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到内疚的人,总是自责,正常吗?

公子璟昭


我觉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干涉别人的人生,无论你是谁,无论他是谁,无论你们什么关系。

活得通透的人,会设立清晰的自我界限,会有严格的边界感,区分这是谁的事。比如,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

我的态度是,我只关心我的事,只能管好我的事,别人的事,我一概不关心,懒得管,也管不了。

我觉得,一些说自己操心的人,未免也太“自大”了。你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干嘛操别人那份闲心?你是把别人智商看得太低了吗?你是觉得他没有你就不能活了是吗?只要他年满18岁,他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就不用你再管了。你能把自己过好,已经是最大的智慧了。

我的观点是,别人爱干嘛干嘛,我们管不了,别人开心就好。

你,需要有你自己的世界,够圆满,够坚定,够强大。如果别人喜欢你的世界,他自然会来靠近你,会向你寻求建议。这个时候,你就力所能及地管一下,能帮就帮。但是,提建议之后,如果他不听,那你依然没资格干涉,随他去吧。

自己活得不圆满的人,才老想去管别人。因为,他需要靠控制别人获取“自我价值感”和“权威感”,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记住,把自己过好,活得圆满,就是最大的人生智慧。

——刘语丝Angela


刘语丝Angela


“长思己过”的意义应该是探索“有效的生活方式”,这是通向幸福而卓越的路。

其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是善良人的特点。同时,也往往是善良人缺点,如果在“长思己过”之后,缺乏建设性的行动,而沉浸在自责之中,就会创造不尽的烦恼。

其二,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它的特征性症状是:

①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感到自己无用、无助或绝望,认为生活毫无价值;对前途感到绝望,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连累了家人,甚至厌世而产生自杀观念。老年期抑郁常伴有焦虑,表现为捶胸顿足、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徘徊于斗室之中。

②自罪自责:常无端内疚,认为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了负担,对不起父母、子女或亲朋,甚至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痛悔不已,妄加责备,严重时会达到妄想的程度。

③妄想或幻觉:一种是所谓与心境相和谐的妄想,即妄想的内容与抑郁状态相称,如自罪妄想、灾难妄想、无价值妄想或常听到一些遣责自己、嘲弄自己的听幻觉等。所有这类妄想均不具备精神分裂症妄想的特征,如荒谬性、怪诞性、原发性等。


张铁军158


总感觉内疚,自责,如果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那说明自己的道德要求比较高,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超我比较强。对于他人来说,我们这样的人容易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事先审视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够好,是不是自己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这些过高的要求,也会消耗生命的能量,把自己的生命都消耗在纠结中,消耗在自责中,不能让自己活得洒洒脱脱,自自然然。



老张说心理谈教育


这个与心理学上的归因原理相关,你把所有事情的失败归结于自我可控制,自己努力可以达成的内归因,其实对自己非常的不公平。

人是情境的产物,我们很多时候因为情境,会做出无意识的反应,这也是人脑不用处理更多信息,科技得以进步的基石。

如果你常常感到内疚自责,基本上,你是一位期待进步,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内归因的人内在驱动力更强。

但我们也知道,其实做得越多,错的当然就越多。

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明白很多的成事也存在于外在环境和运气的不稳定,不可控成分,减少自己的压力,才能尽力而为,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