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请真正学过(高能)物理的人讲讲,为什么杨振宁先生说“盛宴已过”?

大姐头-嗨娘


看过一个老外(David Tong)的视频。他说现在加速器太费钱,各个国家都不打算搞了。现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和粒子物理界的人,在忽悠中国搞。说只有北京愿意出这个钱。不过如果真的发现了什么,那么诺奖是可以拿到手软的。就看中国愿不愿意拿1000亿美金,去换几个诺奖了。追加一句,如果这个对撞机真的建在中国,那么会有很多的国际上的高能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到中国来工作


爱科学的阿开


我是理论物理研究生,以前就是读的粒子物理专业,杨的理论是我们做高能物理的依据,简单地说高能物理就是通过加速器把粒子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然后两个粒子碰撞,我们从碰撞后的碎片或者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粒子,目前在杨的规范场论的理论上建立的标准模型能基本解释一切的对撞机上产生的物理现象,目前高能物理处于瓶颈期,这个瓶颈期可能会长达几百年甚至更久,因为物理的规律一层一层是由大自然决定的,从现在这个能量级别到下一个有新物理现象的能量级别可能需要把现行的加速器建到太阳系这么长,这就是耗费掉整个人类的财富都没法做到,杨老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理论物理走的太远了,标准模型,广义相对论这些经典的理论其正确性可能几百几千年都无法撼动,所以杨老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更关心其他方面的物理,改进现有加速器的原理,关注应用物理,也就是不要一直盯着纵深,要多关注横向,其实物理还有很多分支是期待大发展的,不应该把资源都浪费在搞传统的加速器上,另外科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而不是为科学而科学,毕竟杨老是整个历史上最伟大的华人物理学家,我相信真热爱物理学的人才会懂得杨老的心境!在此支持杨老!




南渡北还


看看这张照片吧。他们基本上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而我理解,他们的成就和发现,就是杨振宁所说的“盛宴”!

这张照片是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布鲁塞尔)参加者的合影。索尔维是一个很像诺贝尔的人,本身既是科学家又是家底雄厚的实业家,万贯家财都捐给科学事业。诺贝尔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金,索尔维则是提供了召开世界最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经费。这就是索尔维会议的来历。

1.彼得.德拜 美国物理化学家。1884年出生于荷兰。1901年进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电气工程, 1905年获电子工程师学位,因他通过偶极矩研究及x射线衍射研究对分子结构学科所作贡献而于193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1966年逝世。

2.威廉.亨利.布喇格(w.h.bragg,1862-1942)是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数学,曾任利兹大学、伦敦大学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学会会长。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w.l.布喇格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父子两代同获一个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人物。

3.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与相对论密不可分,其实,相对论包括两种理论:其一是他1905年提出声狭义相对论;其二是他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后者,我们最好称之为爱因斯坦引力论。

4.埃伦费斯特 ( p. ehrenfest, 1880-1933) ——荷兰物理学家

5.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用数学方法描述电子运动规律时,发现电子的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的。 狄拉克猜想,在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常的”带正电荷的电子。

6.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与爱因斯坦、玻尔、玻恩、海森伯等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发展了量子力学。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的波动方程,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7.1922—1923年间,康普敦(a.h.compton l892—1962)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

8.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1900~1958),是迎着20世纪一同来到世界的,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教父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

9.海森伯,w.k.(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7~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第一种有效形式(矩阵力学)的创建者。

10.玻恩,m.(max born 1882~1970)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11.尼尔斯.玻尔(bohr,niels)1885年10月7日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理学教授.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3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物理,1909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11年获博士学位.大学二年级时研究水的表面张力问题,自制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取得了精确的数据,并在理论方面改进了物理学家瑞利的理论,研究论文获得丹麦科学院的金奖章.

12.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13.居里夫人(1867-1934〕是最著名的女物理学家。她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她受教育较晚,于1893年获物理学位,1894年获数学学位,1903年获博士学位。局里夫人以放射性作为论文题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仆。1910年她成功的分离了纯镭。居里夫人对巴黎的局里实验室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14.洛仑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与塞曼(pietr zeeman 1865~1943)因研究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发现塞曼效应,分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5.朗之万:1872年1月23日生于巴黎,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紫苑12


我算半个物理出身,我再来补充几点吧。这个话题其实已经讲过很多遍了。

何为高能物理

前沿科技,往小了说,就是玩粒子。狄拉克就是打开了量子场论的大门之人,代表做《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听书名你就知道他霸气。由于他常年混微观领域,便顺手搞一分支:高能粒子物理学。学科核心在于“粒子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一般同学有疑问了,粒子就粒子呗,为啥叫高能?在微观领域,“看”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研究微观粒子,目前为止都集中一个手段:狠狠地撞!而这需很高的能量!这就是“高能”的由来。

