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有些人們對孩子總是比對父母更好一些,是這樣嗎?

總動力


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其實父母總是會被我們忽略,孩子正在成長,要關愛,父母經常不會在我們身邊,愛,不會周全!


九頭鳥林斌



香妃存在嗎


可以說,絕大多數人都是對孩子比對父母好,正如紅樓夢裡面《好了歌》所唱“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人們為什麼會對孩子更好?

第一,是因為他們太弱小。

在孩子沒有達到成年人高度的時候,孩子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所以他們非常需要大人的愛護,他們面對很多危險懵懵懂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而且孩子的身體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會更低,父母對於孩子的叮囑關照也會顯的格外多,而作為成年人的父母相對而言就會比孩子好很多,所以顯得我們對父母的關心不夠。

第二,孩子是一個家的希望

很多父母對孩子抱有更多美好的願望,也有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所以他們會對孩子付出更多,不吝嗇教育費用,對孩子不吝嗇金錢的花費,相對於父母而言,就花費更少。一旦孩子發生任何危險,這個家的希望跟歡樂就會隨之破滅,所以大家會更為關心孩子一些。

但是,對孩子好,並不代表可以忽略父母,不代表什麼好吃的都應該先給孩子,做為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尊老,謙讓的品質。

比如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先上桌,不管老人有沒有來,就先給孩子動筷子,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看似無傷大雅,實際上是容易讓孩子認為什麼好吃的都應該先給他們享用,讓孩子養成目中無人,自私自利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應該先讓父母先上桌,動筷子,然後大家才開飯。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卻因為很多家長溺愛孩子而被廢除了。

所以我們對孩子的好應該是有原則的,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孩子,對他們不禮貌,不知禮的行為進行縱容和放任,這樣不是真正的愛孩子,反而會害了他們。溺愛孩子的後果就是他們長大以後,不知道關心人,更不知道感恩,變成只會索取的巨嬰,這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希望能讓你解惑。


媽咪驛站


首先這個問題無對錯,可以說是人的基因或者說本性導致的下意識反應,生活裡確實很多人會這樣,有這種行為的人也很無辜呢哈哈。問題的情景拉回到自己家庭範圍之內,結合心理學通俗講一下,大家可以對號入座來感受:

  1. 兩者形象對比。人對“美好事物”的好感源自基因,好的形象更能得到人的喜愛。孩子青春正盛,天真靈動、對比之下老人年老體衰,拖沓遲緩,形象上,孩子更惹人憐愛。
  2. 自身角色感受。孩子自己生的自己養育,同時孩子對親近者的行為模仿度高,親和力強距離感小,自身對孩子付出代價大、孩子的可操控性強、相似度高的良好體驗讓人慾罷不能。老人作為長輩作為成年人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可操控性弱,社會規範之下,我們很多時候要重視老人的意見和感受,可以說在操控性上我們較為被動,另一方面,我們對老人有更多的義務,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壓力,人的本性會促使你迴避某些問題。

但是呢,人有思維對抗基因或者下意識的能力。當你意識到自己行為失去“平衡性”,會主動做出調整。而思維有偏向性(理性/感性),這種偏向性受經歷、家庭、教育、各類環境影響很大。

所以,行為不僅受基因支配也受思維影響


你的奶茶有珍珠嗎


在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情況。但我認為父母是人生的根本。含辛如苦養大成人,恩比天高。做人不能忘本,百善孝為先。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傳統文化。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希望。不能溺愛,要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這樣我們的將來才有希望。


張成波aa


不是有些人,而且絕大部分人都是對孩子好,水往下流,有誰看過水往上流的,年輕人,一般都是把孩子看成寶貝一樣,對父母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推則推,有哥弟姐妹的更是互相推脫,有需要父母時一個電話來父母必須全力以赴,沒需要時,一年難的有幾次電話。這就是事實。


款款深情93661566


從我身邊的人可以看出所有的人對孩子的愛都超過了對父母的好,沒有例外。

天下父母心,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的前途,家庭,工作,健康等等考慮的,而為父母和自己考慮的就沒有多少了。

這並不是說他們不關心父母,不愛自己的父母了,只是在他們心裡覺得父母能夠照顧自己,暫時不需要太多的照顧而已。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父母心在兒女上,兒女心在石頭上,這就是你所問問題的真實寫照,也是大多數人對待父母和孩子的具體表現吧!

這種事情也不能埋怨誰,也不能說對與錯,每個人都家庭情況不同,條件不同,家庭環境不同,對孩子和父母的感情可能不一樣。

但是,我們要相信,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血緣的牽絆永遠是不能斷開的,願每個子女愛父母如同自己愛孩子一樣,因為父母的愛傳承了你和後續的一代一代人。


清風33641358


人們經常感嘆,一個老人可以養活十個子女,十個兒女不一定養活得了一個老人。在現實世界裡確實有對孩子關爰有加而對老人卻不夠關心的現象存在。

其實這是一種多麼糊塗的想法啊。生老病死自然規律,哪個人都未曾逃脫,人人都有變老的時候,難道你也想著自己的孩子將來也如此待你嗎?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你的所作所為,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善惡終有報。

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成人,你把我養大,我為你養老,一定要孝順老人,給孩子留下好榜樣。



芳徑歌者


有些人們對孩子總是比對父母更好一些?是這樣嗎?

我是7姐,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孩子和老人在社會關係中都屬於兩個弱勢群體,面對這兩個群體,我們所施愛的方式一定是不一樣的。對孩子更好一點兒,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題主估計是看到了一些不舒服的現象。我感覺評論這個問題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尊重是前提。

在生活中,我們面對這兩個群體都是以尊重為前提的,我們表達的方式和方法不同,針對小一點的孩子,會使用更溫柔一些的方式方法,這樣並不代表是對老人有不尊敬。

2:中國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習俗,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這個榜樣,家庭教育是一面鏡子,孩子看到感受到的,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3:中國自古就有隔輩親,向下親的這樣的習俗。也是動物界的生存法則,母性使然!

4:如果題主看到的是在家庭中,對老人非常的不尊敬,對孩子又是另外一種方式,這說明他幼年的時候看到他的父母就是是這樣對待長輩的!也就是家風問題!

以下是我愛人和婆婆,和小兒子的照片,愛是有層次的,愛是需要表達方式的,只要在正確的環境表達出正確的愛,此情此景就是和諧!


愛是愛自己


確實是這樣的,我們看到的幼兒園和小學門口每天都是排長隊的,從來沒有看到過養老院有這種情況,甚至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品嚐過的美食,很小的小朋友就會品嚐到,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現在社會更多的關注及關愛都是傾注在孩子身上了,老人在家裡成了免費的保姆及不太受關注的群體了,可能這也是為什麼中年男女現在要如此努力的原因了,真的希望在自己還能創造財富的時候努力多掙一些,讓自己的晚年生活相對來說要過得好一些,輕鬆一些,畢竟現在年輕人壓力山大,讓他們分一些精力和財力出來照顧老人,實在是有一些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