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让很多人对俞灏明所饰演的朱高煦圈粉,对于这位朱高煦,很多人是又爱又恨又为之可怜。当然,更多人则是觉得他太蠢,因为就他那点实力,还想着造反,这不是典型的痴心妄想吗?

至于正史上的朱高煦,也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丑角。而且许多行为,怎么看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比如,《明史》中曾有这样两段记载:

“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

“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

不仅如此,后来朱高煦的行为,更像是一个脑残。

比如,朱高煦先是不知死活的起兵造反,结果朱瞻基的大军还没到就举白旗投降,本来事后朱瞻基打算放他一马,结果他却故意绊倒朱瞻基,最终被活活炙死在铜缸内,这不是脑残是什么?【注】

[注]: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但其实呢,朱高煦是一个被严重抹黑的政治人物。

因为,朱高煦是靖难之役中朱棣最得力的助手,这是谁也无法更改的事实,毫不夸张的说,他最初的地位,就类似于李世民对于李渊。

据史书上记载,朱高煦曾参加白沟河之战,亲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兵败东昌,大将张玉战死,关键时刻是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将朱棣救出。再后来,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仍然是朱高煦率军赶到将南军击退。

也正是因为朱高煦的优秀,朱棣这位一代雄主,据说都曾打算传位给朱高煦。单从这方面说,如果不考虑后来的结局,这位朱高煦和当初的李世民,完全在扮演同样的角色。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样的朱高煦,就绝不可能是一个有勇无谋、傻头傻脑的货色。

换句话说,朱高煦即便再不堪,他也不至于连造反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都搞不明白。所以,朱高煦造反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背景。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首先,朱高煦作为一个藩王,他最开始的作用,就和历史上的鲁王孙霸、晋王杨广、汉王杨谅、秦王李世民、魏王李泰类似,都是用来制衡太子的强势亲王。

本来,明朝作为一个官僚体制非常成熟的王朝,皇帝通常是不会受到太子的威胁。问题是,因为朱棣是通过造反夺取的江山,所以他的三个儿子,都过早的介入到军政领域,尤其是太子朱高炽,因为常年坐镇在后方统筹调度,所以在政治上,拥有相当大的优势。

等到朱棣当上皇帝后,因为他经常亲自率军出征蒙古势力,导致大明帝国的日常政务,只能全部交由太子朱高炽处理。

加上,在永乐十八年之前,大明帝国的首都在南京,而外患却主要在北方,这就导致大明帝国的军政出现分离,朱棣常年在北方负责对外的军事,太子朱高炽则在南京主管全国政务。

在这种背景下,太子朱高炽,其实比朱棣更像是实际的皇帝,至少在百官心目中。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棣心中自然会缺乏安全感。因为,太子在得到百官的一致拥护后,提前抢班夺权而上位的案例,历史上实在太多太多。

因此,朱棣不得不有所防备,他必须让官员之间出现分化,不能全部都站在太子朱高炽这边。

也正因为此,汉王朱高煦被推出来与太子分庭抗礼,甚至朱棣还故意表现出要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意图,这样一来,大臣们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分化。

一切是显然的,一些不是太子朱高炽嫡系的官员,或者与太子朱高炽不对胃口的、却又想往上爬的官员,甚至还有一些投机的官员,他们觉得朱棣似乎更希望朱高煦当太子,自然他们就会转而投靠汉王朱高煦。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这就好比,当帝国只有太子这一个继承人时,大臣们自然只能向他表忠心,即便某些大臣和太子不对胃口,他们也只能尽可能得讨好太子,甚至当太子和皇帝出现矛盾时,大家也不敢太过分的得罪太子,因为没事得罪帝国未来的皇帝,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太子的势力自然会越来越大,必要时皇帝也会缺乏安全感的。

问题是,当帝国出现一个有可能取代太子地位的皇子时,大臣们自然会分开下注,有的人选择支持太子,还有些人选择支持皇子,这样文武百官就被分化为两大相互对立的阵营,皇帝也就可以很好的对双方进行制衡。

想当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却又让鲁王孙霸与太子拥有对等的地位;还有隋文帝杨坚立杨勇为太子时,却又不断扶持晋王杨广和他抗衡;后来杨坚改立杨广为太子后,却又让汉王杨谅不断做大;

还比如,李渊让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相互抗衡,后来李世民让魏王李泰和太子李承乾相互制约,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从这层意义上说,汉王朱高煦,其实就是朱棣用来制约太子朱高炽的关键人物。

其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朱高煦不可能是个有勇无谋的傻货,他的才能与太子相比,至少是平分秋色,甚至更为出色,否则他作为一个亲王,又凭什么来制衡太子呢?

