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中國式家長通常都有很多通病,例如有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放縱,從而導致孩子變得無法無天;也有些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喜歡使用武力來讓孩子聽話,尤其是對於父親來說,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

但是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打罵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起到的效果只是暫時的,等到時間過去,孩子不但不知悔改,說不定還會變本加厲,更有一些孩子,還會怨恨起父母來,打罵確實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育方式。

那麼經常捱打的孩子與從不捱打的孩子,20年後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我最近倒是有很多發現。小區裡有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本來他們都玩在一起,也沒有感覺哪個孩子存在問題,但是漸漸我就發現,有個叫聰聰的孩子的似乎跟其他孩子有點不一樣,他的脾氣比較暴躁,跟小夥伴玩耍的時候一言不合就會吵鬧起來,有時候甚至會大打出手,其他小夥伴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都會對他避之不及。

漸漸地,願意跟聰聰玩的小夥伴越來越少了,每次看到聰聰,都覺得他很孤單。後來我才知道,聰聰的父親是個小商販,脾氣不太好,經常打罵聰聰,而其他的小孩子,家庭關係都較為和諧,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下,孩子的差別便越來越明顯。

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經常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就像大人不喜歡被別人說教一樣,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不願意被父母打罵。

性格方面

就像是大人不喜歡被被人揭短一樣,孩子也不願意被訓斥和打罵,同樣都是為了面子問題,很多家長能夠考慮到自身,卻很少能夠考慮的孩子。孩子越長越大,就會更加在意麵子和尊嚴的問題,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尊重,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是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無疑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

經常捱打的孩子,內心會非常脆弱,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驚慌,他們會越來越膽小,也會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時間久了可能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和生活狀態,進而影響一生的發展。

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親子關係

可能在父母看來,對孩子的打罵都是出於一片好心,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們意識不到家長的心思,只會一味的失落和難過。尤其是很多時候許多家長聽信一面之詞,不分清楚狀況就開始教訓孩子,這在孩子看來是非常難以置信的。

長此以往,孩子不僅聽不進父母的教育,還會產生負面影響,開始畏懼和厭恨父母,漸漸的與父母失去交流,時間久了將會導致親子關係單薄,不利於家庭生活。

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負面影響

有很多時候,打罵的影響並不是暫時的,有些孩子在經歷過打罵後會將這件事牢牢的記下來,在往後的任何時間段和契機下,他們都會想起兒時被打罵的遭遇,影響到日常的生活。

脾氣暴躁

經常被打罵的孩子似乎也沾染了施暴者的氣息,脾氣會逐漸變得越來越暴躁,對於很多不順心的事情,都想要通過武力來解決,這其實是非常不利於人際交往的。

孩子天天捱打和從不捱打,20年後的差別立現,父母要重視了

打罵並不是一種合適的教育方法,想要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們一定要多花些心思,為孩子找到最合適的教育方法,同時也要具體事情分析,公平公正的教育孩子,養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育兒難題找小巧媽咪,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巧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