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

kurenai


这个问题,让咱们从几个细节聊起。

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蒙尘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大明的朝堂上除了悲痛,更多的是人心惶惶。

为了讨论战守大计,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只好硬着头皮召开廷议。

其间官居侍讲学士的苏州人徐珵,以所谓的“荧惑南斗”,星象极凶为由,强烈建议大明朝廷南迁。

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厉声怒斥:“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请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

大学士陈循力挺于谦。

礼部尚书胡濙也反对南迁,他说:“(成祖)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不拔之计。”

由此,坚守京师的主张获得了朝臣的多数支持,非议南迁的徐珵被轰出大殿,朝堂上唾骂声不止。

这乱哄哄的一幕还没平息,接着朝堂上又掀起更乱的一幕,右副都御史陈镒痛哭上奏,要求即刻诛族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

陈镒这么一领头,朝堂上弹章纷上,此时的郕王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觉得这是大事,不敢做主,只传谕出宫待命,群臣见郕王不作为,大失所望,一个个伏地痛哭,坚决要求即时降旨,准为劾章所请。

眼看要遭灭顶之灾,王振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跳将出来厉声叱斥,妄图把群臣轰出殿去。

这个举动一下子激怒了素性豪迈负气的户科给事中王竑(hong),王竑把衣袖一撸,大步向前,扑向马顺,一把拉住他的头发,握住朝笏就打,一面打,一面破口大骂,之后干脆抱住马顺的脑袋,咬马顺脸上的肉,恨不得生吃了王振贼党。

这时群臣一拥而上,把满腔愤怒统统发泄到了马顺身上,最后活活把马顺打死在了郕王面前。

负责警戒宫门的锦衣卫,见自己的长官被活活打死,气势汹汹地想动手报复。郕王一看局面要彻底失控了,吓得打算溜走后宫。

可以想象,如果郕王这时候真溜掉了,锦衣卫更无忌惮,满朝文臣必遭荼毒,朝廷中枢必遭破坏,天下非大乱不可。

在此关键时刻,又是于谦及时挺身而出,他从混乱的人群中挤出来,袍袖尽裂,抓住郕王说:“殿下!请宣谕百官,马顺之罪当死,打死马顺者,无罪!”

在于谦的力挺下,郕王这才壮起胆子,拿出威严,大声宣谕。如此一来,锦衣卫才不敢盲动,而百官亦得安心,一场喋血宫门的悲剧这才得以避免。

由此可见,国中无主,正邪势不两立,大明朝堂上的局面有多混乱险恶。

这是京城内的乱象,京城外,瓦剌也先更是把明英宗当成天字第一号的大“肉票”,想拿着肉票逼迫大明朝廷就范。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明更不能被瓦剌掐住命门,群臣劝孙太后早定大计,于是这就有了孙太后的两道诏令。

第一道:命郕王摄政。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郕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郕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

第二道:立太子。

“迩者寇贼肆虐,毒害生灵,皇帝忧惧宗社,不遑宁处,躬率六师问罪。师徒不戒,被留王庭,神器不可无主,兹于皇庶子三人,选贤与长,立见深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仍命郕王为辅,代总国政,辅安万姓,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孙太后的这两道诏令说的很明白,郕王总国政是辅佐太子,如周公辅成王,英宗能迎回自不必说,迎不回,由英宗周妃所出,此时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即位,瓦剌亦不能以英宗为奇货。

这样的安排,其实很稳妥,如果郕王能认清这一点,以后就不会有夺门之变,郕王也不会自取其辱;而于谦如果能认清这一点,则不会先为拯救大明社稷的忠臣英雄,后成身首异处的惨死冤魂。

然而,正如《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点评于谦的那样,于谦是先忠社稷,后忠君王;他心中爱的是天下社稷,而不是大明朱家。

随后,因为瓦剌也先频繁挟持明英宗袭扰大明边城,以于谦为首的外廷大臣便提出了一个主张:国赖长君。

于谦认为,拥立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一来可以安定天下人心,有利于保卫京师;二来,只有别立一天子,才能使瓦剌也先无奇货可居,这样反倒容易迎回英宗。(但有一个前提,拥立长君,以后和谈,绝不能为了迎回英宗迁就瓦剌也先。)

