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戰備物資從哪裡來的?是如何準備的?

紫外線殺菌消毒研究與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要解決戰備物資,就是解決錢從哪裡來,戰備物資的原料從哪來,武器裝備誰來生產的問題。這三大問題解決了,戰備物資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長袖善舞

1929年-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德國也不例外。德國的經濟危機來得比美國還要早一些,在1923年到1924年,德國的通貨膨脹就開始,德國經濟在病榻上躺了快10年。

1933年,希特勒和羅斯福同時上臺,為了拯救經濟,他和羅斯福用的方法幾乎是差不多,尤其是前半段,都是搞以工代賑,通過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刺激經濟的的恢復,德國4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希特勒於羅斯福的差別在於,他比較簡單粗暴。

首先希特勒動用國家的暴力機構穩定住德國的經濟秩序。摁住那些投機倒把的奸商,管制物價;然後把社會上閒散的勞動力強制塞回工廠,在初期錢是沒有的,只管飯,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不管工人願不願意,都得待在工廠幹活,而不是等市場經濟恢復繁榮之後再自動調節工作崗位的供求關係。

由於納粹是個極權的國家,成效就比羅斯福快得多。到了1933年年底的時候,佔德國人口三分之一的近700萬失業人口解決了就業的問題;到了1939年二戰爆發前期,德國已經出現了過分就業,滿街已經找不到失業人口了,而英法的失業人口還在街上舉著牌子找工作。

至於德國經濟的啟動資金,就不得不說希特勒確實善於發掘人才,一上任馬上任命沙赫特為德國的央行行長和經濟部的部長。他有兩種絕活,一種是賴賬,賴的是協約國的戰爭賠款;另一種則是借錢,借的是美國人的錢。

美國和德國在意識形態上有衝突,沙赫特到達美國後,很快就被美國的記者在德國迫害猶太人的問題上刁難和諷刺。沙赫特的說辭就是德國人窮志短,難免有破產的德國人痛惡有錢的猶太人,倉廩足而後知榮辱,主要德國擺脫了經濟危機,這種現象就會得到遏制。憑藉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德國確實從美國借到了錢。

美國當時也處於經濟危機,但是經濟危機要想釜底抽薪地解決,恰好不是擔心沒錢,而是擔心資本沒有辦法擴張,沒有投資機會。這時候德國人來伸手借錢,主要是製造實業,價格還低廉,美國的華爾街可不管什麼政治正確,他們算的是經濟賬,資本爭先恐後地投資德國。

沙赫特還高明的一點是,他從美國借到的錢並不是全部都運回德國,而是有很大部分用來購買德國的軍事裝備,甚至是軍工技術,然後運回到德國。不僅解決美國人的就業問題,讓美國人無話可說,還用從美國帶來的軍工技術和裝備,大量興辦軍火工廠,也解決了德國的就業問題和軍隊的軍需物資。當時美國的大資本家和納粹打得熱乎,據說希特勒還給美國的亨利·福特發過勳章。

如果從國際金融的角度上說,德國運用了美國人的錢,開啟了戰爭的機器。

戰略原料的獲得

大約有20種基本原料是戰爭所必需的:用在一般性生產的煤,用作動力來源的石油,用來生產炸藥的棉花,羊毛,鐵,運輸方面所需要的橡膠,一般軍需品和一切電力裝備所必需的銅,用於鍊鋼和彈藥方面的鎳,用在彈藥方面的鉛,製造炸藥的甘油,製造無煙火藥的纖維質醋酸鹽,製造水雷的水銀,製造飛機的鉛,製造化學儀器的鉑,用在鍊鋼和一般冶金工業上的銻和猛等,用在彈藥和機械上的石棉,用作絕緣物的雲母,用來生產炸藥的硝酸和硫磺等。