粒子对撞机是高能物理的阅卷老师

许多科学家对于物质的终极研究以及宇宙的终极研究,都有很多相当精彩的答案,例如我们杨振宁为代表的标准粒子模型,还有以丘成桐为代表隔壁老王的超弦理论等等。

大家纷纷扰扰,都说自己的答案是对的,那怎么办?这时候就要请出阅卷老师登场了。

高能物理不是要撞吗,老师就是来撞给你看的。都闪开,答案放下来,撞一撞就可以打分。

当对撞机能量为10亿ev时,验证了老杨的理论;无法验证老王们的理论。老王们说,再造一台十倍能量的对撞机,超弦理论就能验证。

当对撞机能量为100亿ev时,验证了老杨的理论;无法验证老王们的理论。老王们说,再造一台十倍能量的对撞机,超弦理论就能验证。

……

然后,一直造到了10万亿ev,LHC撞出了希格斯粒子,把标准粒子模型最后一块拼图补上!老杨的理论越发稳固!但依然无法验证老王们的理论。老王们说,再造超超超大型对撞机。

补充一个知识点,1ev的能量可类比为宏观世界的1万摄氏度,再往后提高能量,你说难度系数有多高。当然,只要你有钱,当然可以为所欲为的。

盛宴是否已过?

粒子对撞机撞了这么多年。杨振宁的标准粒子模型是越发稳固。随着希格斯粒子的发现,理论已经非常完善,按照这个套路再往下走,老杨觉得已经是尽头了。因此老杨感慨:“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过”。有钱也省点花吧。

但是老王们不服啊!老杨算老几,牛顿经典物理300年了,还不是说崩溃就崩溃,现在才撞了几十年,没有新办法,就按照老套路走!再来一个超大大大型对撞机试试!给我烧更多的钱!

结语

国内要不要上这个超大大大型对撞机,本猫是坚定的缓建派。以上。


猫先生内涵科普


关于建设对撞机的讨论从16年就开始了,一方以杨振宁为代表反对,一方以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王怡芳为代表的的支持。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工程师,讲一下自己的观点:

1、在高能物理专业领域,理论体系已经比较透明,剩下的推测,猜想都需要实际工程验证,而对撞机是验证必须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对撞机很有必要;

"投入产出性价比”是任何一个工程都绕不开的话题,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1、在没有计算机,普通偏微分积分需要用算盘验算的60年代,我们造出了原子弹氢弹弹道导弹,因为这涉及到国家安全,再贵也要投入做;

2、高铁投入达几万亿,早期资金来自中央,地方zf,银行,乃至民间,算投入比可以说是完全亏本买卖。但是高铁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极大的方便了出行。早年坐绿皮车需要一天一夜,现在只要几个小时。

3、芯片项目。这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每年芯片进口需要花费价值几千亿美元。算一笔账如果花几千亿美元自产芯片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如果认为仅仅砸钱就能造芯片可能就想的过于简单了。底层核心技术,产业链,研发生成工具,人才,知识产权,处处是瓶颈。

4、FAST项目。FAST射电望远镜,用于探测宇宙射线信号,讲通俗点,就是用来探测外星人的。项目负责人南仁东在缺乏经费技术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降低成本,采用了多项自主技术,最终建成花费在1.5亿美元左右,在上海北京也就一两栋楼的价格。FAST在测试阶段就已经探测到了100多颗脉冲星,可谓立竿见影。因为选在贵州偏远地段,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交通旅游。

5、工业仿真软件。工业仿真软件的底层核心技术,生态链其实都是比较透明的。在中国发展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价比差,投入投出不成比例。一方面工业仿真软件需要长期积累,前期投入大,另一方面使用回报效率低。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工业仿真软件更像是传统的制造业而非IT业。

再回到对撞机,公开资料显示,建设对撞机前期投入需要200亿美元,但根据以往经验,实际投入可能要翻几番。在这个过程中绝大部分资金要用于工程建设,设备仪器软件的采购(国外)!以500亿美元估算,可以造15艘左右的辽宁舰。

从短期来看,个人更偏向于广泛的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做大做强研究所和大学(大学招老师不要只招留过学的博士),在有了一定软实力的基础上再考虑类似对撞机的大工程~


邓子平1980


杨振宁教授,简称杨老,对于高能物理的理论研究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规范场理论完善了高能粒子的标准模型。欧洲的加速器碰撞实验,找到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粒子,上帝粒子,是爱称,实验证明了杨老理论的合理性。

