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慈宁宫继孝庄之后无人敢住?

李剑


说慈宁宫自孝庄后无人敢住我认为不太准确,我们现在看到的慈宁宫其实和清初作为孝庄太后寝宫时期是不太一样的,从规制到规模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就先从慈宁宫的历史说起。


▲慈宁宫牌匾

慈宁宫位于乾清门和养心殿西侧,处于紫禁城内廷西部的重要位置。从史料上来看,慈宁宫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成后就一直是明代皇太后及一些太妃的居住之所,包括慈宁宫的前身仁寿宫其实也是明代太后的寝宫。而到了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经过重新修缮后,就一直作为孝庄太后的寝宫了。这个时候的慈宁宫规模是很大的,有内外两道宫墙,以慈宁宫为核心,东侧和西侧包括了现在的东三所殿和寿康宫大部区域,北侧包括了现寿康宫附属的三个宫区。这也就是说现在的寿康宫、东三所殿及寿康宫附属宫区都是后来建造的,并且占用了原属于慈宁宫的宫区。

▲慈宁宫现状平面图

肯定有人会问,这是哪位皇帝改建的呢?当然是我们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啦,乾隆自继位后就开始对原慈宁宫进行改建,在西部拆掉原慈宁宫宫墙为其生母崇庆皇太后新建寿康宫为寝宫,原慈宁宫后殿又改为佛堂,而实际上慈宁宫变为皇太后举行各种典礼的处所。此后乾隆三十二年又对慈宁宫进行大规模修缮,将慈宁宫大殿由单檐改为重檐,进深加宽等等,这次修缮改建之后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慈宁宫。

▲故宫慈宁宫介绍牌

说完慈宁宫的历史再说说孝庄太后与慈宁宫。孝庄太后生前一直住在慈宁宫,死后棺椁也曾在此停灵并举行各种祭拜典礼,然后运往遵化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暂安奉殿暂安。可能有的人知道,暂安奉殿是原来慈宁宫东侧的建筑,孝庄生前十分喜欢,但是建成后不久孝庄太后就死了,对祖母感情深厚的康熙皇帝下旨将新建不久的宫殿拆建到东陵作为暂安奉殿来存放孝庄太后的棺椁。而孝庄太后的昭西陵隆恩殿就是原来的暂安奉殿。

▲昭西陵隆恩殿(原暂安奉殿)。

经过以上的介绍现在正式回答题主的问题,按理说孝庄之后雍正帝生母乌雅氏作为皇太后应该搬到慈宁宫居住,但是她却没有搬,而且连皇太后的徽号都不想要,坚持住在永和宫,不得不说乌雅氏和儿子雍正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这大概是乌雅氏出身卑微,而儿子胤禛出生后不久就被当时的皇贵妃佟佳氏抚养,母子感情淡薄,加上最喜欢的儿子十四子又被派往东陵守陵这一系列原因导致的。总之乌雅氏没有住到慈宁宫。

到了乾隆时期,标榜以孝治天下且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开始对慈宁宫大规模改建,新建寿康宫作为皇太后的寝宫,而慈宁宫变成了皇太后举行各种典礼的处所,而这次改建和使用性质的改变其实是慈宁宫之后再也无人居住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已经有了寿康宫再加上康熙年间建造的宁寿宫这两处可以供皇太后居住的寝宫,那么慈宁宫就其功能而言其实已经由寝宫转变为了举行典礼的礼殿,所以我觉得不是无人敢住而是不作为寝宫使用了自然也就无人居住了。至于传闻里的因为闹鬼不敢住人实在不可信。如果说因为孝庄太后抚育两代帝王,稳固清朝统治的功绩使得乾隆改变了慈宁宫的用途倒也是有些道理的。

其实清代皇太后和皇帝的寝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养心殿曾做为皇帝寝宫,而乾清宫也作过皇帝的寝宫,慈禧太后也曾住过长春宫,还曾短期住过宁寿宫等等。皇太后及皇帝的寝宫更多的是依据本人的喜好而定。

参考文献:清《内务府奏案》,《清乾隆实录》


孤竹公子


故宫又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时期,故宫四万间房屋,数千宫殿,每一间都有其等级地位,都表明着居住者的身份。

后宫宫殿中地位最高的当属于慈宁宫了,这可是太后居住的地方,明朝的太后都居住于此殿,而到了清朝却完全不一样了,在孝庄太后以前,所有的太后都住在慈宁宫,但为什么孝庄以后的太后又都不住在慈宁宫,包括后来的甑嬛、慈禧都不敢住慈宁宫?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大量古装剧中可以了解到,慈宁宫,向来是太后的宫殿,为什么清朝的太后又不敢住呢?

