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却被封神?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到底厉害在哪里?

静夜史


先说第一条。山本五十六确实是一名优秀的军人,是日本二战中少有的战略级名帅,对于海军航空兵作战也具有突破性的贡献。

山本五十六出生于1884年,江田岛海军学校考试成绩同期第二名,毕业成绩第7名。他以少尉参加了日俄战争,在对马海战中被炸飞两个手指头。1908年入海军炮术学校,1914年以上尉入海军大学,1915年晋升为少佐。191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晋升中佐。1921年回国任海军大学教官。1923年到欧洲出差并晋升大佐。1924年开始山本担任日本海军霞浦航空队教官兼副长,开始狠抓航空兵,使得海军航空兵焕然一新。1925年再次到美国担任大使馆的武官,1928年回国。

由于在欧美数年的经历,使得山本五十六对于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强大生产力有深刻体会。相比一般日本军人的狂妄短视,山本真正知道美国的力量,明白日本要挑战一个怎样的怪兽。

1929年山本晋升为少将,并出任海军航空部技术处长、第一航空队司令官等职,此后在1929年、1934年两次赴伦敦,参加列强的海军军备会议。面对英美占压倒优势的海军势力(英国和美国的主要战舰吨位被规定为日本的1.67倍),山本决心以海军航空兵来打破英美优势。他在1930年就对军令部次长末次信正提出的建议,以空袭的方式击溃优势的英美舰队,并认为航空上的跃进是最紧要的要务。为此,山本五十六大力推进日本和德国的技术合作,从德国方面获得了优秀的技术,为日本海航部队的升级提供了决定性的助力。

1935年山本就任航空本部部长,36年就任海军大臣次官。抗战爆发后山本多次派出海军航空兵参加侵华,杀害大批中国军民,却也练出了日本海航飞行员的技术经验。

1939年,山本担任海军联合舰队兼第一舰队司令官,加强了对航母战术的演练。1940年,山本晋升海军大将,开始正式策划用航母进攻夏威夷的战略。

1941年初,山本指出了日本海军旧有战略的致命弱点,认为美国具有压倒性的国内生产力,日本如果以防守为主将必败无疑,要成功只能孤注一掷主动进攻,通过战争初期便重创美军,迫使美军求和。

在山本五十六的坚持下,日本于1941年末发动了珍珠港奇袭,以6艘航母长驱数千公里,突袭了美国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29架飞机的代价击沉美军4艘战列舰中,重创4艘。此后山本又指挥日本海军歼灭了欧美列强的大量舰队,使得日本嚣张一时。

由此可见,山本五十六确实是二战航母时代的开拓者,在世界军事史上应有其一席之地。

至于后来的败北,包含许多因素。有美日两国本身的生产力差距,有战场运气,有双方技术上的差距,当然也有山本五十六作为统帅的失误。尤其在中途岛会战中,他分散兵力的做法使得日军总兵力的优势变成主战场的劣势,一举逆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并在此后数年中屡战屡败,节节败退。但是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山本五十六依然可以称为一代名将。

除此之外,在世界舆论中掌握主导的美国和西欧,素来有“夸赞对手”的习惯,因为对手越强就反衬得我方更强。

比如隆美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一度被吹嘘得风头盖过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的。而山本五十六作为太平洋战场上与美英军作战(尤其是美军)的主将,显然有被抬高的价值。这也是近来山本五十六得到很多抬举的原因之一。


巴山夜雨涮锅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军大将,二战时担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并策划实施对美国珍珠港偷袭。

他毕业日本海军学校,又去美国哈佛深造,还担任过驻美国使馆武馆。回国后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及舰载飞机。把美国当做假想敌而针对性的开展的各种战术训练。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政策仍然是孤立主义为主导,海军实力很弱。当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时说服国会拨款才开始大力发展美国海军。而山本五十六很了解美国工业实力,深知对付这样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似乎是没有胜算。他最终的失败也在这个似乎上。

日本海军在二战开始头两年内没有作为,并且海军大多数将领,包括山本在内也反对陆军无休止的扩大战事,强烈反对加入轴心国。而山本也险遭陆军少壮派的刺杀。由于政府和天皇的巨大压力,使得山本不由的接受新的任命,在一次演习中,由小泽治三郎指挥的两艘航母以密集突袭轰炸摧毁了山本指挥的舰队。至此他的重点就彻底转移到了航母突袭战术,并决定攻击对象就是美国珍珠港。假想敌终于要变成真正得敌人,

山本认为如果同美国开战就必须一开始就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舰及全部航空母舰,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机会。并能迅速占领东南亚。如果给对手一息尚存的时间,凭借美国强大国力则日本将入绝境。此刻他的这种赌徒性格彰显无疑。

