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为何又在大陆投资?

万事皆空70


李嘉诚自撤资投资英国以来,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并没有很大,甚至连在我国香港的发家地都卖了很多资产,国内更是套现离场。这次李嘉诚再次回到国内投资,其实额度并不是很大,总投资的额度约为24亿,但回到国内投资的热度却一直居高不下。

李嘉诚创办的亚腾资产管理公司宣布与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银国际组成合资联合体,共同收购位于上海浦东的三林印象城,本次交易价格为24.2亿元。虽然对于私人、对公司而言,24.2亿元的资金都是甚大的,但对于李嘉诚重头投资英国资产,真的是大巫见小巫。甚至说回到国内的资金“九牛一毛”。对于李嘉诚回到国内投资,没必要过度解释,并且其回来投资,虽然有着“接盘”,但其实是“占便宜”。

三林印象城的前身是上海三林城市商业广场,其周边3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超40万。对于周边3公里常住人口40万的商业城,都可以媲美我国部分一座县城了,24.2亿元的收购价格,然后再其的基础上打造文化、商业广场,以及利用李嘉诚的名气,可谓赚钱中的“战斗机”。

当然,对李嘉诚“投机之王”的评价,不仅仅是只会做生意,更为重要的是风控。当前世界货币错综复杂,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资产的保值,还有货币的保值。而现在李嘉诚的重资产转移至英国,对应欧元、英镑的资产都有涉及,其身为加拿大国籍,早些年儿子也是在加拿大打拼过,其在加拿大也是有着一定的资产。对于美元更加不用说,部分信托、国际投资、理财等很多是美元价值的资产。当然,在我国香港发家,还有着众多的港币价值的资产。

我国现在走国际化道路,人民币未来势必对国际货币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早早的将重资产项目退出国内市场,现在再次回到国内市场,再来投资重资产。除了投机,更为重要的是将自己的资产进行“风控”。

也就是说,让自己的资产进行国际配比,让自己的资产拥有绝对安全价值性,就算是美元、英镑等资产出现了风险,而作为对应面的港币、人民币资产则为升值。所以,世界经济再如何震荡,李嘉诚的资产均是保值的。


厚金说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会希望李嘉诚去投资,咱们自己国家这些傻子愤青诋毁他好像自己就收获什么了,李嘉诚再怎么,也比孙正义爱中国吧,国家有难时候,最爱中国的是外籍华人,比国内人更爱国,


曹正busan


一个奸商!无论到哪里只会炒高地价,让更多人买不起房子。香港特区已经是很好的案例,你还是去英国吧!英国🇬🇧才是你的地方。


真正勇敢的心


李嘉诚为何又在大陆投资?

其实每个商人都有自己的商业布局,特别是具有全局观的商人,当然也包括李嘉诚这个华人的超级商人!

很早以前李嘉诚就为大家所耳熟能详了,是因为李嘉诚投资的成功,多年占据华人首富的位置。

说到李嘉诚为何又在大陆投资,我们还要从几年前李嘉诚从大陆撤资说起。

李嘉诚从2014年末开始,不断抛售内地的房地产资产,当时引起了李嘉诚跑路一说。

2015年9月29日,李嘉诚首次公开回应“撤资”“不爱国”等质疑,称“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在其发给记者的新闻稿中说,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在零售方面,其集团在全球拥有13000间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1300间增至今天的2300间,增幅为77%。

其实当时说的撤资只是人家当时在全球商业的一些调整,当时李嘉诚看好英国,大举出售大陆资产去英国投资,但几年过去了,英国脱欧事件影响应该李嘉诚在英国投资可能并不顺畅吧,当然具体怎么样不得而知。

在我看来,任何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可能之前李嘉诚之所以卖出大陆的物业资产,可能是感觉大陆的房地产泡沫比较大,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神奇的大陆地区在2015年房地产泡沫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能继续翻翻,估计也是让李嘉诚始料未及吧!

最近据媒体报道,李嘉诚耗资24.2亿元收购上海地产项目 ,如果当年有人说“李嘉诚跑了”的话,那么,现在李嘉诚又回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又重新回到大陆投资房地产项目呢?

我觉得还是那句话,商人就是趋利避害,天生就是追逐利润的。

这次,李超人的回归,可能是改变了看法,认为大陆的物业价格坚挺无比,这说明房地产巨头对于房地产未来走势的看法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但就像他押注2015年大陆物业跌一样,他未必就是对的,可能这次他又错了呢?但是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他看好中国的发展,看好上海未来的发展,如果从这点出发去看的话就不难解析他重新投资大陆的原因了。

欢迎关注 量化擒牛,专注资本市场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财商教育,做一个尽心尽责的专业理财好顾问!