这说要从清朝的第一位皇太后孝庄太后说起了,我们知道,孝庄可以说是清朝最伟大的太后,

孝庄,一生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对于维护清朝皇室团结,稳定清初政局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孝庄这位太后,她是顺治帝的生母,又是康熙帝的祖母,顺治,康熙都是幼年即位,幼年即位的皇帝少不了太后的精心辅佐。康熙能成为“千古一帝”,孝庄功不可没。

康熙8岁没了父亲,10岁没有了母亲,可以说是和奶奶相依为命长大,对祖母的情感非常深厚,可以说孝庄是康熙最亲近的人之一。

孝庄太后于1688年1月27日逝世,享年75岁,可以说是高龄去世了,按理说太皇太后去世了,按清朝的祖制,应该尽快入土为安。孝庄太后原属于皇太极的妃子,死后自然应该和皇太极葬于一处,但是当时皇太极的陵墓在盛京(今沈阳),康熙不忍将自己的祖母葬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去,便将孝庄太后的棺椁停放于慈宁宫中,并且下令文武百官都去纪念。

按理说孝庄太后对清朝贡献巨大,百官祭奠是她应有的殊荣,但是康熙却拒绝将太后下葬,这一举动遭到了百官的反对,这与祖制严重不符,宫殿是用于活人居住的地方,怎么可以长久的停放棺椁呢,康熙最后只得退让,将孝庄太后的棺椁迁出,同时下令慈宁宫的一切都必须得按照孝庄太后生前的样子摆放,不得挪动一物,且自此之后的每一年孝庄太后的生辰,都亲自率领百官去慈宁宫祭拜,这俨然是把慈宁宫变成了孝庄太后的纪念堂啊。

康熙在整个清朝的地位非常高,像乾隆一个如此自负的皇帝,都表示自己不能超过自己爷爷的在位时间,于是在乾隆60年退位了,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康熙对孝庄太后的敬重,这也使得后来的太后们,都没有人敢居住到慈宁宫去,一是后来的太后都自认为自己没有孝庄太后那么伟大,不敢居住,二是慈宁宫是孝庄太后纪念馆,谁敢住到纪念堂里去。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慈禧,这也算是一个厉害角色了,为什么她也不敢住呢?这其实要和她的心态有关了?

慈禧入宫的时候,封为兰贵人,住在储秀宫,她也是在这个地方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封为懿贵妃,可以说储秀宫是她的福地。这也是她不愿意搬到慈宁中的原因之一。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那个要立牌坊的心态。

慈禧的上位是从咸丰在热河病逝开始的,当时由于同治仅6岁,年龄太小,需要太后垂帘听政,她为了不落一个干政的骂名,于是就为自己找了一个极好的借口,自己只是咸丰的妃子,垂帘听政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守住江山,待将来儿子成年了,是要把江山交回去的,所以她不搬到象征太后身份的慈宁宫,而是居住在储秀宫,就是告诉大家 ,你看,我还住在妃子的宫殿里,我可是没有野心的。

宫殿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需要德行与之相匹配,孝庄太后的贡献属于极大成者,当然受到后代们的尊重,所以她的宫殿没有敢住也正常,毕竟偶像是需要敬仰的。


雨霁视角


据说孝庄太后去世后,慈宁宫里经常闹鬼,深更半夜,可以看到来回走动的宫女,这些宫女眼睛直视前方,人能看到她,她却漠视人的存在。还有,慈宁宫里经常能听到弹琴声,循着声音找却什么也找不到。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慈宁宫里有口枯井,白天看,里边是枯树枝,晚上看,里边是清亮的井水,月光下可以照见人影,不过人影不光是自己,还有别人。