德國國內不生產棉花,橡膠,錫,鉑,鐵礬土,水銀和雲母,只能依賴進口,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只能從美國進口棉花,從東南亞進口橡膠。在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其在鐵礦石方面已獲得相當的改善,又因為干涉西班牙內政,乘機運用有利條件獲取新的鐵礦供應來源和水銀。此外,德國利用一種木質的替代品來充當羊毛的軍用功能。另外在二戰爆發後,不惜成本利用人工產品滿足其橡膠需要量的1/5。

德國是個多煤少油的國家,除了利用煤為原料來提煉人工石油外,德國從其本國的油井中大約只能獲得50萬噸的石油,而從委內瑞拉。墨西哥。荷屬東印度,美國,蘇聯,和羅馬尼亞每年進口近500萬噸石油。在二戰爆發後前四個石油進口過都斷貨,納粹搶佔羅馬尼亞油田後,增大其產量,每年能提供700萬噸石油,暫時緩解了燃油之急。

武器裝備的生產

德國在爆發二戰前夕,坐擁當時歐洲大陸的克虜伯和斯柯達兩大頂尖兵工廠,專門為其生產武器裝備。

克虜伯兵工廠以生產巨炮和坦克等重型裝備為主,攻破薩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出自克虜伯之手。代表二戰坦克領先水平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令當時的盟軍聞風喪膽,在諾曼底登陸戰中,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根本幹不動虎式坦克,成為了德軍口中的“美國烤肉機”,4輛虎式坦克就讓盟軍暫停了攻勢。

希特勒上臺後,就對克虜伯進行了拉攏。雖然選舉前克虜伯極力反對希特勒,但是在得到了希特勒的軍事訂單的承諾後,就成為了希特勒左膀右臂。希特勒還允諾幫助克虜伯鎮壓工人運動,讓其能夠保證正常生產。二戰時期,克虜伯兵工廠最多擁有20多萬名員工,也成為盟軍轟炸的重點對象。

斯柯達兵工廠先後屬於奧匈帝國和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的禍水東引政策,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在《慕尼黑協議》後被出賣。隨著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兵工廠也再度易主成為納粹德國的軍火庫。斯柯達兵工廠以生產高射炮和槍械建長,著名的ZB26機槍就是它生產的。二戰時期,斯柯達兵工廠最多擁有10萬名工人,是僅次於克虜伯的第二大兵工廠。

德國軍隊進入捷克後,把捷克的35個裝備精良的師給繳械了,順便接受了其他軍火工業和所儲存的一切軍事裝備。就重型火炮的數量,就增長了一倍。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納粹德國傾斜。

總而言之,德國利用英法美蘇的各自小算盤,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完成了戰前的準備。利用美國資本家的貪婪,蘇聯的為虎作倀,英法綏靖政策的軟弱,一步一步地打破了《凡爾賽條約》形成的一戰戰後秩序。


梓蕤


大類的, 糧食,德國沒做到完全自給,開戰後全歐洲掠奪,包括各種副食;雖然浪費產能,日用品還保持大量生產,德國人的日子其實一直過得還不錯,直到44年下半年以後才不行了。

煤炭,主要工業能源,基本自給;佔領地比如蘇聯頓巴斯,都很多。後來的主要問題是運輸,44年下半年以後鐵路線大量被破壞,運不到工廠,直接影響了生產。

鋼鐵,本土有鐵礦,後來有瑞典的鐵礦石供應,一直不缺。

石油,最要命的,控制的主要油田就是羅馬尼亞,產量還有限。戰前儲備了一些,從佔領國家也搶了一些,照樣不夠;解決辦法是化學合成,法本公司戰前就開發投產了合成汽油工廠,主要問題是成本高產能有限,而且很難大規模提高產量。汽油的供應直接限制了作戰行動。

火炸藥, 化學工業能力強,自給;

橡膠,這個也是要命的。開戰後天然橡膠來源就斷了,解決辦法也一樣,法本公司化學合成,不過也是成本高產量有限,結果直接影響了摩托化能力,輪胎根本供應不上。後來日本派遠洋潛艇到德國,溝通聯繫承擔戰略運輸任務,運來的就有橡膠。