为江山社稷,于谦确实忠心可鉴,但站在明英宗角度,此种忠臣是能要了他性命的,甚至在孙太后那里,因为贤明,她虽然应允了于谦的主张,但内心深处,则一定有阴云。

夸张一点说,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是挟真理令天下,其中是埋有巨大隐患的。

也可以说,此举并不能赢得朝堂上的所有人心,毕竟封建纲常首先讲的是君在上,至于社稷为重,君王为轻,这话只能拿来说说,是不能真拿来做的。


黑句本


朱祁镇登基之后,最开始有张太后管着,“三杨”辅佐,还算是规规矩矩的,但是张太后和“三杨”陆续死后,朱祁镇宠幸的宦官王振开始得到重用,同时北方北元分裂出的瓦剌逐渐强大,屡次侵扰大明,朱祁镇少年天子,正想要有一番作为,在王振鼓动之下决定御驾亲征,这时候太子朱见深才2岁,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监国,于谦辅佐,自己就出征了。

明英宗朱祁镇

如果按照预想,朱祁镇这次亲政应该是非常顺利的,但是他听信了王振建议,在土木堡让大军驻扎,结果被瓦剌追兵包围,军心动摇,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获,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朝中,朝野震动,国家一片混乱,京城中不少权贵都准备南迁避难,在这个时候,朝廷急需稳定住局面,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必须先从皇室推举出一个人来继承皇位,此时朱祁镇已经将朱见深立为了太子,直接让朱见深继位不就行了吗,为何于谦等人却要推荐朱祁钰呢?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人在乎是谁来当皇帝,谁能让国家稳定下来和平发展,谁就能得到百姓支持,这是千百年从不变更的真理。这个时候的朱见深才两岁,一个两岁的小孩,在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能稳定住局面?傻子都不会信。而朱祁镇在北伐的时候,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两人岁数相差无几,从能力上来说让朱祁钰监国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虽然让朱祁钰继位不合礼法,但是朱祁钰也是皇室成员,他在这种紧急关头又身为监国是有责任站出来扛起大任的。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

朱见深只有两岁,立只有两岁的孩子为皇帝,这在古代也不少见,东汉末年的皇帝一堆都才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但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主少国疑,外臣干政。主少国疑就是指立年幼的皇子继位无法稳定人心,瓦剌大军来势汹汹,立幼主又得不到百姓的信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国家内部动荡,不利益稳固统治。而朱祁钰,于谦等人,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他们才是明朝政府的实际决策者,天子年幼没有话语权,势必会导致皇权衰微,大臣宗藩强势,那么还不如就让朱祁钰继位稳定局面。

另外一方面朱祁钰和朱见深相比,很明显朱祁钰更有领导能力,他能够然已经动摇的朝中文武百官重新团结在一起,而于谦等大臣想的也是击退瓦剌,然后再找机会把朱祁镇搞回来,朱祁钰被拥立登基之时也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把瓦剌击退,自己别成亡国之君就好,于谦等人也明确的对孙太后表过态,拥立朱祁钰称帝只是暂时的,以后皇位还是在朱祁镇这一支,但是显然于谦没有考虑过皇位的诱惑有怎样的魔力,朱祁钰登基之后就没想过将皇位还给朱祁镇,于谦最后也因为拥立朱祁钰被杀。

于谦

所以于谦等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拥立朱祁钰继位,而不是朱见深,在当时明朝的处境看来这是个明智的决定,也只有朱祁钰继位,能够稳定住大明动荡的局面,能够团结群臣,能够率领明朝抵抗瓦剌入侵,朱见深年幼,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对比之下,朱祁钰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坤文史


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的怂恿决定御驾亲征蒙古军队,他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皇帝。

年轻人有理想不是错,如果眼高手低就不对了,朱祁镇以为打仗就是玩“捉猫猫游戏”,他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有这样的出发点就注定了失败。

朱祁镇信心满满找敌人,二十万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一带)和也先率领蒙军相遇并发生了激战,结果二十万明军被先先打败,明英宗被俘,现实为朱祁镇上了一课:“没两下子就别充大尾巴狼”。

也先押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想以他为砝码要挟勒索明廷。

这时以兵部尚书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众议战胜了“南迁”派,确定了保卫北京城的战略战术。

于谦大无畏的精神可嘉,但保卫京城谈何容易?二十万明军主力都被也先消灭了,京城哪还有人马呢?