结果大家都知道,偷袭珍珠港并没有摧毁一艘航空母舰,也没有摧毁后勤油库,珍珠港大批飞机在防空洞中安然无恙。山本此时忧虑上心,他知道机会错过,日后的麻烦将不断,所以要做好下一次计划。于是开始策划珊瑚海海战及中途岛海战。此时日本陆军速占领东南亚,驻守此地区的美英军队惨败,麦克阿瑟仓慌逃离。大批士兵战死被服。日本国内也被胜利冲昏头脑,山本也不例外,他认为还有机会。

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横扫无敌。陆军此时则想要攻击澳大利亚。山本认为珍珠港没有消灭美国航母是巨大隐患威胁,不可能在持续进攻,而是在特定区域内引诱美海军出动决战。正在争论中美国轰炸了东京,这才使大家认识到美航母的真正威胁。同意山本在珊瑚海与美决战并切断与澳大利亚联系后再出兵攻击澳洲。于是有了战争史上第一次的海军航母远距离空中交战。此战日本虽击沉美航母一艘,击伤一艘,击落美战机六十六架,自己也付出了两艘航母和七十七架飞机的损失。日本虽然战术上胜利,但有一次失去了战略意义。此战也注定了日本海军的灭亡,也注定了山本五十六最后德命运。

一个月后美军破解了日本电报,设下埋伏只等日本攻击中途岛。在日本飞机都去轰炸中途岛时,美国航母飞机也开始秘密飞向日本舰队。结果美国大胜,重创日本海军,从此日本海军再也没有能力在太平洋地区为所欲为,此战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战斗过程就不详细说了,最近有个大片叫中途岛海战可以去看看。

山本五十六此刻直到失败只是时间问题。1943年4月18日他为了鼓舞士气飞往所罗门群岛。而美国情报部门早就破解电文,就等他的飞机前来。就在这天清晨山本五十六命丧南太平洋。日本授予他元帅举行国葬。

山本有着及其清醒的头脑分析大的战略,也有着很强赌徒的心理。他并不善于战役的指挥,也不善于军官的任命。他的聪明才智应该发挥在战略规划上。



阑翎


小雪历史微鉴:山本五十六并不厉害,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眼里,他只不过就是一个用来直接对日宣战的挡箭牌罢了。

山本五十六发动“虎-虎-虎”行动以前,各种情报都已经放在了罗斯福面前,罗斯福并没有在意

虽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已经发生了近半个多世纪,但是,其中很多细节并没有披露,比如比较著名的,中国、苏联、英国等国截获的关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事件,罗斯福总统看了之后说了一句“哦”就没有了下文。

这不禁让人想起,罗斯福后来在采访中说的那样,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永远不会参战。

这里要说说美国人参战的条件:首先需要经过国会授权,美国总统是没有权力发动一场海外战争的;另外,当时美国正陷入经济危机,很多美国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牵扯到自己的利益,永远不会参加战争,这是很多美国人内心真实的回答。

从这两个层面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客观上,成为罗斯福总统发表国会演说来发动战争最好的一个筹码。

封神不封神的,历史上没有这么说过,只是山本五十六,将永远成为日本战犯,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历史会记住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关于题主所说,山本五六十在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是他的封神一战?恐怕你并不知道所谓的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成功与否。

山本五十六打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在侵华战争并不顺利的情况下,打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让他没有任何机会参战,客观上为德、意、日法西斯同盟顺利会师奠定基础。而当远在欧洲的希特勒知道情况以后,对山本五十六的行为进行堂而皇之的责备和奚落,这是一场愚蠢的自杀行为,美国的航母战斗群没有任何损害。

从这样的历史条件来说,山本五十六只能是战犯,他的一生并没有任何封神的光彩可言。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小雪历史微鉴


山本五十六(1884~1943)是二战主要战犯,时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

山本是典型的日本军国主义将领,对于世界人民他是罪犯,但在日本国内却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日军军魂”,追授一级大勋位和元帅称号。

山本具有狂热的冒险精神和侵略思想,说白了就是具有赌徒一样特征。

如果不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实行了定点斩首行动干掉了他,恐怕他也难逃被绞死的惩罚。因为是他制定并实施了“偷袭珍珠港”行动,致使美国损失惨重。

(偷袭珍珠港)

当时美国停泊在珍珠港里的4艘战列舰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到重创,6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灭。而日本方面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

美军方对山本恨之入骨,于是制定了斩首行动,在山本视察部队途中,其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而丧命。

山本成功偷袭珍珠港,至少为日本赢得了战略上的暂时优势,极大鼓舞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膨胀。

“偷袭珍珠港”是山本五十六军事生涯的转折点。

山本五十六从小就流畅着武士道精神的血液,他的父亲是一个日本武士,在56岁时生下了他,因此起名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在30岁之前随父姓叫高野五十六,后过继给了母亲的亲戚山本家族,这才改名为山本五十六。

