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新年观影第三弹,在科技发达,一切都唾手可得的如今,人们最缺乏的是平静。愿这部《天空之城》,能让你静下心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即便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也一定听过久石让创作的同名音乐,它的普及程度,基本上你打开任意一个音乐盒,那熟悉的旋律都会响起。

作为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动画,《天空之城》在1986年上映之际票房低到令人发指,仅仅是当年票房冠军的零头,而这种滑铁卢般的失败,也是宫崎骏老爷子第一次萌生出退休的直接因素。

三十年后,这部电影早已口碑翻盘,豆瓣评分9.1,原因无他,好看是最直接的反馈。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它可以是孩子的梦,也可以是成人的童话,它将一个冒险的故事讲述的有笑有泪,它将唤醒每个人心底的孩子气和纯真,用以抵抗这日渐崩坏的成人世界。

/ Part 01

人性就是小恶大善

宫崎骏身上有诸多标签,其中最触动中国人神经的标签便是“反战”,而这样的标签,和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1941年,宫崎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中出生,可以说他的成长,伴随着日本战败的阴影,历经着日本最萧条和自我怀疑的时刻。

人说,乱世出英雄,乱世往往也是文学和思想的沃土,因为它放大了人性的恶,也放大了人性的善,在这两者的矛盾中,宫崎骏长大了。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1941年,宫崎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混乱中出生,可以说他的成长,伴随着日本战败的阴影,历经着日本最萧条和自我怀疑的时刻。

人说,乱世出英雄,乱世往往也是文学和思想的沃土,因为它放大了人性的恶,也放大了人性的善,在这两者的矛盾中,宫崎骏长大了。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这个故事围绕着一块飞行石以及携带它的小姑娘希达讲起,人人都想得到这块飞行石,因为这意味着找到拉普塔天空之城的位置,揭开人类最强大文明的秘密。

于是一场争夺在所难免,政府派出了军队,他们打着文明的旗号,暗自觊觎其中的财富和权力,而海盗们却从始至终只要钱财,两相对比,倒是野蛮的海盗显得小儿科了。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当希达从两股势力手中逃脱时,她与小矿工巴鲁一见如故,这也使得当希达再次被军队俘虏时,巴鲁为了救她选择和海盗合作——这时,早已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当一个人去了解另一个人时,才知道自己看到的并非一切。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很多人都说海盗妈妈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宫崎骏的母亲,因为她们有着如出一辙的严厉,坚强和控制欲,与此同时,她们始终内心柔软。

我最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是结尾的时候,海盗妈妈搂着希达说:“头发被剪掉了才是大事”,那些枪炮火光,那些金银财宝,在这一刻都不值一提了,唯有情字最珍重。

/ Part 02

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极致

长期以来,和宫崎骏捆绑在一起的一个词便是“退休”,未完待续的统计里,从1986年开始到2013年,宫崎骏总共宣布了七次退休,也宣布了七次复出,这来来回回的劲,要搁别人指不定被观众骂的狗血淋头,全民抵制,可唯独只有宫崎骏,大家想想也就忍了,只希望老爷子能再出一部长篇,再造一个梦。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宫崎骏的动画生涯,或许可以用“匠人精神”来概括,在成名之前,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底层默默无闻的工作了十几年,直到44岁,宫崎骏方才和友人创造了吉卜力,创造出了《天空之城》,反响还分外惨淡,可好就好在,他真的热爱画画,他的人生没有一刻不是在创作,所以就算失败,就算向全世界宣告干脆隐退算了,过段时间仍旧手痒心痒,要画给全世界看。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宫崎骏有很多被传为神话的地方,比如《起风了》中一个四秒的镜头画了足足有十五个月,比如老头子直到现在仍旧也保持从早到晚笔耕不辍,这不禁让我想到最近刷屏的一个新闻。

日本在2002年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叫田中耕一,他除了是日本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外,还是一家小公司的基层职员,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

田中耕一拿诺贝尔的原因,是他28岁歪打正着的一个实验,一不小心就攻克了前人束手无策的化学难题,十几年过去,这个突如其来的奖拿的是名不正言不顺,也颇为不服众,而田中本人也深受困扰,甚至在采访时说出“让我一个人待着”这样的话,此后的十几年里,他果然鲜少出现在人们面前,背负着大家对诺贝尔得主的期待,他在干什么呢?

十六年后,田中交出了自己的实验和答卷:通过几滴血便能提前三十年检测到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这一刻,是独属于普通人的胜利,即便没有绝顶聪明的头脑,即便早已不再青春盛年,也可以凭借不懈的努力,达到一种极致。

《天空之城》里的巴鲁,也是这样一个具备“匠人风姿”的小男孩,他是一个普通的矿工学徒,只是更为善良,更为细心,也更为勇敢。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人人都以为出身非凡的希达会保卫天空之城,或者阻拦住政府和军队的入侵,但最后的拯救者,却是巴鲁这个平凡无奇的小男孩,而原因,或许就是宫崎骏赋予他的精神,那个小小的,不愿放弃的内核。

/ Part 03

欲望是深潭,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空之城》其实暗藏着一个线索,那就是拉普塔的祖先,为什么会抛下天空之城重返地面,为什么会甘心舍弃这些高等文明和先进生活呢?

原因就藏在希达说的话里:“肯得亚山谷之歌里写着,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儿一同生存,与种子一同过冬,与鸟儿一同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了多么惊人的武器,也不管你操纵者多少可怜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当文明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自觉无所不能,他们可以让树漂浮在天空,他们可以把城市建立在水下,他们可以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然后呢?

他们离着土地越来越远,子孙儿女以为这个世界只是天空之城这方圆之地,没有山川也没有湖泊。

所以拉普塔的人逃回了地面,过着平凡的生活,代代相传着天空之城的秘密,让这片高等文明寂寞的在天上流浪,但他们的心却踏实了,他们的生活却变得真实可爱起来。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多少年过去,当人类的文明进入一个瓶颈,拉普塔的神话成为了一个最佳的跳板。

攻上拉普塔的政府军队有两种代表,一种为了掠夺财富,另一种是为了拿到核心的权力力量,重现拉普塔人的荣光。

前者的贪婪模样,打砸烧抢,不免让人想到多年前中国曾遭遇的侵犯,而后者的处心积虑,又像极了法西斯时期鼓吹的优等人种说。

全程代表政府出面的慕斯卡,他不觊觎拉普塔留下的巨额财富,他想要的只是这背后的权力和文明,因为他的身份和希达一样,是拉普塔昔日的王族。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人的欲望就是这么无穷无尽,也分外可怜。

野心无限的慕斯卡以为握住了征服了拉普塔的核心,就能操控起巨大的能量,横行整个世界。

他是为了私欲,嘴上却说,这是拉普塔家族本应该拥有的。

这不是某个典型的反派或者个例,我们又何尝没犯过这样的错误,用看似合理的说法来赋予自己的欲望一个出口,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我们费尽心思征服了自然,玩弄宇宙规律于掌中,最后又得到什么了呢?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拉普塔人费劲心思回到地面,去过那种平凡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警示吗?

曾坐拥了一切虚无的财富科技,才知道双脚踩在柔软的土地上,呼吸山风是怎样的奢望。

【本期话题】:你更向往城市生活还是乡间生活,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30年前的票房毒药,如今成了专治焦虑的神作

本期插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