銅, 開採量有限,這個沒什麼好辦法,戰前儲備,再搶一些,主要得省著用。子彈都是覆銅鋼,後來直接塗漆鋼殼

小類的就多了, 各種有色金屬,有名的比如鎢,當時從中國交換了不少,開戰以後只能省著用了,開發鎢合金穿甲彈儘管性能好都捨不得用。 鉬,後來佔了一個蘇聯鉬礦都捨不得撤退,缺乏以後直接影響了裝甲性能。


DingdingCat


我們都知道在一戰以後,德國可以說是窮的叮噹響,當時德國國內資金嚴重匱乏,甚至是糧食都需要緊巴巴的靠著東買西買來湊。但是到了二戰時期,德國的戰備物資卻是非常的豐厚,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籌備來的這些戰備物資的?今天我想主要從以下4點來分析一下。

一、國內以工代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刺激經濟發展:

當時,德國國內大多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希特勒充分利用的社會上的廉價勞動力,把所有的無業遊民組織起來,強制他們進入工廠進行工作,而且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工資的,最多就是給工人們管頓飯吃,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必須照做。

雖然在這一點上,德國顯得比較獨裁專制,但是效果也是頗為顯著的。這樣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又不用支付工人鉅額的工資,給最初一步的資金積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基礎設施的建設,又大大的刺激了德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德國在短時間內同時解決了就業和經濟恢復兩大問題。

二、暴力集權管控,掠奪猶太人資金:

當時德國納粹的暴力管控和希特勒的鐵血手腕,我們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二戰前,希特勒就首先用國家的暴力機構,掠奪了大量猶太人的資金,當時納粹大肆屠殺猶太人,侵奪他們的資金。這樣一來這些錢就到了政府手裡,形成了進一步的資金積累。

三、四處賴賬借錢,大力發展軍工業:

當時德國真的是四處借錢賴賬,賴掉的大多數都是一些協約國的戰爭賠款,借的錢有國內有錢人,資本家的錢,也有向美國等大國家借錢的情況。當時的德國的央行行長和經濟部的部長沙赫特也是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他首先就把目標對準了美國。

其實當時美國和德國的意識形態是不同的,所以說很多美國記者都看不起德國迫害猶太人的行為,所以處處責任沙赫特。

但是對此沙赫特也是巧言善變,能屈能伸,他說德國是因為人窮志短,所以才出現的迫害猶太人的情況,但是如果美國你肯借錢給我,那麼我們的經濟恢復了,自然不會有這些問題的發生。

最後他憑藉著自己能言善辯,也成功從美國那裡借到了不少資金,而且他沒有直接把這些資金全部運回國,而是選擇在美國大批量的購買一些美國的軍火設備和技術,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美國當地經濟就業的發展,二來也能讓德國學習到美國先進的技術,三來還能方便兩國之後進一步的貿易合作。一時間德國的軍工業也迅速的發展起來。

四、作戰物資原始積累:

其實德國的物資原始積累,也是從其他國家瘋狂的買買買中獲得的,像是石油鋼鐵和糧食這些最基本的物資也大多是從蘇聯,瑞典,西班牙等國進行購買獲得的。

到了後來戰爭真正開始以後,很多物資在購買上可能就不像之前那樣容易獲得了。所以德國就開始改變策略進行原料的掠奪,而其中一個主要的來源就是法國。

所以說。總而言之一句話,德國戰備物資大多數都是靠“強,搶,賴”三個手段,來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

(如您有不同見解,或者補充,請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鐵匠聊文史”,願和每位朋友分享和探討那些前程往事……)


鐵匠聊文史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二戰期間德國無非就是燒殺搶掠,要麼就是借。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請聽小編來給你分解。首先德國沒發動二戰前期,德國向世界銀行貸款,德國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根本不在乎利息,值不值得,因為德國根本就沒想還。隨後,德國爆發了種族屠殺,將大量有錢的猶太人全部掠奪,大量的資源和財富充歸國庫。