于谦总不能一个人唱空城计吧?当务之急要找个帮手,于是郕王朱祁钰成了最佳人选。

(朱祁钰)

于谦为了粉碎也先把朱祁镇当做“奇货可居”的人质,也是为了防止也先利用朱祁镇骗开城门,他和孙太后商议立朱祁钰为帝,经过一番努力,朱祁钰登基称帝。

于谦的这些举动让人费解,当时朱祁镇被俘,其子朱见深是皇太子,于谦为何不立朱见深为帝呢?

当时朱见深确实是皇太子,按照传统继承法来说,于谦拥立朱见深为帝最合乎正统。

但当时情况很特殊,朱见深年仅3岁,而城外也先陈兵百万,北京城岌岌可危,如果立朱见深为帝,“国无长君”会造成人心不稳,况且一个三岁的小孩又能做出什么决策呢?

于谦需要的是帮手,不需要为自己找个傀儡皇帝,能够帮上忙的只有郕王朱祁钰。还有一层意思,当时朱祁钰在哥哥御驾亲征前被指派为监国。

另外朱祁钰和于谦的主张是一致的,他坚定支持于谦的京城保卫战计划,二人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基于以上原因,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最好的选择。

(朱见深)

于谦和孙太后仍立3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于谦和皇太后的办法是效仿宋初“金匮之盟”。

当初赵匡胤的母亲害怕皇帝年幼被人夺位,就让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加塞”当了皇帝,等赵光义去世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

讲真这个办法不错,但以后操作起来很难,试问谁来监督赵光义能否遵守盟约把皇位还给侄子呢?

于谦和皇太后实指望等朱祁钰完成使命后再把皇位还给侄子。

有些事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未必有一个好的结尾。

说实话当初朱祁钰并不想接这个皇位,此时北京城危如累卵,没人看好北京保卫战能轻松取胜,说不定小命就完了。

朱祁钰和于谦就像一根绳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用个形容词就叫“同仇敌忾”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谦)

历史告诉我们于谦选择对了,在君臣共同努力下,明军战胜了蒙古军队,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镇等主战派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至于以后的事于谦则没有掌控能力了,朱祁钰不想把皇位还给哥哥和侄子,哥哥朱祁镇被软禁了起来,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被废,朱祁钰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变了。


秉烛读春秋


这体现了于谦等人高超的政治智慧。

1.也先的如意算盘。

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尽管朱见深已是太子,但,实际是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两岁多的儿童,无任何执政经验,说话无份量。而朱祁镇又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年半载是没有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两点瓦剌头目也先看得很清楚,于是,朱祁镇作为也先手中的筹码就有很高的价值了。

因为明英宗是大明朝的统治者,在朝野就是一言九鼎的天子,没人敢违背他的意愿。如果牢牢控制着明朝的天子,也先就可以挟天子以令大明!在攻城掠地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瓦剌灭明朝的成本低,而且速度快。

明朝中有见识的朝臣自然明白也先的小九九,知道要国有宁日,就必须尽快毁掉也先手中的筹码,也就是让明英宗不再拥有皇位——让明英宗一文不值。如此,既可保住英宗的性命,也能让明朝在抗击瓦剌侵略时,有浑存的底气。

2.于谦深谋远虑,善于权衡利弊。

如果,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帝,这位睡觉还尿床的儿童根本不会理政,必然导致皇权旁落。还有,朱祁镇是朱见深的亲爹,父子情意在——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的话,说不定这个懵懵懂懂的儿童会不顾一切条件赎回自己的亲爹,这加大了朱祁镇作为筹码的份量,提高了朱祁镇作为人质的价值,也正中了也先的下怀!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前,明令郕王朱祁钰监国。这时的朱祁钰风华正茂,已二十一岁,精力充沛,有一定的执政经验,在朝野也有威望。能认清理智与感情的界限,且朱祁镇跟朱祁钰是同父异母兄弟,隔着一层山!在亲情与国家利益面前,自然知道熟轻熟重!


3.于谦拥立朱祁钰为帝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显然,拥立朱祁钰当皇帝是最明智的抉择,最低能破灭也先的幻想!朱祁钰身为大明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也先提出要求,对也先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可以严辞拒绝!

也先能征惯战,也机智灵活!知道大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后,立即明白朱祁镇已有无价之宝变成了一钱不值的昨日黄花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泡汤!如果杀了这位先帝,对明朝没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激发大明同仇敌忾的决心,增加明朝报复自己的机率与勇气!


