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啥意思?

新大风歌


兄弟是血脉,姐姐是纽带,叔侄之间毕竟一脉相承,而姐姐不在了,和姐夫之间也就那么回事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


我心飞翔254438675


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亲不过三代!比如我奶奶的亲兄弟和姐妹,他们在的时候,彼此直接还会有来往,奶奶的兄弟姐妹离开后,后来奶奶也离开后!奶奶的后代和奶奶兄弟姐妹的后代,基本不来往的了,慢慢就成陌生人了!所以还应了一句话,你不认识的其他人,可能三百年前是一家!这样说容易明白把!


客家人阿峰


这三句的内涵都是一样的,都是关于介绍社会上,因身份血缘淡化而关系越发凉薄的情况。

像《颜氏家训》里就有“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

也就是说,一家人最亲的,无外乎自己的兄弟、妻子和父母,而以此延伸的旁支,其实日常生活说得多亲,总还是没有那点血脉联系,多亲也有限。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哥走侄不亲

如果哥哥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子,可不是我的儿子,这样的话和我可就不亲了,就算小时候多亲近,长大了他有自己的生活,我有要管的家庭,总还是不能生活在一起。当然如果侄子没成年或家庭有困难,那作为伯伯叔叔的我们自然也是要伸出援助之手,可这只是出于道义,不是就有多亲近。


姐死门槛断

想比起侄子还算有点血缘关系,彼此逢年过节还得上门拜访而言,姐姐的老公,也就是我的姐夫,和我就没有血缘关系了,两人之间的感情几乎全靠姐姐来联系,如果姐姐死了,姐夫一家人几乎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只是可能每年可能还会互相拜个年什么的。

可如果姐夫再娶的话,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和我们断绝了关系,成了别人姐夫或妹夫了,这也就延伸出“门槛断”这一说法,少了往来,自然就门槛断了,是断了往来的意思。


兄死叔就嫂

这种和上面两种的情况有点不同,意思是如果兄长去世了,那作为弟弟就有责任照顾起寡居的嫂子,负责其衣食住行,甚至以前在农村,家长们还会让叔叔迎娶寡居的嫂子,再结连理呢。

本来兄长去世了,那嫂子就完全和我没什么关系了,可是社会上“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的传统道德文化又约束着兄弟们必须照顾嫂子,毕竟男人们出外打工,在家里喂猪种地、照顾父母起居的只能是嫂嫂们,她们对这个家是有恩的,这是必须得报的。

要是嫂嫂还有一儿半女的话,虽然和我没什么太亲近的关系(参考“哥去侄不亲”),可对父母来说,他们也是这个家里的人,是老人家的心头肉,是一定要照顾的,而为了照顾父母的心情,我们再不愿意也必须对嫂子报恩,对侄子、侄女伸出援手。


这三句俗语虽然都是再说当今社会的凉薄,可是万事不是绝对的,在很多新闻、电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家庭,都遇到“哥去”、“姐死”的情况,但并没有“侄不亲”、“门槛断”的情况,甚至他们的感情比我们很多“一代亲”的还要好,所以俗语虽然是上辈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但这经验终敌不过人心,人心有好有坏,不能仅凭几句俗语就将其盖棺定论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这些俗语,都是我们的先人在长期为人处事,根据事态的发展变化慢慢慢的总结出来的。有的在某个时代适用,有的不一定具有真实意义。

第一句:哥走侄不亲,哥走意即哥已故去,留下孩子给弟弟照顾,弟弟有家有室有孩子,既又照顾自己的家庭,还要兼顾哥哥的孩子,时间久了,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毕竟隔娘隔肚皮,有个亲疏远近,哥哥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侄子就会慢慢的疏远了!第二句:姐去门槛断

姐姐到了一定年龄婚嫁了,农村有''嫁出姑娘泼出水,姑娘本是外头客''之说,姐姐在他乡与兄弟姐妹们常常勾通,血浓于水,亲情浓浓。可是,假如有一天姐姐病故了,这根维系亲情之间的纽带断了,亲戚也就慢慢的疏远了,姐夫只是一个客人,一来二去,亲情慢慢的淡化了,甚至出现断亲的情况,这道门槛渐渐的陌生了。

