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校矛盾都是在班級群引發的,你覺得學校的班級群有什麼缺點?

高校集結號


班級群是家長與學校老師溝通的渠道之一,很方便、實用。

但是班級群裡也有一些缺點,老師及家長們應當改正一下!


班級群,也就是“微信群”,是微信群聊的一種方式,就是這個“群”是為了方便家長與老師的交流與溝通。

最先接觸班級群是2016年,那時的班級群不是班主任建立的,是一名學生家長在開家長會時要求老師及家長們共同建立的。那時的班級群裡主要是佈置家庭作業及別的不重要通知(那時還有校訊通,重要通知都是通過校訊通發佈的)。

去年,我又進了一個班級群,這個班級群是班主任建立的,進群一年多以來,的確發現學校老師建立的班級群存在一些問題。

先說好的方面,班主任是群主,每一名家長都在群中,有重要通知時,直接艾特所有人,基本人家長們都可以接到通知,這點很方便。有學生的學習用品找不到了,信息麼到班級群,可能馬上都知道下落了。有學生生病需要請假了,艾特一下班主任,連電話都不用打,也很方便。

可班級群中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就是老師艾特所有人發佈一條信息,很多家長都會出來回答“收到”。其實,大家都看到了,就不要回復“收到”了,因為如果有十幾名家長回覆收到,“收到”二字就會“刷屏”,影響別的學生家長看信息。

其次,班主任老師總愛在群裡點名批評某些學生作業完成的不好,或者忘記帶某種學習用具。班主任可能在班級中已經批評過學生了,再發到班級群中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在批評家長嗎?

再次,班級群的最大用處應當是每天及時發佈當天的作業,方便家長輔導孩子完成。可實際情況是班主任總要把作業發佈到“樂教樂學”或“釘釘”,本來只看微信班級群就可以知道當天的作業了,這還要下載樂教樂學和釘釘,多少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還有就是,作業是學生的,孩子小,識字少,班主任讓家長給孩子抄題,再由孩子來完成作業。你有好的輔助教材,你說一下是哪一種,我們去買一本就是,可班主任卻發張圖片,讓家長抄題。你是誰的老師?你的作業是留給家長的嗎?


總體來說,班級群的優點大於缺點。

優點我們發揚,缺點我們就要改進!


人在風上走


這個問題我們也遇見過,在我女兒上初一的時候,班主任老師便於聯繫家長,通知一些週末作業或者放假事宜,就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突然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很生氣說她定會退群,我們也覺得莫名其妙,不知為何如此?最後聽孩子回家說由於班主任老師和某家長由於繳費問題發生誤會,老師一氣之下退了微信群,以後家長有事就直接給老師打電話,我們面對現在的信息社會,無論是QQ群還是微信群,其實最初的認知就是覺得它快捷方便,但班級雖小它也五臟俱全,它也是一個小舞臺、小社會,所以人多口雜出現誤會在所難免,我想給家長老師造成困惑的原因無非如下。

1.家長急於求成,不一定看清楚老師發的全部內容就斷章取義發明看法。

在這我不是指責家長維護老師,因為我也是家長,我只是實話實說,我女兒小學起就有家長和老師的QQ群,我發現一些家長只看眼前的信息,根本不看前面的內容就在群裡發表觀點,說實話有時候問的問題我覺得弱智,有時候的觀點可笑,如果我是他們孩子的老師我都不一定會回覆信息,現在我們都是成人時間都很寶貴,如果你是一個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老師發的信息如若對你的孩子有聯繫,你就因該放下手頭的工作關注整件事情的敘述,起碼你得明白事情的原委吧,家長的心氣太過急躁斷章取義發表觀點,如果老師說的事情與你的孩子沒有關係就請你緘默不言,即是對空間的尊重,也通過謹小慎微的事情表現了你的素養,總之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浪費別人的生命.

2.老師沒有顧及家長的顏面及學生的尊嚴就發信息,沒有顧全大局有所不妥.

在一個班級裡難免會有老熟人,學生是老同學,家長是老朋友或者同事,如若老師發的信息不痛不癢無關緊要,在群裡公開發也就算了,如果是批評個別同學或者發考試成績那就不妥,因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成績不是生命的唯一,但是成績卻是孩子心中的痛,如果成績不好會影響孩子性格健全的發展,老師在去撒把鹽真的是雪上加霜吧,孩子如此,家長更是如此,隱私是需要被保護的,自尊也是需要被呵護的,以小見大也反應老師的處事風格,做事的周全,給孩子家長留顏面是給她們最好的鼓勵,更何況風水輪流轉,誰都不會永坐第一把交椅,誰也不是永遠的最後一名,像這些事情家長不好說,但老師一定要心中有數做的滴水不漏。

3.如若遇見學校繳費事宜,發個正規文件吧!

家長都是聰明人,該給學校交的費用,我相信家長都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孩子的費用交齊,但一定要有理有據,譬如老師可以發個正規文件,或者拍圖片有哪些事項需要交費的總額,家長一看一目瞭然,就不會出現彼此的誤會,我總在想:有人的地方就有交往,有交往就會有誤會有傷痛,但事在人為,方法得當一切誤會傷痛都會減輕,因為我相信我們彼此的人文素養.