欢迎转发、评论、点赞,同时还欢迎大家来我们这边歇歇脚喝喝茶聊聊时事财经,谢谢大家!

所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


量化擒牛


这样的人属于真正的奸商,捞钱就跑。有利就到,不请自来。他又看到了商机,主要就是钻国家的空子。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啊。


李广众66866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无论高的,还是矮的,我都不想有。因为我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政治家,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

近日,李嘉诚创办的亚腾资产管理公司宣布将与Straits Real Estate以及工银国际组成合资联合体,共同收购位于上海浦东的三林印象城,交易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

对于李嘉诚而言,重新回到大陆投资,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至少说明了两点:

第一,在英国的投资和布局,没有什么起色,李嘉诚在重新寻找投资标的;

第二,李嘉诚之前的判断出现了问题,跑到全世界找了一圈,结果发现最优质的资产原来在中国。那么李嘉诚重新回来内地进行投资,也就见怪不怪。

今年巧合的是我们熟知的马云马老师也退休了,从个人的价值观来讲,我更想将李嘉诚和马云做一个对比,那么就能更鲜明地看出同样是大佬,人生的境界完全不同。

李嘉诚说:我是一个商人,我的目的是赚钱,我的赚钱秘诀就是垄断。

马云说:我是一个企业家,我的目的是实现梦想,我实现了梦想的秘诀,就是为我的企业和客户去服务。

回顾李嘉诚这一生,哪里有钱他就往哪儿钻,越垄断,他就越做,不折不扣的一个商人嘴脸。而马云白手起家,创立阿里巴巴,为上千万的企业服务,真的是一个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家。

同样是大佬,这就是两者对待人生的区别,同时也反映出了李嘉诚本人的唯利是图原则。

2011年,新加坡华裔总统李光耀对李嘉诚曾有过这样一番评价:“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他投资地产、收购港口、超级市场、电讯公司,全靠和垄断结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过是顺市而行,什么行业当红便进入该市场。”

李光耀的评判一语中了李嘉诚的要害,为什么李嘉诚又要回到大陆进行投资,你应该不难理解了吧。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人的一生很短,学会投资时间,投资自己。


杜耶说理财


李嘉诚为何又在大陆投资?


这个问题,最近又上热搜的节奏,大家都没想到,李嘉诚过去10年内,大量撤出大陆的地产生意以后,居然在2019年末又回归了大众视线,几年前,李超人成了李跑跑。很多人还在质疑是不是大陆的投资环境不好了,还是房地产进入高估阶段了。

记得福耀玻璃的老板曹德旺,还有在访谈里面,提到过李嘉诚,觉得他只是一个生意人,而成不上是企业家。甚至于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也表示过,李嘉诚不算是企业家,只是一个生意人而已,因为他基本上都是涉足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类。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曾经长期霸占华人首富的宝座。今年他本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大实话,曾经引起轩澜大波。大意就是他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其他的事情不关注。

那李嘉诚已经撤出了大陆的大部分房地产项目,为啥有在大陆投资呢?我觉得下面几点是他投资的重要原因。

首先、国外投资也不顺利。过去10来年,李家的产业大部分在英国发展,买断了英国的公用事业(见下图),甚至有好事者把英国成为李家的城。但英国脱欧以后,英国的发展潜力会受到影响,好在他的投资都是垄断性企业,怎么都不会亏的节奏,对他来说,比较大的风险,可能是收益率不足的问题。

其次、大陆在主要经济体里面,还是最有活力的市场。中国目前的GDP从高速增长下降到了中高速增长,不过依然还有6%以上,在主要经济体当中还是远远领先的节奏。日本,美国,西欧诸国,超过3%的都寥寥无几。李嘉诚是最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之一,不然也不会长期占据华人首富的宝座,自然他很清楚GDP增长意味着什么。他周遭的智囊团队,是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所以不会因为撤出过投资,而放弃再次介入的机会。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我相信他们是经过周全的审核才通过这次投资的。归根到底,在商言商。也再次印证了他的全球投资的策略,只是商人的角度投资而已。不要带有其他的色彩去武断他。

最后、他是内心一直很支持大陆的建设,在慈善榜上也是常客。改革开放40多年,李嘉诚对于大陆的建设是有巨大贡献的,包括上海洋山港这类国际一流水平的港口建设,都有长江实业的贡献。另外他援建了厦门大学,一直是厦大的校董。只是他做的多,说的少。把很多东西看的很淡,专注投资本身而已。

总之,我觉得李嘉诚重新投资大陆,更加印证了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必将给做多中国的投资者带来资产的增值。顺势而为,本来就是商业的本质逻辑,将来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果不投资大陆,我觉得很容易会有收益率不足的问题。


