義)可以稱為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不過,抽象派也是有很多表現形式的,真正意義上來講,抽象派中的立體主義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20世紀第一個新藝術運動就是立體主義,它是用一種全新的方法來表現繪畫中的形體,接受過正規繪畫訓練,技藝純熟的畫家畢加索,完全拋棄傳統的透視方法,用立體主義風格塑造畫面的物象形體,也就是直接

運用色彩來造型,沒有“光影明暗對比、空間效果”,這種畫派畫法沒有條條框框,讓畫家們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作畫,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詩夜城主


在1999年的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畢加索以40%的票數,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足以可見,他是一個多麼知名的畫家。那你知道畢加索是什麼畫派嗎?他是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人,也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

畢加索屬於現代派繪畫家

image.png

許多人看過他作品圖案之後,都很好奇畢加索是什麼畫派,感覺有點讓人看不懂。它是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人,也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作品風格比較多變。他在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在他眾多作品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不僅是畢加索藝術歷程的重大轉折,也是西方繪畫藝術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西街酒友


以下只是個人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切勿人身攻擊。

就人類繪畫的初衷來說,肯定是為了寫實。無論是國畫或西畫,在開始的階段都是儘量寫實的。中國畫在明朝以前都是寫實的風格,包括明朝早期。有種說法是靖難之役的時候很多古畫特別是宋朝的古畫被毀導致國畫在寫實這方面失去了傳承,後來才有了文人畫的興起,也就是畫中更多的是表現意境而非實物,但我們可以看到大多運用的還是寫實手法。再以後出現的寫意、大寫意就逐漸脫離了形的範疇而把意境的表現放在首位。

西方繪畫主要是以油畫為主。但和國畫有一個最明顯的區別是,油畫在材料和工具上根據科技的發展一直在進步完善的。比如說《蒙娜麗莎》嚴格說來不是油畫,應該是蛋清畫,因為它的調色介質是蛋清而不是油。中國畫則一直以來在材料和工具上沒什麼大的改變。

在印象派以前,油畫描繪的看重點是形、體積、空間等,在顏色上並沒有過多的深究。而印象派則著重研究色彩。我很多時候會覺得印象派畫家是科學家,他們對色彩的研究其實也是基於物理學上對光的研究,大家知道在三稜鏡下可以把白光分成七種顏色,這就是印象派最開始的理論基礎。同時期研究色彩的畫家並不只莫奈、梵高,還有一個我覺得在色彩研究上比莫奈、梵高走的更遠的人-修拉,是的,點彩,我們今天的彩色顯示器就是基於這一原理,甚至我覺得像素這個單位應該改為修拉。

印象派對色的研究我們至今收益無窮且一直未被超越。

要說油畫藝術史的轉折點的話我覺得當然是抽象藝術的出現,我們比較熟悉的畢加索、杜尚、馬蒂斯等。他們使得油畫創作逐漸脫離了形體、空間,有點像國畫的寫意。當然有種說法是照相技術的發展使得當時的畫家感到了危機,因為畫得在寫實也沒有照相機寫實,所以為了為繪畫尋找新的出路,他們中的一些人借鑑了日本浮世繪的一些風格,使得畫面變得為人所看不懂,而畫面的解釋權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抽象藝術的出現使一些藝術家變得浮躁。傳統的畫家往往會進行大量而耗時的技術訓練,但抽象藝術看起來並不需要。這就導致現在的很多所謂的藝術家實際上就是靠嘴炮。


白楊灣居士02


太多的內容我不做回答!網上覆制過來也意義不大,其實油畫藝術總得來說經歷過寫實,印象,抽象三個過程,這裡面顯而易見真正的轉折點其實就是印象派開始,打破了以往的寫實,而後各流派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去翻看西方的油畫作品就明白了,以往的古典主義,都是寫實的畫面,沒有什麼情緒上的表現,全是客觀事物的表現,最多可能也就是畫面中對光影,構圖的重塑而已,後面的印象派的油畫畫面就有張力多了,顏色也就比較主觀表現,更注重畫面感受!我你就拿最熟悉的莫奈跟梵高倆位大師的畫作去觀賞,畫面的意境是非常強烈的!可能你雖然看見的畫面表現細節方面都比較模糊,但色彩渲染,用筆韻律感,都不是古典油畫能給你的,這種印象派油畫的表現形式,我認為就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