这些灵异事件是谁发现的,没有任何记载。按现代科学解释,这些都是假的,不可信。

不过有件事情是真的,大清朝在慈宁宫住的太后,孝庄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康熙能当上皇帝,成就丰功伟业,和孝庄的栽培是分不开的。康熙感激孝庄,在孝庄死后,康熙要把孝庄的梓宫始终停放在慈宁宫里,这样他就可以一直和祖母在一起。



康熙的想法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说这样做坏了祖先的规矩。康熙无奈只好把孝庄的梓宫放在顺治帝孝陵风水墙外的暂安奉殿。

孝庄的梓宫移出了慈宁宫,可是康熙在慈宁宫里摆上了孝庄的画像,初一十五去祭拜。不光如此,他还让子孙们,大臣们也前来祭拜,俨然把慈宁宫变成了孝庄纪念堂。这种情况,以后的太后还怎么居住。



康熙去世后,慈宁宫一直空着,前去祭拜的人没了,房子缺人气就显得荒凉,于是便传出灵异事件。

虽然灵异事件都是假的,但是后来的太后们不见得都是无神论者,大部分人的心理是“宁可信其有”,住在有灵异事件的地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偌大的紫禁城有的是房子,为什么非要住慈宁宫呢?


豫有得



在朱棣建故宫的时候其实没有慈宁宫,因为那时候朱棣即位的时候他母亲早死了,所以当时没有皇太后。慈宁宫是在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的遗址上修建的。然后就被作为太后的寝宫,在明朝慈宁宫住过很多位太后。大清入主中原后,孝庄就成了第一位入主慈宁宫的太后。


孝庄一生辅佐过大清三位帝王,可谓功勋卓著。顺治康熙都是她一手培养和辅助起来的。对于培养顺治,孝庄也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可惜顺治年纪轻轻就死了(也有出家一说)。顺治走后,孝庄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花在了康熙这个孙子身上。所以孝庄和康熙的感情特别深,孝庄对他的一生影响也是巨大的。康熙对于这个祖母格外尊重。孝庄在慈宁宫病重的时候,康熙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并许愿如果上天让孝庄度过这关,自己愿意折寿十年。
可惜任凭康熙再怎么诚心祈祷,这位清初杰出的女强人还是在慈宁宫这座自己住了44年之久的宫殿里病逝了。孝庄的死,对于康熙的打击是巨大的。康熙下令把孝庄的遗体安放在慈宁宫,并设灵堂,自己要为孝庄守孝。

按规定孝庄死后是应该和皇太极合葬在一起的。但是孝庄在死之前就跟康熙说了三条遗嘱,第一自己死后不要和康熙的皇祖父安葬在一起。因为皇太极死的太久了,已经不想去打扰到他的安息。第二就是自己死后不要劳师动众为自己大修寝宫。第三自己死了心里还是想着康熙父子,所以要葬在离皇宫最近的地方。
康熙为了遵循孝庄的遗嘱只能把孝庄的遗体先安放在慈宁宫里。后来康熙把孝庄长期居住的东侧五间大殿拆了。在孝陵附近复建,这栋复建的建筑便被称为“暂安奉殿”,孝庄的棺椁也就一直停留在这里37年之久。康熙直到自己死了,都没有解决孝庄的安葬问题。雍正三年的时候,正好也是孝庄和皇太极一百周年,雍正才把孝庄安葬到昭西陵中。孝庄遗体在“暂安奉殿”安放37年里,康熙就曾去祭拜了26次之多。可见康熙对孝庄这个祖母是何等的尊重喜欢。孝庄对他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才让康熙在孝庄去世这么久还对她时常思念。


孝庄在慈宁宫住了44年,死后又在慈宁宫东侧五间大殿复制来的“暂安奉殿”里安放了37年,说明她和慈宁宫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孝庄死后,再也没人任何一个太后敢入主慈宁宫,因为没人觉得自己可以超越孝庄的地位。任何人入主这座宫殿,身份都没法与之匹配。

可以说没有孝庄就没有康熙,也就没有以后的“康乾盛世”。孝庄对于整个大清贡献是巨大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越。孝庄这个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在生前和死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在现在,慈宁宫对游客开放,很多人都喜欢走进这座宫殿,去感受一下几百年前孝庄和这座宫殿的故事。

