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啥意思?

新大風歌


兄弟是血脈,姐姐是紐帶,叔侄之間畢竟一脈相承,而姐姐不在了,和姐夫之間也就那麼回事了。祝大家新年快樂!謝謝!


我心飛翔254438675


很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親不過三代!比如我奶奶的親兄弟和姐妹,他們在的時候,彼此直接還會有來往,奶奶的兄弟姐妹離開後,後來奶奶也離開後!奶奶的後代和奶奶兄弟姐妹的後代,基本不來往的了,慢慢就成陌生人了!所以還應了一句話,你不認識的其他人,可能三百年前是一家!這樣說容易明白把!


客家人阿峰


這三句的內涵都是一樣的,都是關於介紹社會上,因身份血緣淡化而關係越發涼薄的情況。

像《顏氏家訓》裡就有“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

也就是說,一家人最親的,無外乎自己的兄弟、妻子和父母,而以此延伸的旁支,其實日常生活說得多親,總還是沒有那點血脈聯繫,多親也有限。所謂“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哥走侄不親

如果哥哥去世了,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侄子,可不是我的兒子,這樣的話和我可就不親了,就算小時候多親近,長大了他有自己的生活,我有要管的家庭,總還是不能生活在一起。當然如果侄子沒成年或家庭有困難,那作為伯伯叔叔的我們自然也是要伸出援助之手,可這只是出於道義,不是就有多親近。


姐死門檻斷

想比起侄子還算有點血緣關係,彼此逢年過節還得上門拜訪而言,姐姐的老公,也就是我的姐夫,和我就沒有血緣關係了,兩人之間的感情幾乎全靠姐姐來聯繫,如果姐姐死了,姐夫一家人幾乎就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只是可能每年可能還會互相拜個年什麼的。

可如果姐夫再娶的話,那就是真真切切地和我們斷絕了關係,成了別人姐夫或妹夫了,這也就延伸出“門檻斷”這一說法,少了往來,自然就門檻斷了,是斷了往來的意思。


兄死叔就嫂

這種和上面兩種的情況有點不同,意思是如果兄長去世了,那作為弟弟就有責任照顧起寡居的嫂子,負責其衣食住行,甚至以前在農村,家長們還會讓叔叔迎娶寡居的嫂子,再結連理呢。

本來兄長去世了,那嫂子就完全和我沒什麼關係了,可是社會上“長兄為父,長嫂為母”的傳統道德文化又約束著兄弟們必須照顧嫂子,畢竟男人們出外打工,在家裡餵豬種地、照顧父母起居的只能是嫂嫂們,她們對這個家是有恩的,這是必須得報的。

要是嫂嫂還有一兒半女的話,雖然和我沒什麼太親近的關係(參考“哥去侄不親”),可對父母來說,他們也是這個家裡的人,是老人家的心頭肉,是一定要照顧的,而為了照顧父母的心情,我們再不願意也必須對嫂子報恩,對侄子、侄女伸出援手。


這三句俗語雖然都是再說當今社會的涼薄,可是萬事不是絕對的,在很多新聞、電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家庭,都遇到“哥去”、“姐死”的情況,但並沒有“侄不親”、“門檻斷”的情況,甚至他們的感情比我們很多“一代親”的還要好,所以俗語雖然是上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但這經驗終敵不過人心,人心有好有壞,不能僅憑几句俗語就將其蓋棺定論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在長期為人處事,根據事態的發展變化慢慢慢的總結出來的。有的在某個時代適用,有的不一定具有真實意義。

第一句:哥走侄不親,哥走意即哥已故去,留下孩子給弟弟照顧,弟弟有家有室有孩子,既又照顧自己的家庭,還要兼顧哥哥的孩子,時間久了,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畢竟隔娘隔肚皮,有個親疏遠近,哥哥的孩子不是自己親生,侄子就會慢慢的疏遠了!第二句:姐去門檻斷

姐姐到了一定年齡婚嫁了,農村有''嫁出姑娘潑出水,姑娘本是外頭客''之說,姐姐在他鄉與兄弟姐妹們常常勾通,血濃於水,親情濃濃。可是,假如有一天姐姐病故了,這根維繫親情之間的紐帶斷了,親戚也就慢慢的疏遠了,姐夫只是一個客人,一來二去,親情慢慢的淡化了,甚至出現斷親的情況,這道門檻漸漸的陌生了。