(德國打砸搶)

其次就是在戰爭期間大量掠奪他國資源和財產,最典型的就是對於蘇聯的戰爭,在戰爭後期,德國對蘇聯實施“焦土政策”說白了就是“三光政策”掠奪了蘇聯大量的財富,來填充自己戰爭的所需。隨後,在德國境內所有的工業、企業、民生資源全部轉變為軍事工業生產。也就是爆發戰爭潛力,大力推崇戰爭機器的運轉。


(掠奪資源)

在二戰前大力建設德國基礎設施,刺激德國經濟向前發展,大力解決德國民眾的失業人口。並秘密擴充軍備,大力發展軍工業,並向外暴力輸出軍火發展,大發戰爭財。讓德國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為以後發動戰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燒殺搶掠)


鵬正


一個字:買!兩個字:搶!

一戰過後的德國可以說是要啥啥沒有,窮的底朝天,石油鋼鐵糧食等都得靠買。可是德國政府也窮啊,於是當時的德國政府瘋狂的開始“掙錢”:

第一種方法就是打借條。雖然當時的德國非常窮,但實際上國內還是有許多有錢人,而德軍就從這些富人手中借到了大量軍費。

第二種方式是掠奪資金,眾所周知,在二戰的時候,德軍瘋狂屠殺猶太人,這些猶太人死後,其資金自然也就歸德軍所有了。

第三種方法,通過剝削資本家獲得軍費,實際上,德軍之所以能夠有錢打仗,離不開美國資本家的幫助。

有了錢德軍就開始了瘋狂的買買買,石油從羅馬尼亞和蘇聯採購儲備。鋼鐵從瑞典和西班牙購買儲備。糧食主要靠自己和從蘇聯購買,還有許多物資比如橡膠等都是買來的。

到了戰爭時期很多物資就買不到了,主要是靠從法國掠奪,最多的就是糧食和鋼鐵,石油就更不用說了,德軍為了石油都調整了戰略進攻方向。


平頭兔


感謝官方支持

答:

二戰時德國的戰備物資主要是靠錢和強大的工業來提供的,當時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派很多醫生去檢查猶太人身強體壯的就留下幹活,那些老弱病殘的就直接關進毒氣室殺掉,還有掠奪猶太人的財產,屠殺了將近80~100萬的猶太人,掠奪來的財產不下十幾億。

還有工業,就是有了猶太人這種不用給工錢的機會,大力發展工業,製作槍炮,各種武器,戰備物資就大大的提升了。





一杆98k走天下


(希特勒上臺後改變了德國經濟,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在全世界的經濟發展史上,可以被稱之為奇蹟的,其中德國一戰到二戰的發展一定是其中之一。在1929年全球都遭受到一場經濟危機,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更是紛紛深陷泥潭,人民沒有工作,吃不上飯,國家也沒有錢,全世界都是一片糜爛,在這當中,美國因為自身的雄厚的資金硬實力,活生生的硬抗過去,可是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卻是最危險的一個國家,還被凡爾賽條約和英法等國大力限制和剝削,更是雪上加霜。這樣看來德國根本不可能能夠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因為它沒有那麼多錢!但是這一切因為希特勒的上臺而改變了,讓德國經濟一躍而起成為世界一流,也有了足夠的經濟發動戰爭了。

(德國採用強制工人回廠勞動,解決了工人失業的問題)

國內經濟

自從1933年,希特勒上臺以後,就開始大力拯救德國國內經濟發展,為了解決經濟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民群眾的工作問題,希特勒採用了國家暴力機構來強制那些失業的人去工廠工作勞動,但是工廠並支付不了工人工資,但是可以管飯吃,所以當時的工人願意的也在工廠工作,不願意的也會被國家的暴力機構強制拉回去幹活,只有等待國內經濟恢復了,才會支付工資。加上希特勒的獨裁極權政策,這種做法確實讓德國幾乎所有的人民都有了工作,國內經濟飛速的發展起來,在二戰剛開戰的時候,德國的經濟幾乎已經和美國齊頭並進成為世界第一了,而反觀其他國家還在經濟危機的餘震當中存活,大街上四處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