在于谦等人高瞻远瞩政治策略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明英宗也被放了回来。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土木堡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率领20万大军出征蒙古,结果被瓦刺也先部击败大的全军覆没。在这一场大战中,明军的精锐京师三大营全军覆没,北京周边空虚,眼看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又要重演了。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原本是好兄弟,在朱祁镇亲征瓦刺之前,就让朱祁钰在京中监国。当也先整顿人马,准备以朱祁镇为人质杀进北京的时候,北京城里早已乱作一团。

在大臣们中间有人主张像南宋一样南迁,也有人主张誓死抵抗,比如于谦。但不管是哪一拨人,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痛恨死太监。更重要的是前任皇帝朱祁镇已经回不来了,轮到他们东山再起的时候了。

树倒猢狲散,痛打落水狗。在朱祁钰的主持下,迅速清理了王振一党。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全国全军重新凝聚在了一块儿,坚持和瓦刺在北京城下决一死战,捍卫大明朝的尊严。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在出征的这一年只有23岁,他的儿子朱见深也只有三岁。如果放在太平盛世,由朱见深继任皇帝,再找几个顾命大臣辅佐,原本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现在正值国家危难存亡之际,新的皇帝要承担起统领国家的责任,这就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说能够干的事了。原本朱祁镇就安排了朱祁钰在京中监国,朱祁钰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孙太后也没有什么意见,大臣们尽管有不同意见,但当下的危难局势也容不得他们有更多思考的时间了。就这样在1449年9月6日,朱祁钰正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在这之前,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就先立了朱见深为太子。当然这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毕竟朱祁钰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参照了宋朝兄终弟继的传统,才有了这么奇怪的一个布局。

当然这原本就是一桩政治交易,只有朱祁钰承认朱见深为太子,孙太后才答应朱祁钰接替朱祁镇的皇位。这里边原本也由不得朱祁钰接受不接受,他也只能先坐上皇位再说,将来的事将来再定。

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朱祁钰慢慢坐稳了皇位。他便开始动了心思,希望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当然这种事必须有大臣们主动上本,皇帝还要谦让一番才能确定。

朱祁钰没有办法,选择了向大臣们行贿。大臣们接到皇帝的贿赂,最开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大臣们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终于在1452年5月,废掉了太子朱见深,朱见济继任太子。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到了1453年,朱见济就死了。当然这并不像《大明风华》中的那样,皇后带着自己的儿子自杀了,实际上应该是病死的。



当然这个时候朱祁钰很年轻,他就拼命和皇后皇妃们过夜,力争能够再生出几个儿子。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生出来,可能是精神压力大吧。

后来朱祁钰也累垮了,正在奄奄一息之际,就有一些大臣鼓动着朱祁镇发起了夺门之变,传奇皇帝朱祁镇再次登基,被废掉的太子朱见深也重新成了太子。


新知传习阁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朱祁镇的皇位也没有了,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为何不是他的儿子?

孙策孙权的故事

说朱祁镇、朱祁钰这两兄弟之前,先来说说孙策、孙权的故事。当年孙策同样有儿子,但是即位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孙权。为何即位的是孙权而不是孙策的儿子,是因为当时孙氏在江东的势力未稳,他的儿子还很小,这时候幼主即位,根本服不了人心,而且孙策还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就让张昭带领大家撤离江东。



为何是朱祁钰当了皇帝

土木堡之败,皇帝不仅被抓了,而且还严重危急到了京城,明朝此时的状况和当年孙策面临的状况不相上下,甚至情况更加严峻,京城是“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固无志”,“有盔甲者仅十之一”。朱见深虽然被立为太子,但他此时只有三岁,一个三岁的幼儿能扭转这样一个情况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当时的皇太后即朱祁镇的生母命朱祁钰监国,但是这样还是不能稳人心,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是皇帝总有些命令不能随便下,所以群臣奏请皇太后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朱祁钰当皇帝来安大家的心。太后孙氏当时也清楚这个局面,若没有皇帝来稳军心,京师根本就没有可能守住。所以朱祁钰当皇帝,是当时情势所需要。




如果朱见深到了可以处理朝政的年龄,或者接近这个年龄,那么当皇帝的确不会是朱祁钰。但当时朱见深只有三岁,当时的情势需要一个人出来稳人心,故并不是于谦要拥立朱祁钰,而是大家需要,是当时局势需要。


