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小时候父母又打又骂的,很少抑郁;如今的孩子怎么那么多抑郁的啊?

仁爱者不忧


总的来说,这是由于家庭压力、学校竞争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太大造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今四五十岁的人,大都出生在70、80年代,那个年代的物质是匮乏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不要求读太多书,一定要上多好多好的大学,多么多么出人头地,只需要找到一份能够供自己和家人吃喝的工作就行。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吃饱喝足。

那个年代的人,家里人对他们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的,他们对孩子几乎没有要求,只求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

而如今的孩子,他们出生在物质充足的时代,他们的家长也大多成为了有一定能力的人。如今的家长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时代淘汰,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人上人。

也有一部分家长,他们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一定要考上XX大学,一定要学XX专业,一定要在XX岁之前赚到XX百万,有房有车……

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在物质上极大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忽视了家人陪伴的重要性。

这样的家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面临着极大压力的,很容易造成孩子患上抑郁症。

而在学校和社会方面,70、80年代的孩子读书是极为困难的,可以说,有书读已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了。因此,那个年代的孩子都十分渴望读书,对知识十份渴求。

在这样的时代里,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其实很小,相对的社会压力也小,因为当时的社会是实行工作分配制的,孩子们并没有多少来自于求职与工作方面的压力。

如今的孩子的学习压力是很大的。

就拿今年的高考来说,全国今年高考人数已多达1031万,比去年高考的975万高出了56万人次,突破了千万大关。

孩子们要在这成千倍算的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那是及其困难的,压力也是成千倍的上涨。

而在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多达820万人,2019年多达834万,然而整体就业市场招聘需求却处于缩减状态。

这就意味着,孩子们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更加困难。

家庭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种种压力强加在一块,孩子怎么可能不抑郁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给孩子减轻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一座灯塔,当你成为家长,从新手父母到成为孩子的坚实后盾,孩子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都是你要关注的事情,再小的问题再不能忽略。

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孩子求助帮忙、倾诉心事的对象?如何成为孩子的密友?

想要了解更多亲子相处之道,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徐老师亲子课堂”。更多的亲子教育课程,给你更多密切亲子关系的可能,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赶快来看吧。


徐老师亲子课堂


我50岁。小时候很混,到处打架,但是不敢和父母顶嘴,再混蛋也不敢和家长动手呀,这是那个时期的所有人天生的素质,没人教,但是都明白。可是现在,我闺女10岁半。打不得。前几天因为她不懂得什么是尊重家长,被我暴揍了一顿,结果她说要自杀!不管真假,我还哪敢再动手?彻底放弃了,我自己认为在管教孩子上彻底失败。我总说有的孩子蛮横,在学校打人,没人管的了,是家长不管,我就不相信有管不了的孩子,可是到自己头上了,真管不了。我很无奈!我这代人这么孝顺,怎么下一代就这么不懂事呢?求解。


华子38741


我就是你说的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说一说我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吧:

第一个是我大学同学的母亲。因为我同学的妹妹骑摩托车摔伤膑骨,留下残疾,走路微跛,她妈妈便一直心事重重,整夜整夜地失眠,最后自杀。家里人都认为是她妈妈心事过重,自己想不开才自杀的,没人往抑郁症的方向想。

第二个是我自己的表姐。因为我表姐夫很警觉,一察觉苗头便带她去医院,结果确诊为抑郁症。治疗了两三年,最后仍然自杀了。整个治疗很艰难:因为担心熟人知道此事,令我表姐心理压力过大,我表姐夫直接放弃了在当地的治疗,每次开车四个多小时的高速,到另一个城市治疗。

第三个是我一同事的朋友。一发病就确诊为抑郁症,当时情况比较好,医生当时建议她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行。但她觉得自己没有病,从不好好吃药,结果病情越来越重,到现在已经割腕三次,还曾经想要跳楼。我同事想去医院看她,结果她丈夫竭力阻止,不愿让人知道她有抑郁症。

说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明白了:不是你说的这个年龄阶段没有抑郁症,而是我们不知道:原来这就是抑郁症!是我们不敢承认:自己家里有抑郁症病人!


