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破片手榴弹是防御手榴弹,而普通手榴弹却是进攻型?

1773380132


分别是防御型手榴弹还是进攻型手榴弹,主要还是看它适合在什么战斗中使用。一般来说,破片型手榴弹主要通过爆炸产生的预制破片和内置钢珠杀伤敌人,攻击范围大,能够对成片目标进行范围性伤害,非常适合阵地防御战时对付冲击上来的敌群。



而普通的手榴弹,也就是不依靠破片的冲击波型手榴弹,虽然杀伤范围没有破片弹大,但是冲击波瞬间杀伤强度大,能够对穿戴防弹衣和头盔的重装敌人造成内伤,而且即使没有丢中,也能够直接将半固定工事炸毁,在进攻战斗中,这种大威力点爆比破片弹的范围性输出效果好的多。除了上面的解释外,区分这两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安全,破片型手榴弹如果在进攻时使用,钢珠或者破片有时候飞出去50米都还有杀伤力,而进攻时往往缺乏障碍物隐蔽,到时候可能把手榴弹扔出去40米,结果破片飞回来还把自己误伤了,所以只能用冲击波手榴弹。而在防御作战中,己方都是躲在战壕或者工事里头,手榴弹往外一扔就迅速隐蔽,管他什么破片根本伤不了自己。

(这玩意儿我没看懂,到底是进攻型还是防御型手榴弹?)

防御型手榴弹和进攻型手榴弹最大的区别就是装药量不同,破片型手榴弹往往采用钢结构弹体,内置破片衬套,典型的比如我军的82-2式无柄手榴弹,采用预制破片钢板冲压的弹体,内衬装有1600颗直径3毫米的小钢珠,杀伤半径能够达到6米,但是也因为加装了内衬,而且钢铁弹体较厚,所以内部空间有限,装药量不多,只有62克高能炸药,对付集中成群的轻防护目标,低速破片杀伤性还不错,但是对付美军这样的重防护军队就比较吃力了。



而美军在长期的作战中则总结出了经验,他们不仅发展了防御型手榴弹,还延伸出了攻击型手榴弹,典型的就是美军现役MK3A2罐型手榴弹,该型手榴弹弹体是由玻璃纤维制造而成,弹体较长,内部装药量达到227克,是82-2式手榴弹的将近4倍,该弹主要依靠炸药爆炸时产生的高能冲击波杀伤敌人,即使穿着重甲,也能一击致命。在开阔地形爆炸时,该型手榴弹杀伤半径只有两米,但是在进攻作战时,对付隐蔽工事内的敌人,杀伤效果翻倍,如果工事不坚固,MK3A2能直接把工事炸塌,活埋了敌人。


军武吐槽君


因为作为防守一方,必然有坚固工事隐蔽,所以防御手榴弹在设计上主要考虑尽可能地增大威力,破片越多越好,杀伤半径越大越好,反正我扔了以后躲在工事里伤不着。所以防御手榴弹都是双层弹体,外面一层为预制破片,后来更是直接将外层设计为破片套,破片套内主要是钢珠,用来产生大量破片杀伤目标。

世界上最变态的瑞典“珍珠”防御手榴弹(手雷),预制破片为双层钢珠,可以产生数千枚破片,能把20米范围内的人炸成筛子

而进攻时就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了,扔完手榴弹后只能就地寻找掩蔽物,室外无非就是土堆、车辆等,室内就是墙壁、柜子,所以就不能把手榴弹的威力做得太大,将自己和敌人同归于尽就不好了。因此进攻型手榴弹普遍装药大,但采用单层薄弹体,主要依靠爆炸气浪杀伤敌人。因此,进攻型手榴弹有时又被称为“震荡型手榴弹”(Concussion Grenade)。

俄罗斯RGN进攻手榴弹为单层弹壳,重量116克,装填炸药114克;RGO防御手榴弹(右)弹壳重量为358克,装填炸药92克,采用双层弹体,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600多块弹片来杀伤敌人。

不同的作战要求也导致两种手榴弹的区别越来越大,甚至体现在外形上。手榴弹爆炸时,爆炸冲击波为球形结构,为了保证破片能够均匀飞向各个方向,因此防御手榴弹大多要设计成卵圆形或者是球形。而进攻手榴弹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杀伤目标,所以弹体外形并不重要,因此都会选择便于制造和装填炸药的圆柱体。