谦秋说


英国形势不稳定,脱欧中。。。。。


乐哥SSA


商人利益大于天,但他是中国人,知道中国人的工作创新。热爱工作不怕苦。只要出钱加班了也无冤言。熟悉中国风气。不怕苦不怕累。到了外国投资本地人没有国人勤劳。素质也不好。一对比看不惯了。还是在中国投资佳。


许岳炳


最近几天李嘉诚收购上海商业地产项目的新闻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对象。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李嘉诚一直都是卖卖卖,从2014年到2018年累计卖出的大陆资产至少达到1500亿以上,现在李嘉诚突然重返大陆购买商业资产,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但是我觉得不论是李嘉诚卖掉大量的资产,或者是购入大陆的资产都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而已,低买高卖是永远不变的商业本质。

过去几年,李嘉诚之所以把大陆的资产变卖,因为他已经赚到了足够多的钱,不想吃最后一口肉。

李嘉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投资大陆,开始投资大陆的时候,他所购买的很多项目价格都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采用蜗牛式的开发,他所购买的很多土地以及项目都升值了,有些项目升值空间已经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

比如2004年李嘉诚在上海买下了世纪汇这块地,当时的楼面价仅仅1.2万每平米,总的土地成本是32亿左右,如果加上建安成本,整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最多是80亿左右。因为这个项目的地段比较好,所以每年的租金收入都是比较可观的,平均下来每年的租金至少在5亿以上,截止2016年,李嘉诚把世纪会卖掉,他所收取的租金至少达到50亿以上。而在2016年11月,李嘉诚将这个项目以200亿的价格出售,扣除80亿的投资成本之后,李嘉诚投资这个项目所产生的租金以及增值至少达到170亿左右,相当于1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两倍的投资回报率,年均回报率至少达到16%以上。

而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总体发展形势都不太乐观,未来我国的房价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谁也看不清,所以李嘉诚在房价高位的时候选择出手其实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一直以来李嘉诚的经商都是比较稳的,不吃最后一口肉是他经商的原则,所以在房地产风向有所变化的时候,李嘉诚选择把名下的一些资产变卖掉,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可估计的风险其实是很精明的。

现在李嘉诚又重新回到大陆进行投资,同样也是为了赚钱而已。

过去几年李嘉诚一直在把大陆的资产卖掉,很多人都说他不看好中国内地的市场,但现在他却突然折返回来购入上海的商业项目,既然李超人不看好内地的市场发展前景,那为何现在又跑回来购入上海的商业地产项目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玄机呢?

实际上李嘉诚所做的一切活动都只不过是一种博弈而已,哪里利益最大化,他就把钱投向哪里。比如过去几年他之所以把大陆的很多资产卖掉,其目的就是为了筹资金去购买英国的一些资产,特别是英国的一些基础设施,他赌的就是英国能够脱欧成功,而一旦英国脱欧成功之后,他的资产就可以实现比较丰厚的回报。

因为英国一旦脱欧成功之后,英国政府有可能把一些电信、电力,水务,天然气,交通等一些基础设施重新收归国有,这样李嘉诚所投资的这些资产基本上就稳赚不赔。

而随着英国大选的落幕,鲍里斯.约翰逊赢下了英国大选,这意味着英国离脱欧已经不远了,这时候李嘉诚就得考虑未来的重新布局。

假如未来英国政府真的把李嘉诚旗下的一些基础设施资产给收购了,那李嘉诚未来的盈利点在哪里呢?哪个国家是最适合投资的呢?对于李嘉诚来说,他心中早就有答案,毕竟他有一个专业的分析团队,这个团队会收集全球各地的数据,然后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局势和各地的政府政策作出判断,而且做出的判断往往都非常准。现在李嘉诚重新购入上海地产项目,恰恰说明了他目前仍然比较看好内地的发展前景。

看到这很多网友可能表示不理解,李嘉诚一边把大陆的资产卖掉,一边又说看好大陆的发展前景,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其实这并不矛盾。首先李嘉诚从来没有彻底放弃过大陆的市场,李嘉诚目前在大陆的资产规模仍然达到上千亿元,比如光北京一个东方广场,每年给李嘉诚贡献的租金收入就达到20亿以上,除此之外,李嘉诚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有很多土地以及商业项目。

只不过过去十几年李嘉诚大量囤地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先后被北京国土局和上海国土局列入了黑名单,所以李嘉诚感觉到事情不妙之后,只能选择把部分资产卖掉。

这一次李嘉诚重新购入上海的地产项目,他学乖了,不再是自己独立投资这个项目,而是联合工银国际成立了合资联合体,然后共同收购三林印象城。背靠工银这个大树,李嘉诚在以后的行事当中会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总之不论是卖掉大陆的资产,还是重新回归大陆进行投资,李嘉诚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一个利字当头,哪里有利可图,他就向哪里走,这只不过是商人的本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