当然,也正因为朱高煦扮演这样的角色,他的结局其实一早就已经注定好。

因为,翻开中国历史,扮演这种角色的人,通常只有两种结果,要么舍得一身剐的冲向皇位,要么成为新皇帝的打击对象,最后在打压中死去。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事实上,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等到朱高炽的皇位坐稳后,汉王朱高煦就会成为被收拾的对象。

可惜的是,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所以才给人感觉,朱高炽好像对朱高煦这个弟弟非常好。因为朱高炽登基后,不仅增加了朱高煦的俸禄,还将他的儿子都封为郡王。

这就好比,如果雍正在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后人再看他和八阿哥的关系时,也会觉得他对八阿哥非常好,因为雍正登基后,八阿哥立马就被加封为亲王,还负责朝堂大小诸事,可谓是权倾朝野。可是,八阿哥最后的下场呢?

还有,如果汉文帝登基不到一年就去世,后人再看他和皇弟淮南王刘长的关系时,也会觉得他对刘长非常好,因为汉文帝登基后,对刘长各种纵容,以至于他完全按照天子的标准来行事。可是,刘长最后的下场呢?

当然,因为八阿哥和刘长都是失败者,所以史书上在写他们时,都是说他们冥顽不化,总而言之,皇帝一再对他们宽容,一再赦免他们的罪过,甚至还重用他们,但他们却死性不改,最终自己作死。

问题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所以,对于朱高煦来说,如果按照正常节奏发展下去,他最后的结果,和后来的八阿哥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所以他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就只能铤而走险。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恰恰这个时候,老天送给他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就是朱高炽突然去世,新登基的朱瞻基还是个小年轻,根基不稳,至少很难在短时间内驾驭住帝国的各派势力集团。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帝国内部的各大军政大佬,不免趁机蠢蠢欲动,至少会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权力。

另一方面,地方上的众多藩王,尤其是那些辈分和势力比较大的藩王,难免也有些跃跃欲试。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朱瞻基所面临的局势,就和当年的朱允炆非常类似。

所以乐观估计,朱高煦这个时候选择造反,也未必不能复制当年他父亲的成功。

更主要的是,这个机会,可能是朱高煦唯一能够改变悲惨下场的机会。如果他不抓住这个机会,一旦等朱瞻基的皇位坐稳之后,朱高煦就只能坐以待毙,而这个结果显然是戎马一生的朱高煦,无法接受的。

再者,虽然当时朱高煦自己的实力有限,问题是,他的11个儿子都已被封王,而他们都全力支持造反。

同时,朱高煦的三弟赵王朱高燧,早已暗中和朱高煦勾结在一起,并表示全力支持朱高煦的造反。所以乐观来看,他们俩兄弟的结合,未尝不是当年朱棣与宁王的联手?

不仅如此,在朱棣当皇帝期间,朱高煦曾在中央政府待了十几年,拥有很强大的关系网,甚至很多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当年都曾支持过他当太子。

比如,永乐朝的第一名将、执掌帝国中军大权的英国公张辅,就和朱高煦的关系非常好,两人曾在靖难之役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所以乐观一点估计,现在的这位英国公张辅,就好比是当年建文帝身边的李景隆,如果在朱高煦造反之后,张辅愿意当朱高煦的内应,和他暗地里眉来眼去,还有其他众多大臣,也都是出工不出力,那朱高煦也未必不能复制朱棣的成功。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事实上,如果真出现这种结果,那别看朱高煦的地盘和实力都很弱小,但他依然有资格挑战皇帝朱瞻基。

