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把正月初五说成“破五”?有什么讲究吗?

神语兮兮


破五说的是破穷神,穷神就是姜子牙的夫人,在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她缠着姜子牙给她一个神位,姜子牙实在扭不过她,就给了她一个微不足道的神位,民间通常说的扫把星,也就是穷神。正月初五是迎接财神的日子,把财神接到家,把穷神破掉赶走,也是叫破五了。


非江湖不主流


农村人把正月初五称之为破五,很简单的说法就是春节到初五就算过去了。人们该玩也玩了,好吃的也吃了,亲朋好友也聚过了,过了初五也该工作了。那为什么称破五呢?

我们这里到初五必须吃饺子,意思就是要封住穷神的嘴。



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把初一到初五的每一天都封给了福禄财喜寿五大神仙。唯独没有封穷神哪一天是他的,这穷神就不干了,去找到玉皇大帝穷闹,这玉皇大帝也拿他没办法,就颁旨说,告诉世间的人们,到初五就燃放爆竹包顿饺子,破费一些吧!

人们也都痛恨穷神,就在初五早上,燃放起大的炮仗,想把穷神给吓跑。为了不让穷神到处乱说,就包饺子给穷神,意思就是封住穷神的嘴。这也就是把正月初五称破五的一个原因吧!

农村从年三十到初四,是不能做针线活和打扫卫生的,到初五打扫干净,就算年过完了。



农村人过春节,从大年三十清扫干净后,一直到正月初四,是不能干任何活的。妇女们不能做针线活,男人们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也是在早时候,人们农活繁重,也就是过年能痛痛快快的歇几天,慢慢的形成了传统。

到了初五这天,人们开始清理垃圾,把过年燃放的鞭炮纸屑清理干净,把这几天生煤火的炉灰也打扫出去,把院子打扫整洁了,以便在初六就开始上班,过年也就宣告结束了。

人们在初五这天该拾掇的拾掇一下,该归置的归置好,农村人就又该忙一年的活计了。所以初五这天就称之为破五,意思就是年过完了,该忙什么就开始忙了。

正月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人们在这天祭拜了财神,初六开始忙农活了,就称初五这天为破五。



不知道你们那里怎么说,我们这里认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到了初五这天,把几天不清理的垃圾,该洗的衣服,该缝补的,都收拾利索。到晚上家家都祭拜财神,来祈求一年下来的好收成,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把光景过好。祭拜了财神后,农民也该忙了,所以也就把初五称为破五了。

这里说的破五,并不是说的破烂不堪的破,意思就是过了初五,春节就算过完了,人们该去忙什么就去忙开了的意思。

不知道我这样的解释对不对?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区留言。你们那里的破五是怎么解释呢?也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最后祝大家破五后,工作顺利。不过今年一定要记着防止新型肺炎传染,一切要服从国家规定哦!

我是新乐老杜,喜欢的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新乐老杜


问:为什么农村人把正月初五说成"破五″,有什么讲究吗?

"破五″主要是解禁的意思。

过去,老辈子人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四,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说话,是忌讳说"沒有″,"少了″等词语,可平时过日子是离不开这些词汇的,这在过年的时候说话要尽量避开这些词语。

在做事上,扫地要从门外往里扫,不能直接往门外扫,从正月初一到初四只许进东西不许出东西,也就是不借给外人东西,年前借出的东必须在三十这天还回来,所有东西不能在别人家过年,借出去的东西别人忘记还回来,自己要亲自去要回的,这些日子还忌讳不小心打破器皿用具,

所有的禁忌还有很多。

可一年里不能总这样,总这样就沒法过日子,这就有一个恢复正常的日子,这个日子就定为初五。

初五就解除一切忌讳,恢复正常,所以就叫"破五″。

过去从初一到初四是尽量不动菜刀的,这几天吃饭大都是年前做好现成的,只是拿出一热,有须要现做的也是年前切好的,而到初五这天就可以动刀了。

初五这天才可以动菜刀,第一项就是先剁"小人″,剁完小人,以后菜刀就可以随便用了。

把初五这天叫"破五″,就是在初五这天解除过年的所有忌讳。


生产队长老杨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被人们称为“破五”,虽然今年的春节和往年有所不同,受到新型肺炎的影响,人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走亲访友,但是在大年初五这一天,一些讲究还是要遵守。那么为何人们会把正月初五说成是破五呢?在这一天有哪些讲究呢?