如果您觉得写得不错,请点个赞。如果想看更多的历史故事,请关注我。

钱钱他爹


这是因为孝庄皇后太过伟大,后来的皇太后出于礼法上的尊崇的需要!再加上后来的皇太后都认为自己没有孝庄的福寿认为自己镇不住,怕折寿,再加上有闹鬼传言,所以就都不住了


刘276125732


说起慈宁宫,是立于后宫巅峰,皇帝都要礼让三分,居于慈宁宫的就是皇帝的母亲,太后。   其实,故宫在最开始建的时候并没有慈宁宫的存在,那么就有人产生了疑问,慈宁宫不是给太后住的么,那最开始的太后都住在哪里?故宫是在大明时期朱棣定都北京操持建造的一座宫殿,因为当时朱棣的两个母亲都不在了,她的亲生母亲野史里说叫硕妃,他名义上的母亲,也就是朱元璋的正牌皇后,大脚马皇后,两个人都没了,所以呢当时也就不存在这个给自己的母亲建造一座寝宫。


  直到明朝第十一个皇帝嘉靖皇帝时,才有了慈宁宫。当时为了解决两个太后的问题,一个是嘉靖皇帝亲生母亲,一个是嘉靖皇帝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的母亲张太后,嘉靖皇帝的堂哥明武宗身子骨软,走得早,按照大明的吏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而明武宗又没有亲弟弟,只能选择了堂弟,最后有了嘉靖皇帝继位,也就有了两个太后。嘉靖皇帝为了解决两个太后的寝宫问题,就让张太后住在了东宫,太子宫那面,而自己的亲生母亲住在西边的仁寿宫。之后不久故宫着火,就进行重修,把嘉靖皇帝亲生母亲的寝宫仁寿宫重新翻修了一遍,规模扩大,改名为慈宁宫。这才有了慈宁宫,自此历代皇帝的亲生母亲都是住在慈宁宫内。

孝庄皇太后

  直到宣统皇帝退位,明清两朝,慈宁宫一共存在了四百多年,住了好多任太后,其中出了最厉害的两位太后,一位是李太后,李太后住在慈宁宫的这段时间里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李太后的儿子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她的老公是隆庆皇帝,但因为李太后出身低微,是当时王爷府上的一名宫女,被很多皇族瞧不起,她是被隆庆皇帝临幸,生下了万历皇帝,母凭子贵,最后成了贵妃,又当了太后。另一位就是孝庄太后,孝庄太后是蒙古族人,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死了之后,辅佐顺治登基,而后又辅佐孙子康熙登基,大权执掌多年,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从孝庄死后,慈宁宫就再无人居住。 为什么没人敢住呢?这跟康熙有关,康熙八岁的时候顺治死了,十岁的时候母亲又死了,所以从小康熙就是孝庄带着他,辅佐他登基,参政,帮他削三番、收台湾郑氏,孝庄都是功不可没。所以康熙跟孝庄太后是最亲的,在孝庄病危的时候,康熙请了一堆人来做法事,宁愿自己折寿也要保住孝庄的性命,不过不久后孝庄还是归天了。

康熙皇帝

在孝庄归天之后,康熙执意将孝庄留在慈宁宫,说“慈宁宫在,孝庄太后就在;孝庄太后在,慈宁宫就在。”最后是诸位大臣纷纷上奏折不同意皇帝的做法,说如此以来太过荒唐,最后皇帝没办法就将孝庄迁了出去。之后就年年在慈宁宫祭拜孝庄太后,慈宁宫就好像变成了纪念孝庄的地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活了六十九岁,地位在大清是非常高的,包括孝庄太后对清朝的巨大影响力,在清朝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清朝主张“以孝治国”,所以到后来他的孙子乾隆明明还能在位几年,但是因为康熙只在位了六十一年,所以他就退位说自己在为不能超过六十年,让嘉庆皇帝做儿皇帝,自己做了四年太上皇。所以直到后辈就没法再继续往慈宁宫里面住了,慈宁宫就成了纪念孝庄的地方了。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无人敢住慈宁宫了。 仅供参考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