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思維的誤區、盲區,這正是造成很多人一生都在做著低水平無用功的原因。

《高維度思考法》這本書中,作者細谷功用生動的例子和專業的術語向我們理清思維上的誤區。

看完這本書,我總結出了平常人普遍存在的思維誤區,看看這些誤區,你都踩雷了嗎?如果有,看完後,請及時轉變這些思維。

《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01.一味追求成為“解決問題型”人物

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職場中那些“解決問題型”人物總是會得到老闆的特別青睞,他們在老闆提出要求後,總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直接的方法解決問題。

於是很多人都追求成為這樣一類人,但其實,“發現問題”型人物往往才能夠抓住問題的核心點,職場中,自覺發現顧客、老闆的需求、問題比等到他們提出問題後解決問題更適應職場的規則。

人各有區別,擅長解決問題的人往往不善於發現問題,反之亦然,你需要做的,是自覺認識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佔優勢,然後發展這部分優勢。

舉個例子,老闆讓你整理某個地區的年度銷售報表,相比於那些直接做好完成任務的,那些多對自己提出問題的人更能找到問題所在,“老闆瞭解這個地區是為什麼?”“明年加大該地區的發展?”“這個地區發展是否不甚樂觀?”

由這些發散性問題去找到問題的關鍵,多一手準備,就對問題有更深的瞭解,在討論時有更多的話語權,老闆更容易記住你。

就如那個我們熟知的故事:老闆讓兩個員工買土豆,一個員工哈里全程都依照老闆的指示,老闆每提出一個問題,哈里跑腿一次,跑了兩三次,最後還是沒有了解清楚土豆在市場的價格等問題。

而另一個員工約翰呢,一次性便把老闆想要的問題都瞭解清楚,土豆的價格,市場上有幾家土豆批發商,價格對比,質量對比,哪家可以送貨上門,哪家不行,甚至把土豆批發商都請來了。

兩人的做法很明顯,約翰是“發現問題型”人物,他考慮問題周到,由老闆的一個“公司想要預定一批土豆,你去看看哪裡有賣”基礎問題擴散出來,一系列問題都有一手準備,想讓老闆不滿意都難。

所以,“發現問題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更適應職場的變化,我們在追求成為“解決問題型”人物的同時不要禁錮了自己的大腦,變成只會照著指示解決問題的人。


《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02在現有的模式中固化

“聰明”的人都知道,在一個行業、領域,有其存在的一套完整的模式、套路,按照模式、套路來辦事,往往事半功倍。

任何事情,對於初學者來說,有一套模式往往更容易上手。

我們不難發現,在學習任何事情時,我們也會不知不覺形成自己一套體系,在這套體系中,有我們對這個對象的基礎認知、解決基礎問題的模板,依照這套模板享受著解決問題的簡便,我們樂此不疲。

學習中,我們有應對某一科的乾貨,工作中、我們有做報表、表格的模板……

但是,囿於模板,我們往往會喪失了創新意識,失去了應對這個多變的時代的能力,面對新問題時,失去了創新思維的活力,完成的任務質量更低水平。

正如書中說道:“依著固守常識的世界觀,反而看不見重要的東西”。模板也是在短期內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很有效,而在需要發揮“前瞻”的創造時,就有可能變成累贅。模板適用於解決問題,而模板固化導致死腦筋。

《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03追求知識存量形成封閉體系

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知道的越多越好,掌握的知識面越廣越能適應職場的發展。”

殊不知,我們的知識存量是永遠比不上人工智能的。

有時候知識也會成為阻礙我們發展的原因,如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包含兩個問題:列舉出便利店賣的東西,越多越好。

另一個是:列舉出便利店沒有賣的東西,同樣越多越好。

你會發現第一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你有這方面的只是存量,而第二個呢,會受到第一個問題的影響,你需要在腦海中做排除法。

這個問題的解答需要從另外的方面去思考。

知識不應該被當做存量,而應該盤活成為流量。

書中說道:“越是有專家之稱的人,越難以從積累的知識中跳出來。”時代在改變,知識需要不斷更新。

跳出思維誤區,你需要掌握元思維,從更高的維度思考問題,從前後左右這兩個維度,開發出另一個維度。

所謂元思維,指的是從更高的視點來客觀地看待身邊的事物。

這種跳出當局以更高視點、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重新審視自己,這種做法也被稱為“元認知”。

那麼,如何做到用元思維思考問題呢?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鍛鍊自己呢?

《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01多問why

多問why,才能得到解決問題的how,這是元思維的一個基礎。

在問為什麼的這個過程中,你也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多問為什麼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知道,每個任務都會有目的性,有時候老闆沒有明確指示任務的目的,需要你去探索。

多問為什麼,你會得到關於問題的更多線索,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02在獲取知識上更刁鑽一些

不要停留在問題、知識的表面,深入地挖掘,不要把知識當成存量,而要活用起來,應用在生活中變成流量,成為自己的東西。

明確知識的實用性,不要堆砌知識。

03實現從解決問題到發現問題

懂得解決問題,是職場上很多人的共同點,職場上扎堆著這樣的人。

我們要試著從解決問題轉化為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指在白紙上定義問題的框架,而位於其下游的狹義的解決問題,則是指進行已確信的框架內部的最優化。

要學著做一個定義問題的人,重新定義問題的框架,才能成為行業裡真正的牛人。

總之,看完這本書後,刷新了我原有的認知,打破了我固定的思維法,以上幾個方法,願你我共勉。

《高維度思考法》:讀懂這6點,助你走出誤區和迷茫,絕處也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