因为,造反这种事,从来就不是简单的看你自己的实力有多大,它更得得看其它人的态度。

换而言之,你的实力弱小,但你振臂一呼,天下人云集响应,于是那些非常强大的敌人,往往也会被你打得分崩离析。

最简单而言,陈胜吴广率领九百人造大秦帝国的反。单从实力上看,陈胜吴广与大秦帝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问题是,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后,天下人都响应他们,强大的大秦帝国很快就摇摇欲坠。

反之,即便你实力强大,开局就能气吞山河,席卷一大片,但事后却没有人积极响应,于是那些看似懦弱的敌人,往往却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将你给打死。

比如,安禄山造反时,那开局完全是一副气吞山河的样子,至于唐王朝呢,直接被打得狼狈不堪,天子都狼狈逃出长安,可最后的结果呢?

所以回到朱高煦身上,他造反能不能成功,不在于他个人的实力有多强,主要在于事后有多少人愿意响应他!

那么,朱高煦造反后,会有多少人会响应他呢?这实在是个未知数!问题是,如果朱高煦不抓住这个机会造反,那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还不如抓住机会放手一搏。

事实上,如果朱高煦不抓住这个机会放手一搏,等到将来他被朱瞻基给收拾时,后人再看这段历史,又会认为朱高煦太过懦弱,就如同曹爽和刘阿斗一般,烂泥扶不上墙。

因为,有句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更何况,基于朱当时高煦的想法,他选择造反后,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他,因为他在军中和中央政府,都有很深的关系网,而且和他们都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很不幸,和朱高洵关系最铁的张辅,第一时间就把他给卖了,这位和朱高洵关系最铁的张辅都把朱高洵给卖了,那其他人就更不会站在朱高洵这边。

后来,朱瞻基御驾亲征,帝国内部的军政大佬,全都选择站在皇帝一边,朱高洵自然就没法再玩下去,于是双方还没正式开打,朱高洵就直接吓得出城投降。

据说,朱瞻基俘虏朱高煦后,本来没有打算杀他,结果朱高煦自己找死,竟然在朱瞻基来看他的时候,故意将朱瞻基绊倒,于是盛怒之下的朱瞻基才下令将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

按照这种说法,朱高洵被杀,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但其实呢,这就是典型的扯淡,因为翻开历史书,造反失败的人,通常只有死这一条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没有一个例外,所以朱瞻基不可能单独大发善心放过朱高煦。

别的不说,如果朱瞻基真没打算杀朱高洵,那朱高煦的11个儿子,又怎么说?他们可并没有绊倒朱瞻基,为什么还是全部被杀了呢?

所以,与其说朱高洵绊倒朱瞻基而遭来祸事,还不如说是史官们为朱瞻基杀朱高洵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主要就是为证明朱高洵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恶人。

这就如同史书上记载,李世民之所以发动宣武门之变,主要是因为李建成欲置李世民于死地,据说还差点用毒酒毒死李世民。

在这种背景下,朱瞻基杀叔叔,或是李世民杀李建成,自然就不用背负太多道德上的骂名,所以归根结底,不过是政治抹黑而已!

事实上,如果李世民玄武门政变失败,那他写在史书上,恐怕也就是汉王朱高煦的翻版。总而言之,他有功劳也有才,但却不适合当一国之君,而且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自己作死!

反过来说,如果汉王朱高煦成功登上皇位,御用文人再写这段历史时,自然会把靖难之役的成功,都归于汉王朱高煦的英明领导。总而言之,面对建文帝的磨刀霍霍,明成祖朱棣当时就吓得六神无主,最后还是靠汉王朱高煦的极力劝说才敢起兵。

当然,当初朱高煦从建文帝那边侥幸且狼狈逃回来的行为,也会被证明是王者不死,其精彩程度恐怕不会逊于刘邦的鸿门宴。

还有在靖难之役,恐怕也会变成是汉王朱高煦多次力挽狂澜,朱棣因人成事毫无作为,太子朱高炽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留守在后方,至于上蹿下跳的朱瞻基,就是和齐王李元吉一样助纣为虐;最后汉王在万般无奈下,为了黎明百姓,为了江山社稷,只能忍痛夺取皇位。

从朱棣生前的权力布局,看《大明风华》中汉王朱高煦的真实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