至此,杨老说以加速器为特征的高能物理盛宴已过,意思是加速器时代终结了!这话是三十多年前说给美国人听的,那时美国财大气粗,不听劝,结果浪费了上百亿之后服了,割肉止损离场了。

三十多年后,没想到中国的王院士跳出来,还要搞大的强子对撞机,这不是典型的人傻钱多吗?王院士之流,无非是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万一瞎猫碰到死耗子,撞出了新粒子,也混个诺贝尔奖,也可以和杨老平视了。即使撞不出什么东西,也有的吹,世界上最大的最昂贵的对撞机,是我主导建成的!直径二十多公里的环形加速器,真空管道,无数的电磁铁,进口的,先进的,价值1400多亿人民币,人均100多元。巨大的无字碑!

杨老的另一番话,王院士可能理解不了,现在需要的,是现代物理理论上的突破,有了新的理论指导,提出假说,再用实验来验证。这是正确的科学研究路径,如果新的理论提出假说,确实需要更大的加速器来验证,那时再建也不晚!怎么建造?可以多国合资建造,基础科学研究,不必中国充大头?

笔者对杨老理论的理解是,目前的实验设备水平,包括更大的加速器,不足以支撑新粒子的研究。举个例子,量子力学理论研究证明,微小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还有量子纠缠理论,也就是说,你观测到了微粒子,但是不能确定它的位置,你永远捕捉不到这个小精灵!

这么说来,再大的加速器,有用吗?

就目前阶段来说,高能物理研究,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微观世界的研究,无形的东西,与民生没有大的相关性。这与当年的核武器研究是二码事,不惜一切代价,研制核武器,是国防的需要。

现在同样啊,如果把这1000多亿,用在飞机发动机的研究上,用在第六代战机研制上,用在航母建造上,总之,用在有形的东西上,至少会有收获,不会打水漂!

有人质疑,杨老回国晚了,国家还在他身上花那么多钱?笔者认为,在建造大型加速器这件事上,听杨老的建议,省下1000多亿,那点小钱还算事儿吗?

道理越来越明晰,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人数少影响小,如果有几百万人发声,这个舆情也是很厉害的,不是吗?!


闻伯智库


杨老先生一生致力研究的高能物理,还获奖无数,最终竞被他一句‘盛宴已过’了之。 记得当年建粒子加速器,激起多少科学家的遐想!两颗粒子相撞,似乎就芝麻开门,即可打开充满璀璨的宝库。也有担忧的:会不会撞出个‘黑洞’把整个地球吞噬。 于是 一群雄心勃勃的科学家,潜藏于瑞士法国大山之中深深的地下,捣鼓这么多年,最终哀叹:我们的粒子加速器,没有银河系那么长,速度没有光速那么快。 不晓得,这是不是杨老先生说的‘盛宴’如果是,这也太闹剧了!


纸鹤34988529


近一段时间,,中国是否应当建造大型对撞机的辩论,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关于今天这个问题单单从一个方面去说是不客观的,我们只能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生的过程中寻找真实的答案!

早在2016年9月4日,9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文章,提到“盛宴已过”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

随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公开发文回应杨振宁的质疑,支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这场原本只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部的讨论,由于网络和媒体报道的推动,迅速发酵为全民参与的公开辩论1,众多网友纷纷分派站队,一派是“挺杨派”,反对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另一派是“挺王派”,则支持建造。然而,除了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专业科学家,普通人对于什么是大型对撞机恐怕了解不多,在这场公开辩论中我们追溯一下双方对于对撞机的价值观点之争。

▲ 王贻芳出席腾讯科学WE大会,再次向公众力推CEPC项目

其实现在中国社会关于对撞机这一辩论的主要内容和各方立场,实际上可以说是美国高能物理学界上个世纪60年代大辩论的翻版。

从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学界、公众和政府,对是否支持建造极其昂贵的高能(加速器)对撞机,有四条普遍认同的标准:科学价值、应用价值、社会价值和(资源-人才)代价。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判断高能对撞机可能为社会提供的价值。

粒子物理兴起之初,即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主要任务是理解核力。由于以下几个原因,耗费巨资的高能加速器,得到政府无保留的支持。

首先,粒子物理作为核物理的延伸,有原子弹在二战中作用的背景,又在苏美对峙的冷战语境中,被认为对国家安全(应用价值)和国际威望(社会价值)至关重要。

其次,大批在战时与军方合作密切的物理学家,战后进入了政府高层咨询-决策机构,成为高能物理在政府中强有力的代理人。

最后,科技政策的主导思想,是以战时负责军事研发的Vannevar Bush为代表的对还原论的崇拜:即认为,基础科学的发展,会自动地带来技术、工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福利;而粒子物理则是一切基础科学的基础,应该得到政府无条件的支持。