20岁时(1904年),山本从江田岛海军学校毕业,获上尉军衔,并在日本装甲巡洋舰上的任少尉见习官。

25岁时(1905年),他参加了日俄战争,在战斗中被炸掉了两个手指,因此山本成了八指。

35岁时担任日本海军本部参谋,当年作为海军代表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航空知识,两年后,毕业回国任海军大学教官。

41岁时(1925年)再次赴美国担任海军驻美武官。期间重点考察了美军导航技术。三年任期满后,山本返回日本,先后担任了日本巡洋舰和航空母舰舰长。

49岁时(1930年),山本晋升为少将,并出任海军航空部技术处长、第一航空队司令官等职。

55岁时(1939年8月),山本出任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当年9月二战爆发。1940年7月,日本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这就意味着日本加入了二战,山本终于走了用武之地。

从上面可以看出,山本在55岁之前并没有主导过战役,是二战造就了他的“辉煌”,准确来说是“偷袭珍珠港”一夜成名。

1941年11月,山本下令日本突击舰队驶离日本,经过秘密航行12个昼夜,行程约3500海里,日本舰队来到了美国停泊舰队的珍珠港,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历史上的突袭珍珠港事件。

这一年山本57岁。

此时山本达到了人生巅峰,自信心膨胀,他想挟威乘胜突袭美国海军巡逻机停泊基地——中途岛。

1942年5月20日,山本开始集结舰队,打算突袭中途岛。他的举动被美国军方识破,接下来美军破译了山本五十六的行动计划,美军将计就计为山本提前挖好了坑,在日本舰队突袭中途岛途中,美军在半路突袭了日本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军击沉了日本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型巡洋舰一艘和驱逐舰两艘,击落日本舰载机322架,而美国仅损失航空母舰一艘,飞机147架。

这次海战,美国终于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箭之仇,这次海战造成了日本大型航空母舰损失一半和舰载机驾驶员死伤一半的惨状,山本被迫下令停战。

中途岛之战把山本五十六从巅峰一下子打入了低谷。

1942年8月,美日双方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美军占领了瓜岛,日军由攻势变为了守势。

为了鼓舞日军士气,山本决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不料他发往前线的行程电报被美军破译。

1943年4月18日,山本率领联合舰队参谋长宇桓中将等人分乘两架飞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飞往前线,就在途中,山本的座机被美军飞机击落,山本当场毙命,卒年59岁。


秉烛读春秋


被称为二战世界十大名将之一,日本称之为“海军之花”的山本五十六,在日本享有如此之高的赞誉,并不是因为他的战绩有多么漂亮,而是称赞其战术和战略眼光的深远,其对海军战术的选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海军在二战之后的走向。

在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上

在最初,山本五十六也受到了“巨舰大炮主义”的影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舰队派,主张摆脱英美束缚,建立以战列舰和巡洋舰为主的舰队。1929年、1934年山本五十六两次赴伦敦参加限制海军军备会议,他极力反对对美妥协。在大藏省的贺屋从财政负担的角度出发主张,接受英美方案后山本五十六就开始了思想上的转变。

经过多年的求学和服役经历,山本五十六非常敏锐的将目标锁定在了航空作战,以空对海。山本五十六为此向军令部次长末次信正提出建议: “被迫接受劣势比例的帝国海军在同优势的美国海军作战一开始就只能以空袭的方式给与敌人一记痛击。”为此山本五十六积极推行和德国的技术合作,以日本海军技术换取德国先进的航空技术。

在山本五十六的直接主持下,日本从德国获得了He70俯冲轰炸机的生产技术,研制出了偷袭珍珠港的主力战机九九舰爆;而后又获得了德国的铝合金技术,为而后的零战称神奠定了材料基础。所以在这个角度而言,山本五十六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革新和发展。

在海军的战术理论上

山本五十六在海军攻击战术上的理论革新,才是奠定他地位重要因素。山本五十六敏锐的察觉到日后在海军作战中,海军航空兵将成为作战的主流,其攻击力也远远超过靠单纯的增加火炮口径和战舰吨位的战列舰。而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山本五十六对这一方向判断的正确性。

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过日本驻美武官,他也非常清晰的认识到日本同美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所以在对美国的态度上,山本五十六一直主张不要对美开战,以武力促谈判是对日本最为有利的处理办法。但当日本决定对美开战后,山本五十六很快就确定了对美的攻击方案,那就是偷袭珍珠港。

以航母舰队远途奔袭攻击敌方军港,虽不是日本首创,但如此长距离的奔袭作战和浅水鱼雷投放等技术的创新却属于日本。而且以航母为舰队主导力量进行作战,也是山本五十六主导下完成的,美日之间的作战方式,也由此改变。以至于时至今日,以航空母舰为主的舰队,仍被视为海军实力的象征。