淡看天上月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欲效仿曾祖和祖父讨伐蒙古,建立不世之功,亲率大明60万精锐军队北伐, 由于由于宦官王振的瞎指挥和瓦剌大军的埋伏,明朝大军行至土木堡时惨遭全军覆没,不仅随军出征的明朝六部九卿全部战死,就连当朝皇帝明英宗也被瓦剌大军俘虏,这一事件就是让明朝险些灭亡的“土木堡之变”。明朝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最先炸开锅的则是紫禁城内的文武百官和皇帝太后,孙太后默默垂泪,钱皇后哭天抢地,文武百官有的破口大骂王振误国,有的则面如死灰一言不发。比皇帝被俘,明军覆灭的消息更为紧急的是,北方的瓦剌大军还扬言要进攻北京成,而明朝内部由于皇帝被俘,朝中群龙无首,对于如何应对瓦剌大军南下攻城,这些留守北京的敏超大臣们你一言我一嘴,陷入到了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在这群唾沫横飞的大臣中,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奏请监国的郕王继承大位,以安民心。这个人就是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也就是这个人,在不久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

明英宗被俘后,于谦之所以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时于谦环顾朝中几位有可能掌权的人,只有郕王朱祁钰最为合适,那么,当时在英宗被俘后,都有谁可以代替被俘的明英宗暂代朝政呢?实际上有三个人:孙太后,朱见深、朱祁钰

无心行垂帘称制之举的皇太后孙氏:

孙太后即历史上的孝恭孙皇后,原本是明宣宗贵妃的孙氏,因为深得宣宗皇帝的宠爱,所以在皇后胡善祥被废后被宣宗皇帝册立为了皇后,明宣宗一朝的十年间,孙氏深受皇帝的宠爱,孙氏所生之子朱祁镇,也被宣宗皇帝立为了皇太子,宣德十年,三十八岁的明宣宗驾崩,孙氏年仅7岁岁的儿子朱祁镇继位,次年改年号正统,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幼帝--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即位后,孙皇后晋位皇太后,成为了宫中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张氏的人。

孙氏虽然在宣德年间以争宠、善妒出名,但是其在朝政方面却从无染指,一方面,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无后宫临朝称制之举,另一方面,孙皇后本人对于权力并没有太多奢望,她似乎更愿意做一个深宫妇人。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后,于谦等人最初曾奏请孙太后临朝听政,但是被孙太后婉言谢绝了,这其实并妃孙太后的客套,而是真心不想接手这样的烂摊子,确实,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也没有经受过任何历练的深宫妇人确实无法应对当时波谲云诡的复杂局面。

过于年幼无法理政的皇太子朱见深:

在孙太后谢绝垂帘听政后,朝中们的大臣便盯上了明英宗的继承人,也就是皇太子朱见深,但是这位庶出的皇太子当时的情况却让人们忧心忡忡,因为这位皇太子不要说是上朝理政,就连说句利索话都还做不到,此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虽然拥立皇太子为皇帝可以继承明英宗留下来的大统,但是这样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如何能够主持当时的混乱局势?如果是大明王朝海晏河清,盛世太平的承平时期,或许以为年幼君主的册立不成问题,但是在当时皇帝被俘,主力军队覆灭,瓦剌大军压境的危及形势下,扶持这样一位幼主登基是无法安定军心和民心的,而小皇帝的册立反而会让一些别有用性的人蠢蠢欲动。考虑再三,于谦等人放弃了拥立皇太子朱见深位皇帝的想法。

皇太后不干,皇太子不能干,那么这皇帝,谁来干呢?人们的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监国郕王朱祁钰。

年富力强的的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

郕王朱祁钰,明宣宗次子,其母为宣宗贤妃吴氏,这位吴氏本是汉王朱高煦的宫女,朱高煦兵败后,吴氏等人被俘,明宣宗赦免了吴氏的罪过,将其安置在宦官陈符家中,宣德三年,吴氏生下了皇次子朱祁钰,但是因为罪臣的身份,吴氏母子长期居住在宫外,没有获得任何身份,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宣宗临终前。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自感时日不多,于是派人将吴氏母子召进宫,当着皇太后张氏的面正式承认了她们,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吴氏母子。托孤之后宣宗驾崩。张太后没有食言,封朱祁钰为郕王,并修建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这便是郕王朱祁钰的幼年。