美国MK3A2型进攻手榴弹,有效杀伤半径只有2米,而防御手榴弹一般在10米以上。

最近各国军方又发现,随着防弹衣越来越普及,防弹衣的防护效果越来越好,破片的杀伤效果急剧下降。但是,任何防弹衣只能防御破片,却无法抵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算是专业拆弹专家那种厚重的全身防护服都无能为力。要知道战场上80%以上的骨折都是冲击波造成的。也就是说,防弹衣的日益普及让进攻手榴弹和防御手榴弹的地位发生反转,以冲击波为主的进攻手榴弹才能更加有效地杀伤目标。进攻型手榴弹也日益成为发达国家军队的新宠。

美军新型SOHG(Scalable Offensive Hand Grenade)进攻性手雷,这种手雷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上下连接去来增加威力,最大可组成成一个3节类似小型爆破筒的集束手榴弹,大幅提高爆炸威力。


海军史研究会员


因为破片飞的远。

像F1破片有效半径是30米,最远的甚至飞200米

而MK3这种靠高爆冲击波杀伤的手雷仅在室内,掩体等较为狭窄、近距的场景下有效。


咱们就想,丢出破片手雷的时候鬼知道它的破片会瞎JB往哪儿飞啊。但在防御的时候你自己有掩体吧,丢了雷,趴下就行。

但进攻时候你丢破片雷是缺乏掩体隐蔽自己的,搞不好破片就炸了自己或者队友。而且进攻非常讲究速度,你即使丢了破片雷,然后趴下等爆也是耽误进攻节奏。所以说破片手雷一般都用于防御。

而高爆手雷主要靠冲击波震荡,虽然说杀伤不咋地,有效范围也小。但在攻击阵地、房屋的时候,高爆冲击波往往能给敌方一个晕眩Debuff,也不容易伤及自己人。


疯狗的轻武


首先手榴弹的进攻型和防御型的区别并不是体现在结构上,而是装药,装药多威力自然大,重量也要重,这是因为防守的一方通常是有固定阵地的,弹药准备充足,也不需要把武器携带在身上,而进攻型的手榴弹是要携带它的,所以不能太重,因此装药少,威力小,实战中,手榴弹更适合防御,这是因为无论你采取什么手段,都必须冲到敌阵地前的投掷距离内才能有作用,而防止者通常都占着居高临下或有利于防御的有利地形,


其实手榴弹分类是近几年的事,也是处于探讨,装备试用,争议这样的过程,如我国的67式加重手榴弹就属于防御型的,重达650克,一瓶啤酒的重量,投不了多远,其破片在80米仍有杀伤力。
这个首战使用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对越防御作战(两山轮战),本人投过一次,以后再也不用了,一是太吓人,实战中你不敢露出半个身体,只能蜗在堑壕里投,跟本就投不远,威力大,实战中很难投出其杀伤半径以外!,不是很好用,你一个人投弹,你附近的人都得采取隐蔽措施,你想想,要想杀伤敌人,必须把距离控制在近你30米以内,这个距离马上就要肉搏战了,因此在实战中很少有人用它,在“两山轮战”时我军就有严格的规定,只有遇到敌营,团规模的进攻方可使用,而且规定非常严肃。说实话,它就是和敌同归于尽的武器。


兔哥42928


防御型手榴弹注重杀伤力,需要烈性炸药将弹壳外的预制破片抛洒到最大范围内,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而进攻型手榴弹在杀伤敌人是也要注意避免伤到自己,而现代战争昨战环境多变,进攻型手榴弹往往无法掷出防御型手榴弹所需要的5米的杀伤半径,所以进攻型手榴弹需要适当降低杀伤力避免伤到自己


梦想*放飞


别被手榴弹名称给忽悠了,防御手榴弹的杀伤力要大于进攻手榴弹。主要是考虑在防御时一般都是隐蔽在工事里,在对进攻的敌人投掷手榴弹后能够直接隐蔽,杀伤力大的手榴弹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不会对自身或战友完成威胁。而进攻是,多是在向目标发起冲锋时使用手榴弹,此时,进攻一方没有工事或掩体的有效保护,而且,进攻时冲锋的速度较快,手榴弹扔出后,在没有爆炸时,很可能有战友就冲到他的杀伤范围内了,手榴弹的杀伤力太大容易对自身及战友造成杀伤。所以,进攻手榴弹一般不具备太大的杀伤力,主要依靠战士准确的投掷,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杀伤敌人!


9孤独的狩猎者


进攻型手榴弹,主要靠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杀伤距炸点较近的有生目标或破坏工事及建筑。

防御型手榴弹主要用于防御作战,爆炸后可产生近千个0.4g左右的杀伤破片,杀伤半径可达5m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