粒子物理的独尊地位,到60年代初就受到严重的挑战。1963年,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主任Alvin Weinberg发表文章指出,基础科学必须对邻近学科有用或有相关性才值得支持;但高能物理对邻近学科(核物理)的贡献极为有限,远远不如分子生物学对其邻近学科(如医学)的贡献;而其对技术和福利的贡献则几乎为零。

杨振宁教授亲历60年代的大辩论,当然知道那时的学者、公众和政府都已明白,粒子物理不但不可能自动地带来技术、产业和经济的进步,就连原子物理、核物理所具有的在原子能、核弹方面的那些应用价值,也一点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从1967年起就开始削减对粒子物理的支持。

当时的一些学者,如Hans Bethe,Julian Schwinger 和Victor Weisskopf等,为粒子物理辩护时所诉诸的,主要是"物理前沿"、"对自然的基本理解"、"发现自然规律"、"提供统一的世界图像"等还原论理据。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理据,对于长期受还原论思想浸润的粒子物理学家、政府官员和一般公众,具有不容低估的说服力。直到今天,王怡芳丘成桐们为对撞机游说时所依赖的,主要也还是这些还原论的理据。

但是,这些理据,由于Philip Anderson1972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物理学界的影响力迅速衰退。

Anderson的基本思想是:每一领域内的基础研究,是理解该领域现象的必要条件,必须支持。但不同领域间的还原,由于尺度不同和复杂性的牵扯,不可能导致(复杂领域从简单领域出发的)重构。

因此,粒子物理尽管在还原论的意义上是最基础的领域,对其它领域的研究却不可能提供什么帮助,因而不应该享有任何特权。

当时的这些辩论,并没有影响粒子物理自身的发展。其最大成就,就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逐步确立起来的标准模型。吊诡的是,这一粒子物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却把粒子物理带入了最深刻的危机。

首先,成功推高了期望。如果使用还原论的方法,通过引入恰当的对称性,可以得到弱电统一理论;那么进一步引入更大的对称群,理应导致更为成功的统一理论的发现。但实际上,统一弱电理论和(处理超强相互作用的)色动力学的种种努力,统归失败,更不必提统一所有自然规律的理论了(Theory of Everything)。

于是,粒子物理学家面临的形势是:在标准模型范围内,一切都对,因此已经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工作可以做了; 而一旦超出标准模型,则什么都错,即除了数学玄思以外,也无从做起。期望的落空导致对(还原论)方法的怀疑。后者更因粒子物理的内部发展而强化。

这里指的主要是对称破缺、重整化群、脱耦定理和有效场论。脱耦定理和有效场论的兴起,有力地支持了Anderson的涌现论立场:即就自然规律而言,物理世界是个由大体上相互独立的层次构成的等级结构。

如果在粒子物理领域内,高能过程一对低能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脱耦),那它们对其它物理领域就不可能有任何影响。仅此一条,就使上文提到的为对撞机做公关的还原论说辞失去了依托。

标准模型的主要创立者之一,Sheldon Glashow, 在《量子场论的概念基础》讨论会(1996年3月)上指出:"粒子物理已经不再研究(在自然界)发现的物质,而是研究用可观代价制造出来的物质。tau轻子或W 介子永远不可能有实际用处。K介子发现已有半个世纪了,从来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应用。(这类研究)不是对可带来繁荣的经济活动的有效投入,

而是以高大上名义的面子工程纯粹支出:享受起来很舒服,但它提取而不是增加经济资源。"其次,成功还带来了幻觉,以为公众和政府还会象"黄金时代"(战后到60年代)一样,毫无保留地支持对无穷无尽物质奥秘的一切奢华探索。

而实际上,由于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消失,粒子物理的进一步发展对美国残留的唯一价值,即国际威望(社会价值),已经毫无意义。为此所需付出的(人才和资源上的)代价,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即西欧和东亚的经济崛起及它们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的残酷竞争,对美国说来已经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

这期间在1982年,美国一波物理学家联合提出了建造超级对撞机(SSC)的初步方案。

▲ SSC规划轨道长度超过100公里

彼时的美国学界政界,正在刮起一股贪多求快的浮躁之风,尤其是物理研究领域,大家都醉心在伟业将成的“大跃进”氛围中无法自拔。

第二年秋天,能源部批准了这项研究上马.,与此同时,刚刚拿下诺奖的温伯格也参与到项目的筹备中来。

▲ 因统一弱相互作用力与电磁作用的突出贡献,1979年温伯格荣获诺贝尔奖

1987年,温伯格的方案被递到了白宫的办公桌上,时任总统里根看了以后,几乎是不加犹豫的就完成了批复——“44亿就能碾过苏联,必须得干!”