總之,講的不對請多包涵,我既是老師也是家長,我只是客觀評論事實而已,但願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共建家校和諧氛圍,孩子是老師的孩子,但最終只是家長的孩子,我們要有感恩的心,儘量自己多做點工作,少給老師填點麻煩,讓老師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教學上,我們作為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名字Linda


學校班級群的建立,使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與家長溝通更加方便,可以實時分享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作業等內容。

但是也會引出一些矛盾,一是一些家長會懷疑老師偷懶,質疑老師。一般情況下,很多老師們會把當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發佈到群裡,結果剛開始就有一些家長開始說三道四,背後說一些風涼話——“現在的老師太懶了,連佈置作業都是佈置在群裡,我們家長哪有那麼多時間看微信?”其實,老師在將作業內容在發到群之前,已經把當天晚上需要做哪些家庭作業在班上的黑板上佈置好了,之所以在班級群再公佈一次,主要是怕學生有漏查作業、抄錯作業或不抄作業的情況,是為了讓家長在檢查孩子是否完成作業時“按圖索驥”,逐一排查,力求每一樣作業都能按時按質完成。然而,老師們的好心全被當成驢肝肺,心中的鬱悶不言而喻。

二是群消息混亂,在班群中什麼樣的消息都有,有拉票砍價的,有分享遊戲的,有發雜七雜八廣告的,有攀比炫耀的……好不容易在微信群裡發個班級通知,一眨眼的功夫的就被家長們的“七嘴八舌”給刷屏刷不見了,後面的家長很容易錯過,漏掉班級通知。所以,微信群建起來之後,往往在很多時候都是讓班主任一個頭兩個大,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班主任可能會每天沉浸在鬱悶之中。

三是通知已讀未讀情況無法統計,當班主任在班級中發佈一條緊急班級通知之後,需要統計哪些學生家長看到了消息,非常的不方便,此時群裡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都在回覆“收到”,在眾多家長瘋狂刷屏的情況下,班主任非常難統計,需靠人工一個個計算,而其他家長要看班主任剛才發的信息,得不斷往上“爬樓”才能看到。


行走的雨


學校班級群的缺點在於:

1、網絡傳遞的便捷使大家的交流太過及時。

沒有給思考、回味留下空隙,甚至下意識的思考也可以隨著情緒立刻出現在群裡。

沒有班級群的時候,學生之間出現點問題,家長必須和老師電話或是短信交流。電話交流,我們可以根據聽到彼此的語氣進行理性的判斷,短信交流會讓我們有少許的思考時間。

但是微信群利用網絡傳輸可以看作是免費的,因為免費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原本打電話可能要考慮時間是否允許,說太長時間要計費。在微信裡,我們可以不投入太多成本去說。

2、因為是個群,所以裡面會有形形色色的人。

我們也能看到,在班級群裡引發的家校矛盾中總有一些特殊人物。他們敢於推翻規則,他們敢於冒天下大不為,他們甚至目中無人輕視一切。

綜上,班級群不要當成交流群,傾訴群,炫耀群。它只是方便家校溝通的一個工具,它的存在應該讓教師、家長更舒心,而不是一顆隨時可能引爆家校矛盾的炸彈。


春風綠夢田


一、作業成為矛盾焦點,因為大部分老師和家長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另外很多額外的作業也是通過微信群發佈。

二、家長之間互相攀比,在群裡炫耀。

三、家長諂媚老師,把老師捧上天。溜鬚拍馬,不亦樂乎

四、部分老師不清楚之間的職責,收受家長賄賂,助長不正之風。


阿旭VLOG


各位領導,老師,朋友們好!

我看認證信息,需要回答幾個問題,:本人才疏學淺,冒昧一試,希望大家關注評論,見涼。

我認為學校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主要是缺乏交流與溝通,有的家長以為把學生送到學校,學生學習好壞與安全都是老師的責任,其實這樣認為就錯了。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家長的督促輔導,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偉人毛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著作中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界條件,再加上自已的努力刻苦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成績,才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學校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平洛321


我說幾句:我是六○後的老教師,原來沒有手機,一早帶晚的與家長多聊聊天,溝通一下感情,讓他們瞭解孩子,瞭解教育教學,我也瞭解家長的想法。很好!現在有手機了,為教學提供了方便,也出現問題了,年青家長和年青教師缺少溝通,不在手機上,而在於人。我不好多說,再見!最後,希望家長們多理解教師的辛苦吧


一個1說真話的人


有班級群這不是錯的,不可否認它給我們和老師帶來很多方便可以節省很多事,當然有利就有弊,不是每個素質都是偏高的,總有那麼幾個是老鼠屎,從而產生矛盾,這個就看班主任的協調能力了,還有在有班級群的情況下,我覺得應該有那麼幾個管理人員,這樣好方便管理,也會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個人見解,不接受批評[呲牙]



芳芳鵝


班級群非常好,沒有任何缺點。出問題在人生和群無關。問題主要在於學校無良,把自己凌架於學生、家長之上,對於這樣的群沒有認識其重要性,沒有管理,更沒有科學管理。做為應承擔管理責任的學校一方,對於學生、家長關心的問題,不是去積極的回覆,更沒有主動預防。所以,要減少對抗的發生,學校領導要重視,承擔起管理責任。


用戶4745507154


有缺點就有優點,只要優大於弊就有存在的必要,不能以偏概全。沒有班級群就沒有校矛盾了嗎。

再說了班級群都是班主任建的,你能刪了嗎,哪個不是“要求”進群的。缺點不老少,說了也沒用,多看長處,可以隨時聯繫老師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