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大家好,我是格菲二師兄,我專注於多空觀點、會從多空兩個方面對同一個上市公司進行全方位分析,我還有六位師兄妹,他們各有所長,歡迎關注。

我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文章。

創業板成分股東方財富發佈了三季報業績,我貼一下

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然後跟他前幾天發佈的預告是這樣的。

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從數據上來看,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長達到了116%,而累計增長也非常接近了預告的上限。

然而今天早上開盤到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表現是這樣的。

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市場選擇了視而不見。

為什麼?

這樣的情況讓我覺得很熟悉,讓我想起了去年東方財富9月10日跌停那天。那天我也寫了一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談談今天東方財富的大跌。

當時的核心觀點是我通過對比分析,計算得出了他全年近10億的淨利,完全可以支撐他50倍的PE,然後得出了是階段性的底部。

後來的情況就不用說了,最低的價格就比跌停價少10%。如果能拿到現在的漲幅是60%。年初市場熱度很高的時候是翻倍。

後來公佈業績的時候全年業績是9.6億,跟我估計得誤差少了4%。可能就是這4%導致了後來還有個10%的跌幅吧。去年四季度的行情確實也是略超出了所有人預期。這個我畢竟不是神也沒法預測。

但這些都是過去時了。今年的情況正好有點相反,去年是不該跌的跌了,跌出了底部。今年在我看來確實該漲的沒漲,那自然也是底部,所以也蠻有意思的。那現在稍微講幾句。我覺得真正有價值的不是這些數據,因為這家公司是完全ok的,適合長期投資的。但我覺得有價值的是希望引起大家對他的一些思考。到底東方財富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投資者到底應該如何通過投資他賺錢。

現在是三季報披露完,業績好到難以置信。為什麼?

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上面的是同比,下面是絕對值。大家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東方財富的業績這麼好,為什麼市場選擇視而不見?

我不喜歡看單季度的分析,因為有可能會有季節波動,也有可能會有相關性波動。比如東財這樣的。因為他的業務模式是證券+數據,差不多是6:4的比例吧。證券市場好的時候,他的證券業務就會多增收,股價也會充分享受市場彈性。市場不好的時候,他的數據業務就會體現出逆週期抵抗風險的價值,因為有海量的客戶基礎,無論是賣增值服務還是賣基金,道理都一樣。所以他可以享受高估值。因為證券市場還遠遠沒有到天花板,而數據業務更加是還早。

當然我已經反覆強調了很多次,如果你還在用2015年的單一眼光看待Fintech的這些公司,那我只能說你還是去買指數ETF吧,別投資股票了。

言歸正傳,2018年是熊市,大家都知道保守一些,我也保守,我給他60倍(TTM)。畢竟他是在創業板三年熊市2016-2018裡還有50倍動態的公司。而事實證明我的60倍基本就是市場的極限估值(跌了10%到8.34的時候是56倍)。

我記得我去年說,只要今年他業績繼續增長,我還是保守一點,給他40倍。因為站在去年的時點,我不知道今年會是熊市還是牛市。事實上現在也沒有辦法判斷。

不過40倍顯然是我天真了。貌似今天的東財和今年第一個交易日是一個價值的。懂什麼意思了嗎?就是你等於按9.86買到了一個明年至少會增長40%的股票,假設你還是依然悲觀

那不同的情況下會怎麼樣?我們先來計算一下,三季度累計扣非淨利潤是13.53億,對應的滾動市盈率TTM是65倍。

悲觀假設,今年四季度的市場環境跟去年一樣,也就是他四季度業績跟去年無增長。那他的估值依然是65倍,又回到了去年跌停日一樣的情況。(指數大概率跌破2800)

中性假設,今年四季度市場環境跟三季度一樣不溫不火,但有階段性行情。那他的業績增長應該可以在去年四季度的基礎上再增長15%-20%。

樂觀假設,今年四季度再來一次一季度或者二季度的單邊行情。(注意是漲跌均可)。那可能是四季度還有70%以上的增長。

那再講講最悲觀假設,就是四季度比三季度再萎縮,然後比去年四季度更差,注意那這個時候指數可能已經去到(2600),那就回到了我去年文章裡寫的。那概率是多少我這裡就不說了,這不是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你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就行了:

只不過再給你一次2600的機會,你買還是不買?!

所以是不是已經封死了下限? 賺錢是確定的,你需要做的只是等待。

最後再順帶提一下投資券商股或者類券商股的邏輯和方法。券商股是比較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但又想博取市場高收益的。這也是在A股市場裡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板塊。大家可以根據我下面的建議來選擇。

稍微保守一些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頭部券商。相對業績穩健,然後還可以享受到市場的彈性。

積極一點的可以選擇像東方財富這種。其實東財按券商來說也算是中大型的了而且他以後大概率也是會變成大型券商。中型券商我覺得要看公司,因為券商本身不算特別好的行業,只是不排除裡面有好的公司。

更激進一點的可以選擇其他的更高彈性的。但前提是你能買到低成本而且承受的了更高的波動,但這個真的很難。

那至於市場為什麼不買帳?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懂,你把大部分人當成一個散戶就行了。(作者:曠世大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