最後一句:兄死叔就嫂

哥哥去世後,嫂子變成了寡婦,拖兒帶崽,生活艱辛,弟弟正當壯年,且又未婚,一邊幫嫂子操持家務,打理家庭,時間久了,就會日久生情。自然而然的組合成一個家庭,這在農村來說,也叫做''肥水不落外人田''。

其實,這些俗語都含有悲催的感情,都帶有一個''故去''後的家庭情況,都是是內親、至親的人亡故以後出現的種種情況。

現在,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過去那些落後的農村習俗,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人們想怎樣就怎樣,只要不違法,幹什麼都沒人干涉!


都勻貓頭鷹


在農村和老農們聊天時會發現,老農們經常會說一些聽起來琅琅上口的老話,這些老話不僅讀起來通俗易懂,每一句俗語都包含大量的知識。這些琅琅上口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總結出來的,其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親情的,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哥走侄不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哥哥去世後,和自己關係很親近的侄子侄女,關係也會慢慢的變得疏遠起來。相信在農村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哥哥在世前,哥哥家的侄子侄女和自己的關係會特別的親近,但是在哥哥去世後,自己和侄子侄女的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遠,有的時候只有在過年時會來往,平時都不會來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嫂子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當哥哥去世以後,和嫂子之間的關係也會慢慢的疏遠起來,時間久了,和侄女侄子之間的關係也會如此。其實這種情況在農村實在是很常見,人們也並不覺得這件事情是一件怪事情。

姐去門檻斷: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姐姐在過世後,姐姐家這門親戚也會慢慢斷掉。如果自己的姐姐嫁到很遠的地方,在姐姐去世很短時間裡,便不會再和姐姐家的家人再繼續來往。如果是嫁到自己村子,這樣的情況會好一點,但是和姐姐家人的關係也會慢慢的疏遠。在農村一般在姐姐出嫁後,通常多是姐姐帶著孩子回孃家,大多時候並不會主動去姐姐家走親戚,在姐姐去世後,姐姐家的孩子回到姥姥家時就沒有了母親帶著,慢慢的便不會再回姥姥家,時間久了,和姐姐家的子女或姐夫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疏遠,甚至在逢年過節也不會來往。

兄死叔就嫂: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家中的兄長去世後,嫂子會改嫁給自己的小叔子。這種情況在以前的農村很常見,現在幾乎看不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之所以在兄長去世後,嫂子會改嫁給自己的小叔子,一是和以前娶妻困難有關係,二是為了避免嫂子帶著孩子改嫁後,和兄長家的侄女侄子關係會疏遠。現在人們的思想不斷在改變,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當兄長去世後,嫂子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所以在農村幾乎沒有這樣的事情。

社會在不斷髮展,人們的思想在不斷改變,由於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總結出來的,很多俗語並不適用在現在的生活中,所以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保留有用的俗語。大家對於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這是個別現象,我叔父死了,對嬸孃還是一樣孝敬,堂哥死了,我們反而對侄子如同己出,像兒子一樣對待,覺得孩子沒爹更需要關愛。


羅時芳w湖南桃江


應該是兄走侄不散,姐去一輩淡。哥走嫂為尊。姑舅連輩親,打斷骨頭連作筋。丨


手機用戶名ABC4535755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指哥哥不在了,侄與自己不親近了。因為侄與自己的關係是由兄弟連接而成。一旦失去一方,則不再有那種親情了。

姐去門檻斷。姐姐如果去了,兩家則聯繫斷了。因為外甥是因為父母是兄妹,關係才得以維持。

兄死叔就嫂。現在這種情況不多了。過去是指如果兄長不在了,小叔子要遷就嫂子或娶嫂子為妻。這樣則還是一家人。

這些俗語的意思是,人的親情,父母,兄弟,姐妹,在現實生活中,兄弟姐妹如果其中一方不在了,則兩家的親情會受到影響的意思。

而真實的生活中,兄弟姐妹在的話,也有許多不親的更何況不在了的呢?

所謂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吧,只有靠自己最牢靠。


平菇菌哥


謝謝,這些俗語很好,說出了人間真情實感。人走茶涼,人去無親的生動畫面。


雪中飛35576323


這個設法儘管有點不連忽人情,但卻說出了社會的真實暫理,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