虽然以航空母舰为进攻手段的战术并不是山本五十六独创,但在日本国家的角度而言,正是因为山本五十六的独特眼光,准确地预测了海战在未来的走向,使得日本在太平洋 战争初期在对美作战上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如果美国山本五十六的努力,日本依旧以巨舰大炮的标准发展舰队,那么太平洋战场的日本绝对无力挑战美国。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山本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日本基层军官一步步做上来了,绝对是实干家,他也深知日本海军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墨守成规死抱着战例舰不放。当时日本海军大量的海战方案无一例外全部是按照围绕战例舰来的,当然西方各国海军也是以战例舰为核,所以当时沿用的战术是类似一战的,也没什么更新。

但山本已经意识到今后的作战全部是围绕着航母来进行的,所以你可以去看山本制定的战术没有战例舰的影子,全部都是航母为核心。从珍珠港到中途岛,一直到最后被打下来之前全部都是航母为核心。战例舰被它用于护卫而已,并不起实质的作用。这样一来,又照顾到了战例舰派的脸,自己又能获得航母派的支持,妥妥的一个绝世聪明人!


上海小施4749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是一位军迷们所熟知的日本海军将领,更有甚者把山本五十六为奉为“军神”级别的领袖人物。但是实际上山本五十六只不过是日本海军的一个招牌,捧出来的一个偶像而已。

山本五十六的成名之战无疑就是奇袭美国珍珠港,但是在这里有一些误区,策划此次行动的不仅仅是山本五十六一人,该计划主要是由联合舰队的参谋们拟定的,而一线的作战则是由南云忠一指挥实施的。


而之后包括的中途岛海战、珊瑚海海战等一系列海战,山本五十六基本上都坐镇后方,一线的战斗都不是由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的。在中途岛海战中,山本五十六在旗舰“大和”号以及一些舰船并没有投入一线战场,再得知南云忠一惨败的消息后,山本五十六一开始是决定将剩余的军舰与美军在进行一次决战。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当时日本海军虽然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但是在阿留申方向还有两艘航母可以投入作战,而且日本海军的重型舰船损失不并大。如果来一个回马枪,中途岛海战的结局或许会不一样。但是,最后山本五十六还是放弃了计划。

在中途岛海战之后,山本五十六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了,日本海军也在美军的打击下损失越来越大。在瓜岛战役失败,日本最终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而此时的山本五十六为了鼓舞人心而亲赴前线,最终被美军飞机击落,一代“军神”从此陨落。


虽然上面说了这么多山本五十六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山本五十六也是有过人之处的,这主要体现在:山本主张航空战的理念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大力发展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胜利,起就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


浮沉的历史


山本五十六求学经历十分丰富,1916年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曾于1919年到192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国际视野的军官。历任驻美武官、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长、海军次官。大力发展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并组织部队进行严格训练, 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山本五十六的战略眼光

山本因为其长期在外工作经历,战略眼光精准独到,他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和美国开战,就是因为在早期的留学生涯对美国的实力十分清楚;作为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1940年首相近卫文麿问起开战前景的时候就明确说出:"一年半年没有问题,两年三年就没有把握了,三国条约已经签了,谁也没有办法。"说明山本对形势十分清晰,他本人极力反对和美国开战,但是迫于陆军部掌权的压力,不得不谋划偷袭珍珠港,如果日本选择走另外一方,历史将完全改写。

山本五十六的作战思想

山本所提出航空战的理念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山本除了在1928年临时担任过四个月轻型巡洋舰"五十铃"的舰长和在1928年底出任航空母舰赤城号舰长之外。山本和航空有很大的关系,1924年出任霞浦航空队副队长,1930年出任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少将部长,1935年出任海军航空本部中将本部长。从根本上来说,山本五十六属于航空论的提出者,也是航空论作战的奉行者。山本五十六选择飞机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模式。

山本五十六的改革创新

1941年1月,山本进一步彻底地改进了日本海军的战略思路。在此前20年间日本海军一直是马汉海权理论的信徒,据此制定了一个渐减邀击作战:以轻型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岸基航空兵在美国海军舰队横跨太平洋过程中不断将其削弱,最后由日本海军主力在北菲律宾海(约在马里亚纳群岛与琉球群岛之间)的一次"决战"中,以战列舰对战列舰的传统战列炮击战法将美国海军全数消灭。山本敏锐地指出这种计划即使是在日本自己的兵棋推演中也重未成功过,并指出美国真正的战略优势在于国内生产能力的强大。山本建议与其冀望于先削弱再决战的防御性计划,倒不如主动进攻。山本期待,如果能在战争的初期便重创美军,也许就能促使后者坐到谈判桌边早早求和。


南海风云眼



古风93814281


那是因为美国没参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