之所以人们会将正月初五说成是破五,其实是源于春节期间大家要遵守的规矩而言。众所周知,年是从大年三十开始,也就是说从大年三十开始,有些事情就不能做了,比如扔垃圾、做针线活等等,但是家中的垃圾不能一直堆在家中不扔,一些针线活还要做,人们为了能顺理成章的继续以前的生活,所以便约定在正月初五开始,这些在过年期间不能做的事情便破掉,普通生活将会继续,因此人们便将正月初五说成破五,也就是说从正月初五开始,百无禁忌。

那么在破五这一天有什么讲究呢?首先是崩穷,在大年初五这一天一大早,叫醒你的绝对不是梦想,而是鞭炮声,天还没蒙蒙亮,家家户户就已经开始放鞭炮。听老人说,藏在家里的穷气、晦气最害怕鞭炮声,所以人们在大年初五放鞭炮时,会将鞭炮从屋内放到屋外,鞭炮的声音越大,穷气、晦气跑的也越远,所以很多人在大年初五放鞭炮时,都会放响声最大的二踢脚。

其次就是清扫房子,扔垃圾。从大年三十开始,家家户户就不能将家中的垃圾扔出去,所以在大年初五这一天,人们会将家中里里外外清扫的干干净净,并将积攒了几日的垃圾一并扔出去。将家中的垃圾扔出去的同时,也可以将穷气扔的远远的,这样在新的一年中,穷气便会离得自己远远的。

第三是在大年初五这一天要吃饺子。对于北方人来说,逢年过节最少不了的食物便是饺子。之所以在大年初五要吃饺子,有两个说法,一是在包饺子前必须要将饺子的馅料准备好,在以前北方人在冬天吃饺子,通常是吃猪肉白菜馅的饺子,不管是猪肉馅还是白菜,都要剁碎才可以,所以在剁饺子馅时,一定要剁的很响亮,有剁小人的说法。二是包饺子时要捏起来才可以,捏饺子也有捏小人的说法,将小人捏死,在新的一年中小人便不会出现在自己的身边。

第四是不能串门和走亲访友。春节期间人们都会走亲访友来拜年,但是在正月初五这一天是不可以串门和走亲访友的,因为在大年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将穷气和晦气扔出去,在串门和走亲访友时,很容易被穷气、晦气沾到,并带到客人家中,所以为了避免穷气、晦气再回到家中,才有在正月初五不能走亲访友的说法。

你们那里在大年初五有哪些讲究呢?在这一天吃什么食物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那么,为什么说正月初五为“破五”呢?其实,这都源于春节期间的许多规矩。

在民间,从除夕到大年初四之间,有许多讲究和禁忌,譬如,不准倒垃圾,不准扫地,不准做针线等等。而到了初五这一天,这些所有的禁忌即可解除,故称“破五”。其实,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一般情况下,“破五”这一天,所有的商铺就要燃放鞭炮、开市营业,但今年就会例外,大部分商铺不但不会燃放鞭炮,而且因受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基本上是不会开门营业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破五”这一天,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譬如,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人们要吃“老鼠饺子”,并且要连续吃五天,一直吃到正月初十。所谓的“老鼠饺子”,就是把饺子做成老鼠的形状,在吃的时候,要首先咬破“老鼠嘴”,意思是“破坏掉老鼠的反击能力”,然后再吃掉正个饺子。另外,在剁饺子馅的时候,必须“剁响”,而且,越响越好,寓意为“剁小人”。

当然,北方地域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还存在各种差异。譬如,甘肃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要吃面疙瘩一般的“搅团”,意思是“这一天要将所有不如意的事情统统粘住”,然后吃进肚子中“填穷坑”。而在山西翼城地区,“破五”这一天一定要吃刀切面,并把刀切面称为“切五鬼”。但在山东临沂、邹城等地区,“破五”这一天流行吃面,并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dan)”的俗语在民间流传。



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与北方会略有不同。在南方的部分地区,在“破五”这一天一定要祭财神。在“破五”这天,人们会早早起床,鸣锣击鼓、焚香礼拜敬财神。敬过财神后,人们会吃素馅做的、元宝状的大包子,俗称吃“大角子”,用以“填穷坑”。而在南方的有些地区,“破五”这一天还要“拆小人”,方法是:家里的妇女找出几件旧衣服,然后用剪刀拆掉。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家庭“走霉运”。


我国的地域非常辽阔,地区不同,“破五”这一天的规矩或风俗习惯也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种规矩或风俗习惯,都寄托了老百姓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都是值得传承的。毕竟,有了风俗习惯才会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老胡说三农


在农村地区确实流传着很多古老说法和习俗,这些都被人们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作为我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这当中必然会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所以人们必须要特别的注重不能随便乱来。在农村地区,人们把正月初五看得非常的隆重,因为按照一般来说,正月初五正是喜迎财神的日子,我们这边叫做送穷,也就是说将不好的送走,把好的迎回家。


