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燥湿祛痰,二陈汤与温胆汤,有何区别?

凡是因脾失健运,湿郁成痰者;或火热内盛,灼津为痰者;或肺燥津亏,虚火烁液为痰者;或脾肾阳虚,寒饮内停,或肺寒留饮者;或痰浊内生,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者,都可以用到祛痰剂。

而祛痰剂又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五类。今天主要聊聊湿化痰剂,它主治湿痰证,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呕恶眩晕,肢体困倦,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等。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南星等为主,配伍健脾、理气药如白术、陈皮、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等组成方剂,代表方如二陈汤、温胆汤,那么它们两者有何区别呢?

同时燥湿祛痰,二陈汤与温胆汤,有何区别?

二陈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君

橘红―――理气燥湿,使气顺痰消 臣

白茯苓―――健脾渗湿 佐

甘草炙―――调和诸药,润肺和中 使

生姜―――降逆化痰,既可制半夏之毒,且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

乌梅―――收敛肺气。

为治湿痰之主方。湿痰之证,多由脾肺功能失调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则停湿生痰,湿痰犯肺,致令咳嗽痰多。湿浊内盛,最易阻碍清阳,影响胃气失和,因此每见头眩心悸,恶心呕吐。

同时燥湿祛痰,二陈汤与温胆汤,有何区别?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法。

使用注意 本方因其性燥,故对阴虚肺燥及咳血者忌用。

现代运用 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反酸症、小儿疳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伤食咳嗽、咳甚遗尿、肾炎蛋白尿、药物性肝损害、高脂血症、声带小结、原发性面肌痉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闭经、产后缺乳、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下肢慢性丹毒等病症。

温胆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君

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 臣

枳实、橘皮――理气化痰 佐

茯苓――健脾利湿 佐

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 使

生姜、大枣――和脾胃、制半夏之毒 使

同时燥湿祛痰,二陈汤与温胆汤,有何区别?

本方是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设。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失和,继而气郁生痰化热。胆主决断,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甚或痰热上蒙清窍,而发癫痫。胃主和降,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呃逆。

治宜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之法。

使用注意 无热象者慎用,虚寒者忌用。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治疗以神经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氏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胆胃不和者。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有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可私信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