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大家好,我是格菲二师兄,我专注于多空观点、会从多空两个方面对同一个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分析,我还有六位师兄妹,他们各有所长,欢迎关注。

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章。

创业板成分股东方财富发布了三季报业绩,我贴一下

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然后跟他前几天发布的预告是这样的。

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从数据上来看,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达到了116%,而累计增长也非常接近了预告的上限。

然而今天早上开盘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表现是这样的。

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市场选择了视而不见。

为什么?

这样的情况让我觉得很熟悉,让我想起了去年东方财富9月10日跌停那天。那天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看看。谈谈今天东方财富的大跌。

当时的核心观点是我通过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了他全年近10亿的净利,完全可以支撑他50倍的PE,然后得出了是阶段性的底部。

后来的情况就不用说了,最低的价格就比跌停价少10%。如果能拿到现在的涨幅是60%。年初市场热度很高的时候是翻倍。

后来公布业绩的时候全年业绩是9.6亿,跟我估计得误差少了4%。可能就是这4%导致了后来还有个10%的跌幅吧。去年四季度的行情确实也是略超出了所有人预期。这个我毕竟不是神也没法预测。

但这些都是过去时了。今年的情况正好有点相反,去年是不该跌的跌了,跌出了底部。今年在我看来确实该涨的没涨,那自然也是底部,所以也蛮有意思的。那现在稍微讲几句。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这些数据,因为这家公司是完全ok的,适合长期投资的。但我觉得有价值的是希望引起大家对他的一些思考。到底东方财富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投资者到底应该如何通过投资他赚钱。

现在是三季报披露完,业绩好到难以置信。为什么?

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上面的是同比,下面是绝对值。大家仔细看看就知道了。

东方财富的业绩这么好,为什么市场选择视而不见?

我不喜欢看单季度的分析,因为有可能会有季节波动,也有可能会有相关性波动。比如东财这样的。因为他的业务模式是证券+数据,差不多是6:4的比例吧。证券市场好的时候,他的证券业务就会多增收,股价也会充分享受市场弹性。市场不好的时候,他的数据业务就会体现出逆周期抵抗风险的价值,因为有海量的客户基础,无论是卖增值服务还是卖基金,道理都一样。所以他可以享受高估值。因为证券市场还远远没有到天花板,而数据业务更加是还早。

当然我已经反复强调了很多次,如果你还在用2015年的单一眼光看待Fintech的这些公司,那我只能说你还是去买指数ETF吧,别投资股票了。

言归正传,2018年是熊市,大家都知道保守一些,我也保守,我给他60倍(TTM)。毕竟他是在创业板三年熊市2016-2018里还有50倍动态的公司。而事实证明我的60倍基本就是市场的极限估值(跌了10%到8.34的时候是56倍)。

我记得我去年说,只要今年他业绩继续增长,我还是保守一点,给他40倍。因为站在去年的时点,我不知道今年会是熊市还是牛市。事实上现在也没有办法判断。

不过40倍显然是我天真了。貌似今天的东财和今年第一个交易日是一个价值的。懂什么意思了吗?就是你等于按9.86买到了一个明年至少会增长40%的股票,假设你还是依然悲观

那不同的情况下会怎么样?我们先来计算一下,三季度累计扣非净利润是13.53亿,对应的滚动市盈率TTM是65倍。

悲观假设,今年四季度的市场环境跟去年一样,也就是他四季度业绩跟去年无增长。那他的估值依然是65倍,又回到了去年跌停日一样的情况。(指数大概率跌破2800)

中性假设,今年四季度市场环境跟三季度一样不温不火,但有阶段性行情。那他的业绩增长应该可以在去年四季度的基础上再增长15%-20%。

乐观假设,今年四季度再来一次一季度或者二季度的单边行情。(注意是涨跌均可)。那可能是四季度还有70%以上的增长。

那再讲讲最悲观假设,就是四季度比三季度再萎缩,然后比去年四季度更差,注意那这个时候指数可能已经去到(2600),那就回到了我去年文章里写的。那概率是多少我这里就不说了,这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你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就行了:

只不过再给你一次2600的机会,你买还是不买?!

所以是不是已经封死了下限? 赚钱是确定的,你需要做的只是等待。

最后再顺带提一下投资券商股或者类券商股的逻辑和方法。券商股是比较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但又想博取市场高收益的。这也是在A股市场里比较有特色的一些板块。大家可以根据我下面的建议来选择。

稍微保守一些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头部券商。相对业绩稳健,然后还可以享受到市场的弹性。

积极一点的可以选择像东方财富这种。其实东财按券商来说也算是中大型的了而且他以后大概率也是会变成大型券商。中型券商我觉得要看公司,因为券商本身不算特别好的行业,只是不排除里面有好的公司。

更激进一点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更高弹性的。但前提是你能买到低成本而且承受的了更高的波动,但这个真的很难。

那至于市场为什么不买帐?这个道理其实不难懂,你把大部分人当成一个散户就行了。(作者:旷世大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