(德國的工廠數量也僅次於美國,發展速度極快)

國外經濟

僅依靠國內自己生產的經濟來發動戰爭是遠遠是不夠的,而且發展國內經濟也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於是希特勒就想到去其他國家借錢,當時最有錢的就是美國,所以德國自然也找上了美國,當時美國也處在全球的經濟危機當中,而美國缺失的就是沒有地方投資,沒有地方發展花錢,而德國缺的就是大量的資金,雙方一拍即合,美國的金融家們可不管雙方國家的政治意識形態問題,只要能掙錢,他們就會去投資,這樣德國就借到了大量的資金。

(從世界各國借到了錢,大力發展軍工業)

聰明的德國人並沒有把所有的資金都運回國內使用,就在美國本土購買大量的軍工裝備技術等運回德國,讓德國國內大興軍火工廠,後來在二戰開戰之前,德國就有幾千架坦克和飛機了。正確的來說德國人用美國人的錢,買了美國人的裝備,開始了戰爭。

(德國人對猶太人進行屠殺,掠奪猶太人的資金)

軍工裝備原料的獲取

有了錢沒有資源造裝備可不行,建造各種軍工裝備需要大量的原料,當時德國是沒有辦法生產橡膠、棉花、錫等金屬材料的,這樣只能依靠進口,從瑞典、烏克蘭等收集鐵礦石,從法國佔領了開採鋁合金的區域,石油最初是從蘇聯進口,和蘇聯撕破臉皮後,蘇聯拒絕繼續提供石油,德國便不計成本的使用煤來轉換為石油和從羅馬尼亞進口一部分。其他的橡膠等資源也是能進口的就進口,不行的也要靠自己人工合成替代品。

(德國在開戰前已經建造了幾千輛坦克和飛機了)

(德國的軍裝力量迅速發展壯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國橫掃歐洲地區,也是將歐洲地區的資源全部為己所用,再加上震驚全球的猶太人屠殺,從猶太人手中掠奪了不少資金,讓德國不僅有了錢,資源也不少,成為了除了美國,全球第二大的軍工廠,武器裝備數量和質量都處在世界一流。但是這種戰時經濟,依靠掠奪和搶取來的資源是不可持續,發動戰爭者必定會滅亡,到了戰爭後期,德國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全球,各方面都遭受到了限制,陸陸續續的幾個大的資源地被盟軍摧毀,武器質量直線下降,後期生產的嶄新虎王,其裝甲防護能力和IV號坦克差不多了,戰鬥力就大不如前,最終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桌面戰爭兵棋


德國在發動二戰之前,。進行了大量的物資主儲備等等,這些東西有一部分是德國自己的,另一部分在戰前進口的,德國本身的資源還是不錯的,煤鐵資源等方面相當豐富。同時,德國又擁有非常發達的工業,可以把資源變成各類產品了。

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德國在戰前大力發展相關的工業,以便進行大量生產,許多物資也進行儲備,尤其是外購。比如:德國從中國進口鎢礦,當時德國使用軍火向中國換取鎢礦石,從羅馬尼亞等國引進石油等。

在二戰爆發之前,德國制定了一個相當複雜的外貿政策,儘可能的出口德國的產品,基本都是工業品來換取它所急需的物資,主要是礦產。

德國通過戰前的大量生產以及大量進口,儲備與獲得了大量的物資,以便用於發動戰爭。


麥田軍事觀察


佔領掠奪,和國家戰時機器運轉,所有民用生產讓道于軍事生產!


新門外


二戰期間,德國,大概只夠3分之1的士兵,大多都是入侵波蘭,等國掠奪來的,準備是空降,用火車運來等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