拉队伍、规划、选址、研发,经过六年的准备后,到1993年1月,主体工程才开始动工。

但很快,情况开始“不对头了”。

用于安放对撞机的隧道刚挖了四分之一,总进度不到三分之一,就花掉了将近30亿美元,温伯格不得不重新提报方案,将工程预算上调到93亿美元。

这下子国会坐不下去了,刚动工半年就把预算翻一翻,这要是再干半年,这不得冲着200亿美元去了?

众议院和参议院组织了几轮投票,最终达成一致:及时止损,毙掉SSC项目。

时逢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人又半途而废,扛鼎之任被交到了欧洲手中。

1994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批准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立项,只是在规模上,精打细算的欧洲人没有美国人那么冒进。

▲ 法国与瑞士边境上的LHC

LHC的轨道周长只有SSC的三分之一,并且用的还是核子研究中心现场的隧道和基础设施。

即便如此,这个工程也足足耗时14年之久才完成。工程实际花费90亿美元,相较预算超支350%。

并且还漏洞百出。

2007年3月,一个三级超导磁铁因为支撑架设计不良,在压力测试时破损,工程整体延后了半年多才完成。

2008年9月,刚刚开机后九天,电路就被烧坏了,事故调查再加上检修,又耽误了半年多才完事。

最终完工后的“豆腐渣工程”,只能以原设计能量的一半运行。

2012年7月4日,以每秒千万次撞击的强度经年累月的撞击后,LHC终于撞出了希格斯粒子。

▲ 美国杂志将发现上帝粒子列为2012年十大成就之首一

然后呢?

早在48年前的1964年,关于希格斯粒子存在的猜想便已提出并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同。

除了希格斯粒子外,另外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超对称粒子,根本就一无所获。

对撞的能级已经达到预测出现“超对称粒子”能级的十倍以上,可不仅没有撞出超对称粒子,反而发现原始预测参数的99.9%以上都是错的。

对于LHC而言,没有成果,就是最大的成果。翻译过来就是:花钱买教训。

正如杨振宁说所的“Party is over”,属于高能物理的盛宴已过。

▲ 巨资建造的LHC,成果并不能让人满意

“七十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好处呢?没有。假如超大对撞机能实现,而且假设其真正成功的将高能物理推进一大步,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短中期不会有,三十年,五十年内不会有。”

这是杨振宁的原话。

内外交困的粒子物理,到了90年代中,其危机深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小打小闹的诺贝尔奖得主不算,就标准模型的几位主要创立者而言,贡献最大的非Murry Gell-Mann 莫属。他从80年代起就离开了粒子物理,转而推动复杂性研究。

曹天予教授曾问过他原因。他说没什么可做了,剩下的让博士后去做吧。粒子物理已经成熟,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工作可做了。能做的,既没有实用价值,也不能在理论上真正推进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那还值得做吗?(这也正是杨振宁院士所说的盛宴已过的原因)。


zhenyam


高能物理解决微观粒子问题,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是62个,根据周易预测,应该是64个正粒子,64个反粒子,组成了粒子物理上的基本粒子周期表。这才是揭示宇宙物质微观与宏观的物理理论。杨振宁的思维已经停滞在六十年前的物理理论上,怎么能认识到物理基本粒子周期表的重大发现呢?


西域彩韵


这么回答:每一个学科,刚开门是一种盛宴,刚进来的人,“在风口,猪都会飞”。这便是风口期,牛顿那一批力学为开门代表,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开门代表。一旦过了风口期,便是缝补期,那么成为大师就有了难度,首先你要找到空子,然后把空子给补上。老杨属于缝补期代表。吃了些前辈没有吃到或者说残留下来难以吃到的菜。过了这个时期便是稳定期,稳定期你想吃到一点残羹剩饭是真不容易,因为容易吃的全部让风口期前辈吃完了,不容易吃的让缝补期前辈吃了。就给稳定期的就很少很难吃了。所以叫“盛宴已过”。对此举几个例子,民国大师多,现在大师少,刚开西方门,盛宴;如今,盛宴已过。1927年10月,在布鲁塞尔参加第五届索尔维量子力学大会的29位科学家,坐在一起留了一张合影,上面有康普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那个时,盛宴,如今,盛宴已过。如今盛宴已过,做了,用处不大,发展理论已经很难了~所以老杨不建议施行~我是物理外行,这种说法可能不够专业,但是比较通俗。如果不对,还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