樾人歌兮


很有兴趣答这个问题。因为本人就是这个年龄段的。

先说我们小时候怎么过的,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富裕,能吃饱都不错了,一年一套新衣服,有糖吃就很幸福。大家住的都差不多,单位分的房子,比不出来上下。父母工作很忙,没太多时间照顾孩子,基本都是一个院子的孩子在一起疯玩。玩过火了,就被拎住揍一顿,我是女孩,挨的不多,哥哥就没那么幸运了,父亲基本是抄着什么就打。打完,母亲再做顿好吃的,这事就过了。几乎家家都这样。每天晚上都能听见谁家有孩子干嚎。第二天我们照样疯玩,那顿打对我们没什么影响。早忘到脑后了。

现在的孩子出生时父母就无比宠溺,含着怕化,捧着怕摔,更不用说打了。物质条件就不用说了,家里把最好都给了孩子,吃的,用的。有个80后的朋友说他们家宝宝一个月光尿不湿和奶粉就几千块。8090都是没挨打长大的,他们的孩子更不会挨打。一个从小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长大偶尔经历痛的感觉,那简直天都要塌了。

现在的孩子心里脆弱一方面是打的少,心力没锻炼,另一方面是来自家庭的学习压力太大,心理上没有放松的时间,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心里紧绷的弦就容易断。有个小姑娘告诉我,她们学校曾经一个学期有三个孩子跳楼。多么令人心痛。

挨打和不挨打的人在心力上是有差别的,古人打孩子打手板。手板上有劳宫穴,经常敲击劳宫穴,对心脏是很有好处的,心力增强。打屁股,屁股上臀开六经,人身体的六大经络都从屁股过,经常打打,身体健壮。古人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人才能成大器,打,不目的,长的结实才是目的。

所以,孩子从小就要糙着养,犯错了,该打打。糙着养,容易养,长大也会珍惜物品,对父母感恩。孩子要玩着养,知识学习是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孩子承载不了全是学习的生命状态,家长轻松一些,别那么紧张,别和其它人攀比,自家的孩子自家养,身体好,三观正,以后能养活自己,你的使命基本就完成了。

有人说打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打。那问问他不想写作业,身体不适,心里憔悴,家长老师还在施压,算不算不尊重?孩子需要倾听,需要尊重,需要释放。生活中的事没那么绝对,该怎样怎样,该疼疼,该打打,该玩玩,该学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火烧水溶,反复锤炼。璞玉也要经过不断雕琢,才能成为美玉的。


心心念花开


我正好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小时候总是挨妈妈的打,长大后妈妈说:那时你要是知道认个错了,就不会挨那么多打了。我还有一个弟弟,他则很少挨打,因为只要我妈一要打他,他马上就会说自己错了,妈妈打我,我既不会认错,也不会跑,就是挨着。我跟妈妈不亲并不是因为她总是打我,挨打的记忆虽然有,但是并不深刻。

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想把我送人的经历!亲生父亲去世后,妈妈决定把我送给大姨,大姨家有5个儿子,但那时大姨家也不富裕,而且我的身体也很不好,一坐车就晕车,而且大姨家的蚊子还多,所以到了大姨家,每次都跟快要死的似的,妈妈后来说,在大姨家蚊子把我的小腿都快咬烂了,我印象中送了三次,大姨都没有留下我,最后妈妈只能给我带回来。但是妈妈一直不待见我,继父说:你妈的心偏到了胳肢窝那里。中专毕业后,我就找了一个离家远的单位上班了。看到别人家的女儿什么事都可以回家,我却很少回家!因为回家三天,我与妈妈就会吵架,各种嫌弃。结了婚后,我更是习惯了事事靠自己,一切事情都自己抗。娘家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一看妈妈的电话,我的心里会咯噔一下,知道准是没有好事!这是我的经历!虽然我没有抑郁,但是家庭的环境对我影响很大,中学的时候真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想过要自杀。长大之后,我一直在看书、学习,不断的调整自己,学着坦然地面对曾经的伤害,但时常地夜不成寐,我说自己神经衰弱,很多的人都不会相信,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父母与家庭的影响其实很巨大。如果我没有自己努力地走出来,可能也会选择自杀。\r

现代人在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之后,人们更加关注精神与心理上需求,所以抑郁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几十年前,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办法满足,光是为了活着都为消耗很多的精力,这也使得抑郁症无法表现出来。我觉得抑郁症跟年代关系并不大,只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隐性病症得到了关注。