最后一句:兄死叔就嫂

哥哥去世后,嫂子变成了寡妇,拖儿带崽,生活艰辛,弟弟正当壮年,且又未婚,一边帮嫂子操持家务,打理家庭,时间久了,就会日久生情。自然而然的组合成一个家庭,这在农村来说,也叫做''肥水不落外人田''。

其实,这些俗语都含有悲催的感情,都带有一个''故去''后的家庭情况,都是是内亲、至亲的人亡故以后出现的种种情况。

现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过去那些落后的农村习俗,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想怎样就怎样,只要不违法,干什么都没人干涉!


都匀猫头鹰


在农村和老农们聊天时会发现,老农们经常会说一些听起来琅琅上口的老话,这些老话不仅读起来通俗易懂,每一句俗语都包含大量的知识。这些琅琅上口的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根据生活和劳作总结出来的,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关于亲情的,比如今天要说的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哥走侄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哥哥去世后,和自己关系很亲近的侄子侄女,关系也会慢慢的变得疏远起来。相信在农村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哥哥在世前,哥哥家的侄子侄女和自己的关系会特别的亲近,但是在哥哥去世后,自己和侄子侄女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疏远,有的时候只有在过年时会来往,平时都不会来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因为嫂子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当哥哥去世以后,和嫂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慢慢的疏远起来,时间久了,和侄女侄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如此。其实这种情况在农村实在是很常见,人们也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件怪事情。

姐去门槛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姐姐在过世后,姐姐家这门亲戚也会慢慢断掉。如果自己的姐姐嫁到很远的地方,在姐姐去世很短时间里,便不会再和姐姐家的家人再继续来往。如果是嫁到自己村子,这样的情况会好一点,但是和姐姐家人的关系也会慢慢的疏远。在农村一般在姐姐出嫁后,通常多是姐姐带着孩子回娘家,大多时候并不会主动去姐姐家走亲戚,在姐姐去世后,姐姐家的孩子回到姥姥家时就没有了母亲带着,慢慢的便不会再回姥姥家,时间久了,和姐姐家的子女或姐夫的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在逢年过节也不会来往。

兄死叔就嫂: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家中的兄长去世后,嫂子会改嫁给自己的小叔子。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农村很常见,现在几乎看不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之所以在兄长去世后,嫂子会改嫁给自己的小叔子,一是和以前娶妻困难有关系,二是为了避免嫂子带着孩子改嫁后,和兄长家的侄女侄子关系会疏远。现在人们的思想不断在改变,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当兄长去世后,嫂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所以在农村几乎没有这样的事情。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改变,由于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总结出来的,很多俗语并不适用在现在的生活中,所以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有用的俗语。大家对于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句俗语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这是个别现象,我叔父死了,对婶娘还是一样孝敬,堂哥死了,我们反而对侄子如同己出,像儿子一样对待,觉得孩子没爹更需要关爱。


罗时芳w湖南桃江


应该是兄走侄不散,姐去一辈淡。哥走嫂为尊。姑舅连辈亲,打断骨头连作筋。丨


手机用户名ABC4535755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指哥哥不在了,侄与自己不亲近了。因为侄与自己的关系是由兄弟连接而成。一旦失去一方,则不再有那种亲情了。

姐去门槛断。姐姐如果去了,两家则联系断了。因为外甥是因为父母是兄妹,关系才得以维持。

兄死叔就嫂。现在这种情况不多了。过去是指如果兄长不在了,小叔子要迁就嫂子或娶嫂子为妻。这样则还是一家人。

这些俗语的意思是,人的亲情,父母,兄弟,姐妹,在现实生活中,兄弟姐妹如果其中一方不在了,则两家的亲情会受到影响的意思。

而真实的生活中,兄弟姐妹在的话,也有许多不亲的更何况不在了的呢?

所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自己吧,只有靠自己最牢靠。


平菇菌哥


谢谢,这些俗语很好,说出了人间真情实感。人走茶凉,人去无亲的生动画面。


雪中飞35576323


这个设法尽管有点不连忽人情,但却说出了社会的真实暂理,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