因为是明英宗朱祁钰唯一的弟弟,所以郕王在成年后并没有向明朝其他藩王那样到外地就藩,而是被英宗恩赏住在了北京城内,正统一朝,英宗皇帝与郕王朱祁钰两兄弟的感情非常好,英宗经常召郕王入宫。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前,还亲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可以说,明英宗对于这个弟弟还是充分信任的。明英宗被俘后,于谦拥立郕王朱祁钰继承位,朱祁钰对此连连推辞,这并非虚伪的客套之举,而是朱祁钰真不想做这个皇帝。

于谦拥立朱祁钰位皇帝,一方面,他是明宣宗除英宗外的唯一儿子,血统方面名正言顺,另一方面,朱祁钰年富力强,在朝中口碑较好,其母吴贤妃母家出身低微,外戚方面也没有任何势力,这样一个人是可以主持当时的危急局面的。

当时明朝面临的局势犹如北宋末年的局面,朱祁钰一个不小心,恐怕就会走上“徽、钦二帝”亡国被俘的老路,因此朱祁钰是真心实意不想做这个皇帝。但是最终朱祁钰还是在于谦的劝说下同意登基为帝,

朱祁钰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景泰帝登基后,对内整顿军备,同时重用主战派的于谦,景泰帝还驳斥了扬言南迁的大臣,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代宗朱祁钰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最终,明朝在君臣上下一心的情况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明朝国势转危为安。正是明代宗朱祁钰和于谦的坚持,才是明朝没有走上宋朝南迁的老路,朱祁钰和于谦对大明王朝居功至伟。


历史课课代表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货可居”,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想从明朝捞到极大的好处。当时于谦等大臣为了不受瓦剌的要挟,准备另立皇帝。

另立皇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谦)

不过,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况,理所当然应该立朱见深,因为朱见深当时已经是太子了。皇帝变成太上皇了,只可能太子继位,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可是为什么,于谦等人当时却并没有把朱见深立为皇帝,而是把朱祁钰立为皇帝呢?

本来朱祁钰的地位比朱见深低,现在当了皇帝,翻到朱见深头上去了。这样一来,无论是朱祁钰,还是朱见深,两人都嘀咕上了。朱祁钰会想,这个朱见深本来该当皇帝的,结果我当了皇帝。他会不会心中有意见呢?会不会发动政变,把我给推翻呢?而越来越大的朱见深也会想,就算我爹不当皇帝,也应该是我当皇帝,朱祁钰凭什么当皇帝啊?

总之,因为两人心中嘀咕上了,也因此造成最终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而后来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为朱祁钰无后,才投机拥戴朱祁镇,发生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

那么,当初于谦为什么不直接拥立朱见深,却偏偏要拥立朱祁钰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之所以不拥立朱见深,是因为朱见深的年龄太小,当时也才两岁,不可能当什么皇帝。

这话也对也不对。朱见深当时确实还很小,他确实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于谦正好可以主持朝政啊。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统一的意志。如果由于谦来主持朝政,朝廷的大小事情由于谦一个人来拿主意,那么,这个意志就可以统一起来,打仗就更容易了。这也是在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不采用这个手段,很可能就打不赢强大的瓦剌,国家很可能就会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立朱见深为皇帝,并由于谦来摄政,显然是很恰当的。

不过,说这是很恰当的,但其实也是最不恰当的。

(朱见深画像)

为什么说最不恰当呢?

因为如果把朱见深立为皇帝的话,那么就会遇到两个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朝野上下的人会怀疑于谦有私心。

明摆着的,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把朱见深扶持为皇帝,权力就到了于谦的手里。这样一来,朝野上下不会认为,于谦这样做,是为了更有利于打仗。而是会想,于谦这样做,是为了夺权。毕竟权力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东西,谁都想要啊。

一旦朝野上下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可能就会各怀鬼胎,不怎么愿意听于谦的话。在打仗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节外生枝。有些野心勃勃的人,就会借机造反。那么,北京保卫战,就可能打不赢了。

(朱祁钰画像)

其二,朱祁钰和于谦肯定会闹矛盾。

朱祁镇在御驾亲征之前,是把朱见深立为太子,接着又让朱祁钰摄政的。如果于谦把朱见深立为皇帝,那么,又怎么安置朱祁钰呢?