吾非汝但知汝之苦


今天早晨,孩子要陪姥姥姥爷出门买东西,还没吃早饭没吃药(主要是没吃药,一直在感冒),我和姥姥怎么劝他就是不吃。爸爸生气了,拎着孩子的胳膊上桌子,孩子就是不吃饭,我们这哄着,爸爸更生气了。又拎着他丢到卧室去。

我和姥姥姥爷看他爸动作粗鲁私活拉着不让他拉扯孩子。。。。

结果变成孩子在旁边看热闹,大人吵架。

其实我不反对爸爸对孩子发火揍人,但是他爸生气经常失控,打人手没谱,上次把孩子脸都打青了一个礼拜血印都下不去,我心里也跟着难受了很久,当时干嘛不拦着点呢。

但是不揍他好好说,他又很顽劣。

带孩子真难啊!虽然我不后悔要孩子,但是别人不要,我也觉得挺好,清净。



亭亭50207003


我40,女,京,小时候,家里也重视,毕竟第一代独生子女,但是,小时候照样挨揍,经常的被老爹損贬,老北京人嘴不饶人的,尤其说自己家孩子,所以起小抗挫折能力很强,不至于玻璃心。

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就是中不中洋不洋的,光学不挨揍了,教育体系又和西方不一样,中国的传统,也和西方不一样,父母也没那么想的开,孩子成长过程就容易分裂,一会捧天上,谁都说不得,不然我告你,一会因为学习鸡飞狗跳,多分裂啊!


爪子瓜瓜


这部分人大多都在默默忍受,无处诉说不懂求救而已。;并不代表没有。

我妈闺蜜的老公,常年失眠,原因不明。那个阿姨是个爱说爱玩爱笑的人,她痛恨她嫁给了一块“石头”。“石头叔叔”从来没正经跟爱笑阿姨聊过天,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我爸,我叔,我姑,脾气性格都很古怪;有的矫情却不自己不会爱自己,有的只会爱自己从不顾及他人感受,还有的五十了,还活在梦里。

再看,一些恶婆婆,为何千方百计折磨儿媳妇?因为她们没有得到爱,缺失爱,看见别人有爱就要被气死。这是不是心理扭曲?

你让他们承认他们心理病了,他们还以为你在骂他们。不求救不自救不咨询不看医生,就喜欢折磨身边的人。

现在的年轻人会求救了,是件好事。


秋逸162458451


确实,我父母就是在我小时候又打又闹的,基本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吵的那种,那个时候我觉得家里呆着很难受,经常觉得他们不应该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


但是为什么没有抑郁呢,我觉得还是跟社会大环境有关,那个时候国有企业很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稳定很透明,我父母单位的同事们很多家庭都是很和睦温馨的,我看到了那些家庭,就知道婚姻不是只是我父母那样的相处方式,更多的是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且那个时候一个单位很多同龄的孩子可以结伴玩耍,可以冲淡很多家庭中的不开心。

现在则不然,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工作和人口流动性很大,很难再有过去那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存在,人与人之间也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们也不可能象过去那样让大人彻底放手,所以孩子们的交际范围和交流范围也小了很多,没有人交流和开导,有的心思细腻的孩子就会抑郁了。


风清清之云淡淡


我们小时候经常挨打跪洗衣板那可是家常便饭。兄弟姐妹多,一闹腾起来一言不合棍子就抽过来了,生气难过一阵该干嘛干嘛去[呲牙]。

我们小时候生活气息多干净呀,水是清的,天是蓝的,蔬菜是有蔬菜味的,肉都是有肉味的。一年能吃几餐肉那是多开心的事呀!孩子都是放养的,完全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捏捏泥巴,抓点小鱼,掏个鸟窝,爬个树啥的都乐趣无穷。直到现在回味起来都觉得是幸福的快乐的。

现在的孩子都有啥?住的都是水泥大高楼,一家不管一家事,都是关在屋子里养的,一不小心出去遛一圈就怕给别人拐咯!吃的是添加剂,玩的是塑胶合成剂。现在电子信息发达,各种负面新闻信息都充刺着孩子们的眼球。现在上学是需要陪的,各种辅导班是要上的。孩子完全是挂在家长裤腰带上捧在👋心尖上成长的。现在的孩子失去了自我,太脆弱了。所以各种奇怪的东西就出来了。

人虽然是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但是环境不一样,造就的产品也就不一样了[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