今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由于受到病毒的原因,导致人们从初一到现在都没有怎么出门,很多人每天都是宅在家里面看电视,因为外面确实不是很安全,所以能够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就连农村地区现在也禁止亲戚之间往来,也就是说不能互相走亲戚,尽可能的不要亲戚聚会,这样可以避免病毒传播。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可能农村有很多的习俗会被忽略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比如昨天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日子,可能农村地区在以前都会有很隆重的节目,但是也因为这个病毒的原因,一切从简。

那么正月初五所谓破五,到底是指什么呢?有什么讲究呢?

所谓破五,其实就是说在正月初五之前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去做的,但是到了初五这天就可以去做。而初五这天不仅可以解禁一些行为,更是喜迎财神的日子,所以必须要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正月初五以前农村家里面一般是不会去打扫卫生,不会去扫除垃圾的,只有等到初五这天,才能够将家里面的垃圾和灰尘全部一扫而空,然后打扫的干干净净来迎接财神的到来。这就意味着初五之后迎财神,今年会迎来好的财运。

在正月初五的时候,一般农村人必须要洗澡,然后将身上的衣服全部洗干净,家里的卫生也搞得干干净净,这样才是对财神爷的敬重,也才能够有好的财运。


农村泉水有点甜


“破五”常常听老人啦家常的时候说起:“农历初五是“破五节”有来己久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老年人不讲,年青人一般都不知道,也就被人们淡忘了。

正月初五传说是财神爷的生日,在这一天家家摆供桌放上供品,烧香,放鞭炮搞庆祝迎接财神爷的到来。

初五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早早起来,清理卫生梳洗打扮放鞭炮,放鞭炮还得从屋内一便走一便从屋内往外放,再从院内放到院外,把每间房屋清理干净,因为这一天人们寄托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和梦想,“破五”这天要吃水饺,北方人叫煮“饽饽”。


风调雨顺151446913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传说姜子牙封妻子为穷神,并令她“逢破必归”。人们为了避穷神,就把这一天称为“破五”。从这天开始,春节期间的许多禁忌都可以破除了。《燕京岁时记》载:“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清稗类钞》也载:“正月初五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山响,让四邻都能够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饺子褶要捏得严严实实,谓捏“小人”嘴。

正月初五也是接财神的日子,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七格格爱花


以前过年这五天,是非常有讲究的。

初一早上刀不动,地不能扫。五天之内不能吃面条,不能洗头发。好多条条匡匡,限制了人的自由。

到初五这一天,啥禁制都破除了。人们彻底恢复自由了,想干啥就干啥。为了表示破除禁制这一天,所以把正月初五称破五。



向日葵668


为什么农村人把正月初五说成“破五”?有什么讲究吗?

感谢好友的邀请!今天就是大年初五,农村称之为“破五”、“迎财神”的日子,以前破五前不让出门,现在初五后没有新年。如果不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农村的过年甚是热闹,到处给亲戚拜年,大家相聚一堂推杯换盏,真的是好不热闹。大年初五,也就是即将过去的今天,农村人都很重视,必定要燃放鞭炮,焚香祭拜,为的是迎接财神进家门,同时燃放鞭炮也是破五,之后的日子就是禁忌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过年的“年”实际上是一个恐怖的怪兽,每到春节期间,出来害人无数。为了想办法制止它,针对它的软肋,一是红色,二是响声,才有了过年贴春联和燃放鞭炮的习俗。有了“年”这个怪兽,大家过年都不敢出来,所以初五之前都是不让出门的,尤其是妇女更是如此。

而过了初五,就是破除之前的各种禁忌,所谓不破不立,破了之后就可以相互拜年,烹饪各种美味佳肴了。

所以,之所以称之为破五,就是之前的几天都不让外出和杀生,初五之后就可以了,“破五”就是破除这5天的禁忌的含义。农村破五日也是有禁忌的,包括燃放鞭炮,既是表达可以解除禁忌了,也是迎接财神;包饺子吃饺子,意味捏住小人嘴,不让小人在背后说闲话;开门营业,这个是初五财神日的具体含义。大致的禁忌就是这些,其他的就是初五之前不让串门,不让煮生米等,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

综上所述,农村对于大年初五,可以说是放在重要位置的,尤其是迎接财神的日子。因为不让串门,其实早就已经破除了,现在大年初一就开始拜年,所谓初一上人年,初二娘家年,初三初四亲戚年,初五初六拜完年。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