让他当摄政王吗?如果让他当摄政王,必然要听他的。如果听他的,很多麻烦就出现了。

第一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甘心当摄政王呢?他会不会想着直接当皇帝呢?他要是想当皇帝,必然要笼络一帮人,而于谦肯定不会受他笼络。这样一来,朝廷就陷入了勾心斗角之中,不会集中力量打瓦剌了。

第二个麻烦,朱祁钰会不会和于谦争夺权力呢?北京保卫战肯定要于谦来指挥才能打赢,别人没有那个能力。如果由于谦来指挥,朱祁钰肯定不满。因为他会想,我才是摄政王啊,怎么你于谦指挥起来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谦。一旦他干涉于谦,这仗肯定就难打了。

第三个麻烦,朱见深会不会对朱祁钰有意见?

当时朱见深还小,但是他在慢慢长大。和瓦剌的决战会打多久,谁也说不清。在朱见深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意识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应该听自己的。而实际上当时大家肯定只可能听摄政王和于谦的。因此,朱见深肯定很不满。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动乱就有可能发生。也就打不赢瓦剌了。

总之,当时如果立朱见深为皇帝,确实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于谦从保卫国家的角度出发,大公无私地立朱祁钰为皇帝,不但解决了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显,得到了当时朝廷及后世的赞扬。同时也因此击败了强大的瓦剌。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英宗被俘虏时,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根本无法掌控朝政,所以必须由明代宗朱祁钰接掌皇位。

土木堡之战,明英宗兵败被俘,此时的明帝国迫切的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手腕,能够掌控朝局的人物出现,一方面时是统一朝廷的力量,免于朝廷陷入内乱之中,另一方面是积极抵抗瓦刺也先。



如果是立只有两岁的朱见深即位皇帝的话,朝堂上面肯定是一团乱的,而且朱见深上位就意味着要由后宫干政,这是明朝官员所抵触的,所以此时景泰皇帝朱祁钰接替明英宗执掌帝国,无疑是一次非常正确的政治判断。

至于为什么是于谦挺身而出,主要就是因为于谦手中掌控着几乎整个北京城的军事力量,如果是其他的官员提出的话,可定得不到执行,而于谦手握兵权显然是符合条件的。



至于说是什么孙太后拥立景泰皇帝上位的,虽然也没错,但是要知道,景泰皇帝能够即位的真正原因是文官集团的大力支持。


历史上真实的孙太后是听说明英宗被俘虏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凑钱,希望赎回明英宗,其次在世拥立太子朱见深,但是迫于文官集团的压力,所以无奈选择了朱祁玉而已。

对于当时的朝局来说必须要一个有主见,能够统一各方力量的新君主,而不是一个连说话都不利索的小屁孩。


这个历史很正


明英宗朱祁镇出征前已经立朱见深为太子,按理说朱见深才是新皇帝的第一人选,那么于谦和孙太后为什么要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呢?


朱祁镇出征前确实已经明确立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而且因为当时太子朱见深才只是不满两周岁的幼儿,所以朱祁镇让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师监国。

在做了一番安排后,朱祁镇满腔壮志踏上了征程,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清楚,明军大败,朱祁镇不幸被瓦剌人虏走。 之后于谦等人决定拥立朱祁钰为新皇帝,这样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当时瓦剌人企图拿朱祁镇作为人质逼迫明朝就范,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必须尽快产生新皇帝以打消瓦剌人的念头。此时的明朝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所以选出的新皇帝必须是有能力带领大家渡过难关的人。朱见深当时只是两岁的幼儿,显然不能胜任,而郕王朱祁钰当时已经是二十出头的人,有能力亲政,而且又是朱祁镇的弟弟,是比较理想的新皇人选。


其二,朱见深除了年幼不能带领大家渡过难关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他不适合在当时被立为新皇。主幼则国疑,这是一大忌,在和平年代主幼尚且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何况在当时那种危急关头。如果当时立朱见深为皇帝,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机争权夺利,这样一来只会让情况更加复杂。 在权衡了一系列利弊后,孙太后和于谦等人做出了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的决定,与此同时保留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

这个决定理论上不仅有利于大明朝度过眼前的难关,而且还保留了朱祁镇一脉的皇位继承权,着实是两全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