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一箇中國經濟和人文地理版圖中的“天府之國”

修建於公元前世紀的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至今仍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山上有眾多道教寺廟和遺址。

都江堰,一箇中國經濟和人文地理版圖中的“天府之國”


位置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以南16千米,距成都66千米;都江堰位於岷江中游,距成都56千米,渠首工程在市區西面約1千米處。

歷史景 青城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東漢時期道教始創人張道陵在山上設壇傳教,逐漸發展成道教勝地,被道教稱為第五洞天。清康熙時期武當山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黨來此傳教,至今已傳至第13代。

都江堰水利工程始於戰國末期,李冰擔任秦國的蜀郡守。李冰父子都是水利專家,他們注意到長江支流岷江在灌縣以上的河床坡度極大,水流很急,但過了灌縣後,流速減低,泥沙沉積在河床裡,遇上雨季往往造成氾濫,但當洪水退了後,又可能造成局部的旱災。他們於是發起一項水利工程,在灌縣城的玉壘山開鑿出一個缺口—寶瓶口,把岷江江水分流到玉壘山的東邊去,從此變水害為水利,造福了岷江流域的百姓。

規模 青城山方圓400千米,景區分前山和後山兩部分,前山是指以天師洞、上清宮為中心的山區範圍,共有36峰、8大洞、7小洞、108處勝景之說,有纜車直達山頂。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為渠首工程,它是整個灌溉系統中的關鍵設施,渠首主要由魚嘴分流堤,寶瓶口引流工程和飛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組成。

都江堰,一箇中國經濟和人文地理版圖中的“天府之國”


旅遊導覽

青城山

青城山屬邛崍山脈南段的東支,山體主要由礫岩組成,主峰老霄頂海倉拔1600米,四周環境清幽,唐代詩人杜甫曾寫下“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詩句,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另外,它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被道教視為“第五洞天”(洞天是指環境清幽的修養之地,道教共有十大洞天)所以,青城山是一處由優美的自然風景和豐富的道教文化古蹟結合而成的獨特景區。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說法,據載這裡“陰陽三十六峰呈環狀排列,林木蔥籠,空翠四合,宛如一個‘綠色城廓’而起名‘青城””。另一種說法是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在中國的古代神話中清都、紫微天帝所居也”。不過,到了唐代,提倡道教的唐玄宗頒詔將此山歸還道教時,將“清字的三點水刪掉,於是成為“青城山”。

在2世紀的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在大邑境內的鶴鳴山(即今青城山後山)學道,用“黃老之學”創立了五斗米道,或稱天師道,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他在青城山上傳道,道教日益發展,鼎盛時期全山共有道觀70多座。張道陵去世後,其子繼承父業,晉、隋、唐先後有人前來修道,明代末年漸趨衰落。清康熙時期武當山全真龍門派道士陳清黨前來傳道,從此屬全真龍門派碧洞宗,至今已是13代。

山上現存38處道教遺蹟,例如建福宮、天師洞、三島石、祖師殿、朝陽洞等,其中天師洞和祖師殿為道教全國重點景觀。唐代、宋代、清代以至近代的詩人和書畫家也在山上留下許多珍貴的墨。

都江堰,一箇中國經濟和人文地理版圖中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

它是戰國現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由蜀郡守李冰主持營建。整個工程的目的是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將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此舉一箭雙鵰,既能解決岷江江患,又可運用江水灌溉土地。都江堰含渠首工程和灌區兩大部分。

魚嘴分流堤

魚嘴分流堤將岷江水分為西面的外江和東面的內江,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的延續;內江則是人工引水渠道,將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作灌溉之用。魚嘴的設計巧妙,能自由調節兩江的出水量。在春季,因農田用水量大,它能將六成的江水分入內江;在雨季,又能將流入內江的江水量減至四成,以確保農田不被淹沒。飛沙堰溢洪道

魚嘴以下是金剛堤,將內江、外江分隔,處於江水中其下段與山腳虎頭岸相對的地方建有堤,名為飛沙堰,是內江的溢洪道。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的上限時,過多的水便從此溢洪道流出,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當遇到特大洪水時,它還會自動潰堤,讓江水迴流到崛江正流。它的另一個作用是過濾江水內的沙石,以免將寶瓶口堵塞。

寶瓶口

在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上,有一個由人工開鑿出來以控制流進農田的江水量的缺口。由於興建都江堰時還未曾發明火藥,李冰運用“冷縮熱漲”的原理,以火燒石,終於開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因形狀酷似瓶口,故名“寶瓶口”。它的巖壁上刻有幾十道標記,是中國最早的水位標尺。

都江堰,一箇中國經濟和人文地理版圖中的“天府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