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筆下的愛情真摯纏綿,低佪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裡行間,感動


納蘭筆下的愛情真摯纏綿,低佪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裡行間,感動


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

蓮漏三聲燭半條①,杏花微雨溼輕綃②。那將紅豆寄無聊③。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④。離魂入夜倩誰招。

註釋

①蓮漏:即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②輕綃:一種透明而有花紋的絲織品。代指杏花的紅色花朵。③紅豆:紅豆樹、海紅豆及相思子果實的統稱。鮮紅光亮,古人常用來比喻愛情或相思。④信如潮:即如信潮,信潮,定期而來的潮水。

賞析

這闕詞,是以女子的口吻話離別之情。

詞的上闋,著重寫景,即景抒情。蓮花漏,又稱浮漏,是宋代發明的計時器的一種。"蓮漏三聲"點明詞人容若正處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在這個燭光微搖、略帶寒意夜間,寂寞的容若打開小窗,任那略帶寒意的幾許杏花春雨輕打自己的臉龐、髮絲和那薄薄的綃衣上。驀然發現,寒食節已經近了。唐代的韓偓曾在《寒食夜有寄》中寫道:

風流大抵是倀倀,此際相思必斷腸。

雲薄月昏寒食夜,隔簾微雨杏花香。


納蘭筆下的愛情真摯纏綿,低佪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裡行間,感動


寒食節將近而相思卻無計可消除——面對此情此景,刻骨的相思便如同春水一般襲來,緊緊縈繞在容若周圍。痴心如斯,不由得心生感慨:"那將紅豆寄無聊?"紅豆是相思的象徵,。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他的妻子每日倚於高山上的樹下盼望愛人的歸來;因思念遠在邊塞的愛人,而在樹下日日期盼流淚。淚水流乾之後,流出來的是粒粒鮮紅的血滴。帶著相思之苦的血滴凝結成一顆顆鮮紅的紅豆子,在土地上生根發芽,長成一顆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子,人們稱之為相思豆。唐朝的韓偓在《玉合》詩中寫道:羅囊繡兩鳳凰,玉合雕雙鸂鶒。中有蘭膏漬紅豆,每回拈著長相憶。長相憶,經幾春?人悵望,香氤氳。開緘不見新書跡,帶粉猶殘舊淚痕。古代的女子一般會採擷紅豆遙寄思念,這裡作者運用對寫法,雖明寫愛人採擷紅豆遙寄無聊,實則是為了突出詞人在思念遠方的妻子,愈見思念之深。

此時的納蘭心中所思念的女子會是誰呢?想必是那"生而婉孌"的嬌妻盧氏吧, "戲將蓮菂拋池裡,種出蓮花是並頭。";"偏是玉人憐雪藕,為他心裡一絲絲。"容若的許多華美的詞句便是他們愛情的真實寫照。納蘭的侍衛身份決定了他要常常跟著皇帝到各地去巡查,因此總免不了與愛人頻繁的離別——他總有太多的時間體會與心上人離別的滋味。但是任關山重重,路途迢迢,卻剪不斷他們相愛的深情。可惜美好的時間總是那樣的短暫,僅僅三年過後,盧氏就因難產而死去,獨留容若獨自悲切:

納蘭筆下的愛情真摯纏綿,低佪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裡行間,感動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而在這首《浣溪沙》之中,納蘭容若與盧氏的伉儷深情處處可見。

詞的下闋,從身旁的景物出發,即景抒情。在一派杏花春雨柔美的包裹之中,容若不禁感慨:而今的春色,已然如同這香醇的美酒一般濃烈,一般讓人沉醉。"已看"二字與"安得"相對比,春色愈濃,愈加體現出容若對於離家已久而歸期不得的焦急與惆悵,對於遠在故鄉的盧氏的深切的思念。在這如酒如詩的春色裡,遠方的伊人於腦海之中揮之不去,而遙遠的歸期卻如同潮水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心念及此,不由得容若萬般惆悵迷離的傷情湧上心頭,真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繾綣的情思如同一張晶瑩而細緻的網,將容若緊緊地裹住。良久,容若望著這深沉的夜色,知道唯有將這一腔無人可訴的思念寄託在寂寞的夜裡,在夢裡擺脫這無奈而甜蜜的思念,"離魂入夜",與盧氏,魂靈相依。

這首詞運筆流暢如行雲流水,描寫愛情真摯纏綿,低佪悠渺的情致滲透在字裡行間,使讀者不知不覺間已被他深深打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